不用在意別人的評價,那不是你!

2020-12-04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會造價,ID:XHZJ1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這樣的故事

白雲守段禪師有一次和他的師父楊岐方會禪師對坐,楊岐問「聽說你從前的師父荼陵鬱和尚大悟時說了一首偈,你還記得嗎?」

臉上得意的笑著說:「記得記得,當然記得。」

便大聲的念了出來:「我有明珠一顆,久被法勞關鎖,一朝法盡光生,照破山河星朵。」

楊岐一聽,先是沉默,隨後大笑,沒有點評,轉頭就走了。

留下白雲痴痴的站在那裡,手腳仿佛被鏈子鎖住了一般,動彈不得。只有腦袋在瘋狂的思索「到底是什麼原因引得師父大笑?」

到了晚上,白雲輾轉反側,徹夜難眠。一大早,頂著充滿血絲的眼睛,想去找師父問個明白。

師父看著白雲的樣子笑的更開心了,對著弟子說到「原來你還比不上一個小丑,小丑不怕人笑話,你卻怕人笑。」

白雲聽著師父說的話,自己也笑了起來。

有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白雲。我們怕別人嘲笑,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夢想;怕別人負面評價,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事情;怕朋友的閒言碎語,而不敢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對於此我想說「不要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那是他們眼中你,不是你眼中的自己。」

01與魔鬼的約定

我們為什麼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因為我們想滿足別人對自己的期待。

小雨今年二年級了,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笑容總是掛在臉上,因為愛唱歌,所以每當有班級活動的時候,她都會上去唱上一首。同學們都覺得好聽,不是因為有什麼花裡胡哨的歌唱技巧,而是純粹靈動的聲音,像一陣微風,從耳朵悄悄的吹過,舒服入耳。

今天上完音樂課就回家了,一路上邊走邊跳,滿腦子想著回去與媽媽分享在學校學的新歌,與她一般大小的書包也沒有壓制住歌唱的喜悅。

媽媽回家了,癱坐在沙發上,可能是與同事吵了架,還是被客戶投訴,頭疼欲裂,身心俱疲。小雨看不出來成年人的臉上所要表達出來的信息,只是感覺和平常一樣。

圍著媽媽就開始唱起了歌,這時候媽媽的情緒崩潰了,沒有控制住,兇了一下小雨:「你不知道你的聲音很難聽嗎?」

小雨嘴張著,卻發不出聲音了,被難聽堵住了。

從此小雨變得不太願意唱歌了,因為怕別人討厭自己。

小雨覺得自己的嗓音很難聽,所以索性就不唱了。甚至開始變得很害羞,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講話。而所有的這些變化,僅僅是因為媽媽在心情糟糕的時候那麼無心的一句斥責。

她並不知道這句話會在小雨身上產生影響,她像全世界其他的媽媽一樣對小雨懷揣著最美好的期望,可是她永遠都不知道一句話可以在她的心裡生根發芽。

於是小雨就和魔鬼籤下契約,我再也不要唱歌了。

很多人都和魔鬼籤下過契約,包括你自己。

「他們說我適合讀文科,那我還是不去理科班了吧」

「他們說我跳舞醜死啦,那我還是不上臺了吧」

...................

不知道從何時起,你一直開始信奉他們的評價,最後變成你內心的聲音,你失去了真正的自己。

02打敗魔鬼,撕毀契約

不用在意他人的評價,因為別人給你的評價是基於對你言行的理解。

那只是他看見你的行為,在加上他的思考,得出的評價,這只能代表他是誰,而非你是誰。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和女朋友還有另一位你的朋友走在路上, 突然間你看到了一個 衣衫襤褸的賣花的小姑娘,你掏出錢包, 買下了全部的花,然後送給你的女朋友。

你的朋友在心裡想:他這麼做就是想在女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大方。

你的女朋友在想:我知道他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全都買下來就是想讓小姑娘今天可以早點回家。

而賣花的小姑娘在想:他一定是很愛自己的女朋友,才買這麼多花給她。

你自己怎麼想的只有自己知道

誰是對的?誰有事是錯的呢?我想沒有對錯吧。

大家都是對你的行為作出的理解,你覺得他們想的你,是你自己嗎?

