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三刻是幾點鐘?為何古代行刑要挑午時三刻?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2020-12-04 華太師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看著時間,來提醒自己該做什麼事了。現在我們到了午後都會用13點來表示下午一點。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十四小時制,這也是國際標準時間系統,這種時間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出現混淆,所以各國都採用這種時間制。但是,你知道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這種時間制的嗎?

答案是民國時期,民國時期,中國人改變了很多,也被迫接受了很多新的事物,其中就包括時間的改變。

但是,這種時間制只是在民國時期才開始使用,那麼,這之前的人都是怎樣表達時間的呢?那時候的時間表達方式也很具有中國本土特色,古代是計時單位也叫時辰,那時候的人把一天表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是今天的兩個小時,根據民間說法,用十二生肖動物出現的時間來為時辰取名字。這也就有了子時、午時、亥時等等時間的名字。

我估計人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午時的名字了,因為在很多的古裝電視劇中很多當權者都會宣判犯罪的人午時三刻問斬,感覺這都是司空見慣的東西,只要一犯罪可能就是午時三刻問斬,那麼你們有沒有好奇過,這是為什麼呢?午時三刻究竟有什麼魔力呢?為什麼那麼多人要選擇午時三刻呢?

其實,古時候的午時相當於今天的11點到13點這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也是中午時分,太陽最強烈的時候。三刻又是什麼時候呢?

原來,在古代除了日晷這種計時工具,還有使用漏刻計時的方法,這樣一天一夜就是一百刻,而且不受天氣和夜晚的影響。然而一刻鐘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

古代人都是處在封建時代,難免會有人有迷信。古代人認為殺人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無論此人是不是罪有應得,死人的鬼魂都會來找殺他的人以及與他有關的人。

人人都覺得應該選一個好的時間去問斬,以防有鬼魂出來找麻煩。而且在古人認為只有在正午12點也就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殺人才能夠壓制住人死後的陰氣,利用旺盛的陽氣衝淡死人的陰氣,壓制住死人的鬼魂。上面又說了午時三刻也只到11點45左右,為什麼不是12點呢?

中國古代很多王朝建立的地點都在西安,到了後期才有王朝選擇在北京定都。時間一久人們都選擇以西安時間為標準,這就會有一些時間差,所以北京地區的午時三刻就是西安時間的正午12點。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現在到了中午都會有午睡的習慣,如果不睡一會,就會感覺頭腦昏昏沉沉,無精打採。

古代人也是一樣,到了午時的時候,也會有想要睡覺的衝動,所以在此時的犯人,在太陽的照射下,人是非常迷糊的,這樣的話再行刑的時候,犯人的痛苦會相對來說小一點,對於犯人也是一種人性化的考慮了。

但是,並不是每一天的午時三刻都是可以問斬的。因為在西漢時期,董仲舒就明確提出,四季的分別,董仲舒認為刑罰應該在秋冬的時候完成。帝王也要遵守四季的變化,這就有了秋後問斬。而且到了唐宋時期,規定只有十、十一、十二月才可以執行死刑。

此外在這期間還會有,正月、每月的禁殺日、二十節氣日等等。這些日子都是不可以殺人的,仔細一算可以執行死刑的時間也是非常的少。

而且唐代的時候,法規可是明確規定,只有未時到申時,才可以對死刑犯動手,並不存在什麼午時三刻問斬這類詞語。到了明清時期就寬鬆很多,只是有些日子還是不變,需要嚴格遵守。但是在時間上就可以選擇在午時問斬了。

