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羅漢也要背負因果,看看這個故事,就知道了,千萬要注意啊!

2020-12-02 尚思修善學佛

話說南宋高宗紹興(高宗年號)年間,溫州樂清縣,有一秀才,姓陳名義字可常,年方二十四歲。

陳可常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無書不讀,無史不通,詩詞歌賦,張口即來。可任是如此聰慧,卻屢試不第,讓人遺憾。

陳可常去臨安(杭州)府眾安橋 ,找著名的鐵算王瞎子問命數。得兩句話說:「命有華蓋,因債而來。官財皆無,出家消災。」

陳可常自小聽母親說,生他時夢一金身羅漢投懷。得!今天又聽王瞎子卜得這話,忿了一口氣,回店歇了一夜,第二天僱人挑了行禮,徑直去靈隱寺投奔印鐵牛長老出家,做了一個行者。

雖然聰明博學,可是不能及第

為什麼不正式出家呢?因宋前,後周柴榮曾立下一政策,凡出家人必須有政府頒發的度牒才算數。

靈隱寺這個印長老,博通大乘經典,座下有十個侍者(徒弟)因都沒有度牒,所以只是做行者。這十個侍者,以天幹為序,號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皆讀書聰明。陳可常在印長老座下做了第二位侍者--「乙」。

紹興十一年間,高宗皇帝(趙構)的舅舅吳七郡王,端午節帶著家裡的都管、幹辦、虞候、押番一干人等來靈隱寺齋僧,送米粽。

先有報帖報知長老,長老引領眾僧鳴鐘擂鼓,迎接郡王。

郡王是高宗皇帝的舅舅

郡王上殿焚香禮佛,長老領眾僧參禮獻茶,眾僧分立兩旁。

郡王說:「每年五月重五,入寺齋僧送粽,今天也是依照慣例進行布施。」

眾人忙著分發粽子,郡王閒步外面廊下,見壁上有詩四句:

齊國曾生一孟嘗,晉朝鎮惡又高強。

五行偏我遭時蹇,欲向星家問短長。

郡王見詩有些怨意,不知道是何人所作?回到方丈,長老設宴款待。

郡王問:「長老,你寺中有何人能作詩?」長老:「覆郡王,敝寺僧多,座下侍者皆能作詩。要說作的比較好的是我座下的『乙』侍者,他是秀才,因屢試不第才出家的。」

郡王說:「與我喚來!」

陳可常來見郡王,郡王以粽子為題讓他作詩。

可常詩曰:香粽年年祭屈原,齋僧今日結良緣。滿堂供盡知多少,生死工夫那個先?

郡王見可常有才,人又漂亮,大喜

郡王聽罷大喜道:「好詩!」又問可常道:「廊下壁上詩,是你做的?」

可常答:「覆恩王,是侍者所做。」

郡王說:「既是你做的,且說來聽聽,是什麼意思?」

可常說:「齊國有個孟嘗君,他是五月五日午時生。晉國有個大將王鎮惡,此人也是五月五日午時生。小侍者也是五月五時生,卻沒有人家的命,受此窮苦,以作下此詩自嘆。」

郡王問:「你是何處人氏?」

可常答:「小侍者是溫州府樂清縣人氏,姓陳名義,字可常。」

郡王見陳可常言語清亮,人才出眾,意欲抬舉他。

當日就派人去臨安府僧錄司討來一道度牒,將他剃度為僧,用他的字可常做了法號,讓他做了郡王府內門僧。

光陰似箭,不知不覺又到了端午,郡王一如既往地到靈隱寺齋僧。

長老與可常並眾僧接郡王入方丈室,奉茶設宴招待一番。

郡王對可常說:「你作一篇詞,要見你本身的故事。」

可常合掌問訊完畢,口佔一詞名《菩薩蠻》:「平生只被今朝誤,今朝卻把平生補。重午一年期,齋僧只待時。主人恩義重,兩載蒙恩寵。清淨得為僧,幽閒度此生。」

郡王給可常要來度牒,賜予出家

郡王大喜,盡醉回府,並將可常帶回見夫人。

夫人見可常聰明樸實,十分歡喜。

郡王與夫人解粽,將一個粽子遞給可常,教可常做「粽子詞」,還要《菩薩蠻》。

可常要來紙和筆寫道: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郡王見了大喜,傳旨喚出新荷,叫她唱可常這詞。

