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荒了10年的老房子,在她手裡一年,變成了大花園!

2020-12-06 養花大全

一提起建個小花園,不少人就會搖頭擺手。

不是沒錢,就是沒時間,要不就是不知道從哪裡插手,

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只能看著自己家的花園,變成了一片雜草叢生的地方。

其實,建個小花園哪有那麼困難?

只要找對了材料,做好了規劃,建個園子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今天,花花就來跟各位講一個「小南花園」的故事。

小南是個普通的上班族,卻趁著周末和閒暇的時間,

將家中荒廢了十幾年的老宅,建造成了一個漂亮的花園!

家裡有一座十幾年的老宅,

門前有一棵老櫸樹,是小南爺爺小時候種下的,如今算來已經70多年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後來老宅改造的時候,這棵櫸樹也留了下來。

老宅改造

家裡的老房子,多年沒有翻修,木質的樓梯走起來吱呀呀作響,磚頭一捏就風化了。於是在一個炎炎夏日的午後,小南決定將老房子翻新一遍。

老宅圖:

首先將老宅全都推倒:

房屋建造:

房子建成。

房子前有一個巨大的花園,2016年剛剛翻新老宅的時候,院子還是光禿禿的樣子。

等到2017年春天的時候,已經開始春意盎然了。

花園小路建造

面對著一個光禿禿的花園,小南首先要做的,就是給花園建造一條走起來比較方便的小路。

建造花園小路之前:

花園的小路,基本都是爸爸親自動手的。將花園的土挖開,鋪上水泥塊。然後把梯形磚放在小路旁邊,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土漏下來,也能防止草長滿了小路,甚至連下雨天,都不用擔心泥水流到小路上來了。

半成品的小路。彎彎曲曲的小路,還需要切割機,將彎曲處的磚塊處理一下,這樣不僅看起來更美觀,而且實用性也大大增加。

花園小路成品圖。小南在小路兩邊種了不少植物,主要是宿根植物和常綠灌木的搭配。

小南爸爸將家裡的丁字磚,沿著樹形月季砌了一個圓形,然後用水泥將縫隙填滿。這樣就不用擔心草坪裡的草長進來難以清理了,而且在月季旁邊還能種上一些小草花。

小南種了一棵粉色達文西樹形月季,第一年就開花了。月季底下播種了一些白晶菊,搭配起來是不是特別美呢?

白色欄杆和月季

小院最南邊砌了一個30cm高的花池,因為靠近河,為了安全起見,小南決定建造一道白色的欄杆。

白色欄杆建造的主要功臣還是小南爸爸。白色的欄杆每個蓋子上都要塗抹矽膠,這樣才能粘牢固。

白色欄杆上最適合養一些爬藤月季了。小南在欄杆邊種了不少月季,每次開花的時候一片片伸展開,看上去非常漂亮。

花壇一角,小南也種了一棵墨西哥飛蓬。它的花期特別長,只需要稍微修剪一下,基本一年四季是不用管的。

花架拱門和鐵線蓮

除了建造一個廊架外,正對著大門的位置,小南決定安裝一個拱門。開始安裝的時候,還鬧出了笑話。

小南定做的拱門是有底座的,底座要埋在地下,但是因為忘記跟爸爸講,搞得拱門特別高,月季根本就爬不上去,最後只能辛苦爸爸重新安裝一次了。剛開始安裝的時候,光禿禿的拱門。

後來,小南在拱門兩側栽了一棵鐵線蓮,鐵線蓮就沿著花架逐漸攀爬上去了。

一過夏日,鐵線蓮一朵一朵開放,整個花架幾乎全都要開滿了。小南說,這株鐵線蓮剛買的時候只是一年小苗,誰能想到長得這麼快?看來要給它換個花架子了。

戶外休閒區

院子裡有棵大樹,當然是最適合拿來乘涼的啦!如果有花友要問,樹上掉蟲子怎麼辦,難道這個問題還能難倒喜歡養花的人麼?大不了打點藥嘛!

沒有改造之前,大樹下是一片光禿禿的樣子。小南奶奶捨不得浪費土地,就在樹下種了點小青菜,結果實在是太多吃不完,最後全都開成油菜花了!沿著籬笆牆,栽種了4棵風車茉莉,過不了幾年就能爬滿牆壁了。

2017年春天,小南開始對休閒區進行改造。地磚用了回收的舊水泥磚。小南說,這樣比較節省成本,倒真是省下了不少錢呢!

