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大臣奸計殘害他人得鯨魚果報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資料圖)

一時,佛在舍衛城。大阿羅漢目犍連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獄、餓鬼道、傍生處以及人間、天界。尊者目睹地獄眾生遭受嚴寒酷熱、互相殘殺的痛苦,眼見餓鬼遭受饑渴的痛苦,觀察到傍生互相啖食及役使的痛苦,耳聞目睹人間的生老病死諸苦,亦見天人墮死的痛苦,之後如實向人們宣說,眾人了知各道痛苦後都對輪迴生起了厭離心。

一日,目犍連尊者在舍衛城中忽然不見,到了一個遼闊海洋中的傍生界。海水上中下三層:第一層深二萬八千由旬,內有一隻七百由旬長的大鯨魚,飢餓的時候,張嘴把海水及各種海生動物吞到肚裡,然後吐出海水,它的腹中又有許多寄生的小生靈吃它的內臟維持生命。第二層深二萬五千由旬,內有身長為一千四百由旬的大鯨魚,飢餓時吞食第一層海水裡的水生動物。第三層深二千五百由旬,中有身長二千一百由旬的大鯨魚,依靠吞食上面兩層的動物維生。此第三層海水中的鯨魚身上被許多大小動物咬成大小不等的若干節,有的一由旬、兩由旬,有的象小山,痛苦難忍,遊到岸邊,然因業力現前,五百個夜叉(八部眾之一,又作藥叉。指住於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或守護正法之鬼類)拿著斧子等各種兵器砍斷它的脊椎,鮮血淋瀝……它無法忍受再遊回大海,海水全被染紅,這時大小動物又來狠命咬食,忍受不了再返岸邊,復遭夜叉砍殺。它輾轉受苦,非常難忍,大聲哭叫。目犍連目睹此情此景,用聲聞智慧入四禪定觀察它的前世一直到聲聞眼無法觀察的每一生都是傍生。想到只有佛陀的智慧才能徹見無礙,應該到世尊前請問它的因緣,剎那間尊者從大海中隱沒回到舍衛城。

時世尊正為眾多眷屬傳法,目犍連思忖請問佛陀今正是時,即往佛前恭敬合掌啟問:「世尊,我常往詣輪迴五道察看眾生的種種痛苦,返回後告訴人們,令其對輪迴生起厭煩之心。我今去大海見一大鯨魚身長二千一百由旬,被大小動物爭相啖食,痛苦不堪,逃到海邊又為業力所現的五百夜叉砍殺,血染大海,如是輾轉受苦無間。我見它在聲聞眼無法再往前觀察的生生世世全是傍生,請問世尊它造了什麼惡業遭受這樣的果報?唯願演說前後因緣,我等樂聞。」

世尊告曰:「目犍連,這是它前世的業力所現。人天導師、正等覺山王如來出世時,其教法下有一受了三皈五戒的施主,一日對妻子說:『您天生麗質,又是賢妻良母,我們相敬如賓但我已在山王如來教下受了三皈五戒,只可以照顧您的衣食生活;或者我另找一位男子與你一起生活。』妻子回答:『我絕不願與他人生活,夫君既然已受三皈五戒,我自應該好好承侍於您。』他們夫妻共同過著清淨的生活。很多人垂涎他的美妻,其中有一位大鼻子大臣想方設法企圖得到她,一日,請了個證人,帶著很多金銀財寶來到居士家說:『麻煩您,暫時給我保管一下這些金銀財寶,我去國王那裡辦完事回來再取走。』居士很誠實地答應下來。過了一段時間,大鼻子獨自來到居士家說:『我來取前幾天放的金銀財寶,非常感謝你。』居士心無戒備,將金銀財寶原封不動地奉還,根本沒有料到其中有詐。又過了一段時間,大鼻子帶著那個證人一起來到居士家要求取回寄放的金銀財寶。居士非常驚訝:『你不是早就取走了嗎?』大鼻子裝出很氣憤的樣子說:『我在證人面前把金銀財寶交給你,今天來取你竟然不給,還倒打一耙冤枉我取回去了,真是豈有此理!』兩個爭吵不休,只有請國王裁決。大鼻子身為大臣又有證人,老實的居士成了輸家。大鼻子趁機用皮帶抽打居士,把他的肉一塊塊割下來,用斧頭打斷他的脊椎骨,令他在極度痛苦中去世。之後大鼻子去討好居士的妻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你,從現在起,你就是我的妻子,我們可以快樂地過一輩子!』當時,施主的妻子強忍著心中的悲憤答應下來,要求先火化丈夫的遺體。大鼻子假獻殷勤,把施主的遺體送到屍陀林。當火化遺體的火燃得正旺時,施主的妻子趁他不備,縱身跳入大火,為夫殉節。大鼻子沒得到女人,又造了極大惡業,後悔莫及。眾比丘,當時的大鼻子就是現在正受報應的大鯨魚。它先在地獄中於無量劫受極大苦報,再轉到傍生界一直作大鯨魚如是受苦。」

