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告訴你業因果的不可思議

2020-12-05 騰訊網

文:慧燈法師

《百業經》中有一個公案。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比丘叫做「能願」,他的出生很奇特。一時,佛在舍衛城。當地有一位財富圓滿如多聞天子的施主。他的兒子長大後娶妻,生活美滿幸福,美中不足的是他們夫妻結婚了很多年都沒有孩子,就一直祈禱各種天尊,希望能有一個孩子。

終於有一天母親懷孕了,她感覺應該是一個男孩,於是很高興地跟丈夫說:「我應該會生一個男孩。」丈夫非常歡喜,供給妻子美妙雅室和豐美飲食。阿那律尊者此時用神通觀察,知道這個腹中的孩子一定會出家行道,證得阿羅漢果,施主及其家人被調化的因緣也已成熟,應由他度化,便來到施主家,為他們傳授了相應的佛法。

施主一家問道:「您這麼了不起的阿羅漢為什麼不帶侍者呢?」阿那律尊者說:「因為沒有侍者,你能否為我找一位呢?」施主說:「我家的兒媳身懷六甲,將來孩子出生了,就把他供養給您做侍者。」阿那律尊者說:「好!我們就這樣說定了!」

孩子出生後取名能願。果真,能願稍微長大一點的時候,尊者又來到他家並故意問施主:「這是那個還未降生時您就已答應送給我做侍者的孩子吧?」施主說:「確實是他,這就是我們曾經承諾要交給您的孩子,他給您當侍者。」於是阿那律尊者攝受了他,給他講經說法;能願成了阿那律尊者的侍者。

但是沒過多久,能願生病了。尊者忙於弘法無法照顧,只好由能願的父母來照顧;他的父母不便在家和寺廟之間反覆奔波,就祈請尊者把孩子帶回去照顧。阿那律尊者同意了。雖然能願比丘的病怎麼也治不好,但他通過觀修生病的痛苦,從而證得了阿羅漢果,沒多久就示現無餘涅槃了。

這時眾比丘們很納悶兒,問佛陀:「他是以什麼因緣出生在富貴人家,從胎裡就許給了尊者做侍者,卻在證得阿羅漢果後沒多久就示現了涅槃呢?」

佛陀回答,在許多劫以前,一位大臣有兩個兒子:哥哥奉行善法,發菩提心,精進修持,後來成為賢劫第一尊佛(拘留孫佛);可是弟弟無惡不作,尤其嗜好打獵殺生。

哥哥想要度化弟弟,就對他說:「你真的不能再這麼做了;僅殺害一眾生,都將感得償還五百世性命的果報,更何況你那麼喜好打獵。」在哥哥的度化下,弟弟終於醒悟,並做了懺悔;可因為之前傷害了太多性命,之後的生生世世都得感受短命多病的果報;即使在最後一世將成為最後有者、證得阿羅漢果,都無法避免這種痛苦。

佛陀說,這就是業果的不可思議,殺生一定會使你感得痛苦的果報,而你發願行持佛法也自然會獲得解脫;因為因果從不欺騙誰,也從不錯漏。通過這個公案可知:主動殺害一個有情的性命,將感得多世短命多病等的果報。