那歌伎新荷生得面白唇紅,舉止輕盈。手拿象板,唱起來了,呢喃細語繞梁不絕。

人生坎坷多,無端降下禍

時間飛快 轉眼一年過去了,又到了五月五日端午節,郡王又要去靈隱寺齋僧。不想大雨如傾,郡王去不成,吩咐院公代他前往,並教同可常到府中。

院公齋僧完畢,說與長老,長老說:「近日可常得一心疾,出不得僧房,我與你同去問問他。」

院公同長老至可常房中,可常睡在床上,對院公說:「拜覆恩王,小僧心病發作,不能去侍候郡王。有一柬帖,與我呈予恩王。」

院公帶著這封柬帖回府告訴郡王可常心疾發作的事。

漂亮的新荷誣陷可常

郡王打開柬帖,又是《菩薩蠻》一首:

去年共飲菖蒲酒,今年卻向僧房守。好事更多磨, 教人沒奈何!主人恩義重,知我心頭痛。待要賞心荷,爭知疾愈麼?

郡王見詞很是高興,不過可常不能到來也是稍有遺憾。於是隨即吩咐傳新荷來唱此詞。

一會有管家婆前來稟道:「恩王,近日新荷眉低眼慢,乳大腹高,出來不得。」

新荷懷孕了——誰的?

郡王大怒,將新荷送交府中五夫人處勘問。看看這就是世間的不平等,你郡王都不止五個夫人了,還不許人家偷個情。

新荷供說:「我與可常奸宿有孕。」不會吧!人家可常平日在寺中吃齋念佛,大門不出,人家什麼時候給你奸宿了?

可是郡王不考慮這些,怒道:「怪不得這禿驢詞內都有賞新荷之句,他不是害什麼心病,是害相思病!」

教人吩咐臨安府,差人去靈隱寺,拿這個「花和尚」。

人心如鐵,官法似爐

這等靠裙帶關係上位的權者,智慧就是欠缺啊!這就是「家天下」的弊端,越腐敗,越是「一言堂」。政府是他一家的嗎?再說就是有姦情也是兩廂情願。

可常被帶到臨安府,府尹升堂,「冬冬牙鼓響,公吏兩邊排;閻王生死案,東東嶽攝魂臺。」府尹問:「你是出家人,郡王這樣恩顧你,緣何做出這等沒天理的事出來?你快快招了!」

可常說:「並無此事。」

府尹得了郡王的吩咐,哪裡肯聽,喝道:「左右拿下好生打!」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直打的皮開肉綻,鮮血逬流。可常受不過只好招供。看看就知道古時候有多少冤枉的人了。

將新荷勘問,一般供招。

臨安府將可常、新荷的供招呈給郡王。

郡王本要打殺可常,因他滿腹文章,不忍下手,監在獄中。

只要進了官府衙門就要脫層皮

卻說印長老自思:「可常是個有德和尚,日常山門也不出,只在佛前看經,便是郡王府喚去半日,也是當日就歸,又不在府中宿歇,此奸從何而來?」於是他連忙入城去『傳法寺』央求住持槁大惠長老一起去郡王府給可常求饒。

