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進入倒計時,音頻內容生態全場景化愈發明顯

2020-12-06 新知榜談職場

眼看2020年接近尾聲,而音頻內容的發展還在高歌猛進,更多豐富多元的垂類內容出現,並且正在往構建全場景內容分發的生態方向大邁步。

居家場景

男性用戶偏愛頭條資訊

女性更喜歡教育類欄目

51歲的劉女士介紹:我是一名退休人員,平常工作日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習慣在家裡播放音頻。包括有聲書、教育欄目以及情感生活節目,我比較喜歡聽的有聲書是《一生一世笑繁華》,喜歡的欄目是《靜說日本》。相比之前家裡靜悄悄的,音頻節目讓我在做家務、做飯的時候不再枯燥,成為平淡退休生活中的調味劑。

不難看出,音頻添加了趣味性居家場景,充實了人們的居家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在居家場景下,用戶的收聽類別偏向於休閒放鬆,會把音頻當作伴隨式背景聲音;音頻成為用戶做家務、烹飪、工作、學習時提供休閒氛圍的新角色。

此外,超五成的活躍用戶為80後,他們在收聽休閒放鬆類節目的同時也關注商業財經,從音頻中實現信息獲取。

男性用戶傾向於通過音頻了解頭條資訊等實時內容,女性用戶更關注與情商、人文風俗相關的教育類欄目。

出行場景

超五成用戶行車時收聽音頻

27歲李先生介紹:每次開車我都會通過車載系統收聽與財經知識相關的音頻內容。《齊俊傑看財經》、《吳曉波頻道》是我一直在追的兩檔欄目,已經聽了很長時間了。我從兩位主播老師的課程中學到了很多有關於財經方面的知識,利用路上的時間充實自己。

可以這樣說,行車、通勤場景與音頻有著天然的默契。隨著智能終端的不斷發展,為用戶在不同出行方式下收聽音頻提供了便捷。超五成的用戶在行車時使用車載系統收聽音頻。通過車載信息渠道收聽音頻的有車族通常選擇音樂、有聲書以及兒童類欄目;通過移動終端收聽音頻的用戶偏向於頭條資訊、有聲書、相聲評書內容。

親子場景

兒童聽書、親子伴讀

成為寓教於樂新方式

5歲的幼兒園小朋友葉子介紹:我現在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因為疫情的原因,幼兒園停課了,現在每天在家跟著媽媽學習知識。馬上要上小學的我每天都會聽一個多小時與拼音學習相關的內容,相比看視頻,收聽音頻可以緩解我的眼部疲勞,對視力好,我要抓緊把拼音都學會,當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如今,音頻已經全面滲透至兒童的日常生活,為兒童的學習、娛樂、科普提供新的渠道。嬰幼兒因為年齡較小,信息吸收度低,超5成的嬰幼兒每天收聽30分鐘以內的音頻;小學生因有了課業壓力,近7成只收聽30分鐘以內,用來放鬆;學齡前兒童正是吸收新鮮事物的階段,近五成的小朋友平均每天收聽音頻超過一小時。

其他場景

音頻陪伴性凸顯

24小時不間斷陪伴用戶

◢ 運動場景:用戶通過智能手錶等穿戴設備收聽音頻;

◢ 助眠場景:用戶在睡前通過智能音箱、行動裝置等收聽音頻;

◢ 午夜場景:用戶在凌晨2-6點通過行動裝置、硬體、智能家居等收聽音頻。

在運動場景下,男性偏愛有聲書系列,女性傾向於收聽以音樂類型相關的內容;助眠場景下,晚上22-24點為收聽音頻尖峰時段,多數用戶播發以兒童相關的音頻內容進行哄睡;失眠場景下,女性用戶偏向收聽情感電臺等深夜陪伴欄目,男性用戶選擇有聲書等休閒放鬆節目。

以上便是音頻滲透我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場景,在這不斷趨於成熟的內容生態背後,是無數音頻平臺的發力,積極發展外部內容分發出口,擴大生態流量,比如頭部平臺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基於成熟的內容體系,已經構建起完善的生態場景,為用戶帶來優質內容和便捷的收聽體驗。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未來,越來越多的在線音頻平臺將和智能硬體結合,將內容嵌入至智能硬體等設備端,同時與其他APP端、小程序、移動網頁合作,接入內容體系,打造外部生態圈。如此,平臺了有了更多的外部流量,用戶也有了更多豐富多元的體驗。

