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這首禪詩道盡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讓無數人走出困境和迷茫

2020-12-05 墨品風雅

李嘉誠很小就在母親莊碧琴影響下,虔誠信佛,他一生都堅持「誠信、利人、良知」,多行善舉。

經商近70年,李嘉誠不僅要承受事業上的辛勞、競爭和輿論的壓力,甚至是大眾的誤解,但他的心態非常平靜,笑對風雲變幻。

這一切力量都源自他最喜歡一首禪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一年好時節。

這首《頌平常心是道》,是南宋無門慧開禪師做作,這首偈子,表達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

全文意思如下:

春天有百花齊放,秋天有皓月當空,夏天有涼風襲人,冬天有白雪皚皚。心中沒有閒雜瑣事煩惱,那麼每一天都是人間最美好的時刻。全是佛性千變萬化的遊戲,悟道者一概笑而納之。

這首禪詩距離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了,讓無數人走出困境,被李嘉誠所推崇,並作為座右銘,置於辦公桌旁。

你心裏面是什麼,看到的就是什麼。

有位哲學家說過:你看到世界的樣子,就是你內心的折射,也是你的認知所在!

同一件事情,有人魂消魄喪,惶惶不可終日,有人欣喜若狂,感覺大展宏圖機會已經到來!

事還是那個事,無論你或悲或喜,都是緣自你的內心的認知!

當"別讓李嘉誠跑了」、「賣國賊」一時之間,甚囂塵上,他說:

「我就是一個商人,做好商人本職的事情,這些傳言不會影響我的生活以及工作節奏。畢竟我多抽時間陪孫子玩,還有爭取很多時間來看書!」

跟郭臺銘所講的「商人無國界」功利思想不同是,李嘉誠把大部分慈善捐到國內,個人捐款已經達到150多億,位居華人慈善榜首。

蘇東坡看佛印是屎,而佛印看蘇東坡是佛,讓蘇東坡得意洋洋。而被蘇小妹一語道破:「佛印心中有佛,觀你似佛,你心中有糞,觀他似糞,明明是落了下乘啊!」

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內心的顯現,心清靜看世間事就清靜。

其實,這個世界該是怎麼樣的,還是怎麼樣,真正讓我們該感受到變化的是我們內心:

