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小學科學課標:首次定義中國版STEM,落地難度大

2021-01-11 芥末堆
【解讀】小學科學課標:首次定義中國版STEM,落地難度大

作者:東瓜 發布時間: 2017-02-17 07:35

【解讀】小學科學課標:首次定義中國版STEM,落地難度大

作者:東瓜 發布時間: 2017-02-17 07:35

(配圖來源:PIXABAY)

芥末堆 東瓜 2月17日報導

2月15日晚間,《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出臺,對科學教育的重視首次從教育部的文件中細化展現出來,此次的科學課程標準較以前究竟有哪些變化?各中小學從教者是如何看待的?芥末堆在政策出臺的第一時間採訪了數位從業者,期望從政策變化,實際落地,對校外市場等幾個角度帶你認識這一套新的國家標準。

新課標梳理

此次課標較為詳盡地在方方面面概述了科學課的要求。

在教學內容上,限定好了教學內容框架,並對小學六個年級分為三段(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做出了不同要求。課程內容包括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這四個方向,分18個概念組成75個學習內容。在課程目標上,分為總目標與學段目標,依四大課程內容做了分段落敘述。

在課程評價體系上,此次的描述較為詳盡,但不足點在於,雖然給從教者提出了評價維度,方向,但並未細緻描述顆粒度,評判出不同等第或不同分數應該達到的標準。這或許將結合各地不同情況,設置不同的評分標準。

此次課程評價體系上學習評價提出了評價科學知識、科學態度、科學探究方式、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這四個維度。在評價方式上,提出需要有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兩方面。

在過程性評價中,需要有學情診斷、教師評價學生、學生自我評價。在終結性評價中,將考察科學概念理解,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態度這幾個維度。考察方式除卻紙筆測驗外,還推薦重視表現性評價,即通過有組織地收集學生在學習中的成果表現,如媒體成果、小製作、科學報告、觀察記錄等對學生進行評價。

此次課程標準的出臺教此前2011年版無論從細節上還是從戰略高度上、還是對科學教育的認識上都有了明顯改變。上海交大附中STEM實驗中心的教師彭禹梳理出了此次科學課程標準較往年的八處區別並向我們講解了其中門道。

宏觀方面

在對科學課的宏觀把控上,此次課標展現出四個不同點。

其一:此次課標突出了國家對科學教育的本土立場

彭禹介紹,在此前的課標中,課程設計思路的部分都以「依據國際教育」一言作為支撐,但此次的課程設計思路的對應段已變為「遵循國家教育方針、充分考慮小學生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反映國際科學教育最新情況,兼顧我國科學教育現狀。」這表明,科學教育真正被重視起來,宏觀價值觀程度上產生了改變。

其二:對中國版的STEM做出了明確的定義

在此次課表的實施建議部分,第五點明確提及學科關聯建議,其中言明對STEM的解釋: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與數學(mathemetics)即STEM是一種以項目學習問題解決為導向的課程組織方式 ,它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有機地融為一體,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從該段落可以明確看出,我國此後的STEM概念強調在於跨學科,項目制學習,以及解決問題這三個特點,將區別於國外強調理工科、以及單科教學也被稱為STEM的若干種解釋我國將更強調創新能力培養,這一點,在芥末堆此前報導對STEM的解釋中有詳細地闡述。

其三:強調了與其他學科的連結

在此前的課標中,科學課就是一門學科,言科學課談的是科學知識,但在此次的課程標準中,不止談及科學課框架,也言明科學課與其他課程的連結:科學學科與小學其他學科關係密切,科學學科可以為其他科做貢獻,其他學科也可以為科學學科做貢獻。

在下文中更是言明,科學課與數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有密不可分的聯繫。科學課需要數學課的數據處理,模型量化等能力,需要語文課中的記錄,表述,論文,戲劇演出等能力,需要實踐活動中研究性學習等科學方法指導。 

其四:刪去了「基本要求」的提法

彭禹表示,在往年的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方面,都有基本要求的提法,所謂基本要求實際也是學生能達到的最低標準要求。「這種提法主要適用於普及教育,所以如果學校需求拔高學生的科學教育,或者進行校企合作等特色教育都有足夠空間,只要高於基本要求就行,但這次沒有這種提法了,校企合作的空間也有一定壓縮。」彭禹直言。

事實確實如此,此次課程標準的要求已在課程內容、課程目標,課程評價方面做出了相當細化的要求和步驟,這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頒發了國家課程,這給公立校外提供各式課程內容服務的企業出了難題。這意味著:教育企業一套課程通吃每個公立校的規模化複製的市場運作現狀將被打破,因為學校完全可以基於這套課程標準開標準化的科學課了

