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流體效應」,完善你的拳路

2021-01-15 太極浮屠

舊曲重聽,月白風清。一段美好時光,會有溫馨回憶。一個簡單動作,會有諸多技術。人越活越簡單,卻越來越成熟。成熟,不是築起壁壘,拳也不是,固化己身。不再牴觸叫放下,不在偏執叫自在。眼裡慈悲,處處禪法。心中有光,遍灑山河。

曾經夢裡路,飛雨落花中。抽劍在手,一式疾風掩草,立腰臥魚兒,中指彈劍,嗡鳴不已。由低到高,是一個視角。由高到低,又是一個視角。彈性在腹股溝,膕窩筋連著大腿根,膕窩敏感,襠部虛靈,腿力騰挪快捷。人老先老腿,不是肌肉不行,是傳動能力衰了。以腰帶胯,以胯帶腿,拳路鏈條通暢,活力就在。

靜藏重力,動馭慣性。人一動起來,身上必有慣性。發力慣性可控,還能轉化利用,叫做刷勁,抖大杆子就是這個。許多小動作,很隱秘,比如掩手肱捶,一拳打出,胯勁彈出,再忽的彈回,將慣性改了,重新變為重力勢能。所謂懂勁,懂得力的轉換原理。

近期,看一拳友打拳,我心一驚,沒見過這種動態。他演示活步太極,馭力能力,非常優秀,小旋兒頻頻,產生各種力,又轉化各種力,自我遊走,高度協調,這才是身上明白。我一看很羨慕,有些活兒,我心裡懂,但我做不出來。

什麼是拳法?打個比方,跑著跑著,說停就停,能將慣性改了。一條鞭子,能甩的啪啪的,也能瞬間抖直。得法,就是得了駕馭力的方法。能作出一個勁來,這是第一步。再添加一個複合勁,這是第二步。將一種勁,改成另一種勁,又或多勁轉化,這是第三步。生一切勁,空一切勁,這是第四步。

滴水成瀑,落石奔雷。重力勢能,潛藏在骨盆。虛襠蓄勁,蓄得是重力,叫沉勁。發力,將沉勁變彈力,疾發出去,再忽將慣性拽回來,又變沉勁,這叫刷勁。所謂體感,體會各種勁,揉合調配,感悟轉化規律。內家有個詞,叫做搬運。搬運不是搬物體,而是通過練拳,生成各種的勁,轉化各種勁,互變互導。

輕似葉,沉如巖,綿若雲。意似流體,打拳要有意識流。發呆,走神兒,緊張,都不是你要的,流動,互變,蓄髮才是你應得的。走一看三,處處順勁,因勢利導,做到意不停留,神不渙散。神如如不動,意永遠奔流。意的變化,生成念頭。我想拐彎兒,還是彈縱,又或貓行,都源自意相。

過橋順溝沿,柳梢黃雀叫。丹田生彈性,內壓有掤勁,擴張橫隔膜,催生張肋,引起擴背,促使肩胛開合,由此膀轉肱擰,動態順延至肘手。目的很明確,練出動力鏈。什麼是勁路,次第組合,流體動態。自重落,胯骨撐,坐骨沉,膝蓋穩,依次穩穩下去。胯骨蹬,會陰提,命門催,豎脊立,大椎定,百會領,一路穩穩上來。不要漏過,不要錯過,點點度過。

