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動物喜歡吃腐爛的食物?科學家給出答案

2020-12-04 奇點使者

我們知道,動物們在野外時經常會有死亡的現象,即使不是被天敵咬死,也會按照自然規律自然地老死。而自然界中動物是不會進行埋葬或者焚燒屍體的,那為何地球沒有變得髒亂差呢?其實,這些動物的屍體不僅會被微生物分解,同時,也會被地球上的另一群特殊的動物們吃掉,它們就是——食腐動物。

簡單來說,食腐動物就是以動物或者植物的屍體、分解物、糞便等為食的生物。在自然界中人們比較熟悉的食腐動物,有蟑螂、白蟻、屎殼郎、禿鷲、鬣狗等。在其它動物非常喜歡吃新鮮食物時,它們卻反其道而行之,越是腐爛的食物,它們就越吃得津津有味。

看起來是不是挺噁心的?不過可不要小瞧它們,科學家表示,食腐動物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存在,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的食腐動物都消失了,那麼地球很有可能也就迎來了生物大滅絕,所有物種無一倖免。

眾所周知,自然界中的食物鏈是一個金字塔的形狀,而在其中也存在著三個分工不同的角色,分別是生產者、消費者是分解者。處於食物鏈最低端的生物是生產者,它們生產出來食物(也就是能量)供給處於中上遊的消費者(草食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食用,而所謂的分解者,便是我們本文中的主角——食腐動物。

在食腐動物的陣營中,它們分工十分明確,例如鬣狗、禿鷲等負責吃掉動物的肉,之後再交給微生物去處理。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動物的屍體也就被處理乾淨了。同時,還會為大自然增添很多的肥料,起到保護生態平衡的作用。

說起來,在人類的進化史上,人類的祖先也曾充當過食腐的角色。因為原始人類沒有辦法跟野獸們抗衡,也很難捕獲活著的動物,於是,他們一般都會跟在食腐動物後面,看著它們將動物屍體上的肉吃掉後,然後人類的祖先再進一步進行處理,比方說吃肉裡面的骨髓等。最後,才到了微生物上場的環節。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原始人類的腸道功能其實要比現代人強很多,直到人類學會了用火和吃熱的食物後,才開始逐漸變得脆弱。

科學家表示,如果沒有食腐動物,或許地球上的瘟疫早就開始大流行了。這是因為單靠微生物分解動物的屍體過程是非常緩慢的,甚至屍體在1-2年的時間裡還沒有被處理完。另外,腐爛的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食腐動物的加入不僅得到營養的補給,還會讓動物屍體處理的時間和過程都大大縮短。