「當然,企業還是有機會的,但能把握住機會的企業肯定相對過去會減少,此後的市場機會將是為學校提供更高端、定製化的課程服務,服務於學校建設校本課的需求,或者各類定製化需求。但這些需求更不可能規模化,各家有各家的需求,這就考驗企業的服務能力了。」彭禹分析道。但是很顯然,能抓住這塊市場的STEM、創客企業將獲得更大比例的營收空間,畢竟做定製化服務的增值空間更高。

課程目標與實操

在科學課的課程目標與課程實際操作部分,此次課標展現出不同以往的四個變化。

其一:大量增加對實驗室建設,強調科學教育與實驗室的關係

在課程資源與開發的段落中的第一部分,課標闡述了科學實驗室的利用與開發,其中直接點名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投入更多經費建設學校的實驗室,並配備好與課程接軌的器材,做到每所學校擁有實驗室和儀器室。

此外,該段落還強調科學教師應當參與到實驗室的建設和使用上來。科學教師應參與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由科學教師兼職實驗管理員工作的應當折算相應的課時量。

 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到,此後to b類為學校提供實驗室器材,創客實驗室建設方案等資源平臺型企業迎來了新機會,這一市場將出現龐大需求增勢

其二:增加科技與社會、環境關係的互動和思考

在課標的課程評價方案中,本次課標明確細化了學習評價的幾個具體維度,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態度、科學探究以及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在最後這一維度中要求培養小學生具有思考科技與社會的關係,增強社會責任感,用科技解決社會問題的思維模式。並刪去了此前版本中探討科技造成社會問題的段落,彭禹認為,這或許是由於時代變化造成的意識改變,科技越發具體地展現在現代人眼前,所以大家更多開始思考如何運用,駕馭科技。

此外,在STEM教學思維中,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但在這一段落中,我們能明確看出國家對小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止是思考解決生活中問題,而是有創業者思維,思考如何用科技解決社會問題,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好的生活

其三:增加了分年級段的目標與評價方案

在此前的課程標準中,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習目標只是相對籠統提出整體的目標與方案,並未提及階段性目標方針,教師在實施起來不夠具體。而在此次的課程標準中,在目標階段將小學六個年級分為了三個階段,對不同知識點,不同年齡段都做出了更細節化的要求,可謂是在課程標準細節上的改善。

(例表)

其四:強調探究式學習不是科學課唯一的學習方式

在實施建議中,明確提出,不要把探究式學習當做唯一的科學課學習方式。課標表示:科學素養包括多個維度,不同的素養要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加以培養,科學教師應儘可能掌握多種科學教學方法和策略。

隨後,課標進一步闡述,這些策略將以提高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第一目標,並提出了參考策略,如戲劇表演、科學遊戲、模型製作、現場考察、科學辯論會等。從這一段落可以看出,國家很希望改變言科學教育必做科學實驗的單一教學現狀

小學課程管理閆老師:落地仍有難度

來自公立小學課程管理方面的閆老師則為我們分享這套課程標準落地方向的難度上的擔憂。

首先,閆老師表示她十分肯定此次的課程標準。「我能看出來,這次的課標在科學教育上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思維並不是強調科學知識普及了。我對比美國的課程標準,我能發現其實和這次的課程標準在表述上已經十分地接近,在各方面維度上也做得很細緻,這是國家科學教育的一次很大的進步。」閆老師說。

但在此後,作為課程管理負責人,閆老師表示,這套標準中兩個方面都很難落地。

其一:科學實驗室以及相關物料教材等的配備上難符合全員化需求

「我們有2000多名學生,但是實驗室一個校區只有一個,現在又把科學課從三年級開課調整到一年級,在全員上科學課方面,實驗室壓力大,提供全校消耗的物資也很難。」閆老師說。

與此同時,她也提及社會與環境對科學課的影響,她指出學校進行科學課還需要社會的配合,但在目前,國家暫未配好配套措施。她也十分期望,此後國家能出現相關的社會、學校合作的資源共享平臺,而不是讓各類企業只能定點服務於某些學校做定製化課程

其二:師資培訓是很大壓力

這一問題仍舊是科學課從三年級調整到一年級所帶來的新問題。「提前兩年開設課程,這意味著我們要多招收兩到三名科學老師,但在學校裡,我們本身的科學老師就已壓力很大,新招收老師還要培養也很難。」閆老師擔憂地說道。

