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知識——天球的概念及星座名稱對照表
今天想了想,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什麼天文知識呢?突然某日曆軟體彈出了星座運勢的提醒,那麼從今天開始就給大家介紹夜空中的星座吧。不過今天不具體地講哪個星座,我們先了解一下預備知識。這時候我們就想像著夜空是一張球形巨幕,所有星星都投影在這個巨幕上,因為恆星的運動要經歷很久很久時間才會有變化,所以它們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是相對固定的。不過太陽除外,因為太陽和太陽系的天體離地球很近,所以它們在天球上是運動的。人們想像中的天球和地球一樣,也有兩極和赤道,只不過名稱變了一下,叫北天極、南天極和天赤道。我們的太陽在天球上的運動軌跡叫作黃道。
-
北京天文館|假想的天球
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經過長期的觀察,已經對眾多星體的運動規律、出沒方向、位置變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並建立了「天球」的概念。到了近代,日心說確立以後,人類科學地掌握了星體的運動規律,以及確定星體位置的方法,明確了地球與「天球」之間的關係。所謂「天球」,其實就是一個假想的球。
-
天文坐標系——天文學科普講座之二
下面我們就介紹基本的天球坐標系:地平坐標系、時角坐標系、赤道坐標系、黃道坐標系、銀道坐標系,其中最常用的是地平和赤道坐標系。大家先看一個圖,我們首先介紹一下天球的概念。天球是天文學的一個輔助工具,用以研究天體的位置和運動的一個假想球。天球是以觀測者為中心,任意距離為半徑的球。
-
中國古代的天文儀器上,都有哪些稀奇古怪的小機關?一起來看看吧
就其寬度來說,用石或金屬造的更合理一些。當然用土造一較堅硬的臺子也不是不可能。二、日晷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現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表)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
怎樣在漆黑的太空中尋找有目標的星星?
利用類似於地理坐標增強版的定位系統,構建圍繞地球四面八方的虛構球體,我們可以定位夜空中的天體了。位於軌道中的GPS衛星天空中的坐標美國天文學會的新聞發言人Rick Fienberg在電子郵件中這樣解讀:「與地球上的經緯度類似,這是為了能夠在天空中確定獨一無二的坐標。」
-
深耕扣式電池產品行業,廣東天球將亮相IOTE2019深圳物聯網展
屆時,廣東天球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天球」),將在本次展會上精彩亮相。廣東天球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會展中心2019年7月30日-8月1日展位號為適應天球集團化發展規劃,2016年起,天球旗下東莞天球全資控股的廣東天球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將承繼廣州市天球實業有限公司原有經營業務和管理事務。走品牌發展之路,是天球電子實施質量方針的核心任務。
-
江詩丹頓的天文世界
男孩子小的時候大多喜歡仰望星空,少年馬化騰在迷上計算機之前,最大的興趣也是抬頭仰望,他當時唯一的課外班是深圳中學天文興趣小組。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裡寫到,1986年,初三年級的馬化騰用一架準專業級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從中學時代到今天執掌萬億騰訊帝國,他一直訂閱《天文愛好者》這本雜誌。
-
秦漢史:經過張衡的改進,渾儀成為古代一種重要的天文觀測手段
秦漢時期天文學的進步,天體觀測記錄的趨於完備、精細,是與天體觀測手段的改進、天文儀器的製作分不開的。中國古代的天體測量儀器,主要有渾儀、圭表、漏壺、渾象和星圖等。其中渾儀、圭表、漏壺,漢以前就有,至漢代有了改進;渾象為漢代的發明;戰國時有星表,到漢代發展成為星圖,使其成為天文觀測必不可少的工具。
-
大道至簡——粉青《天球》
《天球》 《天球》 工藝:粉青釉 | 規格:25.8X21cm | 作者:陳愛明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龍泉青瓷協會會長
-
1530年製造的天文儀器——星盤,是當時最先進的科技產品之一
這是一個古老的星盤,製作於1530年左右,發現於奧斯曼帝國境內,重約2939克,是一種觀察天文的儀器,可以用於確定時間和各種方向,存世量稀少,但在博物館內較為常見。世界上最早的星盤,大約出現在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150年的希臘文明中。
-
至今250年收藏在故宮珍寶館裡,純金打造,寶石鑲嵌的天文儀器
這件天球儀是故宮院藏唯一一件金質的,是乾隆下令造辦處花費重金打造的,外行一直把它看作是一件金珠輝映,價值不菲的僅供皇帝賞玩的器物,但是在天文學家眼裡卻是一件18世紀晚期中國天文儀器的實物代表,科學性極強。天球儀通高83CM,總重5201千克,球徑約30釐米,座、支架和天球三部分組成,由金葉錘打的兩個半圓合為一體,接縫處為赤道,球的兩端中心為南北極。
-
【天文9】什麼是歲差?恆星年與回歸年有何區別?地球的進動與章動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上期咱們介紹了哈雷對於天文學的貢獻,今天咱們要加深點難度了,因為從十七世紀末開始近代天文學得到的快速的發展,這要感謝牛頓力學和望遠鏡的發展,逐漸的人們開始嘗試解決一些古人留下的未解之謎了,還有一些天文學上比較棘手的問題
-
CVO2020來了,天文信息學年度盛會不見不散!