兩位高僧見到郡王,請郡王念平日錯愛之情,可以饒恕可常。郡王請二位長老回寺,明日吩咐臨安府從輕發落。

槁長老在路上對印長老道:「這也是可常的宿世冤業,註定要受此劫。」

此日臨安府按照郡王的意思,將可常杖一百,追回度牒,發靈隱寺,轉發寧家當差;將新荷杖八十(生子後追打),發錢塘縣(娘家),追原錢(新荷賣身錢)一千貫還郡王府。

靈隱寺眾僧怕可常回寺因為此事玷辱宗風。長老對眾僧說:「此事蹊蹺,久後自明。」長老令眾人山後搭一草舍,教可常傷好後自回鄉去。

再說新荷。郡王把她發落寧家,追原錢一千貫。新荷父母對女兒說:「我們沒錢,你若有私房積蓄,拿來湊還府中。」新荷說:「這錢自有人替出。」

新荷無奈,只好說了實話

她父親罵道:「你這賤人!與個窮和尚通姦,他能有錢替你出?」

新荷說:「可惜屈了這個和尚!我自與府中錢原有奸,他見我有孕,恐事發,便與我設計誣陷和尚。說郡王喜歡可常,必然饒你。並說以後供養咱家使用錢物。」

「今日只去問他討錢來用 並還官錢,我一個身子被他騙了,如何敢賴?」

新荷父母便去府前等錢原都管出來,把事情經過說了。

沒想到錢都管焦躁起來,罵道:「老賤才!老不要臉!不知羞恥!自己女兒偷了和尚,官司也結了,卻說出這般鬼話來圖賴人!你們欠了女兒的賣身錢,沒出措辦時,好言好語或許可憐你,三幾貫錢助了你。現在卻說出這般沒道理的話來,讓別人聽見,我怎麼做人?」

罵了一頓,走開了。張老漢只得忍氣吞聲回來,與女兒說。

新荷聽說,兩淚交流,悔恨不已,恨當初不該被花言巧語騙去貞操,又不該去誣賴人家可常,害其受責罰。

第二天,新荷跟父母到郡王府前去喊冤。郡王即時叫人拿來,卻是新荷父母。

新荷見了郡王把詳情一一於郡王說知。

……

郡王知道屈了可常

卻說可常在草舍中將身體恢復好了,取來紙墨筆硯,寫下一首《辭世頌》:

生時重午,為僧重午,得罪重午。為前生欠他債負,若不當時承認,又恐他人受苦。今日事已分明,不若抽身回去……

可常作了《辭世頌》,走出草舍,在泉水邊,脫了衣服,遍身抹淨,穿好衣服,入草舍結跏趺坐圓寂了。

僧眾報給長老,長老妝了可常,抬到山頂。長老正欲點火超度可常,只見郡王府的院公來召可常,見可常已坐化。

長老說:今且暫停,待恩王令旨。

此日,郡王同夫人來靈隱寺燒化可常,眾僧接到後山。郡王與夫人焚香合掌禮敬。印長老帶領眾僧誦經念佛超度可常,後長老手執火把,點燃火柴。

五百羅漢中的常歡喜尊者

眾人只見火光中現出可常,問訊郡王、夫人、長老並眾僧。說道:「只因前生宿債未了,今世轉來還,吾今歸佛境,再不住人間。吾是五百羅漢中名常歡喜尊者。

【尚思修善學佛 說 】以上故事,記錄在馮夢龍所著的《警世通言》之中。

故事通過陳可常一生的起起伏伏為主線,最後龍歸故裡,佛歸西天。

其意思就是:人生如夢,不過幻境。

把人生戳破,就是一泡影。

【尚思修善學佛】說:佛法講因果,這個因果不單是指學佛的人有因果,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在「因果」中。

連成了『羅漢』的聖者,都要來還宿世的業債,何況我們凡夫俗子呢。

從故事出現的時間來看,這個紹興十一年是公元1141年也就是郡王進靈隱寺遇見陳可常的時間,而在這一年的歲末也就是1142年的1月27日,高宗和秦檜殺害了嶽飛、嶽雲、張憲。