修個法,通共法。局部技術必須過關,再串聯成共法。共法就是套路,練不出東西,通常是缺個法,局部技術欠缺,於是整體跑空。流體效應,吊丹,旋腔,掖旋胯,正反弓,卸合胛,兜裹肘,如此等等,逐一實操,串成一種動態。什麼叫式子,式子並非空劃,而是諸多技術,生成功勁,組合形成的動態,才叫式子。這個理念,必須深入心裡,做到式不空運,如此依法修拳,水平就上去了。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太極拳科學的練法
    根據太極拳其拳理的要求,太極拳的勁力可分為:纏絲勁、螺旋勁、彈簧勁。「八法」之中包涵這些。從力學的角度可以分析,這幾個勁是科學的。基本上是利用小的力通過離心或向心運動而贏得大的力矩。 太極拳的纏絲勁力的產生是太極拳不間斷的圓弧運動產生的。纏絲勁,不僅體現在兩臂的運動上,而且體現在整個軀幹上。每一舉動,都含有纏絲勁。
  • 「凌空勁」——太極拳高級階段的必然屬性
    人說外家拳與內家拳練到一定境界便會殊途同歸,這話不假,但前提是得真的到了一定的境界,不然別說外家拳,就是內家拳也依舊是在後天的肌肉之力上轉圈圈。殊途同歸,是說外家拳練到一定階段後,終於明白了勁與力、松與緊的實質區別,不光是換勁,心與身皆有脫胎換骨之感悟,方可與道合。此乃殊途同歸之正解。練拳,表面上練的是身體,實質上練的是大腦。
  • (珍貴資料)二十四式太極拳動態教學附太極拳秘傳內功練習步驟!
    無論是養生或是技擊防身,太極拳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有多少武術拳家,習練一生,苦苦鑽研,而不得其要領,到最後功夫枉然遺嘆惜。俗語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那麼這裡的「功」就是指內功。內功到底有沒有眾說紛紜,懂得自然懂,不懂的我們可以先慢慢從外而內,到後面你自然會懂!
  • 冬季練太極拳,你需要注意幾點,你練對了嗎?
    太極拳成功申遺,在這寒冬臘月之際,也擋不住廣大太極拳友的習練熱情。嚴寒的冬季習練太極拳有哪些注意事項,你做對了嗎?「冬不藏精,春必溫病」, 冬藏就是要人們保持精神安靜,這符合太極拳的心靜體松的要求,冬季練太極拳要著眼於「藏」,注重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原則,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在冬季習練太極拳,要在時間、場所、運動強度等方面注意控制。時間方面,因為冬季寒冷,時間最好選擇在日出之後,以避寒風刺骨。飲食增苦減鹹,以助養心氣,多吃含有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 太極拳的力學分析
    一、提高肌肉的長度,肌肉變長,肌肉收縮做功的距離增加,提高動能,增加打擊力,拳諺寧練筋長一寸,不練肉厚三分,就是指這個意思。同時拮抗肌變長後,就會充分放鬆,在發力肌肉收縮時,不會產生阻力,不鍛鍊的人動作僵硬,就是因為拮抗肌產生了對抗。拮抗肌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和股二頭肌,腹肌和背脊肌等。二、提高肌肉之間的配合,令產生合力,就是太極拳常說的六合勁、整勁、腿蹬勁、通背勁等。
  • 【廣州日報】太極拳讓大腦皮層增厚,靠譜嗎?
    近日,有微博稱,有研究表明,長期太極拳訓練可改變大腦皮層厚度,引起一些太極愛好者和網友的關注。難道太極拳真的如此神奇嗎?記者昨日聯繫到得出這一結論的研究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魏高峽。
  • 以美學的觀點詮釋太極拳(不說技擊)
    太極拳,民族文化遺產之一, 也可說是 武術流派之一。現在大凡習拳的正宗傳人、 或矢志研究太極拳者, 都駐足在套路介紹,技擊劃解。實際上,技擊是推手,為太極拳技擊理論的又一驗證方式,它和太極拳是有區別的。太極拳主於演練,它的目的在於表現太極拳的技擊思想和演練者自己對這些思想的主觀態度 。
  • 太極拳達者自得,我們有沒有小羊的心?
    有人說你練著練著自然就通達了。個人不完全認同,我以為前輩要留給同頻道的人。或者說,要給合道的人、道心開發的人。看倌:我不太合道,有點神叨。玄同:看「達」字,古代的寫法裡面不是個「大」,是個「羍」,「羍」字就念「達」。傳統文化很有意思,狗和犬不一樣,羊和羍不一樣。
  • 內家拳裡的「剪刀勁」
    兩個刀柄能有效結合在交叉點,是剪刀運用的關鍵;用剪刀時你會發現,如果用根部剪東西就省力。打拳推手也應該有這個東西才對。內家拳之巧,比如太極拳,首先在拳架上就是「剪刀」式的運行結構;很多人練拳時是「1」字型走到底,看似筆直中正其實練不出內家拳的巧勁來。
  • 楊式太極拳的十三法秘訣
    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太極拳八種基本手法,進、退、顧、盼、定則是太極拳基本身法步法,合稱之為「十三法」,所以又叫「太極十三法」。由於每一太極拳勢都含有十三法,又稱為太極十三勢。太極十三字是演練太極拳的核心,打太極拳都要理解和掌握它的真正含義。掌握了太極拳十三字秘訣,我們可以演練出許許多多地勁法來,也可以此來判斷我們演練拳勢的正確與否。
  • 陳式太極拳的基礎知識,初學者必讀
    太極拳是一個內外兼修全面性的武術拳種,具有集衛生保健與攻防技能於一體的顯著特點。太極拳運動的一舉一動,包括手法、掌法、肘法、眼法、身法、步法、腳法、跳躍法、平縱法等,均有著嚴格的規定與要求,並以此來促進和提高演練者強身健體及攻防絕技的訓練。
