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解密植物開花時間調控的「奧秘」

2020-12-04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方夢宇 通訊員 曹雷)自然界不同植物開花時間早晚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2020年11月17日,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在Nature-Communication雜誌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variation in a functionally divergent homolog of FCA regulates flowering tim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

開花時間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每種植物都有最佳花期,在這個期間開花,就能實現穩產高產。但如果花期提前或者滯後,就會給產量帶來不良影響。

比如玉米在開花時期對高溫異常敏感,如果在七月份高溫天氣開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協調和授粉失敗,嚴重時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因此,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對植物分子輔助育種,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有研究發現,FRIGIDA (FRI)和FLOWERING LOCUS C(FLC)是抑制植物開花的兩個關鍵基因,兩者在植物體內表達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植物是否具有春化需求。

比如冬小麥之所以需要過冬,主要是因為FRI和FLC的同源基因表達水平很高,抑制了冬小麥開花,經過秋冬兩季長時間的低溫,FLC表達水平就會慢慢下降,等到來年春天,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冬小麥才得以開花結果。同時,只有在FRI和FLC共存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抑制開花的功能,任何一個基因的缺失都會導致植物早花。

李培金課題團隊對世界範圍內的102種擬南芥不同生態型的FLC基因的表達水平進行了定量分析,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技術篩選到一個花期調控關鍵基因SSF。進一步的研究發現,SSF蛋白具有兩個變異類型-SSF414D和SSF414N,這兩種蛋白能被植物體廣泛存在的蛋白泛素化修飾和降解系統識別,以調控SSF蛋白水平的高低,從而影響開花抑制基因FLC的表達水平,導致植物花期發生改變。

李培金解釋說,SSF基因的兩種變異類型很神奇,414D主要存在於北方的植物中,可以使植物晚花,適應北方的寒冷氣候;而414N主要存在於南方的植物中,調控植物早花,以適應南方較為溫和的生長環境。

在以往學術界的研究中,SSF基因多次被發現,但這個基因如何發揮功能一直不清楚,分子調控機制更是未知,該研究成果首次解決了這個難題。

FCA也是調控植物開花的一個代表性基因,之前有研究表明該基因能改有促進植物開花,李培金在研究中發現,SSF和FCA作為同源基因卻有著相反的功能。

「一般情況下同源基因功能類似,但SSF和FCA卻恰恰相反,SSF可以調控植物晚花,FCA調控植物早花。」李培金解釋到。同時,FCA同時存在於雙子葉和單子葉植物中,而SSF只存在雙子葉植物中,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也是植物進化研究的目標基因和良好素材。

這項研究成果深入揭示了基因自然變異調控植物生育期的新機制,為植物分子育種提供了重要基因資源和理論依據。「自然變異是自然界自然發生的現象,弄清楚這個機制,對作物育種至關重要,可以使用傳統或分子育種手段對農作物進行轉育,加以利用。」李培金說。

安徽農業大學2018級博士生王雲鶴和生命科學學院教師陶珍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培金教授為通訊作者,安徽農業大學為該論文第一通訊單位。該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安徽農業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經費的資助。

作者:方夢宇 曹雷

相關焦點

  • 植物開花時間為何早晚不一?科學家解開植物開花時間調控的「奧秘」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開花時間早晚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每種植物都有最佳花期,在這個期間開花,就能實現穩產高產。
  •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植物開花時間? 答案出來了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植物開花時間? 答案出來了 科技日報 | 2020-12-03 09:20:58 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 為何植物開花有早晚 科學家找到調控花期的開關
    為何植物開花有早晚 科學家找到調控花期的開關本報記者 吳長鋒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記者11月30日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
  • 安徽農大李培金團隊揭示植物花期調控關鍵新基因
    functionally divergent homolog of FCA regulates flowering tim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論文,該研究發現參與自主途徑調控開花時間關鍵因子FLOWERING LOCUS C的新基因SSF, 是在植物生物學基礎領域取得的一項標誌性成果。
  • 「科技日報」為何植物開花有早晚 科學家找到調控花期的開關
    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記者11月30日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 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
  •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30   今日/總瀏覽:2/4188
  • 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記者11月30日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
  • 「中國科學報」花開有時的基因奧秘
    植物開花時間各不相同,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授李培金課題組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 開花時間的多樣性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
  • 安徽農業大學首次發現香氣有助植物抗寒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磊 王海涵)近日,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宋傳奎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現,香氣也能夠有效調控植物的抗寒性。增加植物中一些香氣物質的聚集,能夠提升植物抗寒性,反之植物抗寒性則顯著降低。
  •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2017-10-26 15:39:00來源:央廣網
  • 安徽高校又一項標誌性成果!斬獲國家發明專利,登上Nature子刊!
    2018級博士生王雲鶴和生命科學學院教師陶珍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學校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李培金教授為通訊作者,安徽農業大學為該論文第一通訊單位。這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安徽農業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經費的資助。開花時間是關鍵農藝性狀,對作物產量和品質有重要影響,解析其作用機制對作物分子育種具有重要意義。
  • 植物先開花後長葉的奧秘
    有的植物會先長葉後開花,有的植物開花長葉會一起進行,還有的植物會先開花後長葉,這是什麼原因呢? 植物開花的奧秘 植物的開花習性是對生存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
  • 揭示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分子機理
    在被子植物中,開花使植物從營養生長階段順利過渡到生殖生長階段,從而保證植物種子的產生。植物開花的過程受到內外源因素、各種信號網絡及眾多基因的綜合調控。此前研究表明,除了傳統的開花誘導途徑之外,植物激素茉莉酸信號途徑也參與了開花誘導過程;然而,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的分子機理仍不清楚。
  • 研究揭示藍光信號與油菜素甾醇信號協同調控植物開花的新機制
    4月23日,New Phytologist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劉宏濤研究組題為BES1 regulated BEE1 controls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downstream of blue light signaling pathway
  • 南京農大揭示了褪黑素控制植物開花的機制!
    近日,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IF2018=11.613)在線發表了來自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蔣甲福教授和陳發棣教授課題組合作題為「Strigolactone represses the synthesis of melatonin, thereby inducing floral transition
  • PNAS | 山東農業大學發表文章揭示助細胞液泡酸化調控植物生殖的...
    原標題:PNAS | 山東農業大學發表文章揭示助細胞液泡酸化調控植物生殖的過程 5月30號,PNAS>在線發表山東農業大學張彥教授帶研究團隊題為 「AP1G mediates vacuolar acidification duringsynergid-controlled pollen tube
  • 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植物沒法靠遷徙躲避不利的自然困境,它們又是如何適應環境開花結果的呢?8月6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何躍輝研究組,和杜嘉木研究組合作,分別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遺傳學》上背靠背發表研究論文。
  • 安徽農業大學:招生資料、全國分數線及山東省專業投檔分數線
    安徽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林生命學科為優勢和特色的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坐落於安徽省會合肥,地址為安徽省合肥市長江西路130號。安徽農業大學源於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學,1935年成立農學院。
  • TPJ︱復旦大學董愛武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研究揭示組蛋白甲基化閱讀器及組蛋白伴侶在調控擬南芥開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對功能缺失突變體mrg1 mrg2、Nrp1 nrp2和mrg1 mrg2 nrp1 nrp2的分析表明,MRG1/MRG2和NRP1/NRP2通過不同的分子機制精細地調節開花基因的轉錄來調控開花時間。
  • ...農業大學羅傑團隊鑑定到植物中首個調控支鏈胺基酸合成的轉錄因子
    近日,New Phytologist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海南大學羅傑教授團隊題為Natural variation in the OsbZIP18 promoter contributes to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level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