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重磅新聞
諾華貧血藥物艾曲波帕獲FDA優先審評認定
近日,諾華宣布FDA已經接受了Promacta (艾曲波帕)聯合標準免疫抑制療法(IST)用於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SAA)一線治療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同時給予其優先審評認定。Promacta在美國以外的大多數國家被稱為Revolade,是一種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PO-RA),它已被批准用於治療對IST反應不足的SAA患者。研究表明,半數以上(52%)的初治SAA患者在6個月時達到完全緩解,與標準IST治療相比增加了35%,6個月的總有效率為85%。該藥物同時被批准用於對其它療法耐藥的患有慢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的成人和兒童,以及慢性C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
產後抑鬱症新藥Brexanolone獲優先審評資格
近日,專注於開發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新藥的生物醫藥公司Sage Therapeutics宣布FDA已接受了公司治療產後抑鬱症(PPD)的首要候選藥物Brexanolone(SAGE-547)靜脈製劑的新藥申請(NDA)。此項申請被FDA授予了優先審評資格。產後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與生育相關的併發症,目前還沒有一種獲得FDA批准的產後抑鬱症療法。Brexanolone是一種創新GABAA(gamma-aminobutyric acid)受體的別構調節劑。GABAA受體和NMDA(N-methyl-D-aspartate)受體之間的失衡是導致抑鬱症等多種精神疾病的原因。Brexanolone能夠有效和安全地恢復兩者的平衡。它在治療產後抑鬱症方面已經獲得美國FDA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優先藥物資格(PRIME)。
Proteintech集團收購人源蛋白生產商HumanZyme
最近,專業抗體生產公司Proteintech集團成功收購頂尖人源蛋白生產商HumanZyme。HumanZyme擁有自己的多項專利技術,突破了人細胞宿主表達人類蛋白低的瓶頸,其所獨有的HumaXpress?表達系統專利採用優化改造的人源細胞HEK293,不僅可以提供實驗室規模量,還可以大規模GMP生產,以滿足臨床前和臨床需求。HUMANKINE?是HumanZyme提供的無動物源和無異源蛋白汙染的具有天然生物學功能的高活性人源蛋白質系列產品。HUMANKINE?系列人源蛋白與其他宿主表達的蛋白相比,有著顯著優勢:無病毒汙染,安全和有效性上有了更好的保障;可以大量生產細菌宿主不能表達的系列蛋白;有效避免血清中複雜的蛋白成分;純化手段步驟少,效率高;無異源性、無動物源性、超低內毒素、高純度、無其他蛋白載體;體外的生物活性高、半衰期長、穩定性高;應用領域廣泛。
楊森CAR-T免疫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FDA許可
近日,楊森與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傳奇生物合作開發的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CAR-T細胞療法JNJ-68284528獲得FDA批准開展1b/2期臨床試驗,以評估該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預計1b/2的臨床試驗將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招募病人。JNJ-68284528是一種以B細胞成熟抗原為靶點的自體CAR-T細胞療法。此次1b/2期所進行的非盲、多中心研究將評估JNJ-68284528對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成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b部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測試藥物的安全性以及確定JNJ-68284528的使用劑量,試驗的使用劑量來源於在Legend-2臨床研究中所使用的劑量。而2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JNJ-68284528的有效性(主要臨床終點為總體反應率(部分反應或更好效果)遵循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定義的響應標準)。