目犍連復又啟問:「世尊,此大鯨魚何時方得解脫?」世尊告曰:「未來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善意如來出世時它才轉為人身,在善意如來教法下出家,並證得羅漢果位。」眾多眷屬諦聽世尊詳細宣講前後因果,都對輪迴生起極大厭離心。世尊見彼等堪為法器,便傳了相應的法,有的得到加行道的暖、頂、忍、勝法位;有的得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羅漢果;有的得金輪王位;有的得梵天及帝釋天位;有的得緣覺、闢支佛位;有些種下了無上菩提的因;其餘諸眾也對佛法生起真實信心而皈依佛門。(摘自《百業經》)

相關焦點

  • 佛典故事:仙人的預言
    晚年得子的淨飯王,滿心歡喜地為太子取名為「悉達多」,希望這得之不易的兒子能夠「一切功德悉皆成就」。正當舉國歡騰之際,摩耶夫人因為孕育了尊貴的聖者而福慧俱增,於太子誕生七日後,依著殊勝的善業福緣,舍人道業報,生至忉利天。夫人離世後,悲傷的淨飯王特地請來摩耶夫人的姐姐摩訶波闍波提代為哺育太子,她把太子當作親生兒子一樣疼愛,悉心照護,關懷備至。
  • 佛經中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裡「善」的標準是什麼,要懂得
    佛經中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裡「善」的標準是什麼,要懂得。很多佛經都提到,「善男子善女人」。那「善」的標準是什麼,首先最低的層次,就是嚴持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也是做人的基本。
  • 揭秘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神秘含義
    由於因緣果報的關係,所以現前的生命形態各有不同。而佛陀善於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性,以不同的教理說法,度其出輪迴苦海。在佛陀的各種說法當中,譬喻說法是比較生動、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關動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時賦予了深刻的內涵,這也成為佛陀教化眾生的一個有效方式。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 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
  • 揭秘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神秘寓意
    象在佛教中是高貴的象徵,常以象王來譬喻佛的舉止如象中之王。由於因緣果報的關係,所以現前的生命形態各有不同。而佛陀善於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性,以不同的教理說法,度其出輪迴苦海。在佛陀的各種說法當中,譬喻說法是比較生動、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關動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時賦予了深刻的內涵,這也成為佛陀教化眾生的一個有效方式。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 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
  • 佛說:離開「邪知邪見」可得到八種果報,好運自然來找你
    佛說一個人若離開邪知邪見可以得到八種果報,「邪」當然就不正,「見」就是我們常說的看法,看法不正。所以學佛就要把不正確的觀念去掉,把多餘的看法放下,好運自然就來找你,本文就和大家分享離開離開邪知邪見所得到的八種果報。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
  • 縱使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自己造業還自受報,並非他人所能主宰啊!」波斯匿王想將受用賜予前者,豈料未曾種此福因的前者卻無緣領受,而他不願賜福的後者反以自己的福因居然得到。所以,苦樂果報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感召,並非「萬能的主宰」所能賜予。
  • 從佛經中的「共命鳥」,得來的感悟
    由於提婆達多經常性地和佛陀作對,所以在《百業經》等佛經中提婆達多出現的頻率很高。根據佛經記載,提婆達多犯有「五逆」,不同的版本所記載的略有出入,概括起來如下:1、投石器迫害佛陀。2、投下大石想砸佛陀,石頭碎片傷佛足而出血(出佛血)。3、放狂象害佛陀。4、至死比丘尼。5、置毒於手指甲中,而傷佛足。
  • 兩隻鯨魚的愛情,好美......
    鯨 魚 的 故 事文 = 於比克·舒比格從前有一隻鯨魚,他唱歌,但唱得不好。為了不嚇著他的兄弟姐妹們,他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才唱。和別人在一起時,他總是沉默。最開始,它是一個故事。故事裡有一隻害羞的鯨魚,他唱歌老愛跑調,同伴們就總笑話他,慢慢地慢慢地他越來越不愛唱,越來越喜歡一個人呆著。直到出現了另一隻鯨魚,她喜歡他的歌聲——即使跑調跑到姥姥家,甚至她連他不說話的時候都喜歡,於是這兩隻鯨魚,他們一起遊著,互相陪伴,不再孤單。在故事之後《鯨魚》是一首詩。
