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從「核心股」擠泡沫和「低價股」大波動說開去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胡浩

朋友開玩笑說,低價創業板股以一己之力搞大了整個股市的波動性(「核心資產」高位擠泡沫可算副攻),牽連一些優質低位創業板股也被誤傷,再次證明大眾投資者本就是難以控制的情緒綜合體。筆者認為,能夠平抑波動的必然是波動本身,資本市場應該豐富可以賺取波動率和泡沫擠壓的工具包括各類融券賣空、期權等,多空平衡、策略多樣化的股市更容易走慢牛快熊。

回到投資本身,價值投資崇尚理性思考和不斷驗證的邏輯美,而趨勢投機追求簡單粗暴和殺伐決斷的快感。對於前者來說,上市公司能否逐步做大做強是買入並持有的驅動力,而對於後者來說,股價能否短期內走高才是進場交易的原動力。

樂觀時更樂觀,悲觀時更悲觀。漲勢到了某個階段總是會形成一定的泡沫,尤其是貨幣環境充裕時泡沫會更大,因為大部分參與者無法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看對了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實際上是人之樂觀天性在股市中的投射,尤其是眾口稱讚時部分投資者容易衝動之下以偏高的價格獲得所謂的「及時佔位」。只不過,不同的是,優質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時間追上估值泡沫(只要泡沫不離譜),而純靠概念驅動被投機資金推上去的上市公司則會落一個扶不起的阿鬥的壞名聲。對於前者來說,當泡沫形成後,即使是長期主義者也必須忍受短期擠泡沫帶來的陣痛;對於後者來說,直衝雲霄、見頂之後因為做空機制的缺失而走成「殭屍跳」,這往往令部分不看價值且死抱不放的投資者忍受漫長的痛苦。當然,價值投資和趨勢投機並不衝突,甚至某些時間會匯成一股合力,此時合力所推動的泡沫往往會引發媒體寫出「產業向上,黃金十年」、「擁抱核心,擁抱未來「等吸引眼球的文章。

筆者認為,投資投機無可厚非,每類投資者都有選擇自己投資理念的權力;泡沫也無可厚非,投資活動本就混雜著投資人的各種情緒。筆者想說的是,一方面,集中的緩慢的泡沫擠壓扭曲了資本市場本應該快速定價的功能本位。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過程中,交易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尤為重要,在加強上市公司監管以及投資者教育的同時,建立適度的做空機制幫助長線投資者隨時對衝市場風險和個股風險(以應對泡沫),是長牛慢牛的必要條件之一。另一方面,註冊制背景下,部分低價低市值創業板股連所謂的「含權」價值都沒有(即依靠上市平臺,通過對外併購獲得價值提升),因此即使是投機也不可戀戰。最後,筆者預判部分高估股票的擠泡沫並未完全結束,但是正如筆者在之前文章《每逢至暗時刻,誰更值得關注?》中所說的,專業機構投資者能夠以「群體抱團」或者「集體增倉」的方式傳達其對優質上市公司的判斷力,也能夠在明顯受挫後及時調整「船舵」,因而越是至暗時刻越要多看它們一眼。應對股市震蕩期,普通投資者一方面可以多觀察最新的產業趨勢和基金重倉股變化以選擇尚在中期的行業ETF或者基金作為投資標的,也可以更穩健一些,通過定投基金的方式規避階段性泡沫擠壓帶來的痛苦。

