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血液檢驗可能讓血癌骨髓移植更安全

2020-12-04 健康界

根據一項新的美國研究,血液檢驗可能幫助一些血癌患者在骨髓移植手術後預測併發症的風險。

這個測試可能幫助識別哪些患者進行移植最有可能發生潛在的致命併發症,研究人員在《臨床調查雜誌》上報到。

這樣做可能「允許早期的幹預和潛在的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來自西奈山醫學院的首席研究員James Ferrara教授說。

骨髓移植是患者的造血幹細胞被來自供體的代替,一些血癌患者用來治癒他們的疾病。但是大約一半接受了這個過程的患者發展成一系列和常常致命的稱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併發症。

這種情況發生在當供體的免疫細胞認為患者的身體是一種威脅並對其開始發起反擊,引起有時對治療無反應的炎症。

對於這項新研究,來自美國和歐洲11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大約1300個骨髓移植患者的血液樣本來觀察他們是否能預測患者發展為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他們的前景。

他們發展了一種稱為西奈山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國際聯盟的測試,調查血液中四種不同的分子。研究人員發現,在移植過程一周後測量他們當中兩種稱為ST2 和REG3a分子的水平可能幫助辨別處於併發症和死亡高風險的患者。

西奈山的研究人員正在用這些結果來設計臨床試驗,在測試之後辨別有高風險的,調查某些免疫藥物(一般是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時)如果早點服用是否能夠改善一些患者的前景。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幹細胞移植專家Ronjon Chakraverty教授說:「這個研究揭示了在骨髓移植僅一周之後進行血液檢驗能準確的辨別哪些患者正處於生命受到威脅的最大風險情況。」

「重要的是,這個測試在美國和歐洲不同的醫院和不同類型的病人中進行,說明他可能應用很廣泛。像這樣的測試重點針對高風險的患者,同時確保他們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發展前得到專門的靶向治療。」

(文章來源:英國癌症研究院 翻譯:麻省醫療國際 漆琳  2017年2月14日)

