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野貓開始有勁敵?時隔三千年,26隻袋獾重新野放到澳土地

2020-12-06 六維自然

在澳洲大陸,野貓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令人非常頭疼,因為澳洲的野貓每年都會捕殺數百萬的動物為食,有些物種直接就被吃成了瀕危物種。為了在生態鏈上平衡野貓的危害,近日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將26隻袋獾重新野放到澳洲大陸,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26隻袋獾放歸到新南威爾斯州雪梨以北一個面積為400公頃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是時隔三千年後,澳洲大陸重新出現袋獾野生種群。

在3000年前,袋獾廣泛分布在澳洲大陸,但由於一種至少在3500年前引入澳洲的野狗,在和袋獾較量中,澳洲野狗有體型優勢,還有合作能力,慢慢地完勝袋獾種群,最終壓迫袋獾種群只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其它地方都消滅滅絕。目前只有塔斯馬尼亞島上僅存25000隻袋獾,是該島上沒有野犬,野犬不能登島等,袋獾種群才能生存,所以這次26隻袋獾重新野放到澳洲大陸是非常有意義的。

另外一方面袋獾種群也非常有生態意義,那就是袋獾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戰鬥力也非常兇猛,袋獾種群出現能很好對抗野貓和狐狸等種群,因為它們都是獵食者,都在夜間活動狩獵,會形成競爭關係,這樣就能減少野貓活動場所,減少狐狸破壞力等,重新平衡森林生態。

袋獾會不會不對抗野貓,反而捕食其它動物?袋獾的代謝率比野貓等食肉動物要低,也不需要經常進食,更不具有野貓那麼強的獵殺性,同時它們幾乎吃任何種類的肉,包括腐肉等,所以袋獾種群對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危害要小於貓或狐狸等

