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小學第一首宋詞是什麼嗎?古人不屑點評,卻被今人捧上了天

2020-12-03 今人大力說古史

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幾代文人的佳詞名作匯聚成了如今的浩瀚文海。有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有杜甫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有蘇軾的"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也有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每位詩人都有自己性格、經歷和不同的為人處世之道。

對於辛棄疾來說,在沙場,他是讓人無法忽視的大將,能率50人入敵營生擒叛賊,令敵軍聞風喪膽;在文壇,他又是讓人無法忽視的巨匠,他能寫沙場男兒的霸氣豪放詞,也能寫滿滿鐵漢柔腸的婉約詞。

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有遠大抱負之人,也是"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大宋第一古惑仔",還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文藝青年……

總之,他一言不合就開寫。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寫戀人,寫田園,寫民俗,寫讀書……只因為他深深地愛著這個世界。

今天要說的是一首被歷代名家嚴重忽視的經典,此詞歷經800多年,但在眾多典籍中很少找到名家點評。是寫得不夠好太冷門?肯定不是!畢竟這是一首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的詞作,最後7個字更是被今人捧為經典,可以說人人皆知,中小學課本這些年也頻頻出現,如今被視為辛詞中最經典的詞章之一,這首詞就是《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上片著眼於年少時代,正是熱情四射、活力滿滿的時候,有的是理想、未來、憧憬,是沒有多少愁的。卻喜歡學人登樓,故作模樣地作一些愁詩裝文青。

詞的下片是將往昔和如今對比,"而今識盡"4個字道出了飽經憂患的詞人內心的蒼涼。識盡了愁滋味的詞人,對於心中這股濃得化不開的愁苦,卻是欲說還休,這正是愁到深處便無言。

寫這首詞時,辛棄疾已經不再是一無所知的少年了。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偏安一隅的南宋,面臨著虎視眈眈的敵人,長期生活在淪陷地區的辛棄疾,目睹了太多流離失所的百姓,目睹了太多陣亡沙場的將士,目睹了一座曾經空前繁榮的城市,是如何一日一日充塞著人世間的悲苦。

對於飽經滄桑的人,身上背負、承載的東西已經太多,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們沒空、也沒有什麼心思愁,這裡面有經歷了太多的麻木,也有經歷了太多的無奈,也有經歷了太多的接納與自我消化。既複雜又矛盾,既辛酸又瀟灑。故到頭來,只說得一句無盡感慨的"卻道天涼好個秋"

每讀辛詞,熱血沸騰,豪情志氣油然而生

即使離開課堂多年,時至今日,每當提起辛公的詞依舊郎朗上口,隨手拈來。再次回味,心中已有一腔熱血,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那個有著鋼鐵志、繞指柔與家國夢的錚錚男兒!