精忠報國的嶽飛

這時候,正是國家興亡的關鍵時刻,靠割地賠款獲取安穩的南宋朝廷,還不知珍惜,像是高宗的舅舅吳七郡王還能這樣一手遮天,國家政府機關還要聽命於他,這其實是國家的悲劇。

陳可常經歷的這一切,不過就是償還自己宿業的因果,不知道他負了什麼樣的「債」?竟貧窮落魄、最後還要受冤枉,挨打、受辱、進而身陷囫圇,來完成自己前生留下的業,才能圓滿自己修行,成就自己的果位。

因果不虛

阿羅漢是佛教小乘最高的果位了,這樣的聖者已經不會再墮落三途了,但是還要來人間去還債。

佛陀,也曾經因為前世業力的緣故而示現頭疼三天,用來償還前世的業。看來業力所牽的事,無論你達到什麼樣的級別也是去不掉的,無論你躲在哪裡,「業」總會找得到你。

唯一的辦法就是少言、少想、少做,當然善的還是要有的。

我是【尚思修善學佛】與你分享世間美好,探討人生真諦。歡迎關注、評論。

相關焦點

  • 從因果和承負來看為什麼學佛人也要修道
    小時候,經常聽到有人做壞事時,就有人站出來訓斥對方,說要為子孫積德。誰家遇到什麼好事後,就有人說這是祖宗積德了。那麼,祖宗積德到底有多重要?真的和後人子孫有很大的關係嗎?首先,禮多人不怪,以下只代表我個人的理解,不作聖解,大家看看即可。
  • 十二羅漢 主角靠顏值反派靠蠢萌
    「羅漢系列」一共有三部。最精彩的是第一部《十一羅漢》,次之是第三部《十三羅漢》。有點混亂但也算好看的便是今天本喵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二部《十二羅漢》。這個劇本是喬治·諾爾非原本寫給吳宇森的,但是索德伯格看到時認為它更適合改編成「羅漢系列」。美國盜賊頂流與歐洲盜王的對決還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設定。
  •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一位佛教高僧的愛恨情仇|百家故事
    臨產當天很順利並沒有什麼天地異象,只是國清寺的五百羅漢像中的降龍羅漢像,十分不小心地摔到地上碎了。王氏生下一個胖嘟嘟的小男孩,長相十分靈氣。國清寺的住持,為這個孩子賜名修緣。李修緣的爺爺曾是皇宮駙馬,所以家境非常富裕,童年過得很是快樂。一位名叫胭脂的小女孩也經常陪伴在他左右,漸漸的,胭脂對他產生了情愫,李修緣對胭脂也是十分有好感。
  • 宣化上人:摩柯迦葉現在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圓寂,他要釋迦牟尼佛...
    千萬不要買印有佛像的香來燒,印光大師告訴你原因!*廣慈老和尚:如果家裡念這個咒鬼神、蚊蟲蟑螂統統都能走掉!*李嗣涔.教授科學實驗《證實佛神等多維空間》的存在!*視頻:中央電視臺首次做佛教與科學專題,因果非迷信!*神奇的人體之光令人震撼!原來萬物都在發光!*不穿的衣服別扔寄給大山裡的孩子。
  • 佛教:因果相報,真實不虛——看看六道的「因」都是什麼?
    六祖惠能也在生前就預示過自己死後將有「斷頸之災」,後來果然有人盜屍的時候應驗,可見這因果不空。而我們也知道這個娑婆世界其實又因為釋迦佛的願力分成了六道,眾生會根據自己的業報生生世世的在其中翻滾輪迴,時而上升,時而下降,而且每次投胎都會有隔陰之迷,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所以在許多人看來人就只有「一生」而已。
  • 萬法不離因果,佛道本是一家
    這個邏輯顯然就是錯誤的。佛的三藏十二部是不是正確的?完全正確。是不是不在三藏十二部裡的就不是正確的呢!?這個一定要明了啊,比如說《弟子規》,你在三藏十二部裡見過嗎!?好像沒有,最起碼你原文沒有見過,三藏十二部相當於什麼,是個大的理論框架。《弟子規》相當於三藏十二部的延伸,你仔細閱讀《弟子規》,你都會發現每句話都在佛法的範圍之內。
  • 追女生之因果論:很多男生都是因為這個,最後被「迷惑」了
