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位科學老師的「追月傳奇」!他拍的教學視頻,美炸了

2020-11-27 騰訊網

浩瀚神秘的宇宙,對孩子們來說有巨大吸引力,但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孩子們對宇宙天文的探索,大多還停留在書本介紹和科幻片的想像中。

鹿姐姐依然記得,去年年初,杭州一位科學老師發在朋友圈的吐槽——寒假讓學生觀察月相,結果杭州連著下了一個月的雨,別說月相,連月亮的影子都沒能見著。科學老師只能遺憾告訴家長,觀察任務暫時取消。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理解天文科學,秦老師從去年開始,決定結合天文愛好,「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從去年開始,在全國拍攝天文視頻,用於中小學的天文教學。

一起先來看看秦老師拍攝的月升月落合集——

各種月相月球的升起和降落

不得不說,作為教學視頻,這個「顏值」也太高了,簡直可以當成景觀片來欣賞。

秦老師告訴鹿姐姐,之所以決定自己拍攝天文教學素材,主要由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中小學科學課的天文內容,很多需要學生實際觀察——「比如月相,是中小學科學中的難點。你讓學生對著書本去學月相的變化,他們理解起來是很困難的。天文不像是物理、化學,可以用實驗來完成,天文現象只能模擬,但往往偏差很大,所以要讓學生觀察真實的天文現象。」

但是讓學生實際觀察感受,也很難實現。「觀察完整的月相變化,最理想的狀況也要一個月時間。而且受天氣等因素影響,尤其杭州陰雨天比較多,學生的觀察經常難以完成。」秦老師說,哪怕是陽光下的影子變化,讓學生觀察這類比較簡單的現象,在課堂短短幾十分鐘顯然也無法完成。

學生觀察起來有難度,那就得靠老師去搜集天文素材。但另一方面,秦老師發現,中小學配套課件的素材已經過時,網絡關於天文的視頻資料很多,可針對中小學教學的幾乎沒有。

「最近上網課,我也看了許多優秀教師的視頻課,他們的天文素材也都是網上找來的。」秦老師說,網上科普視頻涉及到的知識點更廣,但如果要匹配到小學知識點,其實不需要深入太多。

日出日落

因此,秦老師想到了靠自力更生來「豐衣足食」。「我在網上找了很久,還沒看到有紀錄片把每種月相拍出來做成集合,就決定自己去做。因為我玩天文也有20多年了,天文攝影也有經驗,正好去年新入手了一個相機,就用來拍教學素材。」

拍攝月相聽上去容易,但在實際拍攝中,每段視頻都來之不易。「把30個月相變化完整拍出來,可能要發現幾年的時間。」秦老師估計。最近這一年的時間,他拍下了四五個完整的月相,要做成一個系列,至少需要10~15個月相視頻。

浙西天池

拍攝過程中,設備要求其實不高,相機和三腳架就能滿足,拍一次大概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因為是自動拍,拍攝本身耗時不大,但前期調查準備要很久——月球在什麼時間、地點出現,拍攝背景、角度都需要考慮到。

「杭州陰雨天太多,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能拍,另外還得自己正好有空去拍,拍的時候要考慮背景、美感、地面景觀,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可能布置了半天,最後發現拍出來根本沒法用。」

秦老師上周也拍過兩次月相,第一次拍出來的月亮就只能『基本作廢』。「當時半夜11點半,天氣不錯,我就去拍月球升起的畫面,但我沒考慮到周邊環境。月球升起的方位是CBD,燈光很強,拍出來眩光很厲害,為了避開光,我只能調整角度,最後拍出來效果並不好。」

秦老師說,拍攝過程中有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哪怕中途飄過一朵雲,動畫視頻拍出來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拍攝進程也比較緩慢。

秦老師拍攝的科學視頻合集

最近這段時間,秦老師拍了不少視頻素材,之前也在全國各地拍攝了月升月落的畫面。「做天文教學視頻其實挺費時間的,不管是月相,還是星空變化,拍攝時都要考慮星空本身的變化,還要有好天氣,好的地面景觀。往往一年也拍不出幾段滿意的素材。」秦老師說,他還得多拍一些視頻素材,至少有10個以上的月相視頻,才能做成一個系列,學生理解起來才會有效果。