作者在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天文學最新進展編寫而成,歷經5版,歷久彌新,最新修訂增加了引力波、重子聲學振蕩、FAST等近10年來國際天文學研究的18項新進展。新版中還融入了AR技術,利用「愛一課」APP掃描書中圖片,即可觀看高清天文彩圖和視頻,圖片支持自由縮放,不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細節。本書可作為天文愛好者的入門讀物,也可作為高等學校天文選修課教材。
-
核小體定位數據及十九種核小體工具集合簡介
摘要近日,在Brief Bioinform上刊載了一篇關於核小體定位的數據及工具統計
-
歷史鉤沉:「中華」最初出現在天文作品
》記載中有提到過中華一詞,文中:東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第三星曰次將,其北,東太陰門也;第四星曰上將:所謂四輔也。這中華一詞,起先還是個「天文科普詞彙」。眾所周知,傳統時代的中國人是特別講究天文與人事對應的。在太微垣這個天宮中,東、西兩邊各有三座門,中間的門以中華命名,兩旁的門則以太陽和太陰命名。陽和陰,古人常用來表示天和地,而天地之間。但是畢竟「中國」不便拿來命名宮門,於是就從中國與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成為中華,從而搭配成了太陽、中華、太陰的宮門系列名稱。
-
ASIStudio發布會,帶你了解天文相機拍攝工具前世今生!
大疆的無人機有專門的「DJI」軟體,ASI相機也需要配套的電腦端操控軟體。不用說,依賴第三方軟體的風險係數往往要比自研軟體大得多。3天文攝影領域的野望從ZWO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在反覆強調一句話「讓天文攝影變得更簡單、有趣」。國外的軟體功能齊全,但是對國內的用戶來說,不僅有語言上的理解障礙,而且在使用習慣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
天文知識——銀河系
對了,這張照片向我們呈現的就是銀河的一部分,這是一張相機長時間曝光得到的照片,因為星光很微弱,我們想到得到更多的星光,讓它呈現在照片上,所以必須長時間的打開快門,讓它們在感光元件上留下印記。銀河從天蠍座和人馬座開始,在天球上跨越了20多個星座,佔據了星空的大片區域。銀河在經過天鷹座和天鵝座時,被分為距離15°的兩個分支,北支接觸蛇夫座、武仙座和天琴座,南支經過天鷹座和狐狸座,然後這兩個分支又在天鵝座α星附近會合。在這以後銀河逐漸暗淡,跨過仙后座和英仙座。以後的部分經過御夫座、雙子座、金牛座、獵戶座與麒麟座,只有冬季才可以看得到。
-
想入手天文望遠鏡?這些知識一定有用
在早期天文學的研究中,人類用肉眼觀察了許多年。望遠鏡的誕生讓天文學有了巨大突破,原本統統看不清楚,現在太陽系內天體有了結構,系外天體則有了區分。在大尺度結構的觀察上,超新星餘燼、河外星系、星雲等等有了區分,人類對宇宙尺度的認識開啟了新篇章。
-
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上)
但用玻璃透鏡組裝起來看清遠方的物體,這件事並不是伽利略第一個做的。讓我們回溯—下400多年前的歷史。在歐洲,很早就有製造玻璃用具的歷史,近代來自歐洲的玻璃茶杯、吊燈、裝飾品等都是非常華麗的。後來有人用碎玻璃磨製各種形狀的鏡片,發現有些鏡片能放大物體,於是就出現了放大鏡和眼鏡等實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