相關焦點

  • 《2020年車載音頻市場價值洞察報告》發布,蜻蜓FM加深車場景布局...
    5億,同時在與汽車廠商和TSP廠商合作基礎上,支持收聽蜻蜓FM音頻內容的汽車已達800萬輛,龐大的用戶基礎就是蜻蜓FM進入車載音頻市場的底氣。全場景的藍圖已徐徐展開,可以預見在未來,蜻蜓FM將成為用戶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從睜眼到入眠,讓優質的音頻內容伴隨用戶度過每一天的時光。
  • 月活突破1億,蜻蜓FM發布2019全場景生態戰略
    今日,蜻蜓FM發布2019全場景生態戰略,並首次對外宣布總用戶數突破4.5億,生態流量月活躍用戶數破1億,日活躍用戶數2500萬。蜻蜓FM營運長肖軼宣布,平臺全場景生態1.0已部署完成,包含移動網際網路生態和物聯網生態兩大部分。此外,肖軼還宣布,平臺全場景生態1.0已部署完成,包含移動網際網路生態和物聯網生態兩大部分。
  • 喜馬拉雅的2020:音頻生態經濟體成熟,延展更多可能性
    更有趣的聲音、更優質的內容、更智能的硬體、更廣泛的場景生態,喜馬拉雅在不斷深耕與拓展邊界中,探尋「用聲音重塑信息獲取方式」的路徑,見證那些不平凡的日子,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勾勒音頻世界更令人憧憬的未來。
  • 月活躍用戶數破1億 蜻蜓FM發布2019全場景生態戰略
    全場景生態,是蜻蜓FM對「流量寒冬」的前瞻性應對舉措,通過與移動網際網路及物聯網行業的深度結合,蜻蜓FM以音頻內容為核心,串聯上下遊產業鏈,構建出了全場景生態這一新型流量增長方式。  MAU破億,「全場景生態」打通行業壁壘  蜻蜓FM的全場景生態1.0布局,包含移動網際網路生態和物聯網生態兩大部分。
  • 完成全場景生態1.0部署,蜻蜓FM做了些什麼?
    ,致力於用平臺音頻內容打破軟硬體以及物聯網之間的行業壁壘,構建完整的音頻場景生態和商業生態。 去年,為應對整個市場的變化,蜻蜓FM內部調整了組織和運轉模式,成立了各大業務線以扁平化結構快速響應變動,蜻蜓FM全場景生態業務部門隨之成立,致力於用平臺音頻內容打破軟硬體以及物聯網之間的行業壁壘,構建完整的音頻場景生態和商業生態。 現階段,蜻蜓FM全場景生態1.0已部署完成。
  • 2020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研究半年報告出爐 荔枝成行業研究範本
    報告中提到,在2019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人數是4.9億,艾媒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人數將達到5.4億,行業繼續維持較快發展勢頭。此外,艾媒報告顯示,5G技術的推廣也將會整體上推動在線音頻快速發展,這包括對音頻信號和音質的穩定性增加,提高在車載音響等多場景的使用體驗等;IOT的技術進步也會對音頻走進更多的智能硬體提供了理想條件,並成為新的增長點;而音頻娛樂化的趨勢也有助於如荔枝等平臺獲得新的發展推動力。報告裡,荔枝等多家音頻平臺成為在線音頻市場的報告研究樣本。
  • IC-1101全球節點競選火熱 應用上線進入倒計時階段
    區塊鏈領域自正式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長達十二年的發展歷程,在2020年迎來了最有價值的入局機遇。最根本原因在於,任何一項技術的創新都必須基於應用場景的多樣化,才能實現其自身的縱向價值和更深層次的發展。區塊鏈作為一種新技術和新理念也不例外。
  • 荔枝創始人賴奕龍:挖掘在線音頻的多元場景,搶佔用戶時間
    到2015年1月,荔枝獲得雷軍的小米科技和順為資本等四家機構的2000萬美元融資,這是荔枝的C輪融資。回顧荔枝的創業歷程,賴奕龍表示,2016年在線音頻行業進入寒冬,由於前期資本催化,各家平臺內容已經是高度同質化,音頻APP用戶在這一年增長明顯放緩。對此,記者了解到,考拉FM2016年爆發裁員風波;喜馬拉雅FM原定的C輪融資也被迫延後一年。
  • 聚焦耳朵經濟 酷我暢聽帶來音頻破圈新思路
    肖軼指出,在線音頻行業經過10年來的發展,用戶規模得到大幅提升,隨著音頻硬體多樣化,使用場景多元化,音頻使用時長也在快速增長,但行業滲透率近5年來卻一直難以突破。音頻行業頭部玩家紛紛推出自己的主播生態計劃,但現實中卻只有頭部主播才能賺到錢,很多中小主播依然在「為愛發電」,不足以支撐行業高速向前。酷我暢聽希望打造一個主播、內容、用戶三者互為依託的行業生態,讓主播賺到錢、讓內容更優質、讓用戶更喜歡。
  • 全場景生態一周年,蜻蜓FM答卷幾何?
    昨天(11月26日),蜻蜓FM創始人張強宣布了一組最新的全場景生態數據——過去一年,蜻蜓FM音頻全場景生態月活躍用戶達到1.3億,全年增長近30%;智能設備單日收聽總時長進入2500萬小時大關。全場景生態全場景生態,是蜻蜓FM增長的核心關鍵詞。它源自2019年1月蜻蜓FM的部署:以蜻蜓FM的音頻內容為紅線,串起智能音箱、網際網路電視、OTT電視盒子、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硬體產品,布局一個隨時隨地、用任何智能設備都可以收聽音頻節目的全場景生態網。