我想估計這個時候的死刑大多在午時執行的,這個時候的人的思想也被禁錮,自然也就迷信很多,人們更願意將自己的精神寄託於那虛無縹緲的東西。

所以在看古裝劇中也要關注一下史實,不能盲目跟風,人云亦云,認為古代執行死刑的時候都是午時三刻。

【感謝您的閱讀,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午時三刻」是幾點鐘,為何中國古人喜歡挑選「午時三刻」行刑?
    在古代,當有人犯下了嚴重的罪行時,就會被斬首或者實施其他的酷刑,古代的法律是十分嚴苛的,在我們平時看古裝劇時,就經常會看到有人犯下罪行時,會被宣布在午時三刻行刑。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行刑的時間並不是固定的,那麼古代的人又為什麼要規定在午時三刻行刑呢,難道是由於他們的法律規定嗎?
  • 古代為什麼要在午時三刻問斬,午時三刻是現在的幾點鐘?漲知識了
    古代的刑法很殘忍,其中斬首是古代最常見的死刑方式。不過古代處死犯人是有很多講究的,一般會選擇在午時三刻斬首。古代為什麼要在午時三刻問斬呢?你知道午時三刻又是現在的幾點呢?我來告訴大家!古代的計時方式跟我們現在的不一樣。
  • 說說古人行刑為什麼要定在「午時三刻」
    原標題:說說古人行刑為什麼要定在「午時三刻」看戲曲節目、歷史小說、古裝電影,常常會有「午時三刻開刀問斬」的話語出現。古人為什麼要選在「午時三刻」行刑呢?「午時三刻」有什麼說法呢?
  • 不一樣:古代殺人為什麼午時三刻?午時三刻是現在的幾點?
    ,那麼有沒有細想過為什麼古代劊子手行刑要挑選午時三刻這個時間呢?古代殺人為什麼午時三刻?古時候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古代殺人為什麼午時三刻因為此時陽氣最盛,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 古時斬首為何一定要在「午時三刻」,大概是現在的幾點鐘
    稍微較輕的刑罰諸如剃頭髮,刺字,剃鬍須之類的,就會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觀念無比根深蒂固的古代人無法接受,清朝時期的剃頭令,就有大量的漢人為此規定抗爭至死,相比來說,還不如斬首分屍之類的酷刑,死了就一了百了,不會繼續遭受痛苦。就算是流放,如果沒有錢打點的話,也是在遭受折磨之後再痛苦死去,可見古代刑罰不僅類別多,還比現代的刑罰更為嚴重。
  • 皇帝為何要將犯人「午時三刻」斬首?「午時三刻」是現在的幾點?
    經常在古裝「小說」或者「電視劇」中聽到類似於「午時三刻斬首」、「推出午門斬首」之類的話,那麼,小編就好奇了。「午時三刻」、「午門」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為何處死犯人還要這麼有講究?還有,「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幾點,小編對這個時間表示沒感覺?
  • 午時三刻到底是幾點?為什麼古代行刑,很多會選擇在這個時刻?
    大家看多了古裝劇,一定對犯人行刑的劇情太熟悉了,定要在午時三刻進行,而且每次要殺關鍵人物的時候總會在最後一刻沒有成功,不是有了皇帝或者上級官員的特赦,就是劫法場成功。那麼我國古代在選擇行刑時間上,為什麼偏偏是「午時三刻」呢?在這一時間行刑是有什麼講究和文化含義嗎?
  • 為何古代斬首要在午時三刻?三刻到底是幾點?古人的智慧讓人嘆服
    但是還有一句常說的話「午時三刻行刑」,這又是為什麼呢?冬天還好,夏天的時候午時三刻,不是正熱的時候嗎?還有那麼多人圍觀,難道不會覺得現場悶熱且腥臭嗎?在聽完解釋後,大家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任何事情都是有規矩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我國古代的刑法中,「秋後問斬」「午門問斬」以及「午時三刻問斬」就是斬首必要的刑罰規則,交代了行刑的時間和地點,看似隨口一說的話,其實裡面暗藏玄機。
  • 電視中選擇的「午時三刻」行刑,這一說法有什麼意義,是真是假
    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 ,經常能看到處斬犯人時,判官會說:「拉下去,明日午時三刻問斬」,為什麼一定是午時三刻,而不是別的時間呢?如果我說我國古代刑罰處置時間裡,根本沒有午時三刻這個說法,你信嗎?我們在電視中常見的殺人時辰就是「午時三刻」,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呢,這其實和民間傳的鬼魂因素有關,當時的人們認為,一天中午時是 「陽氣」最盛的時候。古代一直認為殺人是「陰事」,無論被殺的人是否罪有應得,他的鬼魂總是會來糾纏作出判決的法官、監斬的官員、行刑的劊子手等等和他被處死有關聯的人員。
  • 為什麼古代砍頭要在午時三刻?一陣背脊發涼
    我們看很多古代的影視作品中,要斬犯人的時候基本都選在午時三刻。行刑官就坐在那裡等午時三刻的到來。太陽已經出來了,很熱的天,大汗淋漓的,然後扔出去這個監斬的牌子。劊子手再手起刀落,人頭就落地了……那為什麼要選在午時三刻呢?
