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面積1997平方公裡,香港1997年回歸,是巧合嗎?

2021-01-11 地圖帝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這個圈就是深圳,當時將寶安縣升級為深圳,與香港隔著一條深圳河。經濟上深圳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屬於「摸著石頭過河」,為迎接香港回歸做準備。

深圳面積1997平方公裡,與其說強烈暗示,不如說明示,中國將在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

1997年中國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的老人,並沒有親眼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現在深圳有公園900多個,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盛開的鮮花,有花園城市的美譽,綠化率超過45%,碧海藍天。

深圳港貨物吞吐量,超越了香港和廣州,在新加坡之後排全球第三,深圳擠掉新加坡上升到第二已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以及直轄市、省會城市中,深圳人均購書數量,連續多年位居第一。中國人均一年閱讀紙質圖書的數量是1本,深圳則超過6本。

北京西單圖書大廈,是北京最大的書店,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深圳福田書城,中國最大的書店,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

1979年,全國GDP總量排行前五名分別是江蘇、上海、山東、遼寧、廣東。十年後的1989年,廣東超越江蘇到中國GDP總量第一,從此獨孤求敗。

1979年深圳GDP是2億,中國最高的城市上海是286億,深圳是上海的1/143。到了2017年,上海GDP總量仍是中國第一,深圳達到上海的八成以上。如果算人均GDP,深圳就當仁不讓,登上中國第一的寶座。