而且肉被啃食乾淨後,骨頭也不容易造成大面積的汙染。可以說,如果沒有食腐動物,人類很難順利進化到今天。因此,很多科學家都稱食腐動物為大自然中的「清潔工」。說起來,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有著大自然所賦予它們的角色,缺一不可。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為何雌螳螂交配後會吃掉雄螳螂?科學家給出答案
    究竟為何雌螳螂要這麼做?其實在自然界中,不僅僅是雌螳螂,還有很多動物都會在交配後,選擇殺死雄性,比方說寬足袋鼩,即使雌性沒有傷害它們,它們自己也會選擇「自殺」。根據動物學家的介紹,雄性的寬足袋鼩在交配期來臨的時候,它們會瘋狂的不吃不喝,用盡所有的力氣來進行交配繁殖,一直到它們的免疫系統嚴重衰竭,它們的視力也會逐漸模糊,一直到徹底失明,再也沒有一點的力氣。動物學家表示,雌螳螂之所以選擇吃掉雄螳螂,是因為它們非常的飢餓,雄螳螂在它們看來,並不是它們孩子的父親,也不是它們的伴侶,而是食物的一種。
  • 為何人類喜歡吃草食類動物,卻不喜歡吃食肉動物?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依靠採集、耕種、畜牧、狩獵、漁獵等方式來獲取食物,不過,有一點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人類的食譜中,為人類提供肉食的都是食草動物,比方說我們常吃的牛羊肉、豬肉、雞肉、鴨肉等等,我們很少回去吃食肉動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嗎?
  • 食物腐敗發爛後,還能吃嗎?提醒:3種食物越腐爛,可能越好吃
    在生活中,我們吃食物都會挑新鮮的吃,新鮮的食物營養成分流失少,營養價值高。而對於出現腐敗的食物,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扔掉。那麼,食物腐敗發爛以後,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其實不然,當你遇到這幾種食物,可能越腐敗,越好吃。一起來了解一下。食物腐敗發爛以後,還能吃嗎?
  • 為什麼動物喜歡吃便便?
    動物吃便便的行為其實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食草動物可以通過食糞二次吸收營養物質、獲取腸道微生物,這種奇怪的機制能讓食物最大化地被吸收利用。至於為什麼食肉的汪星人也要吃便便,那就不得而知了。 撰文 |  Laura Geggel翻譯 | 撖靜宜審校 | 王妍琳 為什麼有些動物在排便之後會回過頭再吃掉它們自己的便便呢?
  • 比巨人觀屍體腐爛還嚇人,食物腐爛全過程!
    這部片子,講述的是一個會令人引起強烈不適的話題:腐爛。日常生活中,放久了的肉類、雞蛋、牛奶、蔬菜等都會發黴。腐爛的食物還會發出惡臭,同時滋生蟲子和細菌等。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腐爛的食物沒有處理掉,接下來會有什麼變化呢.
  • 海洋動物喜歡吃塑料垃圾竟是因為……
    攝影:Frans Lanting,National Geographic 撰文:Laura Parker   隨著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越積越多,成百上千種海洋動物都在大量進食垃圾。然而,為何如此多的海洋動物,從浮遊動物到鯨魚,會誤將垃圾當作食物卻一直沒有得到深入探討。
  • 為何鯨魚很少傷害人類?科學家給出答案,三觀都被顛覆了
    此前,科學家們曾經通過多次的跟蹤實驗發現,如果一片海域中出現了虎鯨的身影,大白鯊就會遠遠地感知到,立刻掉頭倉皇而逃,而且至少半年之內,都不會再次回來,因為擔心會再遇上虎鯨。 虎鯨的身長超過8米,體重僅僅9噸,它們的性格非常兇猛,是海洋中的肉食性動物之王,企鵝、海豹等都是他們的食物
  • 科學家建立滅絕蒼蠅模式標本:喜歡腐爛屍體
    它們不喜歡新鮮的屍體,反而更中意腐爛已久的大型屍體。而且與大部分蒼蠅種類不同,骨蠅在初冬的時候(11月到1月)較為活躍,且一般在黃昏後覓食。  骨蠅在人類的視線中已經消失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科學家甚至認為它們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滅絕。來自義大利羅馬大學的研究者皮耶爾菲利波·切雷蒂(Pierfilippo Cerretti)稱,這也是它們經常被認為是「神秘」物種的原因。
  • 長相可怕的「蝙蝠」,為何會淪為食物?答案令人感到羞愧
    國人為何會去吃蝙蝠?背後動機令人深思,也令人羞愧愚昧的牽強附會我們中國人愛吃野生動物,但吃野生動物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行為。因此,在吃野生動物時,國人通常會給其冠以高大上的名稱,例如讓很多人望之色變的爬行動物「蛇」,當蛇與貓一起烹飪時,被冠名為「龍虎鬥」;而當蛇與雞一起烹飪時,名叫「龍鳳湯」。蝙蝠也是一樣,由於蝙蝠的「蝠」與「福」同音,於是蝙蝠就被烹飪成了「福壽湯」;「鹿」和「祿」同音,於是蝙蝠和鹿一起烹飪,就成了「福祿湯」,吃了就意味著福祿雙收。
