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午時、亥時 每天這三個時段,照著做就行了!

2021-01-18 遼瀋晚報V健康

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健康也講究時間段。不然,一些本來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倒沒起到太多養生效果。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選對了養胃的時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中醫認為,辰時(早晨7點~9點)胃經當令。


此時,人體氣血將匯聚到胃部,胃腸消化吸收能力最強,也是滋養臟腑的最佳時刻。


因此,古人也把辰時叫做「朝食」之時,辰時吃上一頓像樣的早餐,對保持充沛精力十分重要。


《素問·經脈別論》中記載:「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


換句話說,就是每日養生要從養胃開始。



《黃帝內經》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吃好」代表著要營養充足、全面,最好能夠包含谷肉蔬果。


一頓健康合格的早餐至少應包括三類食物:


穀類食物:如麵條、饅頭、麵包等。

動物性食物:如肉類、蛋類、奶製品等。

新鮮蔬果。


如果再吃些松子、杏仁等堅果就更好了。




細嚼慢咽有利於將食物磨得更細,便於消化吸收並減輕胃腸負擔,因此,建議早餐不要少於15分鐘。


尤其是對於牙齒稀鬆、消化功能逐漸減退的老年人,更應細嚼慢咽以促進消化酶分泌。



天氣涼了,人體攝入冰冷的食物會使氣血不暢,「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平時就胃寒的人,早餐前可用生薑10克、白朮10克、大棗6枚,煮水代茶喝,或兌入牛奶飲用,有溫陽益胃的效果。



愉快喜悅的心情會給人以正面的刺激,有益健康;而苦惱消極的情緒會給人以負面影響,誘發各種疾病。


因此,養生最重要的就是調心。


午時(11~13點),心經當令,也是人體陰陽交替、氣血交換之時,適宜養護心經。




《黃帝內經》中記載:「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午時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而此時陰氣初生,可以小睡一會兒,使身體平衡過渡。



位於手臂外側的外關穴也叫「開心穴」,刺激這個穴位能起到寬胸理氣的功效,讓人身心愉悅,改善負面情志,病症自然也會有所好轉。



心包經從心臟的外圍開始,到達腋下三寸處,沿著手臂內側中線止於中指。經常敲打心包經,有解鬱解壓的效果。




亥時(21~23點)三焦經當令。


很多人不知道三焦是什麼,在中醫理論中,三焦是六腑之一,也是身體氣血能量運行的通道。


只有三焦經氣血充足,其運氣行水的功能才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人體各個部位才能都分配到元氣。


所以說,保養三焦非常重要。




亥時入眠,百脈皆能得以濡養,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


睡前可做3件事:一是將十根手指當作梳子,梳頭3分鐘以上,可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二是溫水泡腳,有補腎的作用。三是請家人幫忙輕拍背部,速度以每分鐘60~80次為宜,每次20分鐘以內。



養生功法「八段錦」中雙手託天一節專理三焦,內可調氣機,外可調全身上下之經絡和筋脈,且無特殊禁忌症,易常做、多做。



方法:


自然站立,兩足平開,正頭平視,不可抬頭仰頸。

雙手掌心向上、中指相對,自胯部經由小腹上舉至胸前,然後翻掌舉臂於頭頂,此過程自然地吸氣,同時抬起足跟;

雙手呈託舉姿態在最高處停留1-3秒鐘;