從生態鏈的競爭關係來看,袋獾野生種群的存在將有助於控制野貓狐狸那些外來物種的數量,能更好恢復生態平衡,所以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還將進行兩次放生,每次放生20隻袋獾,這是作為恢復野外環境計劃的一部分,同時還使用無線電項圈、隱藏式攝像機和定期調查來跟蹤動物,以了解它們的生存狀況,確保袋獾放生後,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生存下來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袋獾重回澳大利亞大陸,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過去的3500年裡,作為外來物種的澳洲野犬,對缺少掠食者的澳大利亞生態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不但控制了普通哺乳類動物、有袋類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數量,還抑制了其他外來物種(如狐狸和貓)的數量。然而,澳洲野犬還會捕食綿羊和牛犢,對當地畜牧業造成損失,所以近10年來遭到大量捕殺,甚至有牧場主為此開出高額賞金。
  • 近親繁殖讓澳洲袋獾身陷疾病面臨絕種
    當初袋獾被認為對農場綿羊造成威脅,從大約1830年到1936年的一百年間,它們被大量捕殺。島上一度出現賞金獵殺袋獾的活動,使得該物種數量大大減少。當最後一隻袋狼在1936年死去,人們開始認識到自己對這些有袋動物的傷害。此時袋獾的數量也已不多,1941年袋獾被正式公告為保育類動物。保護袋獾的法律生效。對它們的狩獵行為終於停止,其數量也逐漸回升。
  • 2億隻野兔,200萬隻野貓,澳洲全境「陷落」,局勢為何失控?
    到了1885年,澳大利亞全境掀起了一陣陣熱火朝天的「人兔大戰」。澳洲政府下令對捕殺的野兔按數量懸賞,一時間,野兔成了澳洲人全民獵殺的目標。在短短兩年時間內,維多利亞的賞金獵人們就殺死了180萬隻野兔,新南威爾斯的土著居民則一口氣幹掉了700萬隻,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野兔帶來的生態災難。
  • 澳洲袋獾瀕臨滅絕 20年降80%
    澳洲袋獾瀕臨滅絕20年降80% 2016-11-08 10:32
  • CNN:要殺掉兩百萬隻貓,澳大利亞為何對野貓宣戰(雙語)
    澳大利亞目前處於戰爭狀態--一場與野貓的作戰。到2020年,政府希望殺死200萬隻自由漫遊的貓,這兩百萬佔了野貓總數的很大一部分,估計澳洲的野貓總數在200萬至600萬隻之間。Some areas of Australia have gone even further.
  • 「雷神」海總夫婦熱心參與恢復保護區生態的袋獾放歸活動
    9 月 10 日,漫威雷神扮演者 Chris Hemsworth 與妻子 Elsa Pataky 協助野生動物保護組織 Aussie Ark(澳大利亞方舟),將 11 只旨在改善當地生態的袋獾(Tasmanian devil)投放到了位於新南威爾斯州的巴靈頓山頂國家公園
  • 澳洲木材品種資料 - WA Sheoak 西澳木麻黃
    西澳木麻黃很容易加工。它易感於木囊蟲。乾燥前 52 乾燥後 98 彈性模數 乾燥前 9.1 乾燥後 9.6 抗碎強度 乾燥前 26
  • 澳洲發現「不尋常」野貓:體型如小型野狗,捕殺6公斤重的巨蜥!
    本來只是作為寵物的貓,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已成為了令澳大利亞最頭疼的外來入侵物種,每年約有30億隻動物變成野貓的爪下亡魂。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稱,野貓正表現出不尋常的行為,它們體型如小型野狗,敢捕殺幾公斤重的砂巨蜥,還吃掉或拖走了重約30公斤的袋鼠屍體。
  • 外形很萌的袋獾,為什麼叫塔斯馬尼亞惡魔?太好鬥加快滅絕速度
    體型不大,和小狗差不多,四肢壯碩,頭比較大,全身覆蓋黑色或棕色毛皮,零星有白色條紋或斑點,矮胖的外形看起來很像小熊。  奇怪的是,這樣可愛的動物,卻有「塔斯馬尼亞惡魔」的稱號。  塔斯馬尼亞,實際上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島嶼,從名字上也能看出來,袋獾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上,而且現如今只生活在這裡。
  • 一線希望:袋獾面部癌症的傳染率在下降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袋獾一直飽受一種流行病的困擾——一種通過撕咬傳播的面部癌症。 這種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的癌症會產生巨大的口瘡,最終導致它們飢餓而死。與其他癌症不同的是,這種癌症有傳染性。 這種疾病被稱為「袋獾面部腫瘤」,已經使袋獾的數量從14萬隻銳減到2萬隻左右。
  • 澳洲3年8起袋狼目擊報告,最後一隻死於1936年!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澳洲袋鼠、兔子、野貓泛濫等,它們之所以能在澳洲橫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澳洲現在沒有什麼大型的食肉動物。澳洲近代最大的食肉動物是袋狼,最後一隻卻在1936年滅絕。而據《9News》10月17日報導,近3年來,有民眾多次目擊和拍攝到疑似袋狼出沒,滅絕了80多年的袋狼,很可能還存活在地球上。
  • 澳洲野貓泛濫,人類不阻止的話,最終能進化成老虎一樣的猛獸嗎?
    澳洲因為獨特的地裡環境,這裡缺乏強悍的捕食者,袋狼早已滅絕,剩下的澳洲野犬數量少沒有成氣候,幾乎是有袋動物的天堂,既有我們熟知的袋鼠、袋熊等,也有不是那麼常見的袋狸、袋鼬等等,世界現存240種有袋動物,有170種分布在澳洲。 野貓究竟是怎麼在澳洲泛濫的呢?
  • 澳大利亞另一物種又泛濫成災,不是兔子,今年計劃要殺死2百萬隻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接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免費訂閱,歡迎大家關注。澳大利亞是一個獨立的大陸,也就是澳洲大陸,四面都環海,導致了這裡動物種類豐富異常,本來澳洲是沒有野貓的,後來殖民者把貓帶上船來,用來控制和捕殺船上的老鼠等有害動物
  • 澳大利亞依靠人工飼養拯救袋獾
    新華社雪梨7月25日專電(王靖雲)在澳大利亞,面部腫瘤致使大多數野生袋獾死亡,甚至一度瀕臨滅絕。近日,雪梨北部山區一個名叫「惡魔方舟」的動物保護區通過人工飼養,使足夠數量的袋獾得以存活,從而確保該物種不會滅絕。
  • 澳洲「狼」嚎再起?3年8次目擊,滅絕83年袋狼真的還活著?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澳洲袋鼠、兔子、野貓泛濫等,它們之所以能在澳洲橫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澳洲現在沒有什麼大型的食肉動物。澳洲近代最大的食肉動物是袋狼,最後一隻卻在1936年滅絕。而據《9News》10月17日報導,近3年來,有民眾多次目擊和拍攝到疑似袋狼出沒,滅絕了80多年的袋狼,很可能還存活在地球上。根據澳洲政府最近披露的文件,自2016年起,3年內共有8宗目擊疑似袋狼生物在野外現身的報告。最早的目擊報告是在2016年9月,南澳洲一戶人家目擊疑似袋狼的生物在後花園出現。
  • 澳大利亞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
    ,所以一開始只是用來長草。英倫三島裡的監獄不夠用了,再加上北美殖民地爆發獨立運動,英國無法再向北美運送罪犯,於是澳洲這片處女地很快就映入英國政府的眼帘。 1788年1月26日,第1批從英國本土出發,流放到澳洲的犯人到達雪梨灣,去建立殖民地,後來,這一日也被定為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 研究人員在澳洲袋獾中發現第二種可傳染的癌症
    袋獾(Sarcophilus harrisii),亦被稱作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是一種有袋類的食肉動物,雖然個頭不大卻異常兇猛
  • 澳洲野貓泛濫,且沒有天敵,未來會進化成大型動物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澳大利亞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地方,因為澳洲本身就是一個大島,因此這裡的生態環境相對封閉而且脆弱。因為這裡沒有天敵而且食物豐富,所以澳大利亞的許多野生動物都已經泛濫了,其中有一種就是澳大利亞野貓。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知道了生態圈中的物競天擇,但對野貓來說,澳大利亞就像是天堂一樣。那麼,一個問題來了:如果野貓在澳洲大陸不斷進化,它會變成大型野獸嗎?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答,野貓根本不會變成老虎、豹子這樣的大型猛獸。
  • 預測滅絕的袋獾演化出「抗癌能力」
    本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發表的一項癌症研究顯示,已有證據表明,袋獾已經演化出了對一種被稱為袋獾面部腫瘤病的侵襲性癌症的抵抗力。  袋獾是它這一屬中唯一未滅絕的成員,現今只存活於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有「塔斯馬尼亞惡魔」之名。而袋獾面部腫瘤病是一種傳染性癌症。從1996年起,這種病開始在袋獾中作祟。2006年,科學家查看袋獾的癌細胞染色體,發現這種癌症通過袋獾之間的撕咬可以傳染。
  • 蜜獾打得過狼獾和袋獾嗎?為什麼獾類家族個個不好惹?奇趣自然
    如果遇到狼獾和袋獾他就會敗下陣來,我們一起來看看:1,狼獾蜜獾體重一般在10公斤左右,體長90公分左右。而狼獾體長1米2,體重20到25公斤,兩者有一倍差距。狼獾在動物界中已經進入了中型猛獸級別,是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最強壯、最兇悍存在,曾有過一隻狼獾從三隻野狼嘴裡奪走食物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