前列腺癌倖存者更容易死於慢性疾病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接受雄激素清除治療(ADT)的前列腺癌倖存者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極高,而這是一種常用的抑制雄性荷爾蒙的療法。這項研究發表在《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上。澳大利亞科學家分析了2003-2014年間3700前列腺癌倖存者用藥記錄的過程中患慢性疾病的情況。數據顯示接受ADT治療的前列腺癌倖存者更可能患上心血管疾病、抑鬱症、糖尿病、胃酸紊亂、高血脂、骨質疏鬆症和炎症/疼痛等疾病。2017年澳大利亞有超過200000名前列腺癌男性患者。其中80%是長期倖存者,但是其中有許多人死於前列腺癌之外的其他誘因,主要是慢性疾病。
CAR-T療法細胞因子風暴關鍵因子或為IL-1
CAR-T療法中的細胞因子風暴一直是該熱門癌症治療方法的安全隱患。最近,兩個來自美國和義大利的研究團隊分別提出了避免CAR-T細胞療法治療白血病患者過程中出現細胞因子風暴(CRS)的新方法。兩項研究都把CRS的關鍵因子鎖定在IL-1上。在第一項研究中,美國研究者發展了一種小鼠模型模擬發生CRS的情況,他們找到了涉及這種副作用的關鍵分子是IL-1,並成功找到一種藥物抑制CRS。義大利研究者則使用不同的動物模型發現了同樣的分子,但是他們沒有抑制這個分子,取而代之的是對T細胞進行遺傳學修飾,從源頭防止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兩項研究成果於近日背靠背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默克Amnis量化成像流式細胞儀可助力納米藥物研究
默克Amnis量化成像流式細胞儀的ImageStream技術建立在傳統的流式細胞術基礎之上,結合了螢光顯微成像技術,它具有多個檢測通道,可以對通過流動室中的每個細胞進行成像,實現了對細胞圖像進行多參數量化分析,獲得全新的細胞形態統計學數據。近期發表在《Acta Biomaterialia》上第一篇文章綜合運用Amnis成像流式細胞儀對基於三甲基殼聚糖(TMC)的納米顆粒(NPs)的生物學特性進行了研究:TMC-NPs進入細胞的內化時間曲線;對每個時間點進入細胞的納米顆粒數目進行自動統計;研究了納米藥物進入細胞內的位置定位;納米藥物對細胞造成的凋亡。這篇文章對於做納米藥物的研究者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利用Imagestream成像流式可以大大增加納米藥物的研發能力。
新藥研發進展
多項臨床研究表明索馬魯肽可以更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上的綜述,索馬魯肽(Semaglutide)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人員發現和安慰劑相比,皮下注射索馬魯肽(0.5 and 1 mg)可以分別將HbA1c水平降低1.01%(95%置信區間[CI],0.56-1.47)和1.38%(95%置信區間[CI],1.05-1.70)。與其他抗糖尿病藥物(西他列汀、艾塞那肽、利拉魯肽、度拉糖肽、甘精胰島素)相比,索馬魯肽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同時,使用索馬魯肽還有利於控制體重(和對照組相比平均差別為-4.11kg,95%置信區間[CI],-4.85- -2.27)和系統血壓。但是使用索馬魯肽會使噁心、嘔吐和腹瀉風險增加。和對照組相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概率比為1.32 (95%置信區間, 0.98-0.77)。作者總結道索馬魯肽是一種強效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使用頻率為一周一次,可以顯著降低HbA1c、體重和血壓。但是會增加胃腸道副作用的概率。
衛材Fycompa新增申請治療小兒癲癇獲FDA優先審批
最近,衛材公司宣布FDA已接受審查旗下抗癲癇藥物Fycompa(perampanel)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本次申請尋求為該藥物新增兒科適應症,以涵蓋部分發作性癲癇發作和原發性全身性強直陣攣性發作(PGTC)及癲癇發作的兒科患者。FDA已指定此申請進行優先評審,這意味著評審期將縮短為六個月。此次補充新藥申請是基於III期臨床研究的中期結果以及II期臨床研究的結果。這兩項研究均表明,Fycompa作為輔助治療藥物,在兒科患者和12歲及以上患者之間存在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申請旨在擴大的適應症,年齡範圍降至2歲以下,此前Fycompa已批准適用於在有癲癇年齡12歲及以上患者中作為輔助治療為有或無繼發性全身性癲癇部分性癲癇發作的治療。根據迄今積累的數據,sNDA還尋求擴大兒科適應症,以包括2歲及以上的兒童PGTC癲癇發作的輔助治療。
