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的美國研究,血液檢驗可能幫助一些血癌患者在骨髓移植手術後預測併發症的風險。
這個測試可能幫助識別哪些患者進行移植最有可能發生潛在的致命併發症,研究人員在《臨床調查雜誌》上報到。
這樣做可能「允許早期的幹預和潛在的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來自西奈山醫學院的首席研究員James Ferrara教授說。
骨髓移植是患者的造血幹細胞被來自供體的代替,一些血癌患者用來治癒他們的疾病。但是大約一半接受了這個過程的患者發展成一系列和常常致命的稱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併發症。
這種情況發生在當供體的免疫細胞認為患者的身體是一種威脅並對其開始發起反擊,引起有時對治療無反應的炎症。
對於這項新研究,來自美國和歐洲11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大約1300個骨髓移植患者的血液樣本來觀察他們是否能預測患者發展為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他們的前景。
他們發展了一種稱為西奈山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國際聯盟的測試,調查血液中四種不同的分子。研究人員發現,在移植過程一周後測量他們當中兩種稱為ST2 和REG3a分子的水平可能幫助辨別處於併發症和死亡高風險的患者。
西奈山的研究人員正在用這些結果來設計臨床試驗,在測試之後辨別有高風險的,調查某些免疫藥物(一般是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時)如果早點服用是否能夠改善一些患者的前景。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幹細胞移植專家Ronjon Chakraverty教授說:「這個研究揭示了在骨髓移植僅一周之後進行血液檢驗能準確的辨別哪些患者正處於生命受到威脅的最大風險情況。」
「重要的是,這個測試在美國和歐洲不同的醫院和不同類型的病人中進行,說明他可能應用很廣泛。像這樣的測試重點針對高風險的患者,同時確保他們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發展前得到專門的靶向治療。」
(文章來源:英國癌症研究院 翻譯:麻省醫療國際 漆琳 2017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