雙手自頭頂放下時自然地呼氣,足跟回落地面。


一呼一吸完成一次動作,如上反覆呼吸和動作,早、晚各練30次。


初學者,一吸一呼的時間較短,肢體動作也較快;隨著練習日久,呼吸自然變得綿長,動作也隨呼吸變慢,這時,神態變得悠閒,意念放鬆而入靜。


注意:平衡能力太差的人,站立不穩,腳跟不能完全踮起者,可以不做提跟動作,但效果會有所減弱。


來源:網絡綜合,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相關焦點

  • 亥時是幾點,亥時為幾點
    那你知道亥時是幾點嗎?亥時是晚上21:00到23:00,正是夜闌人靜之夕,故又稱人定;亥時又稱彥夜王實甫《西廂記》:「誰著你彥夜入人家,非奸做賊拿。」中國古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今的兩小時。相傳是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23點至1點為子時,1點至3點為丑時,3點至5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 「辰時的皇后,巳時的官」這幾個時辰出生的人命最好?
    而中國古代有十二時辰,就是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段,那麼命運最好的時辰是哪一個?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這兩個時辰出生的人,人緣是非常不錯的,只要他們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團隊合作,將會在機緣巧合下收穫財富。  三、辰時(7:00至9:00)、未時(13:00至15:00)  這兩個時辰是陽光正好的時辰,在這個時辰出生的寶寶都會充滿朝氣,不僅有正義感,而且三觀也是很正的。
  • 說說古人行刑為什麼要定在「午時三刻」
    原標題:說說古人行刑為什麼要定在「午時三刻」看戲曲節目、歷史小說、古裝電影,常常會有「午時三刻開刀問斬」的話語出現。古人為什麼要選在「午時三刻」行刑呢?「午時三刻」有什麼說法呢?
  • 為什麼古代宦官總是會提醒皇帝:辰時了,辰時是什麼時候?
    皇帝在埋頭批閱奏摺,旁邊一名隨侍的太監小聲提醒道:「萬歲爺,辰時到了。」那麼辰時到底是什麼時候?為什麼宦官總是要在辰時提醒皇帝?我們古代的計時跟如今的24小時不一樣,中國古代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
  • 民間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科學依據嗎?
    第一種:女怕午時生。中國古代採用的是「十二地支」計時法,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而古代一個時辰,就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十二時辰分別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要想知道「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就要先知道午時和子時分別代表了什麼。
  • 中醫12時辰養生法,提醒:每天這樣安排作息,或有助長壽
    一天中有12個時辰,所謂12個時辰也就是24個小時。那麼中醫養生的12個時辰都要做什麼事情,還需要進一步的了解。這一天中都有哪幾個時辰可以安排養生,養生都有哪些具體的操作和好處,每天怎麼安排作息時間可以讓自己健康長壽。
  • 十二時辰養生法,子時到辰時,了解你的一天,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
    導語:我們一天有二十四小時,而一天的二十四小時對應著中醫的十二個時辰,這十二個時辰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以及與疾病的治療和預防都有著重要的聯繫。十二時辰,就是我們所知的,分別是子時(23~1時)、丑時(1~3時)、寅時(3~5時)、卯時(5~7時)、辰時(7~9時)、巳時(9~1l時)、午時(11~13時)、未時(13~15時)、申時(15~17時)、酉時(17~19時)、戌時(19~21時)、亥時(21~23)時),與之對應的就是我們的晝夜時間變化,以及我們的十二經脈氣血流注的順序。
  • 女人生於這幾個時辰,享福命!一輩子有錢不缺愛,嫁得最幸福
    導語:身為女人,誰都渴望有一個好的命運,嫁個好人家,能夠幸福地生活一輩子。但人生都不會那麼完美,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擁有想要的幸福。而在命理學來看,人的出生時辰,與命運有著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女人的出生時辰,能夠註定她們有著怎樣的人生。
  • 不知道你的內臟每天在幹什麼怎麼養生?快來看看吧-中醫生物鐘養生法
    辰時(7-9點)胃經旺,時是消化的最佳時刻。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早晨吃多、吃好不發胖。 巳時(9-11點)脾經旺,脾的消化、吸收和血質好,有利於吸收營養生血。「脾主運化,脾統血」,早飯在巳時已開始運化。
  • 三個時間,希望你能避開
    我們這一輩子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睡覺可是一件大事,如果每天睡覺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導致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下降,日積月累,對身體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從傳統的中醫角度來說,一天二十四小時又被分為十二個時辰,這十二個時辰又分別代表著人體的十二個臟腑,子時對應膽經、丑時對應肝經、寅時對應肺經、卯時對應大腸經、辰時對應胃經、巳時對應脾經、午時對應心經、未時對應小腸經、申時對應膀胱經、酉時對應腎經、戌時對應心包經、亥時對應三焦經。
  • 中醫12時辰養生指要,每天這樣安排作息可以健康長壽
    這並不是誇張,因為只有一次,他例外地看到本好書,想一口氣讀完,沒有按時出去散步,讓街坊們懷疑到底是否要以教堂鐘聲為準。先不要驚嘆或者獻上膝蓋,其實中醫養生在更早的時候,已經總結出了非常細緻完善的,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最佳作息規律,只是很少聽說有人能夠像康德那樣,做到極致中的極致。古人對於養生講究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話,只是其中最簡單的踐行。
  • 十二生肖何以選擇這十二個動物
    天下動物很多,古人為何選擇了這十二種動物為屬相?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闢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
  • 古代人沒有手錶,他們每天工作生活中是怎樣來計時的?
    在我國古代,天文星官根據日月運行規律、人民的生活習慣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正好對應著十二個生肖,分別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辰對應現在的時間是2個小時,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被分成了十二個等份。
  • 午時三刻是幾點鐘?為何古代行刑要挑午時三刻?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看著時間,來提醒自己該做什麼事了。現在我們到了午後都會用13點來表示下午一點。但是,這種時間制只是在民國時期才開始使用,那麼,這之前的人都是怎樣表達時間的呢?那時候的時間表達方式也很具有中國本土特色,古代是計時單位也叫時辰,那時候的人把一天表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是今天的兩個小時,根據民間說法,用十二生肖動物出現的時間來為時辰取名字。這也就有了子時、午時、亥時等等時間的名字。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常說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在古時,也是頗有講究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什麼道理呢?"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女孩忌諱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忌諱在子夜時降臨。
  • 屬雞人若在這5個時辰出生,天賜好命,一生大吉,富貴一世?
    辰時(07:00—08:59)辰時出生的屬雞人,性格溫順,待人誠實,言行一致,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卻不會固執己見,能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這個時辰出生的屬雞人,一生幸福,衣食豐厚,無論在仕途上或財路上都有貴人扶持,事業發展得順風順水,能夠一生大吉,富貴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