  • 觀察|申遺成功後,太極拳仍面臨三大掣肘
    在向世界邁出「武步」的另一面,由於流派繁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缺乏有效監管等因素,有關太極拳的種種鬧劇近年不斷上演,使太極拳在公眾輿論中被「汙名化」,亟須相關部門建立規範機制,破解發展掣肘,助力太極拳行業長期良性發展。
  • 專訪「四大金剛」之一陳正雷:太極拳最初用來搏擊 咋會不能打
    之所以認為太極拳不能打,主要是學拳的中老年人多,更偏重養生    「四大金剛」之後,是不是出現了斷檔?太極拳究竟能不能打?為什麼「少林熱,太極冷」?陳家溝村部對面就是「陳正雷書院」。作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近日正好在村裡,記者叩門拜訪,尋求解答。
  • 大學生為了太極拳考試,已經「走火入魔」了
    萬萬沒想到如今給了他們最後一擊的,居然是這項人畜無害,被視作「老年健身最佳選擇」的體育運動——太極拳。如果你在街頭、地鐵站、清晨的老年晨練區,看到一位妙齡少女站在人群中間揮舞著笨拙的手臂。不要害怕,她只是馬上要經歷太極拳網課考試的中國大學生。
  • 百萬人共同演練太極拳挑戰世界吉尼斯記錄活動
    郝紅梅 攝  長城網石家莊10月21日訊(郝紅梅 記者 解哲琳)為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頒布實施10周年,「共享太極共享健康」(Enjoy Taiji Enjoy well-being)百萬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大型紀念活動近日在國內外3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全球十萬餘名太極拳習練者集中演練,百萬名太極拳愛好者分散演練,挑戰世界吉尼斯紀錄,香港鳳凰衛視全程拍攝
  • 太極拳發力 蹬地是被動 不是主動《第三定律》說明
    太極拳發勁方法 《第三定律》怎麼說 輔助拳友輕鬆理解掌握 白話太極拳的發力要點是通過「勁起腳、行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什麼意思呢?用腳先蹬地,然後將力量通過腿傳到腰,再傳到手上。那麼問題來了……不是強調丹田帶動嘛,為什麼先用腿蹬地?當初我也是這麼想的。
  • 河南焦作邀全球百萬人同練太極拳挑戰吉尼斯成功
    、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朱天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和有祿,金氏世界紀錄總部認證官葛藍、布魯特妮·鄧恩出席啟動儀式。來自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大學、新華網、清華EMBA、中國廣播電視報等太極拳協會的500餘名太極拳習練者在奧林匹克公園,由朱天才帶領共同演練太極拳,與北京261個太極拳站點的2萬餘名太極拳愛好者,見證了百萬人演練太極拳的盛況。在主會場焦作市太極體育中心,市委副書記、市長謝玉安在啟動儀式上致辭。10時42分,張玉萍宣布活動開始。
  • 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成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慎明,河北省軍區原副政委李志強,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何青龍,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司長劉國洪,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張玉萍,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福州,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王耀,省文化廳副廳長郭書城,省體育局副巡視員張振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正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胡海牙,不僅是道家仙學大師,還是太極拳傳人!
    經人介紹,隨杭州惠蘭中學一體育老師(楊澄甫的學生)學楊式太極拳,同時還跟武當劍傳人黃元秀學劍。後來隨浙江武術組織到北京參加武術比賽,恰逢楊澄甫是評委,有幸又求教太極拳於楊澄甫。1957年,胡海牙陪同陳攖寧進京,在北京白雲觀參與道教協會的工作。1959年,胡海牙被調到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北大醫院)工作。
  • 太極拳申遺成功之後:外村的都想來學拳,「四大金剛」弟子遍天下
    空曠的小樹林裡,聶孝海在一板一眼地打拳,他是從新鄉過來的,因為近年來身體不好,特意來學太極拳健身。他說,村裡教學得特別多,林林總總有四五十家。名氣最大的,是陳正雷,陳小旺,王西安和朱天才這太極拳「四大金剛」,還有新生代的小「八大天王」。此外,還有陳小星、陳炳、陳照森這些名師。在陳家溝,大的學校有四家,此外,還有不少的家庭拳館,吃住都在師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