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第三陵是大周后懿陵?民間學者提四疑問(圖)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連續報導 南唐第三陵或為懿陵墓

  新發現的南京祖堂山3號墓墓主就是大周后?4月1日,這一消息被媒體報導後,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南京民間古代藝術品研究學者盛華傑先生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如果是大周后的獨葬墓,稱為懿陵不合適。而從出土文物多為女性飾品來判斷就是大周后,顯然有些片面。此墓的規格低於皇陵,其主人會不會是李煜其他嬪妃中的一位呢?而且大學問家朱希祖1935年在日記中透露,懿陵在幕府山。對於這些質疑聲,考古專家王志高一一回應,並列舉7大證據,說明墓主是大周后的可能性極大。

  民間學者質疑 斷定是懿陵太武斷

  疑問1:規模和陪葬似與身份不符

  盛華傑說清代朱孔陽編著的《歷代陵寢備考》以及宋代著名詩人陸遊編著的《南唐書》一書只記載,大周后口內含了一塊美玉,請求節儉安葬,死於瑤光殿,埋葬在懿陵。但是並沒有提到懿陵具體地點,也未講述何時修建。

  如果李煜為自己和皇后修建的合葬墓懿陵,其規格,就應該與南唐開國皇帝李昪和皇后宋氏合葬的欽陵、中主李景及其皇后鍾氏的順陵大體相當。

  而史書稱李煜極為悲傷,親自書寫輓辭刻在石誄上,又親自書寫數千字的悼辭燒掉,把周娥皇喜歡的「金屑檀槽琵琶」用於隨葬。3號墓並沒發現刻有輓辭的石誄,更無「金屑檀槽琵琶」的蹤影,更沒有像欽陵和順陵那樣精美的壁畫。

  疑問2:大周后一個人獨葬難解釋

  經過兩個多月的考古發掘,當考古人員揭開厚重的「巨石陣」封頂,進入墓室時發現3號墓墓室不是很大,棺床只有一個,也就是說,墓室的設計就是獨葬墓。

  那麼如果確定是大周后的獨葬墓,稱為懿陵是否合適?盛華傑認為:值得商榷。「不可忽視的是,李煜與大周后的感情極深,他怎麼會讓大周后獨守空房,於情於理說不通。」「大周后貴為皇后,母儀天下,就算大周后自己提出薄葬,但草草埋葬,絕無道理。」

  既然不是合葬墓,規模也不大,難道不可以解釋因戰亂,財力有限,只是臨時葬所?「那就不能稱懿陵。」盛華傑認為,就目前的線索判斷就是懿陵,理由並不充分。

  疑問3:會不會是李煜的其他嬪妃

  3號墓在搶救性發掘之前就發現了盜洞,出土的文物不是很多,20多件文物多為女性飾品。這些證據不得不讓考古人員往大周后身上聯想。但盛華傑卻認為,如此推測有點武斷。「除大周后外,是否還有其他人?」

  盛華傑說,據《歷代陵寢備考》一書也記載,南唐後主李煜身邊的女人,除大周后外,還有小周后等六人。除了小周后、保儀黃氏、宮人喬氏三人隨李煜北上,客死他鄉;還有嬪御流珠、宮人秋水、宮人窅娘三人,不知所終。「此墓的規格低於皇陵,其主人或會是她們中的一位呢?」

  疑問4:皇帝和皇后怎會用墓志銘

  考古部門稱,在3號墓中發現了墓志銘,但沒有透露具體的尺寸,只介紹說,墓誌嚴重風化,墓志銘文已不清楚。對此,盛華傑指出,史料都有考證記載,我國帝王、皇后的墓葬,通常不用墓志銘,而是用哀冊,或為溢寶。如南唐二陵開國皇帝李昪和皇后宋氏合葬的欽陵、中主李景及其皇后鍾氏的順陵,以及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葬,均出土哀冊,而未見過墓志銘。而且3號墓出土的墓誌,考古人員稱,沒有看見雕琢龍鳳等紋飾,似乎石質也一般。  