——文章根據菩提洲網站在線課程講釋整理

相關焦點

  • 《DNF》巫女因果業火符技能介紹
    巫女因果業火符技能研究,一起來看看DNF巫女因果業火符技能攻略吧!1.丟出一個符咒,符咒範圍內減少1... 女聖職者中,巫女是非常受玩家歡迎的一個職業,很多人都很喜歡玩,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DNF巫女因果業火符技能研究,一起來看看DNF巫女因果業火符技能攻略吧! 1.丟出一個符咒,符咒範圍內減少100%移動,還有50%攻速。
  • 索達吉堪布:該如何理解業因果?
    文:索達吉堪布  所謂的業因果,展開來講廣大無邊,概括而言就是,眾生所造的一切善惡業,無論多久都不會失壞,只要因緣聚合時,必定會成熟相應的果報。  比如一個人生病感受痛苦,也許就存在兩種因緣 ,一個是近的因緣,如吹風著涼、食物變質等等,另一個是遠的因緣,如前世曾殺害、毆打過眾生,造了種種惡業。  佛教認為,人們即生中遇到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偶然的,而是與前一世或者許多生世以前的業有關係。
  • 佛教啟示:因果的五大定律
    因果和每個人的命運都息息相關,懂得因果,深信因果,知曉因果和生命的連接關係,才會懂得如何去改變我們的命運。佛門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那麼,因果究竟有什麼樣的規律?這就是說,所有的因果報應,都不是別人造成的,都是源於自己過往所作的善惡業,不是哪位神靈、神秘力量強加在你的身上的,完全都是自己造作,自己受果。就像是你曾經往地上扔下一塊西瓜皮,這業便會一直跟隨著你,總有一天你會被這塊西瓜皮滑到,這就是果,這就是自作自受。
  • 一位法師的因果業報
    你殺人之父兄,人必殺你的父兄。這樣的互相殘殺,永無止境。就因為殺生太多的緣故,所以果報來得很快。所謂「現世現報」。現在的人,為甚麼生些奇怪的病症?一言以蔽之,就是從殺生而來的。你殺了眾生,眾生就來向你討命債。這種怪病,醫生也束手無策。那該怎麼辦呢?這就要真心懺悔,改過自新、多做有利益眾生的功德,才能消除宿現業。若是不這樣去做,恐怕不容易好的。
  • 做了羅漢也要背負因果,看看這個故事,就知道了,千萬要注意啊!
    今天又聽王瞎子卜得這話,忿了一口氣,回店歇了一夜,第二天僱人挑了行禮,徑直去靈隱寺投奔印鐵牛長老出家,做了一個行者。郡王對可常說:「你作一篇詞,要見你本身的故事。」可常合掌問訊完畢,口佔一詞名《菩薩蠻》:「平生只被今朝誤,今朝卻把平生補。重午一年期,齋僧只待時。主人恩義重,兩載蒙恩寵。清淨得為僧,幽閒度此生。」
  • 佛教:長相醜陋是因為這原因,佛陀親自開示,告訴我們因果的真實
    眾人都不知道原因,而佛陀卻告訴了我們其中的因果。為何有人長相漂亮,有些人卻醜陋呢?原來是這個原因。佛陀對波斯匿王說道,你如果想要請那位聲音動聽悅耳的師父出面,就必須先供養了之後才能相見。波斯匿王沒有猶豫,當下就做了供養。
  • 一切不可思議的巧合,都不過是必然因果的延續
    追溯起來,其實是有一切不可思議的巧合很多必然性的。如,他打鼾非常嚇人;他正在跟人聊天都可以睡著;生前幾天,各種加班導致他非常疲勞……唐伯虎說:「一切巧合,都不過是必然因果的延續。」不過是所有變化,如溫水煮青蛙般,悄無聲息在發生。大體上的一致,麻痺了我們。我們心目中那個才華四溢的風流才子,為什麼能說出如此滄桑的話來?
  • 因果不是迷信,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規律
    我們看一個省部級以上的官員突然鋃鐺入獄的時候,很多人在議論紛紛,探討什麼原因,在那猜測,眾說紛紜,其實我們古聖先賢在經典之中早都告訴了我們原因了,只是我們沒有虛心的去學習,那麼《易經》上就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所以為什麼今天會有鋃鐺入獄的結果呢?
  • 彌勒菩薩開示:善惡終有報,2個佛教故事,告訴你因果是否存在
    佛教最為重要的核心觀念就是「因果」,而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必然是深信因果的。可依舊有很多有善心,也常做好事,但會對因果懷疑的人。這種懷疑也致使人們雖然明了佛教是教人向善的,但還是會懷疑佛教所說的「善惡終有報」是否是真的,因果報應真的存在嗎?我們看完下面這兩個小故事,就會明白。好人沒好報?
  • 全新理解因果律
    就像我們在第二講裡提到的,比平衡法則更高一級的法則是恩典法則,也就是一個更高的源頭、一個更高的聖者,他也許能夠恩典你、也許能夠免除你的債。但那個恩典並不是平白無故地使你的業消失了,它僅僅是轉移了你的業,所以那些恩典你的人意味著他為你承擔了業。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美赫巴巴和他的五個大師裡面的一個——叫烏帕斯尼·馬哈拉吉,他們生前都有意地把自己關進籠子。
