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一男子非法毒魚,獲刑4年,服刑中委託家人增殖放流

2020-12-01 騰訊網

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兩年前,蒼溪男子鄧某受陝西男子杜某邀約,先後5次在陝西省略陽縣境內的黑河流域投放甲氰菊酯農藥毒魚。不僅導致12種魚類及其它水生物死亡,還導致兩鎮沿河4個行政村3800餘人及牲畜飲水受到影響。當年9月,被當地法院以投放危險物質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

今年6月15日,還在服刑的鄧某委託家人在陝西省漢中市檢察院和略陽縣漁政管理部門的共同監督下,在黑河流域和平段水域增殖放流,為其破壞流域生態的行為承擔修復責任,一次性履行增殖放流責任,放流鯉魚、花鰱魚等3萬餘尾。

案情回顧

河道毒魚釀成惡果

遭判刑4年

2018年1月,杜某電話約鄧某到漢中勉縣弄魚,鄧某答應後即在網上搜索毒魚的方法,並在蒼溪縣歧坪鎮一農資店內購買甲氰菊酯農藥8箱。當月11日,鄧某駕駛皮卡汽車帶上甲氰菊酯農藥、粘網、輪胎筏、魚筐等工具,從蒼溪縣前往勉縣與杜某見面。鄧某提出用農藥甲氰菊酯毒魚的想法得到了杜某的同意。當晚,兩人趕至略陽縣黑河鎮和平村黃草嶺,選擇河道內一深水潭後,杜某使用輪胎筏在下遊河道內布設粘網,鄧某在河道上遊用塑料壺將100瓶甲氰菊酯農藥一次性倒入河道內,然後兩人共同在河道內捕撈中毒的魚類。12日1時許,兩人駕車返回勉縣縣城並將捕撈的魚進行分配,鄧某將分得的魚帶回蒼溪縣銷售。

隨後兩人如法炮製,累計作案5起。同年1月30日,鄧某在駕車欲返回蒼溪縣途中被略陽縣公安局民警接村民舉報後截獲,現場查獲甲氰菊酯農藥和相關作案工具。

兩人的非法行為造成當時略陽縣觀音寺鎮、黑河鎮境內黑河流域約21公裡河內鱖魚、鯉魚、黃辣丁等12種魚類及其他水生物死亡,兩鎮沿河4個行政村3800餘人及牲畜飲水受到影響,導致黑河壩村3處水源井關閉供水,黑河壩村安置點、黑河壩小學、黑河壩衛生院、黑河壩敬老院等單位一度飲水中斷。

2018年9月12日,略陽法院依法公開審理此案,兩人分別被以投放危險物質罪判刑4年、3年6個月,沒收其作案工具並追繳違法所得。

承擔修復責任

增殖放流3萬餘尾魚苗

今年6月15日,受服刑中的鄧某委託,其家人在漢中市檢察院和略陽縣漁政管理部門的共同監督見證下,到黑河流域和平段水域增殖放流,為其破壞流域生態的行為承擔修復責任,放流鯉魚、花鰱魚等3萬餘尾。

陝西省略陽縣漁政管理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依法打擊電魚、毒魚等違法捕撈行為的同時,堅持「誰破壞、誰賠償」的原則,引導當事人通過增殖放流,積極補償被破壞的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

因在當年法院判決前,兩人認罪態度較好。其中鄧某不僅退還了全部犯罪所得資金1萬元,還主動籌集資金15000元購買各類魚苗2000多斤投放在了案發地段的河流,加之時隔兩年後的這一次增殖放流,鄧某的修復責任已承擔完畢。

