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調整期:細菌代謝活躍,大量合成細胞分裂所需的酶類、ATP以及其他細胞成分。
2 對數期:細菌代謝旺盛,個體的形態和生理特性比較穩定(調整期和對數期的細菌幾乎不存在種內鬥爭)
3 穩定期:有害代謝產物積累,新增細胞數目與死亡細胞數目達到動態平衡,次級代謝產物大量積累,形成芽孢(穩定期的細菌種內鬥爭最激烈)
4 衰亡期:細菌數目急劇下降,出現畸形細菌(衰亡期的細菌和無機環境的鬥爭最激烈)
單細胞微生物典型生長曲線分為:延滯期(適應期)、指數期、穩定期和衰亡期 4 個時期。
各個時期的特點是:
停滯期:
(1)細胞物質開始增加;
(2)有的細胞開始不適應環境而死亡;
(3)細菌總數下降;
(4)停滯期末期,細胞代謝活動能力強,細胞中RNA含量高,嗜鹼性強。對不良環境條件較敏感,呼吸速度、核酸及蛋白質的合成速度接近對數細胞,並開始細胞分裂。
對數期:
(1)菌體以幾何數增加,增長速度快;
(2)細胞代謝能力最強;
(3)細菌很少死亡或不死亡。
穩定期:
(1)生長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2)細胞數達到最大值,新生的細菌數和死亡的細菌數相當。
衰亡期:
(1)死亡率增加,細菌少繁殖或不繁殖;
(2)細菌常出現多形態、畸形或衰退型,有的會產生芽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