不如讀一讀這本《辛棄疾詞傳》,了解他的一生,也懂他的壯志豪情。

《辛棄疾詞傳》中選取了辛棄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辛公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此外,這套書中還有一本《蘇軾詞傳》蘇軾也是一個十分豁達的人,他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都說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本書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東坡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蘇軾的思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6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兩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5首宋詞,5輪月亮,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宋詞給你的印象是什麼?神秘?唯美?悲傷?宋詞中的月亮,給你的印象是什麼?美好?恬靜?純潔?5首宋詞,5輪月亮,千古月,年年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千古月,年年圓然而又是一年春天,又是一年春暖花開之時,我什麼時候能回家?天上的那輪明月什麼時候能夠照著我,讓我回到我的家鄉?這是一種遊子遠在他鄉對家鄉的一種深深的思念之情,歲月的流逝衝不淡遊子對家鄉的羈旅之情,不論身在何地,無論是何時,遠方的人總是會深深地思念家鄉。所以這輪月亮,是思念的。
  • 絕美插畫版《宋詞三百首》爆火!帶你品味宋詞之美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2首宋詞,情一字縱使是傷,世人還是纏綿繾綣,難捨難棄。  全譯全注全彩珍藏版-《宋詞三百首》  新增179幅絕美插畫 已火爆銷售20000+冊
  • 宋朝皇帝絕境中寫下一詞,技壓群雄,成為《宋詞三百首》開卷之作
    或許正是這位國君強大的感染力,宋朝迎來了詞的高峰,風花雪月不再局限於個人,而是覆蓋到社會各級階層,堪稱「全民宋詞」:皇帝個個愛詞,大臣個個賞詞,文人個個寫詞,百姓個個唱詞。在這些個愛詞的皇帝之中,宋徽宗必須是毫無爭議的領頭羊,他不僅精於繪畫、工於書法,更對宋詞有著獨到的見解。與李煜之境遇近乎如出一轍,總是在國破家亡之後,他的文字才真正脫離豔俗,浮現真諦,讀來催人淚下。
  • 你心目中的宋詞第一人是誰?我選擇他您認可嗎?
    前天回答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宋詞第一人是辛棄疾還是是蘇軾呢?宋朝詞壇四大天王蘇軾,柳永,李清照,辛棄疾,蘇軾,當然當數蘇辛。歡迎討論。 前言 宋詞的四大天王,不知道是誰封的,每個人的口味不同,見仁見智吧。
  • 古人對孩子出生時的忌諱,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我們祖國底蘊深厚,在泱泱華夏五千載的歷史當中,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一直未曾間斷,比如先秦散文、漢賦,到了後來的唐詩宋詞,接下來就是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說等等,都是能流芳百世文化瑰寶。為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接下來,我就把古人對孩子出生時的忌諱,都一一道來,用科學理論來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一、女怕午時生:大家知道為什麼古人忌諱女孩子在午時出生嗎?
  • 一山行盡一山青,2020唐詩宋詞日曆,伴你度過新的一年
    這本《唐詩宋詞日曆》便是人生旅途不該錯過的風景。 《唐詩宋詞日曆》已與大家相伴走過了兩年。2018年主題是:春去夏猶青;2019年主題為:一年燈火要人歸;2020年迎來重磅回歸之作——「一山行盡一山青」。
  • 中國古人何以對月亮情有獨鍾
    一、「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月亮與歷史月亮,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宇宙精靈,《史記天官書》雲:「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神也。」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說明四季,春屬木,夏屬火,夏秋之交屬土,秋屬金,冬屬水。秋天,月亮最明、最清晰,所以是「金之神」。
  • 2019第一梗:檸檬精,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近日,各大社交平臺紛紛被「我酸了」「我檸檬了」霸佔,網友紛紛覺得這大概是 2019 年開年來的第一個網絡發酵俚語,那到底檸檬精是什麼意思,我酸了是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 路姓詩經楚辭起名好聽的女孩名字鼠寶寶宋詞唐詩
