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畫系列 第二集《是枝裕和的海和貝多芬晚期四重奏》(下)

2020-12-05 文藝復興研習會

邊讀邊看邊去聆聽那些電影與書畫中的美妙音樂——大家好,我是狗則的膠片,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看書賞畫聊電影聽音樂。

第二集的下半部分依然是黑膠時間。接著上半集的話題,我為大家推薦一些有關貝多芬晚期四重奏特別是Op.131曲目的黑膠唱片!

No.1

首先是這張,阿馬迪斯弦樂四重奏(Amadeus StringQuartet)演繹的版本(DG)。

阿馬迪斯四重奏團在1948年成立於倫敦,他們的錄音和演出一直持續到1987年。其中由德國DG公司製作發行的大禾花系列(包括單曲、單張、早、中、晚套裝等)一直都是黑膠市場的熱寵。關於這一組合的介紹以及他們演奏的風格咱們還是交給這一集的副篇來詳述。在此我們主要說有關黑膠唱片市場中最具收藏聆聽價值的版本推薦。

上邊這張編號138899的大禾花單張是1964年壓片, 「紅頭」應該是這個曲目的頭版ED1,在此之前確實有一張60-61年錄製發行的編號138534的DGG大禾花也收錄這個曲目,這一套阿瑪迪斯的貝多芬年份更早,但是並非單片集,還附帶了Op.59的第一樂章。

上述兩張的不含郵價格在淘寶和ebay上價格總體比較接近,可能是因為國內的收藏習慣,按品相大致200-500不等,其系列中Op.59的錄製最早偏貴一些,NM以上的估計要過千。

品相中 價格供參考

同樣,套裝的選擇更適合完整地聆聽和解讀大師的作品。阿瑪迪斯四重奏組合分別出版了貝多芬早、中、晚期的合輯套裝,其中晚期為4LP。首版為1963年的大禾花人頭版,編號SLPM138 537—540,封面如下

4LP晚期四重奏套裝首版(1963)
市場售價NM-大約700左右

盒裝廉價版(再版)價格300上下,編號2541 156-159如下圖

No.2 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Quartetto Italiano)的演奏版本

義大利四重奏的黑膠值得收藏的大多是前期在Philips錄製發行的版本,後期版權給了Decca,所以二手市場上也是以Philips的系列為主。他們的單張LP市面上保有最多的是中期四重奏,價格適中。而他們所錄的貝多芬四重奏,不論前期、中期還是晚期的作品,在樂壇的評價都甚高,尤其是在1970年代所錄的全集,佳譽不衰,口碑還要高於同時期的阿瑪迪斯四重奏版本。這裡推薦兩個硬盒套裝,首先是1967年的標號6707 008的晚期四重奏4LP套裝。留聲機雜誌世紀百大唱片、企鵝唱片三星帶花推薦。

NM品的不太好找到了,上圖英版的價格很親民,不含郵大約300元左右

PHILIPS荷蘭壓片的我有一張同樣是企鵝三星的2LP折頁裝,這個應該是晚期四重奏套發的第二張,包含Op.131&Op,132。這一套相同風格外封的貌似還有他們演奏的莫扎特、舒伯特等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另一套套裝推薦就是上面提到的1970年代的藍銀交叉環頭版10LP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荷蘭壓片編號6747 272。

這版好品相的較多,大家可以權當做一個常識,就是盒裝的品相一般會好得多,我就總是能碰到NearMint這種幾乎原封不動的好事,我想應該是聽來不如單片裝的方便而大多作為收藏塵封的原因吧。

淘寶和Ebay連郵都要上千,或者更高

No.3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Alban Berg Quartett)的演奏版本

這個樂團成立的時間比上面兩個樂團晚得多,是在1971年由四位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年輕教授組成的,他們演繹的貝多芬四重奏蜚聲國際,幾乎每次演奏會,都會演奏貝多芬的作品。