如果你覺得這個世上很美好,那是因為你的內心就是快樂、知足的;如果你覺得世界到處充滿著煩惱,因為你內心被貪嗔痴慢疑所牽絆,而備受煩惱煎熬。

六祖慧能說過:非風動,非幡動,而是仁者心動。

正確的做法如《金剛經》所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

什麼是道

道,即在平常生活中,就在你我內心之中!對未來不憂不懼,對過去不悔不怨,對現實奢不貪。

最後讓我們再讀一遍《頌平常心是道》這首禪詩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一年好時節。

相關焦點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時話不多,做任何事時永遠從容鎮定。和這種人相處時,我們總會覺得特別心安,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發現一種從容的力量。而與他們相反,我們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總會因為各種煩心事,耐不住性子,靜不下來。
  • 陸遊一首名詩,其中一句老少皆知,曾鼓勵無數人走出困境
    陸遊一生筆耕不輟,作詩無數,現存詩作9000餘首,他的詩作言淺意深,章法嚴謹,許多名篇流傳於世,口口相傳。他對國家的感情尤為強烈,即使在臨死之前,他心中想的也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讀來讓人動容。
  • 人生不如意時,要記住王維這句10字禪詩,助你走出困境
    在古代史上,有這麼兩個嗜酒如命,又才高八鬥的人,他們對人生的態度報以悲觀,生不可戀,死無可求,好像是人間的行屍走肉。這兩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與劉伶。阮籍與劉伶這種人生態度,實際上是非常不可取的,人生再苦再難,總有過去的時候,而對待人生困境的態度,不應該是垂頭喪氣和生無可戀,而是要打起精神來,將窮途末路也視為一種風景。這就如同詩佛王維《終南別業》中的那句禪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不少人卡在第二界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不少人卡在第二界追求人生價值的正確方式是怎樣的?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對於每一個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生物,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不管你這輩子活得好與壞,你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無法修改的。最近網上不知怎麼開始流行這樣一句話「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 當你心煩意燥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大千世界,光怪陸離,紛紛擾擾,每個人都需要有個地方來安放我們的靈魂。也許是一座安靜的宅院,也許是一條寂靜的小路,也許是一本經典的書籍。一花一世界,一念一清淨。當你心煩意燥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與生俱來,無法迴避。第一種和第二種孤獨很心酸無奈,卻也是塵世最常見的孤獨,而第三種是很多人嚮往的境界。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十首禪意詩,十種人生大境界!
    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把自己丟了就慢慢撿回來。十首唯美禪意詩,十種人生大境界!看淡得失心唐·鳥窠禪師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哲學家們將人的一生概括為三句話: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這三句話看似簡單易懂,但卻直擊人心。人生天地之間,山川是永恆的,江河是永恆的,日月星辰是永恆的。
  •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蘇軾愛寫的詞牌名《定風波》,這定風波最早來自唐代教坊曲,最初是文官和武官的對詞,也能叫互懟詞,武官寫了一首詞,主要是彰顯功夫和武器裝備精良,結尾是: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
  • 錢穆:讀五類書,培養人生情趣,拔高人生境界
    我們對人生本身也需要欣賞,而且需要能從高處去欣賞。最有效的莫如讀文學作品,尤要在讀詩。這並非要求大家都做一個文學家;只要能欣賞。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中境界,包羅萬象;不論是自然部分,不論是人生部分,中國詩裡可謂無所不包;一年四季,天時節令,一切氣候景物,乃至飛潛動植,一枝柳,一瓣花,甚至一條村狗或一隻令人討厭的老鼠,都進入詩境,經過詩人筆下暈染,都顯出一番甚深情意,趣味無窮;進入人生所遇喜怒哀樂,全在詩家作品中。當我們讀詩時,便可培養我們欣賞自然,欣賞人生,把詩中境界成為我們心靈欣賞的境界。
  • 道家中人心性修煉最高境界是什麼?
    修道之人的人生境界等級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規範,求得自我之正確修養,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功利境界,亦可稱之為凡夫境界。在道家不但主張盡人皆可成聖人,且進而力主盡人皆可成神人。蓋人人本具神性,存之養之,保之充之,煉之化之,脫其後天,返其先天,人自成神。人與神合,無人無我,無物無相,無念無意,此人神合一境界,亦可稱之為超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人。尚須超思想,超知見,超信仰,超是非善惡,超壽夭生死。宗教家之神的境界,如佛陀境界,上帝境界,莫不可歸入此一境界中。
  • 劉禹錫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之時寫下了這首詩,獨樹一幟,百讀不厭
    難能可貴的是這樣豪邁的作品竟然是劉禹錫被貶之時創作出來的,實在讓人敬佩萬分。他的一生也可謂是命運多舛,跌宕起伏,因為他被貶生涯長達二十三年之久,而他只活了七十歲,相當於人生的三分之一都處於被打壓的狀態。
  • 上善若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上善若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水為至善至柔,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水。水有千萬種的風情,看你喜歡她的是哪一種。我喜歡她潤物細無聲。詩中雨,雨中詩相戀相望!還記得有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目是:山的沉穩,水的靈動。那時就覺得特別有意境和哲理。喜歡小橋流水的婉約,也欣賞大山大水的壯闊。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用詞簡單質樸,道盡人生無常
    李白在遊覽大好河山時寫過很多懷古詩,其中當他遊覽越中時看到了滿地的蕭條,聯想起歷史上曾經的輝煌之景,思索中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詩——《越中覽古》。這位浪漫主義詩人在看到古蹟時腦海裡在想什麼,寫下的經典詩歌表達出了怎樣的思想,我們一起來跟隨李白的詩歌感受這番人生況味。
  • 這四首詩詞,你能看懂其中一首,便可看大徹大悟,領悟人生真諦
    在中國有四大名著,四大名著中又有四首開篇詩,每一首詩,都是一部人生。這四首詩詞,每一篇,都可以說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感悟。第一首《三國演義》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是明代的一位狀元所做的詞,從全詞看,真可謂是意境深遠,盪氣迴腸。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道盡了人生真諦。
  • 蘇軾這首千古奇詩,一般人僅讀懂3句,能讀懂4句者堪稱高手!
    有的詩則特別在內涵意蘊方面,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首。詩的作者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就是蘇軾,號東坡。蘇軾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下這首詩創作的背景:蘇軾先後娶了王弗、王閏之為妻,生下4個兒子,小兒子早夭,另外三個分別是蘇邁、蘇迨、蘇過。其中,蘇過出生於1072年,當時他父親蘇軾35歲,中年得子,本來應該開心。
  • 情緒低落時讀一讀,這三句話幫你走出困境,讓人醍醐灌頂!
    當你遇到事情的時候,到你的面前現在了巨大的阻礙的時候,就看你是否能夠堅持下去,只有熬過去的人,才能收穫更多的東西。眼前的困難都是一時的,只要我們不放棄,堅持就是勝利。在人生路上,有很多時候,都是不順的,兵來將擋,火來土掩。人生敢於直面困境,然後勇敢跨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冬季來品兩首寫雪的詩,視角和情感不同,人生境界更不同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看,這句話還可以反過來說,即是一切情語皆景語。情與景總是分不開的,或是因物移情,或是因情而睹物,再移情抒懷。2020年的這場雪,比往年來得可能更晚一些,卻是驚天動地,雪花紛紛揚揚連續落了三天,不由地在心中想起了兩首寫雪的詩,寫得各有各的不同,詩句配著這紛揚的雪花,總是最好的下酒佐料吧。下面與大家一起分享這兩首詩句。
  • 過盡千帆,看人生百態,擁有一顆平常心最是重要
    過盡千帆、看人生百態,方知擁有一顆平常心最是重要。也許一顆平常心未必能使你攀上人生巔峰,但它一定能叫你走出人生的那片困境、也能喚醒迷茫中的你。人活著心態最重要,而保持平常的心態,足以使你閱盡人間的繁華和滄桑。
  • 中國人的人生最高境界
    李叔由儒入佛、錢穆和南懷瑾更是儒、佛、道三者出入自如,博大精深。錢穆主「天人合一」、南懷瑾論「人生最高境界」則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儒道佛同主改變自己佛家主慈悲為心,改變自己和內心融合,有六道輪迴:天、人、魔、地、餓鬼、畜生六道;道家主「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
  • 錢穆:讀這五類書的人,境界自然不一樣
    要知人生境界別有存在。這一層,或許對青年人講,一時不會領會,要待年紀大了、經驗多、讀書多才能體會到此。我們不是總喜歡過舒服快樂的日子嗎?當知人生有了好的高的境界,他做人自會多情趣,覺得快活舒適。若我們希望能到此境界,便該好好學做人;要學做人,便得要讀書。為什麼讀書便能學得做一個高境界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