    如果你看不懂她們的戀愛因果論,基本上就是被糊弄的結局,而且也不要單純的覺得,她們都是有心機的。你要知道所有女生都這麼說,那就是一個群體性現象了。什麼是因果論首先跟大家解釋一下,何為女生的因果論。其實簡單一點就是,你問她為什麼,有這樣結果的時候,她總是跟你說「正確」的原因。比如說,你問女孩,「你想找一個什麼樣的男生,當自己的男朋友啊」。
  • 佛教中的「羅漢」是什麼「級別」?
    神話影視劇裡常有「西天五百羅漢」、「十八羅漢」之說。《濟公傳》裡也說了濟公活佛是羅漢轉世。那麼佛教裡的羅漢在佛教中的地位是怎麼樣的呢?羅漢堂裡的羅漢羅漢就是佛經中阿羅漢,他是佛教中小乘佛教的一種修行果位。
  • 愛吃魚的要當心,這個部位有毒,千萬不能吃
    不過,魚身上有一個部分千萬不能吃,大家在處理時可要小心。01這個部位不能吃民間說法認為「吃魚膽能清火明目」,其實,不少魚的魚膽都是有毒的,包括常見的草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及胖頭魚(花鰱、鱅魚)等。我們在清理魚內臟的時候,一定要摘除魚膽。
  • 彌勒菩薩開示:善惡終有報,2個佛教故事,告訴你因果是否存在
    佛教最為重要的核心觀念就是「因果」,而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必然是深信因果的。可依舊有很多有善心,也常做好事,但會對因果懷疑的人。這種懷疑也致使人們雖然明了佛教是教人向善的,但還是會懷疑佛教所說的「善惡終有報」是否是真的,因果報應真的存在嗎?我們看完下面這兩個小故事,就會明白。好人沒好報?
  • 夢參老和尚:因果錯綜複雜,如果有神通看到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絲毫不差的!
    一次上山,有道友問夢參老和尚: 為什麼這個世間常看到好人不得好報?  因果是互相隨順,因隨果,果隨因,因又生果,果又生因,性空緣起,因果毫無雜亂,做善必有善報,做惡必有惡報。講個故事來說明,先因後果或後因先果。  因果錯綜複雜,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生,如果有神通看到十生、百生,乃至更長,看到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因果是絲毫不差的。
  • 彩票有內幕,中千萬大獎卻拿不到獎金?買彩票要牢記兩不要三當心
    雖然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不分晝夜地努力學習和勤奮工作。這並不是說他們勤快,而是因為他們想過上好的生活,想賺到更多的錢。如果有一夜暴富的機會,我想很多人都不想錯過。事實上,很多人在做白日夢的時候,估計都做過一夜暴富的夢想,都想當《西虹市首富》裡的王多魚。但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想要在現實社會中,一夜暴富是非常難的。
  • 新手養龍貓一定要注意的幾點,和龍貓互動時千萬不能做以下幾件事
    相信很多小夥伴第一次知道龍貓這種生物都是從宮崎駿的動漫電影裡吧,不過現實生活中的龍貓就和電影中的形象大相逕庭了。龍貓的學名又叫做毛絲兔,是一種前半身像兔子,後半身像老鼠的動物,長相非常的可愛。現在很多的人都在將龍貓作為寵物來飼養,那你們知道嗎,和龍貓相處互動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龍貓是一種性情溫順的動物,它們喜歡群居,但是膽子很小,一般白天睡覺,晚上活動。
  • 好背包看背負,優秀背負是啥樣?
    如果背包能夠穩定固定在腰臀部,重量傳遞到這個部位,背負者就相對更輕鬆。大部分以背負強悍著稱的背包腰帶都會做得非常寬厚,當達到一定寬度之後,腰帶才能夠將髖骨很好地進行包裹,增大與腰間的摩擦力,從而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沒有哪款以大負重著稱的背包會採用細細的腰帶,因為根本固定不了包體。專業的腰帶設計,在縱向解剖面上是有些微向內凹的弧度,這個內凹可以起到對髖骨的包覆和卡位的作用,這樣包體才不至於下滑或者位移。