Op.131單張版為HMV德國大狗版1984年DMM錄音,編號EMI ASD 1C 067 14-3664-1

盒裝4LP編號BOX EMI DMM EX 157 27 0114 3,價格都不貴200上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最後再簡單地為大家推薦幾個值得收藏聆聽的版本,包括茱莉亞四重奏、匈牙利四重奏、布希四重奏以及布達佩斯四重奏的版本。

No.4 布達佩斯四重奏的版本

上半集咱們提到過,電影《比海更深》裡老師播放的唱片就是日版CBS的布達佩斯四重奏套裝中的Op.131。

美版首版是COLUMBIA二眼立體聲編號M5S 677的盒裝5LP。

完美品相的高達1800一套

No.5 茱莉亞四重奏的版本

美版RCA的首推茱莉亞四重奏的版本,大名鼎鼎的LIVING STEREO系列陰影狗立體聲,編號LSC2626。因為對陰影狗的認同,所以價格大500的樣子也不奇怪。

No.6 匈牙利四重奏的版本

找到兩套EMI的10LP盒裝版本,一套是英版EMI郵票狗首版

可以看到eBay上品相相近但價格還是和國內有不小差距

另一套德國白金標首版,其實系出同門,價格也不相上下

No.7 最後是布希四重奏的版本

關於布希四重奏咱們第一集已經有所涉獵,唯一美中不足的恐怕就是單聲道和錄音技術的限制。EMI專門發行了一套DMM翻錄的HMV德國大狗版單聲道5LP盒裝貝多芬7首弦樂四重奏和3首小提琴奏鳴曲的合輯,英國本土發行,編號EMI DMM EX-137 29 0306 3。這張也是德國回聲古典大獎得主、留聲機雜誌推薦基本曲目優秀唱片以及企鵝三星帶花。Ebay和淘寶上都能找到,存世量不少,品相也一般不錯,價格基本相當,有單頭的朋友建議收一套。