相關焦點

  • 從科技股到比特幣 華爾街嗅到了20年前網際網路泡沫的氣息
    美股一季度波動難免由經濟復甦預期和再通脹交易推動的上漲正在催生新一輪泡沫,前所未有的經濟刺激帶來的資產價格「泡沫化」風險可能為市場帶來波動。美國銀行8日公布的最新一周資金流動報告顯示,投資者湧入貨幣市場和黃金基金,同時開始從新興市場撤出部分資金。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周五刷新歷史新高,去年3月以來總市值增長了10.6萬億美元,創史上最快資產擴張紀錄。
  • 奧特佳、銅峰電子多個漲停 爆炒低價股能持續嗎?
    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目前一些低價股大漲的主要原因在於市場流動性寬鬆、成交活躍,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後,情緒也會傳導到低價股板塊。雖然其中可能存在賺錢機會,但對於已經快速拉升且缺少基本面支撐的個股,投資者需警惕盲目炒作所累積的風險。特別是,在個股大漲後,以下現象需密切關注:一是來自監管的關注和問詢、二是公司在異動公告中提示風險、三是龍虎榜的資金構成。16日13漲停、11日9漲停!
  • 富達低價股基金::全景基金頻道
    ⊙銀華基金     「一隻股票從5美元漲到10美元要比它從50美元漲到100美元要容易得多」,儘管眾所周知,低價股必然有其低的原因,而提高低價股也並不容易
  • 兩市低價股一覽 94股股價不足2元
    按最新收盤價計算,A股均價為12.53元,兩市不足2元的個股共有94隻,股價最低的是*ST剛泰,最新收盤價為0.50元。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1月5日收盤,滬指報收3528.68點,A股平均股價為12.53元,個股股價分布看,兩市高價股及低價股數量在A股市場總體佔比相對較少。
  • 巴菲特點破A股:如果手中有50萬閒錢,應該買護城河還是3元左右低價...
    在選擇企業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要去選擇有競爭優勢的企業,也只用最有優勢的公司,才值得我們一直去長期投資,那麼在判斷企業競爭優勢的時候,什麼樣的企業才是值得我們長期堅定看好的,或者說擁有什麼樣護城河的公司,才是值得我們長期投資的。
  • 當前股價的「黑白兩級」,高價股沒有天空,低價股是個無底洞
    數據顯示,剔除近期上市的新股以及科創板個股,今日有14隻個股股價盤中創歷史新高,其中7隻是百元股,佔比50%。另外,從行業屬性上看,14隻個股大多是大消費股和科技股,其中生物醫藥7隻,電子半導體4隻,食品飲料2隻,家用輕工1隻。
  • 紅棗第一股好想你:季度業績波動大 毛利率逐年滑坡
    紅棗第一股好想你:季度業績波動大 毛利率逐年滑坡 原標題:紅棗第一股好想你毛利率緣何逐年滑坡《投資者網》白澤輝
  • A股市場的銀行股、醫藥股、白酒股哪個板塊會大漲或大跌?
    股票大都會遵循一個規律「跌多了要漲,漲高了要跌」,為什麼說有些股票的風險越來越高了? 那麼為什麼要說白酒股和醫藥股會大跌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暴漲過後,一定會出現大跌現象。
  • 美國科技股「死亡螺旋」降臨?
    高盛分析稱,如果FAAMG組成了一個行業,那麼其在市場上的實現波動率最低,低於必需消費品和公用事業股。  高盛稱,FAAMG是周期性增長科技股,由於該類股票波動性偏低,正導致投資者低估其風險;如果條件發生變化,可能會加劇其下行波動,因為這些股票所固有的風險包括周期性、技術中斷和監管/反壟斷疑慮。
  • 「低價股獵手」鄧普頓的悲觀點:牛市在悲觀中誕生,在興奮中死亡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30年代美國股市低迷的投資、發現戰後日本股市投資前景以及賣空99年網際網路泡沫。這些案例,鄧普頓都向大眾闡述了一個觀點叫「極度悲觀點」。鄧普頓讓我們明白了,作為一名便宜貨獵手,要努力去搜尋低於價值的低價股。最悲觀的時刻正是買進的最佳時機,最樂觀的時刻正是賣出的最佳時機。這就是鄧普頓著名的」極度悲觀點「原理。
  • 漢和資本:溯古論今——從歷次深調中看波動
    如果我們去查閱彼時的新聞,當時市場悲觀情緒並不亞於現在。我們再來回顧在金融危機之後個股的表現。根據Wind的數據,我們統計了A股所有公司自2007年高點後3年、10年的表現,具體如表一:以創業板和中小板為首的市場經歷了短時間的暴漲,也積累了不小的泡沫。兩組最直接的數據:(1)市盈率數據:2015年高點,A股的Fw1Y市盈率平均為58倍,其中深市更是熱氣朝天,中小板平均市盈率高達85倍,深市創業板平均市盈率更高達140倍。(2)證券化率,即股市總市值:GDP比值,已經達到123%(股市市值78萬億:2014年GDP值64萬億)。
  • 舊時代的退潮,A 股的新生
