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為何植物開花有早晚 科學家找到調控花期的開關

2020-12-03 瀟湘晨報

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記者11月30日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

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每種植物都有最佳花期,在此期間開花,就能實現穩產高產。但如果花期提前或者滯後,就會給產量帶來不良影響。

李培金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玉米在開花時期對高溫異常敏感,如果在7月份高溫天氣開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協調和授粉失敗,嚴重時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因此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對植物分子輔助育種,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植物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一類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區域,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在進化過程中遺傳基因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出現豐富的自然變異,從而維持了各種花期類型,這種現象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非常普遍,是遺傳多樣性的一個重要特徵。

有研究發現,FRIGIDA (FRI)和FLOWERING LOCUS C(FLC)是抑制植物開花的兩個關鍵基因。比如,冬小麥之所以需要過冬,主要是因為FRI和FLC的同源基因表達水平很高,抑制了冬小麥開花,經過秋冬兩季長時間的低溫,FLC表達水平就會慢慢下降,等到來年春天,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冬小麥才得以開花結果。同時,只有在FRI和FLC共存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抑制開花的功能,任何一個基因的缺失都會導致植物早開花。

在不同類型的擬南芥中,FLC的表達水平有很大差異。李培金課題團隊對世界範圍內的102種擬南芥的FLC基因的表達水平進行了定量分析,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技術篩選出一個花期調控關鍵基因SSF。SSF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擔負著調控花期的功能。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SSF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具有兩個變異類型——SSF414D和SSF414N。植物體廣泛存在的蛋白泛素化修飾和降解系統能識別這兩種蛋白質,並調控SSF蛋白質水平的高低,從而影響開花抑制基因FLC的表達水平,導致植物花期發生改變。

李培金解釋說,SSF基因的兩種變異類型很神奇,SSF414D和SSF414N雖然都能抑制植物開花,但414D功能更強更明顯,414N相對表現不明顯。414D主要存在於北方的植物中,相對來講可以使植物晚開花,適應北方的寒冷氣候;而414N主要存在於南方的植物中,相對來講調控植物早花,以適應南方較為溫和的生長環境。

在以往的研究中,SSF基因多次被發現,但這個基因如何發揮功能一直不清楚,分子調控機制更是未知,這項研究成果首次解決了這個難題,並深入揭示了基因自然變異調控植物生育期的新機制,為植物分子育種提供了重要基因資源和理論依據。(記者 吳長鋒)