  • 古代處斬犯人為什麼要在午時三刻?午時三刻在現在是幾點呢?
    我們應該有很多讀者喜歡看古裝電視劇。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在劇情中看到,某人犯罪後,被判決午時三刻斬首示眾。我們都知道一天的時間是24個小時,但是古代的時間度量和我們現代人是不一樣的。那麼午時三刻究竟是什麼時間呢?我們先了解一下,古代人們是怎麼計算時間的吧。
  • 「午時三刻」是幾點?古代砍頭為啥在這個點,身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在古代,古人使用的計時方法是「十二地支計時法」,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時辰。時辰和小時不一樣,一個時辰等於兩個小時。古代子時相當於現在的晚上23點到凌晨1點;丑時相當於是凌晨1點到凌晨3點,剩下的十個時辰就以此類推。
  • 古代行刑總要說午時已到,午時是什麼時候?為啥都要選這個時間
    在古代,古人使用的計時方法是「十二分計時法」。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時辰。時辰不同於小時。古時候的一個時辰大約為現在的兩個小時。在古代,子時相當於晚上23: 00到凌晨1:00;丑時相當於凌晨1點到3點,以此類推,持續剩下的10個小時如下圖所示。在這眾多時刻之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時刻,那就是午時。
  • 甄嬛傳:汪景琪被梟首示眾,為何首級被掛在菜市口,午時三刻行刑
    甄遠道雖然平時小心謹慎,但卻忘了除了皇帝要注意,身邊的同事也要防範。把內心想法和鄂敏說了,結果被鄂敏抓住了這一點做文章。才有了後來污衊他與錢世名交好,說他有忤逆之心,最後慘被發配寧古塔。甄嬛不愧是甄遠道的女兒,兩人的想法幾乎一模一樣。
  • 古代的「午時三刻」說的是現在幾點?
    電視劇和戲文裡,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橋段,處決犯人時,朝廷命官們總會這樣說:「午時三刻那這個「午時三刻」究竟是現在的幾點呢?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從古代的計時工具「漏刻」說起。漏刻是古代最重要的計時工具。漏,指漏壺;刻,指箭刻,即由漏壺水面的高低,通過箭刻的標度米標來標示時間。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
  • 古代常說「午時三刻」,到底古代對時間是怎麼劃分的?
    在古代我國的時間則是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每個時辰的劃分按刻。因為古代計時的工具是用「銅壺滴漏」,由日壺、月壺、星壺與受水壺構成。日壺中的水以恆定的量漸次滴入各壺,直至受水壺。受水壺中有標有時辰刻度的銅尺表,水中還有指示刻度的浮舟,以指示該時辰所在的時刻。
  • 午時三刻究竟是幾點幾分,你知道嗎?
    午時是幾點到幾點 答: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中午11:00到中午13:00。
  • 煙雨江湖午時四刻是什麼時候
    煙雨江湖午時四刻是指遊戲中的時間,一刻十五分鐘,一時辰兩小時,指針指到午時是午時二刻,所以往午時後面數兩格就是了,也就是說午時四刻就是第三條線那裡,到了午時然後一直去找店小二就行了
  • 民間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科學依據嗎?
    隨著時間的流逝,城市中已經很少再流行俗語,但農村地區卻有很多人在使用。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則是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意思。一個好的「八字」是什麼?恕小編才疏學淺,無法給出大家準確答案。但在古人眼中,兩種出生時辰卻是不好的。第一種:女怕午時生。中國古代採用的是「十二地支」計時法,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而古代一個時辰,就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十二時辰分別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 《煙雨江湖》外賣小哥什麼時候出現 外賣小哥午時四刻任務攻略
    而在拉陶淵益入隊的前置任務鏈中有一個環節就是前往客棧找到外賣小哥,但是這個外賣小哥卻只有在特定的... 煙雨江湖外賣小哥什麼時候出現?玩家在行走江湖之際有時可能可以經由達成指定的事件來邀請俠士加入自己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