最後,補上上集未來得及發送的兩個副篇視頻以便大家觀賞

連結1 貝多芬 弦樂四重奏 Op.131_第一樂章視頻欣賞2

連結2 書影畫第2集配屬視頻-可視化欣賞Op.131第一樂章

好了,此集絮絮叨叨說到這裡終於算是終結了。我是狗則的黑膠,帶領大家一同遨遊那些電影、書本、畫作當中的古典音樂,一起淘黑膠,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琥珀四重奏:因「樂」相「戀」15年
    琥珀四重奏的演奏成員均來自中央音樂學院,包括第一小提琴寧方亮、第二小提琴蘇雅菁、特邀二提琴馬魏家、中提琴戚望和大提琴楊一晨。15年間,他們用音樂解讀著貝多芬、舒伯特、亨德爾、莫扎特、德彪西、孟德爾頌等世界著名作曲家的音樂「密碼」。演奏之外,他們還會用「演講」「沙龍」的方式,跟現場觀眾聊聊什麼是弦樂四重奏,聊聊自己的音樂感受,分享一些琥珀四重奏「從我到我們」的故事。
  •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德國聯邦議院更是斥2億元專門用於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項目。從今年的下半年開始德國各州已經展開了一系列的預熱活動,迎接慶典,明年將攜手全世界50多個國家共同歡慶,為貝多芬獻禮。 歷史上可能沒有哪位作曲家在當世和後世比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更大了。貝多芬作為交響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大師無可爭議地處於主宰地位。
  • 貝多芬的遺產︱貝多芬:直面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然而,他卻以同期完成的《第二交響曲》和1804年創作的《英雄交響曲》顯出他勇於生存的決心。很多學者對於貝多芬的耳聾究竟幹擾了還是促進了貝多芬的中期音樂創作爭論不休。一個基本的事實是,貝多芬對於個人作品的技術要求和風格塑造的確在耳聾之後更上層樓。他似乎從內心裡克服了耳聾的病痛,並以驚人的內心聽覺和記憶力構築自己的音樂成就。
  • 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奧] 魯道夫 布赫賓德 著 馬莉娜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12 【內容簡介】 我在書中撰寫的是貝多芬的生平和他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 遇見貝多芬|十首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上篇)
    ,在小提琴奏鳴曲、大提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上,也同樣樹立起立於世界音樂史頂點的豐碑。有一種說法是,貝多芬的創作早期,他熱衷於小提琴奏鳴曲,但畢竟他是當時有名的鋼琴家,而到了中期,他又沉迷於弦樂重奏的音響效果,而轉向創作四重奏。也許這就證明了為什麼他創作小提琴奏鳴曲的時間脈絡。
  • 貝多芬原來還為曼陀林寫過作品?
    蕭士塔高維奇《e小調第二鋼琴三重奏》直到20世紀,依然有作曲家為這一體裁孜孜不倦地進行著創作,蕭士塔高維奇在二戰時寫了第七和第八交響曲後不久,又於1944年完成了《e小調第二鋼琴三重奏》。在寫這首曲子的第一樂章時,他接到了好友伊萬·索勒廷斯基突然去世的消息,年僅41歲。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一、概述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風格特徵 海頓,奧地利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一百多首交響曲,八十多首弦樂四重奏在倫敦,接觸到巴赫的復調作品和亨得爾的清唱劇,與海頓交往,學習了交響曲和四重奏的寫作方法。莫扎特的作品數量驚人,他最大的成就在於歌劇創作,他一生中創作近20部歌劇,成為德國歌劇的奠基人。另外,莫扎特在器樂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忽視,他將協奏曲固定為呈示部和華彩樂段的形式。他的創作是歐洲音樂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
  • 蘇州交響樂團《陳燮陽與完全貝多芬》系列首場開演
    上半年度的「陳燮陽與完全貝多芬」系列音樂會將繼續於4月22日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4月29日在太倉大劇院、5月1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精彩上演,該系列的每一場音樂會都有特定的主題,讓我們了解不一樣的貝多芬。
  • 成語「畫」消防系列漫畫第三集《背水一戰》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曹慶忠、王堉菲)為創新消防宣傳模式,切實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自今年五月份以來,秦皇島市消防救援支隊推出老幼皆宜的《成語「畫」消防》系列漫畫第一集《隨遇而安》、第二集《金蟬脫殼》。經各類媒體發布後好評如潮,簡單易記的消防安全知識得到線上網友紛紛點讚,線下群眾口口相傳。《背水一戰》漫畫中的「背水依站」取自成語背水一戰諧音,傳授給大家火災逃生自救第三招之高層火災逃生方法——「背水依站」:背,即背離起火點,反向逃生;水,即用水打溼衣物,加強保護;依,即依指示標誌逃生;站,即站在顯著位置,等待救援。