  朱希祖日記:透露懿陵在幕府山

  同時南京的朱元曙先生,向記者提供了祖父朱希祖先生的日記。朱希祖先生是我國近代最著名的史學大師之一,治學嚴謹,學貫中西。他在1935年5月4日日記中寫道:「惟山(指幕府山)南有大墳,前有石虎、石羊、石馬、石人、石龜趺各一對,觀其雕刻,必為明以前物,蓋為南唐李後主之周皇后懿陵,《歷代陵寢備考》謂『葬在城北』是也。」記者在朱希祖先生長子朱偰先生所著《金陵古蹟名勝影集》中,發現了朱偰先生當年拍攝的黑白照片,說明文字為「幕府山失名之古墓」,盛華傑認為,這兩幅圖片就是朱希祖先生所指的「大墳」。遺憾的是,記者了解到,這個石刻群,如今已經不知去向。

相關焦點

  • 南唐二陵再發現一座古墓 疑似「大周后」墓(圖)
    南唐二陵找到 疑似「大周后」?昨天,在南唐二陵發掘6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博物館研究員王志高透露:通過兩個多月的勘探,他們在陵區範圍內又發現了一座古墓,墓坑長7米,寬5米,應該和李家宗室有一定關係。專家透露,60年後再探南唐的帝陵,他們發現了陵區的很多秘密。  入葬懿陵。而李煜國破降宋後被宋太宗毒死,葬於洛陽邙山。蔣贊初說:「據說,清代時有人曾在墓地看見李煜與小周后合葬墓的文字。」
  • 王羲之珍貴摹本《大報帖》展出 秘藏於日本民間(圖)
    因該帖前幾字有「大報」二字,故將其命名為《大報帖》,該摹本長25.7釐米、寬10釐米,共計3行24字,一直留存於民間,保存狀態良好。該摹本為縱簾紙(紙上存在豎的條紋),帖前附有幕府末至明治時期日本書法鑑定家古筆了仲鑑定的「小野道風朝臣」的紙條。因此,一直以來,日本收藏家都將該作視為日本書法家小野道風的作品。
  • 為何趙匡胤能取代後周一統江山
    在這種情況下石敬瑭出賣燕雲十六州的地盤給契丹,跟契丹借兵滅了後唐,建立了後晉。後晉王朝的歲月就更短了,石敬瑭以兒皇帝的身份侍奉大遼國,且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大遼,這使得他的親信們都覺得不齒。結果石敬瑭去世以後,他的養子石重貴繼承皇位,也就是後晉出帝。
  •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兩個錯生帝王家的藝術天才
    這顯得開封城滄桑又寂寞,趙匡胤已經對南唐的土地垂涎三尺,此時的李煜卻忙于禁苑尋春,飲酒作詩,他覺得鮮花易謝,好年華也會隨時光而去,花朵一歲一枯榮,好年華卻從不回頭。於是寫了那首有名的《子夜歌》:「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同醉與閒評,詩隨羯鼓成。」
  • 李煜:一位被帝位耽誤的詞帝,他是文壇之幸但是南唐百姓之不幸!
    李煜出生於南唐帝王家,他排行第六,前面有四個哥哥都死了,只剩一個大哥了,按說李煜非嫡非長,這輩子是怎麼也做不了皇帝的,誰料想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唯一的哥哥居然掛掉了,李煜一不小心就登上了皇位,做了皇帝。
  • 狽論南唐(增四)宋朝在君子館慘敗,責任人是趙光義而非李繼隆
    在這兩場戰爭中,宋軍先勝後敗,耗盡了趙匡胤建國時留下的精銳部隊,使宋朝戰略攻勢的對遼策略被完全逆轉。對於這場兩場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歷史學者們經過了無數次的分析,得出很多結論。如果說岐溝關大戰時主帥曹彬輕敵冒導致糧道被斷,那君子館的戰敗就與名將李繼隆脫不開關係了。此戰之中,宋瀛洲都部署劉廷讓在君子館被耶律休哥的遼軍包圍,他向附近的滄州都部署李繼隆求援。
  • 2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畫猴(圖)
    原標題:2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畫猴法常 松猿圖軸滕州出土的漢代畫像石「馬上封侯」紋樣翁芝臨高劍父的猿猴圖 廣州藝術博物院供圖據史論家的考察,相比於馬、牛、虎等生肖題材,猴的形象在中國歷代繪畫中並不多見。
  • 千古詞帝昏庸失國,歷史卻有新解讀,後主李煜真是亡國之君嗎?