    路姓詩經楚辭起名好聽的女孩名字鼠寶寶宋詞唐詩(上) (路依丹) 「依丹」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奪錦標 送李景山西使 此首見劉輯滕賓涵》中「念瞻依丹闕,捧紅雲、金泥調屑。」
  • 你那裡下雪了嘛?獻上幾首寫雪的古詩詞,陪你一起賞雪。
    但是有的地方可能雪來得早一些,有些地方卻很少見到雪,那我們就在古詩詞裡找找雪景吧,看看古人是如果描寫雪景的,古代的雪和今天的雪又有什麼不一樣。第一首是《雪梅》,是宋代的盧梅坡所作。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氣質。
  • 這五首宋詞一定要會背,美到窒息,卻平添一絲別愁
    意思就是說每個朝代都有他們當時盛行的一種文體,對於宋朝來說,宋詞就是最為出色的一種文體,也是他們留給我們後代最為豐富的文學寶藏。在宋詞裡,有幾首宋詞你一定知道,它不僅描寫得十分美妙,營造了動人的氛圍,更是被千古傳唱。第一首就是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 《溫和地走進宋詞的凉夜》:不一樣的宋詞解讀
    說起古代文學藝術,宋詞一定是一道醒目的風景。無論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悽涼悲傷,還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壯志,亦或者是「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清雅別致,讀來都如餘音繞梁,百讀不厭。
  • 《全宋詞》中最有名的兩首「鬼詞」,不帶一絲人間煙火氣
    其實不僅僅唐詩中有鬼神傳詩的傳說,宋詞中也有兩個女鬼傳詞的故事。這兩個女鬼,一個成就了一篇「宋金十大名曲」,另一個則創造了一個詞牌。且先來欣賞「宋金十大名曲」之一的《蝶戀花》蝶戀花/黃金縷北宋·司馬槱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
  • 《溫和地走進宋詞的凉夜》:對宋詞的不同解釋
    說起古代文藝,宋詞一定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無論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悽涼和悲傷,還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壯志,還是「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優雅與獨特,都像餘音繞梁,值得一讀。
  • 這首無名氏所作的宋詞,是最稀有的一類宋詞,讀之莞爾
    宋詞兼有音樂與文學的特點,因而比之唐詩節奏更加豐富多變,婉約處淺唱低吟,豪放時慷慨激昂。但這種特點也限制了宋詞的題材範圍,早期的宋詞多寫離愁別緒、風花雪月、傷春送別等豔情題材,至蘇東坡開拓詞境以來,宋詞題材漸廣,懷古諷今、抒發性情、言志詠物皆能入詞。題材雖則豐富,但宋詞卻也徹底「雅化」,早期敦煌曲子詞中的一些以通俗幽默的語言諷刺世事的風格題材幾乎無人涉及。
  • 你知道古人是怎麼使用牙籤的嗎?
    不過小編還是覺得,這種為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物品,和鍋碗瓢盆、衣服鞋襪等一樣,在各地都是逐步發展成型,也不必附會於什麼起源說。寫本書,之所以有這個名稱,是因為印刷術發明後,產生了印本書,今人分類予以區分。早期寫本書,沿襲了帛書的捲軸形式,這種裝幀形式,被稱作「捲軸裝」。
  • 宋詞裡的中秋月
    節日的歡賞盛景和民俗風情在宋詞中有充分表達,中秋節作詞也成為重要的節日風俗活動。宋詞中,寫中秋節的作品約290首,其中絕大多數會寫到月亮。  宋詞裡,中秋之月首先作為一種自然客觀物象而出現,在詞中營造純淨清雅的意境。如李光《水調歌頭》:「風定潮平如練,雲散月明如晝,孤興在扁舟。」向子諲《卜算子》:「雨意挾風回,月色兼天靜。心與秋空一樣清,萬象森如影。」
  • 你知道「月亮」有多少種寫法嗎?
    月亮的形態千變萬化,古人也就依據它的形象發散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了巨量的比喻別稱。滿月時像輪、盤、鏡子的:天鏡、金鏡、金鑑、玉鏡、玉輪、瓊輪、白輪、銀輪、玉盤、銀盤、晶盤,清規。李賀《南園十三首》(其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 漱口、刷牙、身份證、天氣預報、標點符號,你所不知道的古人生活
    眼前這本《知史:原來當古人是這麼回事》就可以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因為這本書不是像歷史發展史那樣以大事件為綱,而是以主題為線索,涉及皇族八卦、千年典故、美女養成、文字解密、別樣戰場、女性職業等多個內容。書中「古」和「今」對照,古人生活對今人的啟示和影響很自然地流露出來。
  • 宋詞三百首丨153汪藻 《點絳唇·新月娟娟》
    你知道嗎?宦海中的「亂鴉」叫人痛恨,我思歸的念頭比霜天思酒還要濃厚。  【注釋】  ①點絳唇:《清真集》入「仙呂調」,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異。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後片四仄韻。 調名取自江淹《詠美人春遊》中的詩句「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詞譜》以馮延巳詞為正體。又名《南浦月》、《點櫻桃》、《沙頭雨》、《十八香》、《尋瑤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