她進一步表述,目前學校招科學老師已經成為一個新難題,科學老師必須具備科學素養才能玩轉新式課堂,但招收的科學方面學歷背景的老師不會教學卻成為了難題。「這就要追述到現在師範生的培養問題了,你聽過音樂,美術,體育各科老師的師範生培養,但根本就沒有開設科學方面教師培養的專業,師資培訓只能分給公立校,壓力很大。」閆老師說。

總體來說,閆老師認為,要符合全員化理念,做出的這套國家標準還得配套出更多的實際方案,但這次的標準頒布她依舊十分看好,起碼從理念上進步了許多。

此外,芥末堆也曾嘗試採訪數位小學科學教師,但大部分老師表示還未接到學校通知,要等待正式文件發布才會在學校落地上有相應變化。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秋季將首次發布科學教育的新版教材,包括教學用書和學生使用手冊。

此次的新課標的確立,對校外STEM市場將產生兩個主要影響。

其一:教育裝備提供市場需求更多

如前文所述,此次課標著重強調了實驗室的建設問題,並強調實驗室應當普及到每個學校,並滿足全年級全員的教學需求,能夠預測到,此後公立校在教育裝備器材上將有更加大的需求量,這將促進這一市場壯大。

其二:STEM課程內容服務市場將受衝擊

不同於教育裝備市場的利好,此次課程標準提出,對魚龍混雜的STEM教育課程內容服務市場是重大不利好。此次課標已經在課程目標,內容框架,實操建議以及評價體系方面分各個維度做出了完備詳細地闡述。這意味著,學校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準以及傳聞中秋季將發放的教材直接進行課程研發了,這對於想進入公立校做課內課程的企業來說簡直是閉門羹式打擊。

