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減少

2020-12-05 騰訊公益

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物多樣性是指一定範圍內多種多樣活的有機體(動物、植物、微生物) 有規律地結合所構成穩定的生態綜合體。 這種多樣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物種的遺傳與變異的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其中,物種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它既體現了生物之間及環境之間的複雜關係,又體現了生物資源的豐富性。我們目前已經知道大約有200萬種生物,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種就構成了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具有豐富的價值:生物為人類提供了食物、纖維、建築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業原料。生物多樣性還有美學價值,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美化人們的生活。另外,生物多樣性還能激發人們文學藝術創作的靈感。無論哪一種生態系統,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野生生物之間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係,它們共同維繫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減少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要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就要受到影響。就藥用來說,發展中國家人口的80%依賴植物或動物提供的傳統藥物,以保證基本的健康,西方醫藥中使用的藥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發現的物質。

雖然,生物多樣性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福祉。但近現代,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及科技革命以來,人類的活動日益影響著地球的自然環境。

生物多樣性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目前世界上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消失。這是地球資源的重大損失,因為物種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消失的物種不僅會使人類失去一種自然資源,還會通過食物鏈引起其他物種的消失。

據國外的科學家估計,物種喪失的速度比人類幹預以前的自然滅絕速度要快1000倍。據聯合國環境計劃署估計,在未來的20-30年之中,地球總生物多樣性的25%將處於滅絕的危險之中。在1990-2020年之間,因砍伐森林而損失的物種,可能要佔世界物種總數的5-25%,即每年損失15000-50000個物種,或每天損失40-140個物種。在IUCN 2009年公布的紅色名錄中,2008年全世界有2496種動物、8457種植物受到滅絕威脅。中國的不少特有物種,如黑猩猩、藍鯨、小熊貓、大熊貓、東北虎、華南虎、亞洲象、麋鹿、犀牛、藏羚羊、丹頂鶴、揚子鱷、中華鱘、水杉、銀杏、紅豆杉、闊葉蘇鐵、長白松等等都面臨滅絕威脅。

相關焦點

  • 生物多樣性
    海洋及海岸帶物種及其棲息地不斷喪失,海洋漁業資源減少。    物種瀕危程度加劇 據估計,我國野生高等植物瀕危比例達15%—20%,其中,裸子植物、蘭科植物等高達40%以上。野生動物瀕危程度不斷加劇,有233種脊椎動物面臨滅絕,約44%的野生動物呈數量下降趨勢,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下降趨勢明顯。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發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
    該報告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定期發布的旗艦出版物,通過分析總結生物多樣性狀況和趨勢的最新數據,提出進一步實施公約的方向和方式。《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基於一系列指標、研究、評估報告和各國實施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報告,對全球實現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進展情況進行了總結,並基於國家報告,總結了《2010-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實施取得的成功和面臨的挑戰。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相互影響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礎之一。多種多樣的生物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於生態平衡,並為人類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 森林與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種內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集結而成的複雜的生物學複合體系,既包括生存個體及其攜帶的遺傳信息本身,也包括它們與其生存環境所組成的生態系統,以及各組成部分間的相互作用。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起學習《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又稱:生物多樣性國際日),是鑑於公共教育和增強民眾生態意識對在各層面執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重要性,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通過了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樣性公約》通過之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生物多樣性 都在講生物多樣性,它到底是個什麼鬼?
    知識點: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就是基因的多樣性。生物數量的減少,將導致基因資源損失,並且必然影響它所在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發生劇烈變化。將會加速生物種類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喪失。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生物多樣性
    基礎知識鞏固   一、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它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多樣性(即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物種類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三者關係:   (1)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最直觀的體現,是生物多樣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種類多樣性影響生態系統多樣性。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生物多樣性離不開公眾的參與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都有密切聯繫。再過兩天,5月22日,是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生物多樣性公約
    ,轉自搜狐  確認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共同關切的問題,轉自搜狐  重申各國對它自己的生物資源擁有主權權利,轉自搜狐  也重申各國有責任保護它自己的生物多樣性,並以可持久的方式利用它自己的生物資源,轉自搜狐  關切一些人類活動正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2020-05-24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全國首部!《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在昆發布
    5月22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海埂會堂召開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全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正式在昆明發布。此次發布的《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分為前言、保護成效、保護舉措、未來行動方向和結束語五個部分,共約2萬多字。
  • 人類世土壤生物多樣性的挑戰與機遇
    乾旱時間延長對大多數土壤生物造成負面影響,例如,減少原生生物[38]和大型土壤動物[39]的豐度和多樣性;暴雨事件正在日益發生,儘管通過增加水分含量,這些事件可以促進土壤生物的豐富度和多樣性[40],但帶來的澇漬和土壤侵蝕的增加可以減少土壤生物多樣性[38,39]。
  • 備戰中考 ▏生物考點37——生物的分類及生物的多樣性
    2.意義(1)有利於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併科學合理地利用生物的多樣性。(2)可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係和進化關係。三、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1.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
  • 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面臨挑戰
    東方網12月14日消息:不僅是三峽庫區魚類生態平衡遭受破壞,放眼整個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也正面臨嚴峻挑戰。曾幾何時,長江淡水生態系統在我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水生生物多樣性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生態和科學價值,長江經濟水產品一直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支柱,漁業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
  • 生物多樣性原理與生態農業發展
    我們想到用生物多樣性來解決這個問題。農作物品種減少,生物多樣性降低,其中就出了一個大問題:病蟲害發生嚴重。這些例子太多,比如美國上世紀70年代爆發的玉米小斑病,我國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也曾嚴重爆發。發展生態農業裡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品種單一化造成病蟲害的不斷發生,那怎麼辦?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施用農藥,但大量施用農藥帶來環境破壞和食品安全問題。
  • 郴州市林業局: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廣大的社會各界朋友們: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礎,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生物,我們就無法生存。但是,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物資源卻遭到了過度的開發和利用。目前,生物多樣性正遭受全球範圍內的破壞,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減少,環境汙染、氣候變暖、大氣臭氧層變化等生態災難離我們並不遙遠。據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警鐘已經響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刻不容緩。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曆年主題 2001年 「生物多樣性與外來入侵物種管理」 2002年 「林業生物多樣性」 2003年 「生物多樣性和減貧-對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2004年 「生物多樣性:全人類食物、水和健康的保障」 2005年 「生物多樣性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萬物薈靈,養治有方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層次和聯合體中生命的多樣化,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 多種環境壓力下生物多樣性空間差異加大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呂永龍課題組與挪威、英國和奧地利科學家合作,在多種環境壓力下中國生物多樣性減少的空間變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日益加劇的環境變化給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多重壓力,而且不同省份的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發展水平和外部壓力來源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以往很少有對多重環境壓力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大尺度研究。有關多種環境壓力下生物多樣性減少的驅動機制及其時空變異是一個前沿性研究問題。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影響
    生物多樣性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並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今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讓我們共同保護這些寶貴財富。  4.在可能的情況下,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知識,與危害生物多樣性的行為作鬥爭。  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的主要原因  1.大面積森林採伐、火燒和農墾。  2.草地過度放牧和墾殖。  3.生物資源的過度利用。  4.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  5.外來物種的大量引進或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