來源:廣元大事件

編輯:楊興和

審核:張皓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張家界一男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獲刑受罰
    永定區一男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獲刑受罰 「由於我個人法律意識淡薄,沒意識到非法捕撈大鯢是違法犯罪行為,既破壞了生態環境,又違反了法律,是不應該的,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戒。」被告人向某慚愧地說道。
  • 關於嚴禁毒魚電魚和保護生態平衡的建議答覆
    為抑制各河(溪)段非法電魚、毒魚等破壞水生態環境行為的發生,2017年7月以來,縣河長辦、縣農業農村局、鄉鎮政府等有關單位深入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持續推進電魚、毒魚監管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縣農業農村局的主要做法如下:1.制定方案,加強電、毒魚監管。
  • 新疆增殖放流大頭魚魚苗6萬尾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新疆大頭魚再添新丁,9月26日,自治區在拜城縣克孜爾水庫開展增殖放流活動,6萬尾通過人工繁育的新疆大頭魚魚苗被集中放流。」,俗稱「老虎魚」「虎魚」等,是我國特有的僅分布於新疆塔裡木河流域的珍稀土著魚類,起源於3億年前,是世界裂腹魚中的珍貴物種,有著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
  • 雲南5人非法捕撈被拘役 責令增殖放流修復生態
    近日,雲南省水富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兩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5名當事人因在金沙江非法捕撈被判處拘役,並責令其以增殖放流修復的方式,投放魚苗至金沙江流域。今年8月19日0時,李某、劉某等人到水富轄區向家壩電站出水口,使用凌某某提供的禁用刺網進行捕魚,在捕魚過程中,遇到了同樣在此處非法捕撈的凌某某,凌某某捕撈到中華沙鰍(本地名玄魚子)20餘尾後離開現場。李某、劉某等人最終捕到長薄鰍(本地名花鰍)2尾,黃顙魚(本地名黃辣丁)8尾,中華沙鰍(本地名玄魚子)28尾,本地名紅魚3尾、蛇餉(本地名船丁子)2尾、黃石爬(本地名石巴子)54尾。
  • 新疆又人工增殖放流4.2萬尾扁吻魚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江斌偉報導)近日,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在拜城縣境內的克孜爾水庫人工增殖放流4.2萬尾扁吻魚,以恢復扁吻魚野外種群數量,保護克孜爾水庫水生生物資源。  11月30日,參與此次人工增殖放流的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牛建功介紹,此次放流的扁吻魚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標記,便於識別,可以確保增殖放流取得成效。
  • 永定區一男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獲刑受罰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日訊(通訊員 何莉 王紅英)「由於我個人法律意識淡薄,沒意識到非法捕撈大鯢是違法犯罪行為,既破壞了生態環境,又違反了法律,是不應該的,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戒。」被告人向某慚愧地說道。
  •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常態化,年年有魚不是夢
    近幾年,我省下大力氣推進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已取得成效。國家海洋局海島研究中心主任蔡鋒認為,只有科學推進增殖放流活動有序化、常態化,才能真正實現「福建江河湖海、年年有魚」的目標。近幾年,常常可以在我省的媒體上看到或聽到關於增殖放流的報導。
  • 廈門:我市進行增殖放流活動 13萬文昌魚回歸大海
    當天舉行的增殖放流活動,是我市歷史上第三次送文昌魚回歸大海。&nbsp&nbsp&nbsp文昌魚回歸黃厝海域&nbsp&nbsp&nbsp&nbsp經過大約一個小時的海上跋涉,輪船終於到達預定海域。海洋專家介紹,放流地黃厝海域不僅擁有文昌魚棲息的天然條件,同時也是這種海洋生物最早的故鄉。
  • 重返毒魚現場
    用1升「甲氰菊酯」農藥毒魚,引發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近日,萬州區檢察院環保檢察室承辦檢察官米雙鵬將該案兩本厚厚的卷宗和若干法律文書送至萬州區法院立案庭,目前該案正在審理中。  據米雙鵬介紹,根據生態環保案件集中管轄試點規定,3月21日,城口縣公安局將廖某以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移送萬州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官在審查中發現,廖某涉嫌在天然水域傾倒1升「甲氰菊酯」農藥毒魚,對漁業水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決定啟動公益訴訟程序。
  • 保護川陝哲羅鮭等魚類資源 四川雅安舉行增殖放流
    「長期以來,我省高度重視長江生態資源和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採取了強化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加大宣傳力度、規範經營利用、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運輸、經營、馴養水生野生動物的行為,加強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建設等措施,有效地保護了我省珍稀水生野生動物資源。」