    南唐雖然曾經強盛,可是畢竟是個小國,其實並不比別人強多少。一旦陷入戰爭的話,國力自然就迅速衰落。那最後只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李璟在位期間,北方的後周政權迅速崛起,看準時機揮兵南下,對南唐發起了進攻。這個時候的南唐早已國力衰弱,根本沒有實力抵擋後周。
  • 解決你對胎兒超聲心動圖的疑問
    有些孕媽媽在做完三維或者四維B超後,醫生還會建議做一個胎兒超聲心動圖,這是個什麼檢查呢?什麼樣的孕媽需要做呢?查出來有問題胎兒就一定會有心臟病嗎? 胎兒超聲心動圖是什麼?
  • 故宮這幅畫1100年沒人理解,放大10倍後,才知所有的玄機在棋盤上
    而今天要說的是一幅名叫《重屏會棋圖》的古畫,這幅畫是被選入了《石渠寶籍》的名畫,在懂這幅畫的人眼中,這幅畫的價值甚至能夠和《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這樣的名畫相媲美。創作這幅畫的人名叫周文矩,是五代時期南唐的畫家,周文矩善畫道釋、人物、車服、樓觀、山林、泉石。
  • 陝西府谷民間借貸崩盤老闆跑路 房價暴跌四成(圖)
    宏昌鑫老闆跑路 每天數十人登門討債  近年來,有關民間借貸崩盤的消息不絕於耳。2012年,內蒙古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崩盤。2013年,陝西省神木縣民間借貸崩盤。進入2014年,市場上又傳出陝西省府谷縣民間借貸崩盤。一個叫宏昌鑫的煤化工企業以年息24%的高回報做誘餌非法集資。
  • 李煜:後主之詞,足當太白詩篇,高奇無匹
    1042年前的今天,978年8月13日(農曆978年7月7日),南唐後主李煜逝世。 李煜,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 媒體就河南大橋坍塌事故事故提五大疑問(圖)
    連霍高速公路義昌大橋事故背後,五大疑問求解閱讀提示昨天,連霍高速公路義昌大橋發生爆炸、橋梁坍塌。事故發生後,很多網友關心的是:事故原因到底是什麼?大橋何日恢復通行?橋梁為何如此脆弱?裝載易燃易爆品的車輛能上高速嗎?易燃易爆品安全如何監管?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事故原因是什麼?
  • ...學者論文:本福特定律對數據進行分析驗證後,沒有發現中國數據造假
    繼「武漢病毒所洩漏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來源於武漢」等謠言被科學證偽後,「中國刻意隱瞞和造假疫情相關信息」的陰謀論也被科學研究所擊破。當地時間28日,牛津大學商學院學者岡村健(Ken Okamura)與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研究員克里斯多福· 科赫(Chritoffer Koch)共同撰寫了一篇名為《本福特定律和新冠疫情數據報告》 的論文,文中通過利用本福特統計定律(Benford's Law)分析中國報告的新冠疫情數據後發現,中國不存在人為操控數據的情況。
  • 美國學者實地考察後:甘拜下風
    《山海經》有著四經,分別是東西南北山經。而這四經分別對應著四個大洲,所以,山海經是一本講述全球地理的奇書。那麼山海經中地理的真實性有多少呢?曾經有一位美國學者默茨,就對這方面做了實地考察,默茨通過親身的考察的是《東山經》記載的4條山系,他按照山海經上的記載,上面說向東走多少裡,她就走多少裡,該拐幾個彎,就拐幾個彎,結果到了最終地點,發現書中山脈的描述,和美洲中西部的4條山脈是一模一樣。
  • 對話世界大師,揭開信息圖五大疑問
    然而現實中,對於認識和使用信息圖,人們的理解各不相同,今天,讀報君帶著五大疑問,為您介紹剛到中國不久的一位大人物——世界級信息圖形設計大師胡安·韋拉斯科(Juan Velasco)。讀報君全程參加了兩場對話,在傾聽、討論和思考中有不少收穫,這些問題,或許您早有正確答案,或許您可從文中得到新知,歡迎多提寶貴意見,推動信息圖在融媒時代得到更加科學、合理的使用,讓設計走近新聞,讓新聞更加精彩。 問題之一: visualization,「可視化」還是「視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