阿斯利康哮喘藥物Fasenra慢阻肺試驗失敗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哮喘藥物Fasenra的慢阻肺III期試驗失敗,標誌著這款藥物適應症擴張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希望破滅。本次試驗中,Fasenra錯過了研究的主要終點。當患者症狀突然惡化時,服用該藥物未能顯著減少疾病的發作。阿斯利康開展的Fasenra慢阻肺三期臨床項目包括2項III期研究,入組近4000例患者,是迄今開展的最大規模COPD生物製劑開發項目。Fasenra是阿斯利康開發的首個呼吸學生物製劑,也是唯一一款在給藥24h內能提供直接、快速、嗜酸性粒細胞幾乎完全耗盡的呼吸學生物療法。截至目前,該藥已獲美國、歐盟、日本及其他幾個國家和地區批准用於重度嗜酸性粒細胞性哮喘。此次試驗失敗,對競爭對手葛蘭素史克的Nucala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科學家發現可以有效抑制癌症轉移的新藥
癌症轉移仍然是造成癌症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主要是由於目前缺乏特殊的有效的藥物以抑制這個複雜的過程。為了找到可以選擇性靶向轉移狀態癌細胞的藥物,一組美國研究人員使用核周室(perinuclear compartment,PNC,一種與癌細胞轉移行為相關的複雜細胞核結構)作為生物標記物對140000種結構不同的化合物進行了高通量篩選。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優化篩選出來的藥物Metarrestin可以降解多種癌細胞系中的PNCs,可以在體外抑制癌細胞侵襲。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藥物可以抑制三種人癌症小鼠移植模型發生轉移,可以在沒有可檢測到的副作用的情況下延長轉移性胰腺癌小鼠模型的生存期。
前沿科學研究
科學家找到HIV無法治癒的關鍵機制
對於HIV無法治癒的現實,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這是由於HIV病毒創造了一個頑固的病毒感染細胞巢,使得HIV可以無限期存活。近日布萊根婦女醫院(BWH)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病毒如何獲得其巢穴,他們發現感染細胞中的細胞生存機制被激活,為未來治療HIV提供了潛在的靶標,相關研究發表在《免疫》上。研究人員發現BIRC5及其伴侶OX40都參與了促使這些細胞長期存活的過程。BIRC5也叫作「生存素」,是涉及細胞死亡的蛋白家族中的一員,它通常表達在胚胎發育階段的幹細胞中,而成熟細胞不會表達,而腫瘤卻是已知的例外。癌細胞通常會啟動BIRC5,這樣化療耐藥有關。這項新研究顯示BIRC5也許可以幫助HIV-1感染細胞逃避細胞死亡過程。
科學家揭開葡萄糖轉化成脂肪的秘密
最近,美國的研究人員揭開了體內過多的葡萄糖轉化成脂肪的秘密,文章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文中揭示了NAD+分子在激活製造脂肪細胞的基因中的作用。這種分子存在於體內的每個細胞中,一些科學家們認為提高它的產生可能與更好的健康和衰老過程延緩相關聯。研究人員研究了細胞內容納NAD+分子的區室,以便確定它們如何控制對脂肪儲存過程至關重要的基因---這些知識有助更好地了解一系列疾病,包括代謝紊亂、神經退行性疾病、炎症、衰老和癌症。這種區室化最終對細胞核中的基因表達和細胞質中的代謝產生深遠影響。這些過程在脂肪細胞分化和癌細胞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新研究證實NAD+實際上是區室化分布的——存在不同的細胞核NAD+庫和細胞質NAD+庫,而且這些庫中的NAD+水平在某些細胞條件下發生變化。
高纖維食物有助實驗鼠抵抗流感
最近,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高纖維食物能增強實驗鼠的免疫力,提高感染流感病毒實驗鼠的存活率,相關研究發表在《免疫》雜誌上。研究人員發現膳食纖維有助改變腸道菌群構成,提升短鏈脂肪酸產量,而短鏈脂肪酸可為細胞生長提供所需能量、幫助消除炎症等。一些特定療法會使我們的免疫系統要麼「火力全開」,要麼整個關閉,而令人驚訝的是,膳食纖維會「選擇性地」關閉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而開啟另外一部分。研究人員下一步將重點探索膳食變化影響免疫系統的確切機制,研究何種劑量和類型的膳食纖維能最大限度提升人體免疫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包括燕麥、黑豆、扁豆、紅芸豆、全麥意面、糙米、球芽甘藍、亞麻籽、樹莓、無花果乾和杏仁等。研究人員認為,現代西方飲食普遍糖分偏高而纖維含量偏低,不利於提升機體免疫力。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興業醫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