    最經典的在過去的歷史經驗,中芯國際就是一個大周期股,1 pb 以下買入,1.5~2pb 賣出,跟著摩爾周期擼。但是這個經驗,隨著今年中芯上科創板,隨著海外對中國 IC 設計公司的制裁,其實是破了,中芯國際可能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行業三流,可能是唯一的種子(當然後來當老美連帶著中芯可以一起管,中芯也不能真正意義成為自主可控,其邏輯就又變化了)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當外部核心生態與邏輯發生變化,原有的周期性是會被打破。如果還以老思維去看待世界,以為歷史規律會反覆重演,就會陷入經驗主義陷阱。
  • 跟著「明星」去炒股:陳光明爆款基金重倉股亮相 機構抱團消費和大...
    摘要 【跟著「明星」去炒股:陳光明爆款基金重倉股亮相 機構抱團消費和大金融】根據已公開的數據梳理,來自大消費和金融板塊的核心資產依然是眾多基金最為青睞的品種。
  • 監管層出手,這些股不要碰,創業板註冊制也來;創投股春天?大佬...
    所以此時,很多垃圾股,特別是ST股和涉嫌財務造假的公司要規避!當然質優白馬股也有望成新的風向。  剛要寫完,又有一個重磅消息,《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審議通過,證監會和深交所隨後將出臺相應規則。  對於垃圾股和殼股來說,這影響太深遠了!當然也有利好的板塊,例如創投。  2.
  • 國產大飛機C919將亮相!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核心受益股出爐(附股)
    原標題:巨·個股 | 國產大飛機C919將亮相!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核心受益股出爐(附股)   事件:2020南昌飛行大會將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江西南昌瑤湖機場舉辦。
  • 全球科技股風生水起 A股熱門科技概念呈井噴之勢(股)
    中短期內堅定看好蘋果產業鏈上相關標的的估值回歸和業績超預期刺激下的股價上漲機會,以及可穿戴設備板塊在iWatch上市之後的市場表現。  隨著網際網路廣泛滲透,多行業加速「觸網」,特別是春節臨近,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開啟紅包大戰,帶動A股市場上網際網路金融股票的火爆表現。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生意寶大漲177%。
  • 箱體震蕩難改變 瞄準價值股
    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引領反彈的龍頭板塊不斷累積獲利拋壓,一旦技術面出現波動,便帶來調整,整體來看賺錢效應減弱。其次是消息層面的影響,先是加強對跨界併購監管,後是徵求意見有意限制銀行理財資金入市、防範資產價格泡沫。但是,從近兩次恐慌後回撤的幅度看,市場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與概率不大。隨著市場獲利拋壓的釋放,做空能量消耗,突破3100點的目標有望在8月實現。
  • 管清友不建議普通投資者下場自己買股票 VS林園建議欣賞股泡沫來的...
    對於現在要不要炒股,如何炒股,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和深圳市林園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林園就意見相左。管清友認為,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策略絕對不能按照機構的打法去打,因為兩者資產規模、風控能力、專業程度等都是不一樣的,兩者的投資策略一定不一樣。但是林園認為,投資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個人還是機構,是完全一樣的。
  • 揭秘醫藥股背後的機構行為
    在國內公募和外資都會對我們所投資的企業產生一種力量,所以今天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跟大家做一些思考和交流,幫助你在投資的路上正確看待市場的波動,有些波動是有行為助推的。江輝:剛才啟明老師聊的我先跟大家分享一段話,很多人都說估值貴了便宜了,最近有一段話,有一種人很聰明,他總是提前知道市場的泡沫來了提前離場,但離場之後發現泡沫一直在,而且越吹越大,他能夠看到泡沫,但沒有享受到泡沫,這樣的人一直很聰明,但最後沒有賺錢。
  • 林採宜:擇股和擇時哪個更重要
    【財新網】(專欄作家 林採宜 特約作者 呂佳石)一、 就長期投資而言,擇股的收益遠遠高於擇時  擇股收益,即長期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無論牛熊變動)賺取的收益。擇時收益則是根據大盤的牛熊波動趨勢判斷,低買高拋指數基金而賺取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