更多新聞可在「小時新聞」APP內查看

鹿姐姐薦讀

文:沈蒙和 戴欣怡

編輯/製作:沈蒙和 戴欣怡

監製:王慧華

相關焦點

  • 杭州科學老師為拍教學視頻全國追月,完整月相變化得拍好幾年
    杭州科學老師為拍教學視頻全國追月,完整月相變化得拍好幾年 2020-03-24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看月升月落 這位科學老師拿著相機到處追月
    杭州一位科學老師就發朋友圈吐槽:寒假讓學生觀察月相,結果杭州連著下了一個月的雨,別說月相,連月亮的影子都沒能見著。科學老師只能遺憾告訴家長,觀察任務暫時取消。  這個難題怎麼解決?北外附屬杭州橄欖樹學校科學老師、杭州市天文學會理事長秦鴻翼乾脆自力更生,他花了一年時間,自己拍攝天文教學素材,用於中小學的天文教學。
  • 為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看月升月落 這位科學老師拿著相機到處追
    杭州一位科學老師就發朋友圈吐槽:寒假讓學生觀察月相,結果杭州連著下了一個月的雨,別說月相,連月亮的影子都沒能見著。科學老師只能遺憾告訴家長,觀察任務暫時取消。這個難題怎麼解決?北外附屬杭州橄欖樹學校科學老師、杭州市天文學會理事長秦鴻翼乾脆自力更生,他花了一年時間,自己拍攝天文教學素材,用於中小學的天文教學。
  • 老師,暑假作業交備孕表行嗎?收到家長私信,杭州一位小學科學老師...
    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私信她: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
  • 小學科學課本出錯了?杭州一位看了20年月亮的老師有新發現
    孩子義無反顧地選擇觀察晚上12點的月亮,可他心疼孩子,所以代勞,為此瘦了8斤……記者之前一直挺心疼這位家長的,直到最近聽一位老朋友說起自己的新發現,才意識到每晚觀察月亮並繪圖,其實對孩子理解月相圖、了解月亮的基本常識還是有蠻多好處的,至少不會把「躺」著的月亮,硬拉著「站」起來——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杭州橄欖樹學校天文學教師秦鴻翼(杭州市天文學會理事長),意外發現:網傳的部分關於月相變化的示意圖有誤差
  • 浙江大學開設《數學傳奇》視頻公開課—資訊—科學網
    原來,浙江大學負責公開視頻公開課的老師找到蔡天新,希望他能夠錄製一門活潑生動的視頻公開課。 「這也是公開課項目的第三年了,之前的老師們積累了一些經驗。」蔡天新說,「數學方面已經有九門課了,比如南開大學顧沛老師的《數學文化》,北航李尚志老師的《數學大觀》等已經做出來了,我就儘量避免與他們的課程內容重複。」蔡天新說。
  • 這位杭州老師厲害了!《國家寶藏》國寶守護人就是她
    兩千年後,在西子湖邊,一位美麗的90後杭州姑娘,驚嘆於顧愷之美學之精美絕倫,拿起現代人的畫筆重新詮釋《洛神賦》……而更讓人激動的是,在1月7日晚7點30分CCTV3播出的高口碑「良心綜藝」《國家寶藏》中,「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的今生守護者就是這位顏值與才華並重的杭州90後姑娘!
  • 不會教學生微觀攝影的數學老師不是有想像力的好老師:杭州這所小學...
    每日商報訊杭州錢塘新區聽濤小學,有一位數學老師開出微觀攝影課程備受孩子喜愛。在他們的鏡頭裡,再平常不過的瓶蓋、巧克力、水果、蔬菜都入了鏡,巧妙的創意和構圖,賦予這些日常小物全新生命,也讓孩子的想像力插上了翅膀。
  • 杭州小學生用一張手繪圖備考科學
    原標題:杭州小學生用一張手繪圖備考科學  孩子讀小學,本周期末考試。考前複習不是總該跟著老師劃的重點,重新溫習書本,或是做做錯題本麼?可兒子複習科學考試,卻始終捧著幾張手繪圖。我看不懂,去問問他,還說,這種圖現在在同學中可流行了。
  • 杭州一位愛追星星的老師發現了關於月亮的錯誤描述
    浙江在線12月11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楊希林 記者 沈蒙和)我們這個稿子是有關於科學這門課的,如果你的孩子對科學有興趣或者正好在讀五六年級的,那可要仔細看了。  來給我們分享這個知識點的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杭州橄欖樹學校天文學教師、杭州市天文學會理事長秦鴻翼。在橄欖樹學校學生的眼裡,秦老師是一個「追星星的人」。
  • 體溫曲線圖作業交「備孕表」 杭州小學科學老師鬱悶了