之後,再用耐火磚砌了花壇的邊緣,然後將水管架子貼著牆壁遊走。

在花壇栽種植物前,小南先撒了一包肥料,然後將那些耐陰的植物都移栽過來,組合在了一起。無論是玉簪、鐵筷子,還是金邊麥冬,在花壇的一角都能越長越旺!

廊架建造

在花園裡,小南還建造了一個葡萄架,用來養那些爬藤的花。砥柱用水泥做莊子,外面貼上大理石面,最上面用厚重的水管和防腐木做支架。

小南說,像是黃木香、龍沙寶石、紫藤等大型爬藤植物,必須要不斷地進行修剪,不然廊架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所以修剪還真是個力氣活呢!

廊架一角的龍沙寶石開花了,雖然不如黃木香那麼大,但是小南說,明年的月季一定能超過黃木香!

夏天的時候,小南種下的那棵凌霄花越開越多,簡直要將廊架給淹沒掉了。

小南笑著說,如果說凌霄花是夏日霸王,應該沒有人會反駁吧?

花園植物選擇

那麼,到底怎麼才能打造出這樣一個漂亮的花園呢?小南說,花園植物的選擇,必須要分析家中的日照情況後決定。

有些花喜歡全日照,有些花喜歡半陰,有些花喜歡全陰,這樣才能準確地分析出花園哪個角落最適合養什麼花。

花壇裡最先入住了3棵楓樹、橙之夢、普通紅楓。橙之夢的位置日照時間還是有點長,搞的它總是焦葉,小南覺得可能要考慮給它換個地方了。

藍色花架的左邊,種了1棵銀姬小蠟棒棒糖,沿著小路前面則是種了一排粉萼鼠尾草和一些其他的宿根植物。

小路邊的花槽,大概有30cm左右寬度。小南將花槽裡的雜草全都清理出來,然後種點低矮的小花。

小南種得最多的,就是芙蓉菊和粉萼鼠尾草。等到冬天的時候,還能在鼠尾草的間隙裡埋點球根,比如漂亮的鬱金香之類的

沿著花園小路的繡球,此刻開放得正好。

院子裡的水泥缸,養上點荷花或睡蓮,夏天的時候迎風飄蕩,似乎帶來了絲絲縷縷的清涼氣息。

小南在舊貨市場淘了面鏡子,放在爬藤植物的旁邊,鏡中也是一片綠意盎然,好像是進入了綠野仙蹤的世界。

瓜果蔬菜

除了在院子裡養花外,其實種點水果和蔬菜也是很棒的!小南奶奶最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空閒的角落,幾乎全種上了各種蔬菜。無論是西紅柿、苦瓜,還是茭瓜、冬瓜,全都是天然無公害的產品,吃起來可是放心多了!

覆蓋地表

小南說,有個花園最煩惱的地方,就是夏天花園裡容易雜草叢生。

鼓起勇氣去拔草吧,就得忍受花園裡的蚊子叮咬。

所以,必須要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地表覆蓋法!

裸露的土表,等於是在給雜草佔領地盤的機會,所以必須要將土表全都覆蓋掉!

所以小南給繡球鋪了大概5-10cm厚的松磷,不僅能阻止雜草的生長,還能為繡球補充養分,讓繡球越開越旺!

DIY堆肥

自從有了個大院子後,在院子裡堆肥就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這一次,給小南做堆肥箱的,還是小南爸爸。

本來想用木頭做堆肥箱,後來想想實在是有些浪費,於是就用了回收的彩鋼泡沫板製作了2格堆肥箱。最後刷上深綠色的油漆,看上去就順眼多了。

將落葉雜草等全都裝在堆肥箱中。秋冬天氣冷,腐熟肥料需要的時間就變長了一些。用堆肥箱堆肥,千萬別加入肉類、便便之類的東西,否則不僅會引來老鼠,還可能產生不少臭味。

從2016年到2017年,老宅子的花園改造基本上已經成型了,而接下來的日子,小南還會持續不斷地進行細緻的改造。無論是花草的品種,還是庭院的布局改造,都是需要繼續費心的地方。

小南說,在建造花園的過程中,

最感謝的人應該是自己的爸爸和爺爺。

因為無論是修剪草坪,還是各種花架的製作,

兩個人都是功不可沒。

其實人生和養花不是一樣的麼?

一家人為了一個目標不斷努力前進,這才是幸福的定義啊!