  • 說別人「缺點」的報應,因果總是驚人的相似
    所以說,輕易宣揚別人的過失,就造業,最好不說他人的過失,甚至要隱藏。佛在《法句經》中說:「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最好不要對人做出評價,因果不饒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習氣,就是經常說人長短,尤其是兩人在一塊閒談,總會談到第三個人,說人是非,講人過失,其實這本身對自己就是一種過失,是在造業,很多人害怕因果報應,但是自己卻天天講人缺點,這種因果,難道就不後怕嗎。在佛教中講「口業」,而且分為四大類,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四種口業,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犯的,要知道「口業」猛如虎,要想運氣好,亦應慎之。
  • 《原因與結果的經濟學》:學會因果邏輯推理,做複雜世界的明白人
    如果兩個事件中,前一個事件是後一個事件的原因,後一個事件是前一個事件的結果,則兩個事件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如果一個事件變化後,另一個事件也隨之發生變化,但二者不屬於原因和結果的關係,則稱它們之間存在「相關關係」。一、因果關係中最基本的就是要明確原因和結果分別是什麼。這樣做的意義在於把要判定為因果關係的事件具體化,比如因為投放了廣告,所以引起銷售額增長。
  • 供養羅漢像,別人問供養羅漢也不會來,禪師回應你每天還吃飯嗎
    本篇文章介紹的是無學禪師的故事,頂禮禪師,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京兆府翠微無學禪師,丹霞無然禪師之法嗣,俗姓及籍貫不詳。初參丹霞天然禪師,即問:「如何是諸佛師?」無學禪師住山的時候,有一天給羅漢上供,有位僧人問:「丹霞燒木佛,和尚為甚麼卻供養羅漢(你的師父丹霞禪師曾經燒木佛取暖,而你卻給泥塑的羅漢上供,這是為什麼呢)?」無學禪師道:「燒也不燒著,供養亦一任供養。」那僧又問:「供養羅漢,羅漢還來也無?」
  • 「因果法則」,不要看得太玄乎
    之所以認為有收穫,因是為我知道了因果的另一層含義,尤其是發現好人有時候過得很糟糕,壞人有時候也很得意,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的時候。因果法則、吸引力法則和自由意志法則是人生的三大定律。我從常人的角度,以我知道的範圍闡述一下對因果法則的了解。如有異議,歡迎補充。
  • 看看你養的魚兒多有名?盤點:觀賞魚知名度排行(第一期)
    小編發現很多魚友都在意自己的愛魚,在廣大魚友心中的地位高低,所以下面小編就來說說觀賞魚的排行吧,不過這個排行也只是圖一樂,魚友們看看就好,不用當真。首先要說的是排名第十的紅綠燈魚紅綠燈魚不是最容易養的魚,但它是其中最有名的魚。
  • 推五本女主修仙文,道途千萬裡,前任遍仙界;不問因果,但求成仙
    哈嘍,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女主修仙文,大家一起看看吧,都是情節文筆俱佳的好文。而當年那個被她悔婚、被她打的小乞丐,則是書中男主角,註定要飛升成仙,成為天上天下第一人。她鄭菀,則成了書中即將要家破人亡、悽慘而死的未婚妻女配。 鄭菀:……還能怎麼辦? 當然是,撩他,撩他,再撩他,作他雞犬升天的凡間雞犬啊。崔望以為,這一生,唯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