  • 酷我暢聽針指音頻產業幾大痼疾
    指數級速度擴充內容生態有數據顯示,2019年,新增網文148萬部(數據來源: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出版新書19.4萬部(數據來源:智研諮詢)、頭部平臺上新漫畫3663部(數據來源:骨朵國漫),但頭部IP改編而成的影視劇每年只有100部左右,IP產業源頭過剩、改編渠道不足等失衡問題浮出水面。
  • 喜馬拉雅牽手小米,音頻市場競爭或將步入新階段
    據悉在此次合作中,喜馬拉雅將向小米開放平臺的海量優質IP內容,同時依託小米的AIoT生態,也使得其內容將可觸達智能家居等更多使用場景。與此同時,「喜馬拉雅 X Redmi小愛音箱Play」也已於2020年12月29日上架。在外界來看這一系列的操作,不僅僅是喜馬拉雅全場景生態布局的進一步強化,同時也是其所代表的音頻平臺行業對於這一內容分發渠道的探索。
  • 場景實驗室吳聲:數字商業進入場景紀元
    「數字」正以一種不可逆的姿態深入現實,這一點在2020年被尤為明顯地感知。2018年,我們說所有商業都在圍繞「個體」展開。2019年,我們說「數位化原住民」已經進場。2020年,當再一次審視人,當然需要從最具體的場景,找尋正在發生的變化。
  • 2020年中國視頻內容全產業鏈發展研究報告丨【芒種·報告】
    ,內容垂直化的演進與發生,與唯流量思路於視頻內容產業的逐漸失靈,並分析歸納這一貫穿全產業的趨勢產生的主要歸因,以及透過內容垂直化所伴生的視頻內容整體業態與各參與方商業模式、合作模式的發展與變遷。在Video Tracker統計的月獨立設備數大於10萬的影視綜節目中,TOP10月均播放量佔比由2019Q1的33.4%下降到2020Q3的14.6%,而在TOP300之外的節目播放量佔比從月均總播放量的27.9%攀升至46.7%,垂直化優質內容的接受度提升明顯。
  • 用音樂傳遞愛 咪咕音樂如何在疫情之下做好全場景「雲陪伴」的?
    伴隨5G技術的普及,中國音樂產業正處在高速數位化的關鍵節點:如何在流媒體時代、後疫情時代構築優質內容成為重要議題。咪咕音樂聚焦音樂內容與場景建設,自「抗疫」以來聯合行業上下遊聚合、運營優質原創音視頻作品、「雲演藝」直播節目的同時,更利用視頻彩鈴等5G技術,滿足當前年輕用戶個性、多元的音樂消費需求,進一步打造差異化的全場景音樂生態版圖。
  • 喜馬拉雅八周年致敬所有「攀登者」 打造音頻生態圈擁抱在線新經濟
    現在,圍繞音頻和內容,喜馬拉雅連接上下遊產業,向多個終端發力,一個不斷向上攀登的音頻生態圈已逐漸成型。2012年到2020年,是中國網際網路音頻行業從0到1,翻天覆地變化的八年。喜馬拉雅從無到有,從一個聽廣播的功能性APP,發展到現在日漸繁榮的音頻生態圈,從最初若干個種子用戶裂變為如今6億用戶的參天大樹。
  • 網絡音頻內容低俗化突出 荔枝、蜻蜓部分內容仍待清理
    作為中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法治領域的一項裡程碑事件,《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已於今年3月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確要求,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和服務平臺要切實履行責任和遵守法律法規,禁止傳播和宣揚低俗、庸俗、媚俗等視聽內容。在新的監管政策正式落地之後,中國網科技調查發現,一些音頻app的有聲節目中依舊存在大量疑似「打色情擦邊球」的低俗內容。
  • 《傳媒藍皮書》發布 網絡音頻將對車載廣播形成更大衝擊
    中國網12月24日訊 近日,中科網聯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傳媒藍皮書:中國音頻傳媒發展研究報告(2020)》。
  • 長三角房地產市場在震蕩起伏中收官 去化、庫存差異愈發顯著
    長三角房地產市場在震蕩起伏中收官 去化、庫存差異愈發顯著 2021-01-05 10:35: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0年,長三角房地產市場在震蕩起伏中收官。雖有波動,但市場趨穩是大勢所趨。
  • 騰訊音樂聲音版圖再添「酷我暢聽」 長音頻市場泛娛樂需求崛起
    移動電臺落寞,長音頻成新趨勢2017年起,在用戶碎片化內容場景消費和多線程生活習慣趨勢下,人們的聽覺需求不斷升級。過去,人們在行車路途中,會選擇收聽電臺來增加一些趣味。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選擇不再局限於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