03成為自己

如果有人說你不適合學畫畫,那你就微笑的回答他「謝謝您的反饋,我努力的」

如果有人說你畫的非常好,你也微笑的回答他「謝謝您的反饋,我努力的」

但你要明白,你畫的好與壞都與其他人無關,你只是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我們的任何評價,這樣的你,不會在不知不覺中籤下限制自己的契約。也永遠不要去肆意評價別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為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

END

相關焦點

  • 活得很累,因為你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會被束住手腳。人這一生,只有擺脫別人的看法、評價,才能過上真正想要的生活。根據專家調查研究,使人覺得滿足的辦法之一就是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批評,換句話說就是臉皮要厚一點。若為別人而活,永遠都是累!最關鍵的是,這些別人對你的人生來說還都是無關緊要的人。哲學大師叔本華說過:「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你越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多麼可悲啊,你小心翼翼活成他期待的樣子,費盡心力去討好他,而他對你無關緊要。
  • 你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並不存在。」一個人在意別人的評價,會活得很累。你就能保證你身邊的人都是格局高的人嗎?這個時代有太多身不由己,但真實的做自己,絕對是一種高貴。
  • 聚光燈效應:別人沒你想像中那麼在意你
    幾天後,他終於不那麼在意這件事了,並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這件事。結果朋友哈哈大笑,爸爸以為是在笑他的糗事,然而朋友卻笑他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其實別人才沒有那麼的在意你呢,大家都忙於各自的工作,誰會注意你臉上有沒有飯粒呢,就算看到了,笑一下也會很快忘記的。爸爸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高估了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度, 其實別人沒那麼在意你。
  • TED演講雙語字幕:孩子從何時開始在意別人的評價
    TED演講:孩子從何時開始在意別人的評價(中英字幕版)演講者:Sara Valencia Botto | TEDxAtlanta主 題:When do kids start to care about other
  • 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我想,許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感到「特別不是滋味」,要麼當場發作,要麼忍下來,但內心始終憤憤不平,需要很久才能平復。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那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你一點啟發。為什麼我們會容易對別人的態度如此敏感呢?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本來就特別容易對「社交」起反應。
  • 請停止在意別人的想法-虎嗅網
    但詭異的是,這個感想以及這篇文章的標題並不只是我個人童年挫敗的經驗,它還反應了某種病態妄想症,它是一種貫穿人類文明、舉世皆然的集體精神失常症候群——我們「瘋狂且不計後果地」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們。「真正的你」發出的聲音要一直等到有其它的人認同時,猛獁象才會讓你聽見。我們演化了 50,000 年的大腦很奇怪地給了那隻猛獁大象這麼大的支配力,導致 「真正的你」覺得它自己應該不是太重要,所以它開始慢慢萎縮、退化,然後消失。
  • 銷售中知道別人最在意的是什麼,別人的意願就會在你的掌握之中
    聽到這句話之後,我的那位朋友就有意無意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談到那棵桂花樹,比如夏天的時候你們可以在那棵桂花樹下納涼,秋天的時候每天都能聞到桂花的香味,在陽臺上還能看到院子裡的那棵桂花樹……不出意外,那對夫婦之後購買了這棟別墅。以上這個故事,我的朋友用的就是布朗定律,知道別人最在意的是什麼,別人的意願就會在你的掌握之中。
  • 如何面對他人的負面評價
    工作和生活中,當你聽到「這麼簡單的工作你為什麼做不好」、「你定下的目標總是完不成」這樣的評論,多少會感覺到有些心塞。   你有沒有過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把喜歡的衣服關進衣櫃?有沒有因為別人負面評價,而不敢再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總是特別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以前總是聽到有人會這樣安慰另一個人:你現在的心情,我完全能夠理解。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
  • 鏡中我效應——我們為什麼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