  • 比巨人觀屍體腐爛還嚇人,食物腐爛全過程!
    這部片子,講述的是一個會令人引起強烈不適的話題:腐爛。日常生活中,放久了的肉類、雞蛋、牛奶、蔬菜等都會發黴。
  • 食物只發黴一部分,能不能吃?有幾類最好別吃
    但是有一點可能很多人都會犯,便宜是便宜了但是總是不小心買多了,總是吃不完放著放著,食物也就壞了,會發黴腐爛。而如果食物全腐爛了那肯定是要丟了,但是食物只是爛了一小塊,發黴了一部分,這類食物還能吃嗎?一起來看一下吧。食物只發黴了一部分還能吃嗎?
  • 大熊貓作為食肉動物為什麼只喜歡吃竹子?科學家們說竹子是肉
    從動物的分類上來看,大熊貓本身是屬於食肉動物一類的。他的腸子也比食草動物的腸子更加的發達,而大熊貓卻每天都堅持只吃竹子這一種食物,著實讓許多人無法理解。不過最近科學家們或許真的找到了一種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的答案。
  • 蝸牛喜歡吃什麼食物 蝸牛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6000多顆牙齒。那麼蝸牛平時喜歡吃什麼食物呢?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蝸牛比較喜歡吃一些甜的食物,比如橘子或者草莓等,同時它還是屬於素食性的動物,平常喜歡吃包菜、萵苣、白菜、胡蘿蔔等,就是不喜歡吃黃瓜或者青菜等
  • 「黃鼠狼」為何不能吃,其實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而中國古話「民以食為天「更是將人們對吃食的需求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在中國卻有一種動物人們是從古至今從不敢吃,更不敢傷它害它,它就是黃鼠狼,「黃鼠狼」為何不能吃,其實這並非是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黃鼠狼黃鼠狼:中國農村時常出現的動物之一,卻也是最遭農家人痛恨的動物,。它是種體型嬌小又兇殘的食肉動物,善於奔走,遊泳,攀爬等,嗅覺十分靈敏,捕殺獵物時動作迅如閃電,經常闖入農家將雞、鴨、鵝等家畜偷偷掠走吃掉,有些黃鼠狼將家畜咬死咬傷卻不食用。
  • 食腐動物為何不怕細菌病毒,吃了腐肉一點事也沒有?
    在自然界當中,有很多的食腐動物,比如禿鷲和鬣狗等,它們一般就吃獅子、豹子等大型捕食動物剩下的肉。但是這些剩下的肉在自然的作用下,會產生很多有害的物質,比如肉毒桿菌,對於人類來說吃生肉尚且意味著可能感染寄生蟲,更不說生食這些已經腐爛的肉了。那為什麼食腐動物並不怕肉中腐爛所帶的這些細菌和病毒呢?
  • 野生動物吃「人類食物」有什麼影響?壽命會縮短
    但隨著城市化不斷擴張,熊和其它野生動物吃的「人類食物」越來越多,它們的行為和生理狀態也在隨之變化。一項研究發現,常食用人類食物的熊冬眠時間最多會縮短50天。除了需要在冬季休息得更多之外,這還會帶來其它「隱藏影響」。有跡象顯示,與保持天然飲食習慣的熊相比,這些在冬季更活躍的熊的細胞老化速度更快。研究人員發現,它們的DNA發生了一定變化:染色體端粒顯著減少。
  • 斯帕蘭札尼的研究:肉會在你的胃裡腐爛嗎?
    肉會在你的胃裡腐爛嗎?這個問題早在18世紀末期,一位古怪的義大利科學家拉扎羅·斯帕蘭扎尼(Lazzaro Spallanzani)就提出了這個疑問。在當時主要的理論是,吃下的肉會在胃裡被壓迫成小碎塊,然後經歷發酵、腐爛的過程。在那個時期,斯帕蘭扎尼是第一個對活體動物的消化系統進行廣泛觀察和實驗的人,甚至把他自己也當成了實驗對象。
  • 轉基因都是拿動物做實驗,人吃了也安全嗎?當然,動物實驗足夠了
    這是一個系列,每篇就講一個問題,會持續更新40個問題。文/洪廣玉3、 目前的轉基因食品都是拿動物做的實驗,這能證明人吃了也安全嗎?答:這個問題如果跟「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一起看會非常有意思。說到轉基因的安全性,有些人不認為老鼠實驗的結果能推到人身上,但質疑轉基因時,卻相信蟲子吃了的效果能推導到人身上。難道蟲子的消化系統比老鼠更接近於人?
  • 為什麼你喜歡吃生魚片、三分熟牛排?竟然是因為你退化了
    但我們經常會遇到這兩個問題,為什麼生魚片可以生吃?為什麼動物吃生肉沒問題呢?第一,動物吃生肉真的什麼問題都沒有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動物都因吃生肉患有各種疾病,最常見的是感染了寄生蟲。這也是人類選擇馴養食草動物的原因之一,食肉動物不僅更難飼養,而且更難保持健康。
  • 動物們多喜歡吃便便?
    動物吃便便的行為其實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食草動物可以通過食糞二次吸收營養物質、獲取腸道微生物,這種奇怪的機制能讓食物最大化地被吸收利用。至於為什麼食肉的汪星人也要吃便便,那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轉自: 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原題:為什麼動物喜歡吃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