如何找到市場的新機會呢?在此後的市場戰爭中,能篩出的一定是能為學校提供更優質,高端定製化的教育企業,且服務能力較強。因為在科學基礎課程內容難讓市場介入後,學校對企業的需求會出現在校本課,特色課程的建設項目中,這也意味著每間學校的需求也難保持完全一致,不會出現一套課程走遍天下的局面。只有課程研發能力較強,概念創新,且服務能力好、消化項目效率高的企業才能勝任這項工作。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解讀|小學科學課標:首次定義中國版 STEM,落地難度大
    芥末堆 東瓜 2月17日報導2月15日晚間,《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出臺,對科學教育的重視首次從教育部的文件中細化展現出來,此次的科學課程標準較以前究竟有哪些變化?各中小學從教者是如何看待的?芥末堆在政策出臺的第一時間採訪了數位從業者,期望從政策變化,實際落地,對校外市場等幾個角度帶你認識這一套新的國家標準。
  •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2018年07月18日 10:30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徐德明 字號 內容摘要:學科學新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已實施一學年。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從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這標誌著小學科學課程進入一個躍升發展的全新階段。  然而,面對新教材和學生,不少教師或多或少都還存在一定的疑惑: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開設這門學科的意義何在?教什麼?如何教?  小學科學新課標究竟新在哪兒?
  • 覆蓋28國的STEM課程在中國落地,神奇科學堂的科學教育如何生長?
    覆蓋28國的STEM課程在中國落地,神奇科學堂的科學教育如何生長? 2017-10-20 07:00 覆蓋28國的STEM課程在中國落地
  • 教師資格考試高中物理新課標政策解讀
    中公講師楊冀蒙為各位考生帶來教師資格考試高中物理新課標政策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高中物理課程的課程性質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物理學科學習之後的更深層次的深化和探究,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的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觀,鍛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
  • 江蘇小學一二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難度降低趣味增加
    新學期小學一同時,也力求體現《課標》修訂後所重點強調的教學要求,比如「重視書寫」「重視運用」「重視實踐」等。「學習習慣」的具體安排是: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認真寫字(一上);善於傾聽,樂於表達,愛惜學習用品(一下);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二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二下)。這些習慣的選取主要依據《課標》對第一學段目標與內容的規定,一冊一冊循序漸進,12冊的習慣篇力求自成體系,又融於學生的日常語文學習之中。
  • Starlight教材測評:新版牛津6-12歲小學英語教材,難度大嗎?
    這套教材一共有6冊,培養從入門到中級水平的英語能力,適合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學習。02課程體系Starlight教材一共分為六個級別,內容涵蓋了新課標小學階段英語的基礎知識點以及語法,並涉及了部分初中知識點。在新課標的內容基礎上,提高和補充孩子的英語成績和能力。
  • 今年9月我省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都市快報
    浙江省教研室將在拿到新教材的第一時間,組織全省教師進行課標解讀、新教材備課等活動。記者 張娜 西瓜蟲有「耳朵」嗎? 做個實驗來看看 「今年9月的一年級新生將會使用新教材。現在讀一年級9月升到二年級的這批孩子,不使用新教材,他們將在2018年9月,升到三年級後,開始上科學課。」喻老師說。 一年級開始學科學,要學哪些內容?
  • 浙江小學一年級要開設"科學課"學習內容很有趣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同時公布。&nbsp&nbsp&nbsp&nbsp昨天,快報記者從浙江省教研室了解到,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而在之前,小學科學課是在三年級開始上的。浙江省教研員喻伯軍老師說,目前,各出版社已經把編寫好的一年級新教材送審,教育部會組織專家評審,評審通過後印發。
  • 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研討會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彭詩韻)5月20日至22日,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研討會在長沙舉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濤、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李東和總編輯鄭豪傑、教科版小學《科學》主編鬱波以及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科學教研員和優秀教師參加了本次大會。
  • 高考英語試題解讀:材料選取契合新課標理念
    慢新聞邀請了全國優秀中小學外語教師、重慶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陶偉對今年的英語試卷進行解讀。總體來說,今年高考英語試題既注重對基礎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又關注考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科素養。陶偉表示,2018高考英語試卷(全國卷II)切實貫徹了「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很好體現了高考 「服務選才」 的選拔功能和「引導教學」的導向功能,同時體現了新課標理念。
  • 時隔16年 科學課重新回到小學一年級的課堂
    春天不是突然降臨的  曾寶俊開始他的教師生涯時,科學課在中國的小學課堂裡還不存在。1991年大學畢業後,他來到揚州的一所鄉村小學教語文。當時全校只有6個班,12名老師,學生最少時只有100多人。  1992年,當時的國家教委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的《自然教學大綱》,首次規定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自然課。
  • STEM動手探索系列
    對STEM教育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完整定義,每個國家和組織對STEM的理解都略有差異,從而衍生出不同的內涵。在美國,STEM教育被視為保持國家競爭力的戰略。2006年1月31日,美國總統布希宣布了《美國競爭力計劃》。布希提出主動解決美國聯邦政府在STEM領域支持教育發展和各級學術進步方面的不足。
  • 2015高考理綜(重慶卷)解讀:穩中有新 難度適當
    原標題:2015高考理綜(重慶卷)解讀:穩中有新 難度適當   人民網重慶6月8日電(陳易)今日上午綜合科目結束考試後,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分別邀請了5位教師就2015高考理科綜合(重慶卷)進行了解讀。今年理科綜合試題關注社會和科技熱點問題,穩中有新、體現課程時代性,關注科技熱點問題,試題難度與去年相當。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課程融合STEM 學科論壇
    12月29日上午,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徒駭河小學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融合暨STEM學科建設論壇」。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和嘉賓有:陵城區教科院王治國主任,陵城區STEM教育研究團隊負責人李富華校長,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王海新主任,德州市東風東路小學陳春雪主任,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姚桂芳主任,夏津縣課程融合學科中心肖光磊主任,禹城市委工委副書記、教體局黨組副書記徐敬泉,禹城市教體局研究室主任王孟利。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8月30日下午,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提前看到「胖了一圈」的語文教材,由以前的「先拼音後識字」變為「先識字後拼音」。
  • 《小學科學》漫畫科學 | 阿基米德洗澡
    《小學科學(學生版)》雜誌是全國唯一為小學科學課配套的教輔期刊,是一本專為小學生今後學習數、理、化、生、地打基礎的科普讀物,系綜合性教育學術類半月刊(學生版/教師版),由長春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標準刊 號ISSN1674—6317,國內統一刊號CN22—1388/G4。
  • 中醫藥課進小學:中醫與科學矛盾時如何處理?
    屠呦呦在瑞典發表演講稱,「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在這個大背景下,徐偉偉開始向省教育廳申請開課,並向財政廳申請經費,同時他也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專家商量,如何讓孩子們更好地接受中醫。  浙江省的中醫氛圍的確很濃厚。2015年11月,《浙江日報》曾報導,該省公立中醫院達到94家,三級中醫醫院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 教學研究:新課標視域下化學史的科學本質教育功能研究
    陝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陝西師範大學分中心  陝西西安 710119)摘要:科學本質是科學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促進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