    首先我們會想像他人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其次我們會想像他人在這個認識之上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最後我們會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產生某種情緒情感,這種情緒情感將主導我們對自己的認知。舉個例子,比如你做了一件好事,然後通過別人的種種反應,你知道了他們對你的認識是一個做了好事的人,接著通過他們的口頭評論或者其他反饋渠道,了解到對你的評價是一個熱心善良的人,然後你就會對這種認識和評價感到十分的喜悅,相信自己確實是個熱心善良的人,你也會繼續以這種標準來要求自己,這就是一個人的自我觀形成的過程。
  • 你消息回得慢,我嘴上沒關係,心裡很在意
    我和你說起今天發生的趣事,原本只是為了博君一笑,可是有個笑臉的表情已經算是很好的回應,更多的是你直接無視,自顧自的開講自己的奇葩同事,我只有附和著,你才能反饋的強烈些。我有時候會調侃自己廚藝差,其實是想要你誇一誇,可你說著風涼話,絲毫不在意我的想法。也罷,那我退一步,轉過來誇你新換的髮型耐看,你卻認為我在諷刺你辣眼,回我「點點點點點點」。
  • 韓雪點醒奚夢瑤,別人不喜歡你並不重要,身邊的人認可你就夠了
    奚夢瑤的性格比較被動,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在節目中,奚夢瑤也向韓雪坦露了自己的迷茫和困惑。奚夢瑤說到:我感覺自己就是生活在中間灰色地帶的人,面對所有觀眾也好,粉絲也好,我就是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你能喜歡我,希望大家能認可我。
  • 理察·費曼:你何必在意別人怎麼想?
    物理學家古德斯坦回憶說,費曼曾告訴他:從長遠眼光來看,他認為他對物理學的最重要的貢獻不是量子 電動力學,不是液氦或極化子或旋子的理論,他真正的記功碑將是他的《費曼物理學講義》。正如他在《講義》中所說的:「我講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幫助你們應付考試,也不是幫你們服務於工業或國防。我最希望做到的,是讓你們欣賞這奇妙的世界以及物理學家觀察它的方式。」這部教材出版後,非常暢銷,儘管對於絕大多數的教師和學生,它不一定是最實用的教程,但它確實是最出色的教學參考書, 是教材中的經典著作。可以說,僅憑這部講義,就可以讓作者不朽。
  • 有一種修養,叫做不隨意評價別人
    他們過著自己的生活,卻總是喜歡議論別人,評價別人。看花深思過人會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大家都要通過別人的不幸來確定自己的幸福,另外一方面,所有人,潛意識裡可能都希望通過評議別人的過失來顯現自己的高尚。但這些都不是我們去評價和嘲笑別人的理由。當然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評價,只是,如果一定要評價,我們需要不帶私心,保持客觀,需要帶著一分善良,三分保留去評價別人。
  • 千萬別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深度好文)
    成熟的人,從不輕易評價別人。與「情緒共鳴」相似,很多時候我們用來評價別人的「事實」,並不是別人的事實,而是經過我們想像加工認為的「事實」。不能否認,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帶有一點「優越感」,習慣於站在道德高地指點別人的生活。但時代在變,人在變,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
  • 「豐玄子」自然商業:自然生活智慧之別人的眼光成了你的囚籠嗎?
    如囚字的一條邊,在意別人看法的一個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得罪別人。毋庸置疑,這是一個會過度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的潛意識裡都有的一個核心信念。害怕和別人起衝突,你害怕別人對你發火,你害怕別人冷落你,你害怕別人對你使用暴力,你害怕被別人拋棄。我知道看到這裡很多人會擔心:但我要是真得罪了別人,那怎麼辦?
  • 你懶,是因為你太在意時間!
    綜上所述,越在意刻度時間,越容易滋生懶惰。有一種懶叫「忙懶」看完上面的分析我仿佛能夠聽到來自屏幕那端的陣陣置疑聲,也許你會問,明明我在意時間後變得更忙了,每分每秒都在忙碌,這怎麼說是懶呢?以度假為例,度假看起來是一件慵懶的事,但如果我們在度假時追求的不是休息了幾天,而是我們休息了以後身體狀態的恢復情況,那麼度假所能帶來的效果也將更優。在意休息了幾天這個時間刻度的人,往往會機械而固定的安排假期,同時時刻在意著還剩多少時間,常常憂慮;在意身體狀態的人,只要覺得舒服,就實現了佔有,心理會很滿足。認知的稍微改變,就能給行為帶來相當大的調整。
  • 為什麼有些人記不住你的好?那並不是你的錯,無需自責!
    為什麼有些人記不住你的好?那並不是你的錯,無需自責!「人之初,性本善」,這是我們從小被教導的觀念,我們身邊的大人都讓我們用愛對待這個世界,用善良對待身邊的過客,或許青春的成長就是鮮血淋漓的戰鬥吧!我們對他人的好卻有些人忽視,我們無意間所作所為,卻被有些人視為惡,無需自責為什麼別人記不住你的好,因為那麼可能有這三種特點,我們需要遠離他們便可!以自己為中心的自私從小到大,我一直認為很多人與我一樣,如果借別人錢,睡覺都不會踏實,回想著立馬還給別人。
  • 「521」不是「我愛你」,而是「我稀罕你」
    「520」的浪潮剛剛逝去,表白的抓緊時機表白,官宣的爭分奪秒官宣,修成正果的情侶在那一簡單而深刻的時刻將愛意烙印在懷抱裡。在「521」這天我聽到的最美情話不是耳熟能詳的「我愛你」,而是「我稀罕你」,與眾不同而又獨一無二。02在這個難以辨別真情而愛情隨處可見的年代,我愛你已經成為最常用的表白之語,似乎不用經過思考就可以隨口說出。
  • 放飛思緒,那一年他十七歲,那一年她二十二歲。
    我喜歡他,卻不喜歡他在我家人面前的表現,我在意別人的評價。我喜歡研究的一些事物,也不敢叫大家知道,仍然是在意別人的評價。我喜歡和他在一起的真實自然,無拘無束,天馬行空,可以肆無忌憚沒有教條,框架,不用管別人怎麼看。我不喜歡他在我家人親戚面前也這樣,那意味著別人會評價這個人沒有禮貌,不會看顏色,不懂照顧人,不懂道理,不討長輩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