相關焦點

  • Science:揭示一種新的抗體療法可阻止骨髓移植後的巨細胞病毒重新...
    這一發現為開發出更便宜更安全的保護患者免受CMV傷害的治療方法鋪平了道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月18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ain-specific antibody therapy prevents cytomegalovirus reactivation after transplantation」。
  • 白血病與骨髓移植有關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又稱「血癌」,是嚴重危機人類生命的疾病。我國白血病發病率為2.76/10萬,全國每年約有4萬人患白血病,其中80%是青壯年。隨著工業的發展,汙染嚴重,尤其是苯和放射性物質汙染的增加,生存環境惡化,白血病發病會越來越多。   白血病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化學藥物治療。
  • 臺胞捐骨髓救廈門花季女孩 妹妹因血癌去世
    據了解,這是廈門患者首次接受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也是廈門口岸首次入境移植骨髓。在通關現場,廈門檢驗檢疫局開闢綠色通道,讓入境骨髓快速通關,有效確保了移植骨髓從臺灣供體採集到移植進大陸患者體內全流程的順暢銜接。接受此次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是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一年多來,她全靠輸血維繫生命。
  • 骨髓是如何造血的?
    大多數人體的大塊骨骼是中空的,裡面填滿的軟軟的骨髓。骨髓中含有脂肪和其他支持組織,但他最重要的成分是造血幹細胞,這些幹細胞一直在不停分裂,他們可以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而且每天都能將數千億個新的血細胞輸入血液循環,這些新細胞通過骨髓裡小毛細血管上的小孔進入血液循環,通過毛細血管他們進入更大的血管,然後離開骨頭。如果你的血液有問題,那麼很有可能是你的骨髓出問題了。
  • 骨髓移植後愛滋病人「痊癒」
    2012世界愛滋病大會公布這一病例,被發現30年後愛滋病可能不再是絕症 愛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HIV),1981年發現,30年後的今天,曾因發現愛滋病毒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法國女科學家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宣稱,治癒愛滋病已成為可能。她提出這一觀點的依據是,美國一名愛滋病毒攜帶者接受骨髓移植後奇蹟般地被「治癒」。
  • 小夥為血癌患者捐獻骨髓 渝滬兩地上演生命接力
    渝滬上演生命接力 兩小夥捐出「生命種子」兩名志願者昨日為上海兩名血癌患兒捐獻骨髓空運到上海,配型成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本報訊(記者 葉惠娟)兩名重慶小夥,兩名上海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兩顆「生命種子」將素昧平生的雙方緊緊相連。昨日上午,我市兩名志願者沈海(化名)和苟林(化名)同時在新橋醫院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採集。
  • 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兩哥哥反悔,骨髓捐獻真的對身體有損害嗎?!
    劉松山說道,骨髓移植一般抽取捐髓者600ml左右的髂後上棘和髂前上棘的骨髓幹細胞,裝入骨髓袋內,再如同輸血一樣,以點滴注射法通過靜脈注入病人體內。骨髓位於身體的骨骼之內,它包含著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繁殖功能,是用於製造各種血液的母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 。
  • 【健康教育】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流程
    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您的血液進行HLA分型等檢驗。檢驗後,中華骨髓庫將把您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等待配型、配型成功:等待有配型完全相同的患者,此間要經常與省級分庫經常保持聯繫。這一段時間應該是幾年至幾十年,其中很少人能實現捐獻的願望。對志願者進行再動員: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會在中華骨髓庫申請造血幹細胞配型檢索。
  • 骨髓移植的應用和誤區
    目前臨床進行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臍帶血移植。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還是老辦法"骨髓移植"。骨髓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鬆骨質間的網眼中,是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
  • 骨髓移植可能治癒愛滋病 但風險難以預估
    愛滋病可能被治癒,這並非天方夜譚。但最新的這種治療手段有一些特定條件,且要通過骨髓移植來進行,而且有著很大的風險。而正確、持續的藥物治療仍然是世界愛滋病研究的主流方向。在骨髓移植之後,他的白血病逐漸康復,而體內新生成的細胞使愛滋病毒慢慢消失了,而且他不再服用任何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經過長期檢測,全球頂級血液病雜誌《血液》正式宣布,愛滋病患者布朗被治癒了。   儘管看起來「柏林病人」的治療效果更好——他可以完全不用服藥了,但是丹尼爾表示,「波士頓病人」的治療方法更易實現。原因在於,他的兩位患者移植的是普通細胞,而不像布朗那樣移植了一種變異細胞。
  • 【關注】骨髓移植的13個實用問題,骨髓移植到底能治療哪些疾病?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鬆骨質間的網眼中,是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 人出生時,紅骨髓充滿全身骨髓腔,隨著年齡增大,脂肪細胞增多,相當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最後幾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紅骨髓。此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夠補充所需血細胞。
  • 世界上骨髓移植後再雙肺移植的最小患者:我不想回家,我不要死
    據媒體報導,6歲的喆喆是國內首例白血病骨髓移植後雙肺移植患者,更是世界上骨髓移植後再雙肺移植的年齡最小的患者。江蘇崑山喆喆患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家中4年花費300多萬,骨髓移植後肺排異嚴重致雙肺衰竭必須移植。移植後由於血液裡藥物毒素濃度太高,現在每天進行血液透析和血漿置換。淚奔!
  • 陸道培,亞洲骨髓移植第一人
    16年後隨訪,她哥哥的骨髓依然在為她造血,白血病被根治了。這次異基因骨髓移植的成功在亞洲僅晚於日本。這一項目獲得了首屆(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之後,陸道培當選國際骨髓移植登記組專家指導委員會的成員,還參加了中國紅十字會領導的中華骨髓庫的組建工作。在陸道培院士的領導和推動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異基因骨髓移植的療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骨髓移植技術在全國蓬勃發展起來。
  • 星爺捐骨髓變老了?說說骨髓移植那些事
    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按照醫生的說法,人體的造血幹細胞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捐獻骨髓不但不影響身體健康,還能刺激造血幹細胞生成,使生命力更旺盛!
  • 揭秘「神秘」的骨髓移植
    好在,她和14歲的哥哥配型成功,移植了哥哥的造血幹細胞後,小雨順利康復。👀造血幹細胞移植民間統稱「骨髓移植」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已為眾多血液疾病患兒帶來生機 聽似神秘的「骨髓移植」 ▼移植「骨髓」?
  • 捐獻骨髓卻為何抽的是血液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還是老辦法——骨髓移植。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所以只能通過抽取骨髓的辦法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
  • 在等待骨髓移植的人心中,理想的骨髓庫應該長啥樣?
    作者2020年8月被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纖維化」,已經完成第一期化療,正在等待後續化療,並且被醫生建議進行骨髓移植。目前在中華骨髓庫初篩有全相合匹配,正在等待高分辨配型結果。文 | 快馬輕裘不停蹄 畢業於廈門大學,曾經從事翻譯、審計、金融、創業等工作。本文轉自公眾號「快馬輕裘不停蹄」,作者將持續寫作「病中日記」系列。
  • 什麼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的血液病適合骨髓移植嗎?
    正常人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此 一過程既為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通常分為三大類:  由患者自己提供骨髓。供髓的前提是腫瘤患者經治療後,瘤細胞在體內明顯減少甚至基本消失或瘤細胞未侵犯骨髓時可取自身骨髓移植。
  • mds骨髓移植成功率多少?應該移植嗎?
    mds是患者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骨髓造血功能出現異常而引發的惡性血液疾病。截至目前,對絕大多數的mds是可以通過各種醫療技術手段進行治療的。相比之下,mds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還是骨髓移植,因此,骨髓移植的成功率成為很多患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
  • 捐獻骨髓毫無危害 血液專家細釋緣由
    新華網消息 據江南時報報導,日前,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出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在江蘇「幸子」陳霞體內成活了。這鼓舞了更多的熱心人捐獻骨髓的信心,但有關捐獻骨髓的具體細節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謎。為此,記者專訪了南京市鼓樓醫院血液內科的歐陽健主任,請他細釋了捐獻骨髓的相關情況。  問:捐獻者的骨髓如何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