相關焦點

  • 房齡超過20年的老房子,有這5個缺點,但也有5個優點
    我國房地產快速發展近20年,在繁華的主城區有很多房齡都超過了20年,這樣的老房子能買嗎?筆者梳理了一下這類房子的5個缺點,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第一、缺乏專業的物業管理團隊,平時基本只有一位看門的爺爺或者奶奶,小區環境和小區安保措施都不到位,居住體驗感不好。
  • 彼得兔的花園真實存在?當煩了貴族小姐,她搬進山頂農舍,用童話反抗...
    就在去年,彼得兔的電影在國內上映,大朋友小朋友都去看,掀起一陣懷舊熱潮。她在這座花園裡過著怎樣的生活? 拋棄貴族生活 住進農場,與花園為伴 碧翠絲出生於1866年,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貴族家庭為她提供了優渥的生活,也意味著沉重的枷鎖。
  • 這位97年的女孩將出演《流星花園》杉菜,但曾經她從沒想過做演員
    2005年,李宇春獲總冠軍,成為了當年的娛樂大事件,也開啟了很多初高中學生的追星旅程。那一年全國範圍內突發禽流感,上學都要向老師報告當日體溫。那時MP3正流行,耳機裡是一首一首的周杰倫。那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跟喜歡的人聊天只能靠一條一條的簡訊,內存不夠也捨不得刪除。
  • 她40歲獨自在荒山造1500㎡花園:前半生給家庭...
    改造初期2015年,42歲的Shirley生了一場大病,整整3年沒有回過老家。等回來一看,原來的稻田幾乎都被改建成了高樓大廈。父母的年紀也漸長,她想不如乾脆提前退休,找一個離父母比較近的地方,一邊實現自己的「花園夢」,一邊陪伴他們。於是,她開始在霞浦周邊的村子選址。
  • 花藝讓她的世界重新有了顏色,也有了自己的「可移動式花園」!
    她是阿桑,是花植節的藝術策展人,也是可移動式花園的創始人。2017年北京花植節,阿桑擔任北京國際設計周《遇見什剎海》的策展人。2018年,擔任北京國際設計周《二十七種幸福》的策展人。阿桑自出生起都一直生活在廣西柳州,祖籍是湖南。
  • 5歲女兒因甲醛入院,父親不解:老房子為何還會甲醛超標?
    住在鎮江的潘先生最近疼得不想活了,只有5歲的女兒用甲醛住院一年多了。 剛聽到這個的消息時,潘先生傷心困惑,家裡怎麼會出現甲醛超標的問題呢? 後來潘先生委託專家進行訪問檢查,發現住了7年的老房子,甲醛的量是超標的2~3倍!專家說,甲醛不僅僅出現在新居中。
  • 鄧稼先的妻子,獨自撐起家庭28年,如今仍守著60平米的老房子
    他從1958年離開自己的家庭,從事核武器科研工作,一直到他1986年不幸病逝,整整28年的時間,他的妻子許鹿希一直以來都是獨自一人撐起家庭的重擔。直到今天許鹿希也依舊健在,如今她仍守著他們曾經的那個60平米的老房子。與鄧稼先先生一樣,他的妻子許鹿希同樣值得被銘記。
  • 她在深山投資200萬養鱘魚,一年售出10萬斤,年賺100萬
    隨著2019年的到來,春節也將臨近,而這對於潘豔耐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為有不少人顧客都開車去她那買魚,並且銷量都還不錯。別看潘豔耐現在已經40歲了,但幹起活來,絲毫不遜色丈夫,捕魚、賣魚那是樣樣精通。在潘豔耐還未養殖鱘魚時,做的是經營土豬養殖場的生意,並一直在尋找發家致富的新門道。
  • 英倫花園的前世今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英倫花園也是
    公元前1000年的英國並不像我們長久以來想像的那樣,從蘭茲角(Land’s End)到約翰奧格羅茨(John o』Groats)遍布古老的森林,是一片「託爾金式」(Tolkienish)的土地,而是由零散分布的農莊、茂密樹林和開闊田地組成,與兩百年前的風光並無太大差異。
  • 行走秦嶺熊家溝:山實在太大,坡實在太陡,老房子無法用詞語形容
    柴家坡大,是一個村,共計有100多戶人家;熊家溝小,是下屬的一個組,只有10來戶人家。熊家溝就在山對面,但道路沿著山體,卻凹進去很大一塊。兩個黃色的框裡,每個框有兩棟老房子,不知道還有沒有住得有人。在高清衛星地圖上,山裡的這些老房子,只能看見小小一個房頂。原本以為走近了,它們就會清晰起來,沒想到即便站到正對面,它們也隱藏得很好。