  • 2020年新疆增殖放流瀕危保護魚類近150萬尾
    2020年新疆增殖放流扁吻魚等瀕危保護魚類近150萬尾,不僅養護了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資源,還改善了水域生態環境。記者了解到,新疆增殖放流的瀕危保護魚類品種,涉及扁吻魚、北極茴魚、塔裡木裂腹魚3種國家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新疆裸重唇魚、斑重唇魚、寬口裂腹魚等7種自治區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其中扁吻魚增殖放流近15萬尾。
  • 非法捕撈判兩個月!地籠網捕一兩蝦嫌少,改用「敵殺死」毒魚
    地籠網捕一兩蝦嫌少,改用「敵殺死」毒魚 唐高林/央視新聞 2020-11-19 01:25
  • 新疆今年人工增殖放流2256萬尾魚苗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江斌偉)今年,全疆各地相繼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84次,共計投放2256萬餘尾魚苗,對改善新疆水域生態環境、恢復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根據日前發布的《自治區農業農村廳2020年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項目實施方案》,今年在全疆範圍內人工增殖放流魚苗2256.9萬尾,其中,經濟物種2125.5萬尾,瀕危物種131.4萬尾。該項目涉及全疆12個地(州)市及自治區水產發展中心、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等單位。
  • 增殖放流數萬尾「翹嘴魚」,鄭州釣友助力黃河生態保護
    為此,鄭州熱心釣友馬寧提出:何不搞一些增殖放流,來提升黃河魚類種群數量,增加基因交互的機會,這對母親河來說,很有意義。這個想法不錯,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眾多熱心釣友的支持。說幹就幹!釣友們紛紛出謀劃策,積極組織眾籌。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就有165位釣友積極響應,籌集了近8000元魚苗款。
  • 福建在全省範圍內舉辦 「6·6八閩放魚日」 大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福建在全省範圍內舉辦 「6·6八閩放魚日」 大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2020-06-09 10:00:00「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堅持數量和質量並重、效果和規模兼顧的原則,通過採取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評估、強化監管、廣泛宣傳等措施,實現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業科學、規範、有序發展,推動水生生物資源的有效恢復和可持續利用,促進水域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漁業可持續發展。2016年以來,放流總量已達162.66億尾(粒),提前完成「十三五」增殖放流總目標。
  • 新疆河流湖泊珍稀魚類恢復生機|裸腹鱘|塔裡木河流域|增殖放流|...
    扁吻魚也叫「大頭魚」是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僅分布於新疆塔裡木河流域的珍稀土著魚類目前主要生活區域為博斯騰湖、克孜爾水庫今年6月13日,4萬尾扁吻魚放流博斯騰湖這已是博斯騰湖連續第11年放流扁吻魚克孜爾水庫已連續15年放流扁吻魚
  • 答記者問丨目前山東增殖放流規模、增殖技術、管理水平和增殖效益...
    我們多年來一直堅持開展增殖放流,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是養護水生生物資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生態環保行動公益事業。目前,我省增殖放流規模、增殖技術、管理水平和增殖效益等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是全國增殖放流工作的領頭羊和排頭兵,增殖站定點供苗制度、標準化增殖放流等成功經驗已在全國複製推廣。一是增殖放流規模居全國首位。
  • 97.5萬隻中華絨螯蟹增殖放流白洋澱
    本報訊(記者原付川 通訊員趙會英)4月3日,安新縣農業農村局在白洋澱水域開展中華絨螯蟹人工放流活動,將5250公斤、97.5萬隻中華絨螯蟹撒入白洋澱。 此次增殖放流地點選擇在白洋澱前塘、後塘、泛魚澱、鰣鯸澱、撈王澱、燒車澱等水域。
  • 裝「電貓」電翻4頭野豬 上饒一男子犯非法狩獵罪獲刑
    原標題:裝「電貓」電翻4頭野豬 男子犯非法狩獵罪獲刑 為了防止山上的野豬竄到稻田裡破壞水稻,鉛山縣男子袁某在自家農田裡安裝了一臺「電貓」,先後電倒4頭野豬。近日,鉛山縣人民法院以非法狩獵罪,判處被告袁某拘役一個月。 2013年上半年,袁某在鉛山縣武夷山鎮沙畈村下羅塢自然村承包了幾十畝農田種水稻。
  • 保護海洋生態共建碧海藍天 煙臺增殖放流20萬尾苗種
    熱愛增殖放流活動的家庭及煙臺大學的志願者共600餘人參加活動,放流大瀧六線魚、黑鯛、黑鮶、許氏平鮋4個物種的苗種,共20萬尾。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楊明介紹,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對恢復海洋漁業資源和保護海洋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投入放流資金2億多元,增殖放流魚、蝦、蟹等18類水產苗種60多億單位,為漁民增收15億多元,取得了較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