    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私信她: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寶上的備孕表購買連結。
  • 杭州科學老師發布210多個原創小實驗
    潘浩跟學生一起做實驗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圓通小學的潘浩是學校的一名科學老師,而在近日,不僅學校的學生認識潘浩,他在網絡上也被更多人關注到。至今,潘浩已經完成了210多個原創科學小實驗,並將這些實驗發布到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 暑假作業的焦慮: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
    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發來私信: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
  • 黑龍江「網紅男孩」鍾美美,拍視頻模仿老師走紅,卻引發網友爭議
    最近,黑龍江鶴崗一名網名叫做「烏拉旮旯鍾美美」的小男孩,因為拍攝一系列模仿老師的視頻而在網絡上走紅。視頻中,鍾美美把老師一些授課和教訓學生的神態動作模仿得惟妙惟肖,很多網友們在鍾美美的視頻找到了童年時的共鳴,很快在視頻平臺上就擁有了幾十萬粉絲。
  • 校長如何評價一位老師是否是一位好老師?
    如果將培訓機構的人群進行分類的話,那麼就是學校、學生、家長,三類人對教學,管理的要求又是怎麼樣的哪? 中國的學校教育有一種怪現象:站在不同角度,對一位老師的要求和評價也可能完全不一樣。站在學校角度,所有的校長期望自己的老師都是特級教師;教學質量沒得說,對學校事物負責認真,盡職盡責。 但所有的學生卻期望自己的老師都是實習老師!學生記不住老師教的有多好,但一定記得住老師對他有多好!學生在乎的更多的自我感受,很多學生也會因為喜歡某一位老師,而喜歡這門科目,從而學好這門學科的。
  • 杭州科學老師在抖音上爆火,這個實驗太絕了
    作為第一批90後,桐廬縣圓通小學的科學老師潘浩剛成為30代的一員。2019年,他堅持完成了200多個小科學實驗的視頻拍攝,涉及生活中的物理、生物、化學各類小知識。抖音號大潘科學試驗站有18.6萬的粉絲量,收穫了52萬的點讚。 大家對潘浩的稱呼由潘老師變成了大潘老師。
  • 原標題:杭州科學老師發布210多個原創小實驗
    潘浩跟學生一起做實驗  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圓通小學的潘浩是學校的一名科學老師,而在近日,不僅學校的學生認識潘浩,他在網絡上也被更多人關注到。這些都是潘浩做出的科學小實驗。  1月12日,潘浩對北青報記者說,從2018年8月份起,他開始準備以及進行各項科學實驗,至今已經完成了210餘個原創實驗作品。「有些是網上看到的,自己會加以改編,有些是來自於生活中的實例,還有些是課堂教學中要用到的,也會改編成實驗」。
  • 杭州有人拍到「不明飛行物」,蕭山機場事件是真的嗎?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中,對於不明飛行物事件來說,這個可以說永遠是一個未解之謎,到底有沒有,如今不僅是科學家們不知道,就連說拍攝到的人可能都感覺很「懵」。當然確實對於「不明飛行物」來說,存在的概率是有的,包括前段時間,美國也公開承認了,他們拍攝到的「不明飛行物」視頻是真實的,但就是不知道是啥,確實是不明飛行物,但是又不知道是什麼?這是啥情況,難道是超出了人類的科學技術範疇。當然,在美國承認不明飛行物存在的時候,科學愛好者都是熱議紛紛,到底是自導自演,還是真的存在,這個可能還需要科學家們長時間去探索,尋找證據,並且解釋。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老師們創新網課教學方式
    左老師笑說道。釘釘、微信群、華為運動健康、小米運動、KEEP等,左老師運用多種軟體對學生進行遠程健身指導。他會把學生的運動數據發布到群裡,引來同學們紛紛「居家運動大比拼」。他鼓勵同學們拍攝自己的健身過程,發現有不規範的動作時,會在電腦屏幕前示範,幫助同學們糾正動作。
  • 他是物理傳奇大師,我國第一位圖靈獎得主,毅然選擇棄美回國!
    所謂「天才」、「神童」似乎已經不足以用來形容這位物理界+計算機領域的傳奇大師。他所取得的成就和仿佛開了掛一般的人生,更是贏來無數人的驚嘆。當碩果纍纍的他面對美國開出的優渥條件時,卻毅然放棄一切在國外享有的優厚待遇,選擇回國繼續投身祖國的科研事業,為祖國培養更多的領域精英人才。他,值得人們所有的崇敬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