  • 預言小故事——佛經的由來?佛經真正的用意?竟然一切都是誤解!
    預言小故事——佛經的由來?佛經真正的用意?竟然一切都是誤解! 佛經的由來,以及真正的用意,至今,無人真懂。許多聲稱能看懂的人,也都是本末倒置,不懂裝懂而已。 那麼,佛經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能看懂下文的,你自然就明白了「佛號」、「佛咒」與「佛經」的真正意義。 《問 佛》 世人問佛,佛經千百卷,世間通悟者幾人?佛曰無一。知皮毛者幾人?佛曰無一。悟萬分一者幾人?佛曰無一。那佛經何用?佛曰無用。
  • 釋慶道:猴子在佛經中常常代表凡夫眾生的心意
    桑吉扎西攝 先說說佛經裡猴子常常代表什麼。在佛經中,猴子常常代表凡夫眾生的心意。因為猴子心性愛動,抓耳撓腮、左顧右盼、上蹦下跳、遊來蕩去,一刻也難定住,難捉難調,常常舍一取一,是不是很像凡夫眾生五心不定時?《維摩詰所說經》中,維摩詰大士也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 前生這些事做得多了,今生就聰明(宣化上人)
    所以,前生做了很多陰騭的事,今生就聰明;還有你前生看的佛經多,念的經多,如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幾萬遍,今生也會聰明;讀書讀得多,今生也會聰明。所以說「聰明乃是陰騭助」,這個聰明是宿世有修行、有德行,所以今生才聰明的。陰騭引入聰明路:因為有德行,所以你才聰明的,是這德行把你引導到聰明的道路上。
  • 本生故事:七歲神童虎口喪命 轉世輪迴精通佛經
    編者按:今天這篇故事出自《六度集經》,原題為「小兒聞法即解經」,由許鈞居士譯為白話文。《六度集經》,又作《六度無極經》《六度無極集》,三國東吳高僧康僧會譯,集錄佛陀過去世行菩薩道時九十一則本生故事,配合大乘佛教所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而成,故稱《六度集經》,其特色在闡揚大乘佛教之菩薩行。
  • 浪費食物的人,來生會得什麼果報?(宣化上人)
    >浪費食物的人,來生會得什麼果要知道世上沒有飯吃的人,都是因為在往昔糟蹋食物,所以今生才受沒有飯吃的果報。這個淺顯的道理,必須告訴大家,讓大家明白之後,才不會糟蹋東西。管理廚房的人,為大眾預備飲食,要運用智慧,要有營養,又合衛生,為大眾服務的功德是無量的。每天要檢查冰箱,容易壞的食物要先吃,不易壞的食物,則妥善保存。不可將食物糟蹋,丟到垃圾桶中,這簡直是造罪業,大家要謹之!慎之!
  • 美國查證海軍所用聲吶殘害動物:海豚鯨魚很悲劇
    周星馳電影《美人魚》中,人魚故事的起源就是因為企業家投擲聲吶開發海洋,導致美人魚群體傷亡慘重,展開復仇行動。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人類活動對海洋動物的破壞也屢屢發生。TheVerge報導稱,美國海軍從2012年開始使用的一種訓練用低頻聲吶(LFA)正在瘋狂侵害著海洋哺乳動物,比如鯨魚、海豚、海豹、海象等。
  • 淨空法師:讀地藏經要注意這些關鍵字眼,否則你會誤解佛經
    這個果報太殊勝了,所以有許多人看到經上這樣說,他懷疑。說經上講得太誇張,與事實真相不符合。這個說法實在說是有過失,他沒有了解佛經所說的義趣。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重要,你把佛的意思錯解了,這是大乘經,這不是小乘經。大乘經是菩薩修的,凡夫可不可以修菩薩行?可以。
  • 一切皆有因果,這幾種人,切記萬萬不能去傷害,果報不可思議!
    佛說:「世間一切皆有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種下了什麼樣的因,就必然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有因必有果,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古今聖賢,無有一位,不是深信因果者。但凡具足德行之人,皆是慈愛眾生;而愚痴凡夫,往往就會因為利益,從而做出種種傷害他人之事。
  • 《擱淺的鯨魚》背後,我們該如何給孩子講故事
    據說,每年都會有2000頭鯨魚在世界各地的海灘擱淺。科學家至今仍無法解釋鯨魚擱淺的原因。這讓我想起了一本圖畫書,叫《擱淺的鯨魚》。在《擱淺的鯨魚》中,莎莉和兩個哥哥因為錯過了最後一班校車,急急忙忙走路回家。在緬因州小鎮的沙丘上,他們遇到了一頭擱淺在沙灘上的大鯨魚。為了拯救這頭鯨魚,他們一趟趟追趕退潮的海水,把自己的衣服浸滿水,再跑回來淋到鯨魚身上。但這無異於杯水車薪。
  • 一個故事告訴你業因果的不可思議
    阿那律尊者此時用神通觀察,知道這個腹中的孩子一定會出家行道,證得阿羅漢果,施主及其家人被調化的因緣也已成熟,應由他度化,便來到施主家,為他們傳授了相應的佛法。 施主一家問道:「您這麼了不起的阿羅漢為什麼不帶侍者呢?」阿那律尊者說:「因為沒有侍者,你能否為我找一位呢?」施主說:「我家的兒媳身懷六甲,將來孩子出生了,就把他供養給您做侍者。」阿那律尊者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