  •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坎城影評
    是枝裕和的人生哲學:廢柴也有日常之光       現在的你,有沒有站在自己當初所想像的未來?當是枝裕和腦海中出現這句話時,他的新片《比海更深》中的主人公們便有了雛形——那些面對無奈現實,又無法放棄夢想的,活在矛盾中的成年人。
  • 10月網影月榜丨《異獸覺醒》奪冠,《海大魚》位居第二
    10月網影月榜丨《異獸覺醒》奪冠,《海大魚》位居第二 2020-11-03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吳夜雨︱雜談魯迅先生與宋版書影箋及永樂大典箋
    民國年間,制箋業發達,文人雅士眾多,知名箋肆依照宋版書與《永樂大典》摹制的書影箋紙受到廣泛喜愛。制箋者可對外展現工藝精湛、藏品豐富,收藏者靜坐書案前,欣賞字體紙張之美,追慕先賢文章,怡情養眼。然而,偏偏有人對此不以為意,這並非旁人,正是《北平箋譜》的編輯者魯迅先生。他雖然在《北平箋譜》中遍選北平十家箋肆的代表作品,卻偏偏將宋版書影箋和永樂大典箋排除在外。
  • 致敬貝多芬 NOMOS推出Tetra Symphony交響樂系列腕錶
    [腕錶之家 品牌新聞] NOMOS剛剛宣布推出Tetra Symphony交響樂系列腕錶,全新腕錶是向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致敬之作,共有四種款式,其名稱均與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作品息息相關。四種款式分別是眾神火花(443/444)、歡樂頌(445/446)、永恆戀人(447/448)和費黛裡歐(449/450)。眾神火花出自貝多芬作品《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歡樂頌》中的「Gtterfunken」一詞,搭配暗鮭紅色錶盤;歡樂頌不言自明,搭配橄欖綠錶盤;永恆戀人指代貝多芬於1812年寫的一封神秘情書,搭配灰藍色錶盤;費黛裡歐則對應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搭配深藍色錶盤。
  • 日本導演大友啟史攜新作《影裡》世界首映 主演亮相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點擊查看專題  12月8日,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迎來一場日本佳片的世界首映,曾憑藉《三月的獅子》大獲好評的導演大友啟史,帶著他的新作《影裡》在三亞市1+X紅樹林影城與影迷「見面」。展映結束後,大友啟史和本片主演綾野剛、松田龍平出席映後見面會,與影迷分享拍攝期間的心路歷程,並現場互動答疑。
  • 薦書丨音樂的極境:薩義德古典樂評集|格倫·古爾德|薩義德|丹尼爾...
    編譯有《雅納切克私信集》(萊奧什•雅納切克[Leos Janacek] 著)。著有《陌上花來:回歸與遠行》。/124第十三章 《藍鬍子城堡》與《期待》 /133第十四章 極致瞬間:切利比達克 /141第十五章 彼得·塞拉斯的莫扎特 /149第十六章 席夫在卡內基 /155第二部分 1990年代第十七章 理查·施特勞斯 /165第十八章 華格納和大都會的《指環》 /177第十九章 聊聊歌劇製作
  • 趙燦鵬︱流動的《梁書》:書影背後的版本線索
    書影取捨的考慮是,李慈銘批校本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比較珍貴。李氏批校的學術價值較高,民國年間由王重民先生輯錄為《越縵堂讀史札記》十九卷。修訂中參考了《梁書》和《南史》的札記。《梁書札記》前身為此本批校(《梁書札記》卷首誤寫作北監本,因而有學者以訛傳訛,說李慈銘《梁書札記》根據的是北監本,不確)。書影選葉天頭有李氏批校一則,內容與《梁書札記》基本相同,節文見於修訂本卷五六校勘記,讀者可以參看。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250周年系列」音樂會。在今年的「經典947鉅獻光明·如實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中,貝多芬的作品也將貫穿兩天的音樂會,第二天的大舞臺更是以「貝多芬的音樂派對」為主題。曲目單:一、萊昂諾拉序曲第三號 貝多芬二、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第二樂章 葬禮進行曲:極慢板三、G大調第一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小提琴:王之炅四、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
  • 《崩壞3》月輪影鐵陣容過迪拉克之海怎麼玩 過迪拉克之海攻略
    導 讀 崩壞3遊戲中,很多玩家都忽略了月輪影鐵的輔助能力,月輪和影鐵的搭配在加上熾翎過迪拉克之海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 造就 | 從樣板戲少年到走上指揮之路,他聽了22年貝多芬音樂
    接著,他又給我看了一本厚厚的膠木唱片集。打開這個唱片集,我馬上認出來這裡邊有貝多芬,這基本上是一個貝多芬交響曲的集子。那個時候,這樣的唱片只能灌15分鐘的音樂。於是,第二天我就指揮了這個歌劇演出。第三天,《紐約時報》登文讚美評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