【來源:科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為何植物開花有早晚 科學家找到調控花期的開關
    為何植物開花有早晚 科學家找到調控花期的開關本報記者 吳長鋒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一般來說,每種植物都有最佳花期,在此期間開花,就能實現穩產高產。但如果花期提前或者滯後,就會給產量帶來不良影響。李培金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玉米在開花時期對高溫異常敏感,如果在7月份高溫天氣開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協調和授粉失敗,嚴重時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因此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對植物分子輔助育種,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植物開花時間為何早晚不一?科學家解開植物開花時間調控的「奧秘」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開花時間早晚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每種植物都有最佳花期,在這個期間開花,就能實現穩產高產。
  • ...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植被研究、調控花期、青藏高原地—氣相互...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植被研究、調控花期、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高時間解析度… 2020-12-03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植物開花時間? 答案出來了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植物開花時間? 答案出來了 科技日報 | 2020-12-03 09:20:58 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 安徽農業大學解密植物開花時間調控的「奧秘」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方夢宇 通訊員 曹雷)自然界不同植物開花時間早晚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開花時間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每種植物都有最佳花期,在這個期間開花,就能實現穩產高產。但如果花期提前或者滯後,就會給產量帶來不良影響。比如玉米在開花時期對高溫異常敏感,如果在七月份高溫天氣開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協調和授粉失敗,嚴重時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
  • 【科技日報】調節植物響應光周期開花的分子機制闡明
    在基因高度純合的擬南芥中,長日照條件誘導開花啟動因子的表達來加速植物開花。光周期條件對開花啟動因子的激活,主要依賴於轉錄因子一氧化碳的活性。對一氧化碳的轉錄水平、蛋白質穩定性以及生物鐘的調控,是植物響應光周期並誘導植物成花的關鍵機制。擬南芥的ABI5因子結合蛋白2(AFP2),在促進種子萌發過程中起降低負調控脫落酸信號的作用,然而人們對其在調節植物開花時間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
  • 菠蘿中找到調控植物光合作用「開關」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福州11月3日電 (謝開飛 江潮炳 曹佳奕)福建農林大學3日在此間發布,11月2日,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該校明瑞光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菠蘿基因組與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的演化」。
  •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2017-10-26 15:39:00來源:央廣網
  • 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植物沒法靠遷徙躲避不利的自然困境,它們又是如何適應環境開花結果的呢?8月6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何躍輝研究組,和杜嘉木研究組合作,分別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遺傳學》上背靠背發表研究論文。
  • 安徽農大李培金團隊揭示植物花期調控關鍵新基因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作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團隊題為「Molecular variation in a functionally divergent homolog of FCA regulates flowering tim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論文,該研究發現參與自主途徑調控開花時間關鍵因子
  • 飼草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揭示蛋白表觀修飾調控植物花期的分子機制
    近日,飼草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研究證實磷酸化修飾組蛋白H3上保守的3號蘇氨酸(T3)直接參與開花調控,揭示了蛋白表觀修飾調控植物花期的分子機制。相關成果發表在《植物雜誌(The Plant Journal)》(IF=6.14)。
  • 君子蘭養多久才能開花?花期有多長時間?
    君子蘭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著名的溫室花卉。雖然君子蘭壽命非常長,但一般一年只開一次花,而且需要養殖2年以上,對葉達到6對以上才會開花,單次花期可持續1-2個月之久。君子蘭適宜養殖在室內通風良好的散射光環境下,忌潮溼積水,強光暴曬。
  • 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記者11月30日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
  • 植物科普|有的花卉為何晚上開花?常見的有哪些花?
    植物科普|有的花卉為何晚上開花?常見的有哪些花?作者:花木君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自然界裡,大多數植物花卉都是白天開花的,可是,也有部分植物是傍晚或晚上開花。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植物晚上開花是自然選擇和植物進化的結果,關於其中的機理比較複雜,不過,大多是由兩種因素造成。第一就是原生地環境導致,第二就是選擇傳粉媒介導致。
  • 大豆從我國走向全世界 有對「雙胞胎」基因很關鍵
    發掘兩個控制開花期的關鍵位點光周期現象是指生物對晝夜光暗循環變化的反應,大多數一年生植物的開花時間決定於每日日照時間的長短。孔凡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大豆有個特點,對光周期極其敏感。比如北京的大豆品種,不經過改良,拿到廣東來是無法種植的。大豆為何對光敏感?如無法解答此問題,大豆品種的育種、推廣將會受到限制。」
  • 4種適合室內的開花植物,花期長,還省心
    近日有些花友私信小花說,自己去店內買花的時候問店長,哪些植物的花期長時間?而店長給他們的回答一般都是可以開很久,但他們將植物帶回家養殖的時候,卻發現花期只能開放兩三個星期,甚至比這還少!就特來問問小花有哪些植物的花期比較長,甚至能夠開全年開放不凋謝?
  • 「中國科學報」花開有時的基因奧秘
    植物開花時間各不相同,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授李培金課題組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 開花時間的多樣性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
  •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30   今日/總瀏覽:2/4188
  • 揭示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分子機理
    在被子植物中,開花使植物從營養生長階段順利過渡到生殖生長階段,從而保證植物種子的產生。植物開花的過程受到內外源因素、各種信號網絡及眾多基因的綜合調控。此前研究表明,除了傳統的開花誘導途徑之外,植物激素茉莉酸信號途徑也參與了開花誘導過程;然而,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的分子機理仍不清楚。
  • 植物為何越冬後才開花
    日前,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和杜嘉木課題組關於一年生或雙年生越冬十字花科植物開花機理的研究取得進展,研究發現關閉和重新開啟B3結構域蛋白亞家族,可以實現開花基因在特定季節表達,從而實現植物生命周期與自然季節變化的同步。相關研究結果4月9日發表於《自然—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