  • 算命先生永遠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俗話說的好,行有行規,道有道行,而作為算命師這一行業,也有這許多不為人知的行業潛規則,而這些行業內的秘密,算命先生一般都不會隨便告訴你的。話留三分,算命先生永遠不會把所能算出的結果都告訴你。一般精通算命的人都相信因果,所以一般幫人預測的時候,算命師都不會把預測出的結果全盤告訴你,一則是不想因為一些重大事情洩露天機而沾染因果,二則是不想多造口業,因為自己的多嘴而導致預測者命運發生改變。幫人算命從無免費之說。卦金無多少,但不可沒有,「天機將啟、說破有利」,道破天機就要沾染因果,而收取費用,只不過是抵消因果的一種方法而已,大事多收,小事少收。
  • 說別人「缺點」的報應,因果總是驚人的相似
    有個詞叫「緣會,」意思是說,因果都是相對的,傷害的對方,也是傷害了自己。如果一方失去了,另外一方也就沒有了,這叫緣會。同樣的道理,常說別人的「缺點,」也是在暴露自己的缺點,因果總是驚人的相似。口為禍福之門,如果說別人的缺點,是善意的,不會有罪過,但這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事,聖人能看清一個人根基的深淺,你說的對方的缺點,對方能不能接受,這是主要的,如果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最好止語。
  • 「天空」:告訴你另一個霍金的故事
    我是一個樂觀的、浪漫的,並且頑固不化的人。(霍金自我評價)[人物軼事丨告訴你另一個霍金的故事]: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人如果什麼夢想都沒有,就等於死亡。(霍金自我評價)霍金冰桶挑戰:2014年,72歲的霍金接受「冰桶挑戰」,子女代其冰水澆頭。
  • 學佛必知的8個因果定律!
    面對不順心的一切境界,首先要深信因果,別人怎樣傷害我,說明我前生就怎樣傷害過人家,認帳認命。如果不相信因果,就等於以前借人家的錢,現在賴帳不想還。有的人不信因果,他說「我沒看見就等於沒有」,就好比你沒看見美國,就說沒有,那對嗎?那是你自己的見解。迎面而來的,都是你命運中有的,躲是躲不掉的,只有隨緣才能了業。
  • 人間的四大因果法則,我們都逃不過
    那些始終可以主導命運的人,都懂得這四大因果法則。01回聲法則世界是一個空谷,生命是一種回聲。你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就會聽到什麼樣的聲音。世間種種,皆有因果。《左傳》裡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晉朝大夫魏顆的父親去世前,要求把自己的愛妾祖姬放還自由身,任其改嫁。但病危神志不清的時候,又改口說要她殉葬。父親去世後,魏顆不忍,於是讓祖姬改嫁他人。
  • 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
    其實,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現在一生,已有過去的無量數生,尚有未來的無量數生。現在這一生,若將過去及未來的生命之流連貫起來看,實在還不及石火光影那樣的短促渺小。善惡因果是貫通了三世漸次受報的,業力的大小輕重便決定了受報的先後等次。
  • 因果規律,四點告訴你,如何才能算富有的人?
    佛家的文化告訴人們,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這一規律,就是從2500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發現的真理。因緣和合的果報,告訴人們要以積善消業來修道,改變自己和修正自己的錯誤觀念。富有並非有錢才富有,富有是體現在每個人的價值觀的取捨,每個人對待富有都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有錢有勢,但不道德,這能算富有的人嗎?
  • 三大因果律,知否,知否?會用之,今生必受益
    因就是業因,也叫因緣,果就是結果,因會在條件成熟時必然結果。『業』就是一切的身、心活動、作為。報就是對『業』的回應和反作用。故業就是因,果就是報;業報就是因緣而結的果。身、口、意、即是成佛之器,也是造輪迴業的根源。
  • 禍從口出,網絡是虛擬的,但因果不虛
    佛陀說:「你造惡業時理應啼哭(但那時卻未流淚),如今惡果成熟已轉為旁生,哭又有何用?快向這位比丘懺悔!這位比丘,你辯論時激怒對方,無疑也應頂禮懺悔。」於是,年輕比丘和毒蛇互相頂禮懺悔。在場眾人驚嘆不已,更加對佛陀生起信心,對因果生起誠信。
  • 因果律是如何不再成為科學界真理的?量子和混沌理論告訴你
    你相信因果報應,有因必有果嗎?曾經因果律一直被人奉為圭臬,「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我們深信不疑。然而,上個世紀以來,量子物理學的發現,讓因果律不再嚴格遵從,在全世界引起劇烈反響。接下來我將聊聊,科學的新發現是如何讓因果律不再成為真理的。因果律表明一個事件(原因)和另一個事件(結果)之間存在一個必然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