中國高鐵發展迅速,如果把中國比作一列高鐵,廣東無疑是車頭,深圳則是車頭中的發動機,驅動著廣東乃至全國的經濟。

相關焦點

  •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第一天
    1997年7月1日,天際初露晨曦。今天,是我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第一天;是香港同胞結束150多年殖民統治的屈辱,掌握自己命運的第一天。「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首先在香港變為生動的現實!作為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就職後籤署的第一份檔,就是臨時立法會剛剛通過的《香港回歸條例草案》。臨立會舉行的特區政府成立後的首次會議,開得十分熱烈。凌晨2時45分,按姓氏筆劃安排座次,臨立會的全體議員準時在會展中心新翼201號會議室就座。會議室內燈火輝煌,剛宣誓就職不久的議員們,心情都很激動。
  • 1997年7月1日:大雨轉晴
    很少有像1997年7月1日晚那樣震撼人心,尤其對親歷者而言。    1997年7月1日零時,兩名軍人在威爾斯親王軍營輕輕握手;會展中心新翼完成了藍旗和紅旗的交替——沒有戰爭殺戮、沒有流血革命,香港政權的交接在降旗和升旗間和平地完成了。    「那是我人生中最光榮的10分鐘。」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找到當初代表中國軍人與英軍握手的軍官,在維多利亞港,他對英軍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
  • 1997年發生了什麼?美國領土增加25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英國
    ,就是美國領土增加了25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英國那麼大,原本美國的領土面積為937萬平方公裡,現如今已經達到了963萬平方公裡,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要知道美國近年來雖然在國際上橫行霸道,對外發動了很多的戰爭,但是從來沒有聽說美國主動侵略了某些國家,原來美國增加的25萬平方公裡土地,是在1997年那一年增加的,那麼1997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與特區共成長:訪1997年7月1日出生的香港女生伍晞樂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題:與特區共成長 弱冠之年有祝願――訪1997年7月1日出生的香港女生伍晞樂  作者 陳詠姿  1997年是香港值得紀念的年份。那一年,共有59250位嬰兒在港出生,其中120多位是在回歸日呱呱落地,伍晞樂便是其中之一。
  • 香港的面積有多大
    從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起如今的深圳、東莞、香港等地均隸屬於寶安縣管轄。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更名為東莞縣。相傳「東莞縣」這一名稱是因為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來的。明萬曆元年(1573年)東莞縣被拆分為東莞、新安兩縣。拆分後的東莞縣就是今天廣東省東莞市的前身,而被拆分出來的新安縣則包括今天的深圳、香港兩地。
  • 從「我的1997」到「視覺藝術」的升華
    2007年,艾敬的《我的1997和2007》收錄於專輯《熱門華語190》。十年前,艾敬彈唱著「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在香港蘭桂坊拍攝了自己第一張專輯《我的1997》的封面。十年後,香港回歸十周年的2007,她從紐約飛北京又飛到香港,在蘭桂坊人潮洶湧的午后街頭,舉起吉他唱著新作《我的1997和2007》。「2007已經到了!我們一起去香港吧!
  • 110多1997年7月1日出生的香港兒童相聚禮賓府[組圖]
    110多1997年7月1日出生的香港兒童相聚禮賓府[組圖]中國網 曾蔭權等嘉賓與小朋友們在蛋糕前合影110多名1997年7月1日出生的香港兒童,2日上午在家長的陪同下,相聚香港禮賓府,參加「同齡同心十載情,齊慶回歸樂昇平」生日會,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0周年和即將到來的10歲生日。
  • 香港的面積是多少?和哪個城市差不多?
    香港土地面積大概是上海面積的六分之一,北京面積的十六分之一,相比之下,香港跟深圳的面積倒是比較接近,但深圳也比香港面積大了接近一倍!港地處中國南部沿海,其東、南、西三面臨海,僅僅在北面與廣東省的深圳特區接壤,在地理上形似一個小型半島。
  • 香港回歸前夕的瞬間:最後一次降下英國國旗,港督離開時大雨傾盆
    1898年,英國強迫清廷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個島嶼總計975平方公裡的土地租借,租期為99年,至此英國佔領香港全境。(這是一組反映香港回歸前夕的老照片)英軍舉行「日落儀式」1997年6月30日傍晚,象徵英國對香港殖民統治結束的「日落儀式」在距離香港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廣場舉行。
  • 還記得1997年嗎?細數一下娛樂圈的詭異事件,我懵了
    這是1997年臺灣最轟動、最震驚,也是最倒胃口的新聞。 最甜蜜是事:張國榮 1997年,在退出歌壇8年之後的張國榮開了一場演唱會。這是作為他重返歌壇的標誌。臺下坐著兩個對於他最重要的人——母親和唐先生。
  • 1997年3月9日黑龍江漠河日全食
    年3月9日,在中國的「北極」——漠河,20世紀我國境內可見的最後一次日全食,與2500年才回一次的海爾—波普彗星同現蒼穹。歷史上只有三次記錄:第一次是1882年5月17日發生在埃及,第二次是1947年5月20日發生在巴西,第三次是1948年11月1日發生在肯亞。   日食雖然每年都有發生,但是日全食並不多見,平均每三年見到兩次;又由於只有在兩三百公裡寬、幾千公裡長的全食帶裡才能看到,因此,就某個地方而言,平均大約300年才能看到一次。同樣,儘管太空中有眾多彗星,而肉眼能看到的卻不多。
  • 港島、九龍、新界-香港是怎麼組成的?
    香港曾是離我們最近的發達地區,那富足豪奢的生活,如夢似幻的維港夜色,如數家珍的歌星影星,讓人心嚮往之。 嶺南是多山的,只有在珠江口才有不大的平原面積,最中心的當然就是廣州了。只要珠江還在,那珠江口的廣州永遠就是華南的最中心,就像長江口的上海將永遠是華東的最中心一樣。
  • 1997年山東鄄城隕石雨
    鄄城隕石是我國的著名目擊隕石事件,這是建國以來第二大的隕石雨(僅次於1976年吉林隕石雨),1997年2月15日23時在魯西南的大地上人們聽到了有如悶雷的巨大爆炸聲,隨後鄄城隕石雨目擊降落在山東省鄄城縣至河南省蘭考縣東西長約30公裡、南北寬約5公裡的帶狀範圍內。
  • 香港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用英文咋說?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治權力。咱們首先一起回顧一下1997年香港回歸交接儀式。歸還;返回On this day in History, Hong Kong returned to China on July 1, 1997.歷史上的今天,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 香港人口裡的「千尺豪宅」,究竟有多「豪」?
    香港在1997年回歸之前,是英國殖民地,因此,那裡的房屋面積是按照英尺來計算的,而內地是以公尺做房屋面積計量的。香港人至今仍習慣用英尺描述房屋面積,公尺換算英尺,1平方米=10.7639104平方英尺,香港的「千尺豪宅」,其面積實際約為92平米。
  • 香港樓市:「帶血的饅頭」深度
    1987-1997年,是香港房價瘋狂飆升的時期,10年上漲了10倍,香港人平均把月薪的74%用作供樓,香港房價更是在1997年達到一個歷史高峰,單價達14萬港元/平方米。
  • 鄭州航空港區始於1997年,23載奮力前行,躋身世界50 強
    始於1997年1997年,新鄭國際機場建成通航2011 年,新鄭國際機場年客流量突破千萬人次,步入「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同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開始動工,在原先基礎上為了提高空域水平,建設第二跑道、第二航站樓和配套生產服務設施,可滿足年客運吞吐量 2900 萬人次的需求。2012 年,在全國民航整體增速下降的大趨勢下,新鄭國際機場卻實現了近 50%的高速增長。
  • 東北即將「騰飛」的城市,面積是深圳的26倍,被譽「東方莫斯科」
    東北即將「騰飛」的城市,面積是深圳的26倍,被譽「東方莫斯科」,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為了更好地促進內部各城市的發展,中國根據地形和資源將城市分成了8個地區,其中的小編今天說的是其中的東北地區,是北方有特色的地區,這裡為新中國的發展奠定了殷實的基礎,被稱為「東方莫斯科」。
  • 慶香港回歸十年
    :  從1997年7月1日零時五星紅旗在香港夜空中高高飄揚的那一刻起,一場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的偉大實踐,就在香港這片千餘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轟轟烈烈地開始了。中外合資企業的0001號證書,是發給香港與內地的合資企業的;當年我國的現匯貿易的多一半,是通過香港轉口的;至回歸當年,1997年,內地實際利用外資的多一半是由香港的公司引進的;深圳特區內的「小特區」——蛇口工業開發區,是香港招商局集團開發的;內地各省、市、自治區、大型企業都在香港開辦了「窗口公司」,推動了內地的開放、發展;內地公司在海外上市,也是從香港聯交所開始的……  香港主權回歸,
  • 香港經濟的問題在哪裡
    從1997年到2016年的19年間,香港GDP扣掉通脹實際增長82%,年平均增長3.22%,這個速度與內地和一些新興市場相比不算高,但與全世界2%的平均值相比已經很不錯了,考慮到香港已經是發達經濟體,實現這樣的增速其實並不容易。 再從經濟的自由程度看,到2017年,香港已經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這是香港經濟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