  • 斑鳩在我家老房子做窩
    老房子裡好久沒去了,今天突然想去看一下,打開大門,那兒時熟悉的場景,立馬從腦海裡浮現出來,我和弟弟光著腳丫在院子裡玩耍,他拿著一個酒瓶,我拿著一個盒子,我要用盒子換他的酒瓶,他不肯,我氣憤的摔了他的瓶子,玻璃碎塊灑了一地,他「哇哇」的大哭了起來,我一來氣,掀翻了他,霎時間,他的腳血流了一地
  • 日本人愛買22年以上的老房子,究竟為什麼?
    看起來有點後怕:在日本買房買到40年左右的老房子,我是不是後面賣出去就虧本?最新一期日本二手房成交市場報告也顯示,日本人喜歡買老房子,平均的成交房齡是22年。相當於一半以上的人買的是超過20年的老房子,而且這個趨勢還呈逐年遞增。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講一講,該如何理解日本房產折舊,以及為何日本人愛買20年以上的老房子。
  • 老房子滅蟑螂的好方法
    一般正常情況下住了十幾年的老房子相對於最近才建的新房子來說會更加容易有蟑螂,因為老房子在環境上相對於新房子來說比較差,而且有些老房子比較潮溼,由於住的年代比較久了,到處是孔洞和縫隙,這些都是適合蟑螂孳生的條件,因此,老房子裡的蟑螂會比較多。
  • 西莉亞的花園
    上圖:西莉亞的《阿凡達》是一個豐滿的利諾切雞肉,所以毫無疑問,而莊嚴的雞舍而自豪的在她的花園的中心位置。上圖:西莉亞也創造了修剪成形的巖屑和黃楊木的灌木遍布老菜園。上圖:概述了植物開花,可用於住所、食物、和soil-building,以及那些最好的雞肉花園。
  • 知乎女孩和她錯過比特幣的這7年
    大三那年,小竹子第一次拿到學校的獎學金,加上自己手裡攢下來的一些積蓄,一共6000元。對於一個平日沒有什麼收入的在校生來說,6000元不是一個小數目。「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生財之道,能不能用這6000塊搞點投資。」在此之前小竹子從來都沒有做過投資,也沒有過類似的想法,第一手裡沒錢,第二不懂。
  • 10萬花園大禮包免費送!
    講訴你的花園故事 價值萬元花園大禮包送給你! 一起完成花園夢! 話不多說, 先來看看我們的萬元大禮包 都有啥?
  • 德陽這個小區住戶花園變成「化糞池」 !到物業反映多次卻……
    德陽這個小區住戶花園變成「化糞池」 !>明日德陽天氣 小雨 5-10℃下水道堵塞排水管破裂問題反映到物業和業委會>卻如石沉大海 沒有回應這樣的事家住印象坎城小區的劉先生最近就遇上了記者在劉先生屋前的花園看到,為了更換破損的水管,劉先生將自家的花園挖出了一個大坑,大坑裡沉積著汙水,幾根管道直通著排汙井。
  • 她把50年前老破出租屋,變成慄子奶油味之家
    36歲的Ilona Zieltjens與相識20年的丈夫和兩個兒子,生活在荷蘭北布拉班特省的蒂爾堡。經過多年的儲蓄,他們買下了屬於自己的房子,一幢建於1969年的前住房協會的出租屋。像是客廳裡的粉色長椅,是Ilona自己設計製作的,因為她在市面上找不到理想中的椅子。她經常坐在那裡寫博客、瀏覽Instagram,和家人朋友一起聊天吃飯。
  • 既不攀緣也不痴情,40年後我才看懂了她的愛情觀
    古舊的建築一角,三角梅開得正豔麗,老房子中有人在練琴,海風吹來,將叮叮咚咚的琴聲傳入遊人耳中。不到兩平方公裡的小島上,據說散落著近萬所名人故居,你在某個小巷不經意路過的某棟老房子,有可能就住過某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有的已人去樓空,如林語堂,有的伊人尚在,如舒婷。
  • 揭開秘密,花園何在?
    並得出結論:「書也好,事也好,各有天命,有的在市場上留下動靜,成為經典營銷案例,變成名副其實的大書。」     「唉。」中央美術學院的楊忠老師嘆了一口氣。在她看來,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在營銷一種商品和一種不需動腦的休閒方式。「電視這種單一且娛樂至死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大家了,需要一個新的方式來讓大家不用動腦、停止思考。這件披著藝術外衣的產品帶領大家盲從追趕潮流,殺死時間,麻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