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常態是好公司帶著指數走,A股消費龍頭在全球依然有巨大性價比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2021年是港股牛市,從全球的資產配置這個角度來說,中國資產——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那些最牛的公司性價比也很好。香港市場裡面金融地產、電子零部件、汽車都具備了一個業績改善、基本面推動的行情;明年美股可能高位震蕩,從資金角度,現在更好的資產是港股。」

香港確實是全球最便宜的市場之一,但有一些中概股不在香港上市都要回來,未來類似於字節跳動都有可能在香港上市。未來可能這些龍頭公司會陸續出現在國內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裡,成為底倉的品種,有可能你不配這些公司,最後很難戰勝市場。」

在中國做消費品投資,或者說是做消品實業,有一個天生的優勢,特別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因為現在我們可以看得到,其實中國實際上應該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了。我們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是日本的10倍,是歐洲的2倍,而且關鍵是我們是有一個統一的文化和語言,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消費升級。」

A股消費龍頭在全球在消費品的對比中,依然有巨大的性價比優勢。比如耐克(NKE.US)、星巴克(SBUX.US)、愛馬仕、優衣庫等等,以前我們比人家便宜很多,現在我們估值跟他們相近了,但是我們的增速還是他們的兩倍以上。」

11月26日晚間,東方紅資產管理基金經理孫偉、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就「面對不確定的市場波動,如何平衡收益與風險?」這話題展開對話,作出了以上判斷。

價值投資的核心邏輯是什麼?孫偉認為,價值投資很簡單,總結起來其實一句話:便宜買好公司,現在可能便宜買好公司相對來難一點,那就是定價合理買好公司。

張憶東指出,有的時候有些好公司因為受到政策的影響導致的下跌,跟它本身的經營一毛錢關係沒有,它是外部的影響,這個時候恰恰價值投資者應該是反而勇於立足於中長期,逢低買入。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整理的本次對話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三大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差異、黑天鵝

Q:今年黑天鵝事件頻發,在這樣的一個波動市場下,能回顧一下今年的整個行情嗎?

張憶東:第一,公共衛生事件帶來行為方式的變化,也帶來了投資行為的變化。在公共衛生事件剛開始的時候,先是崩盤,然後看對衝政策,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雖然公共衛生事件管控非常糟糕,但是並沒有妨礙資產泡沫化。

第二個關鍵詞,是成長或者說確定性,今年 growth和value之間的差異是史無前例的。

我們統計了一下美股的代表指數,也看了MCI全球的指數,把這兩個指數拆開看滾動12個月的相對回報,發現比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高峰期的時候的差異大,對於 A股而言比2015年中小創差異還要大。

成長裡面我們又看到了什麼呢?又看到了一類是確定性增長,物以稀為貴,圍繞確定性,消費、科技為代表的這種成長相對確定性強的資產,今年表現特別好。

第三個方面,是地方黑天鵝頻出。除了公共衛生事件以外,大國博弈頻發,無論是地緣政治風險,還有美國總統大選年,圍繞著風險偏好,今年是此起彼伏、非常的具有波動性,所以對於過去的將近一年回顧的三個關鍵詞。

孫偉:其實我也很認同憶東總剛才講的,已經很全面了。

從做投資的角度講,今年是比較忐忑的一年,確實是黑天鵝頻發。

公共衛生事件在中國爆發,第一個交易日受到打擊還是蠻大,指數創了新低。但是基本上從2月到二季度末這段時間,整個市場的情況,有一段樂觀的表現。

但隨著公共衛生事件的全球範圍的爆發,一些和經濟相關度比較低的這部資產,高估的情況是非常明顯的。

在二季度的企業又開始主動做資本開支了,風險偏好有一個變化。

現在中國是公共衛生事件管得最好,我們經濟活力會率先得到釋放。目前為止,海外公共衛生事件還沒有得到遏制,可能發生這樣的變化會再延後一些。

龍頭公司和二三線分化還會持續 核心資產帶著指數走將成常態

Q:請孫總分享你們怎麼看待分化的市場,以及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做應對?

孫偉:其實這種分化,不是說今年才開始,從17年開始已經很明顯了。 17年隨著我們滬港深海外資金的放開,在這幾年的表現是非常亮眼的,持續在創新高。

龍頭公司的溢價在我們國內的股市過去是不明顯的,但在成熟的發達國家的市場,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龍頭公司無論是從競爭力也好,包括抗風險能力也好,都是明顯領先於行業的其他的公司的,所以它的溢價是有道理的。

我覺得這種龍頭公司和這種二三線公司的分化還是會持續下去,因為中國現在政策上結構是越來越成熟了。

另外一點,實際上有些行業的分化,這兩年也特別明顯,行業的分化未來可能持續加大。對一些跟經濟有相關度較高的行業,我覺得是一個好事。

我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說,這種分化和這種不同行業之間的不同時間的表現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的。因為我們投資就做選股,其實往往是淡化擇時。

從2016年開始有很多的理念,比較高舉核心資產,核心資產本身它就是反映了一種分化,一種最優質的公司脫穎而出,有核心競爭力。

我們來做一個展望,很明顯:第一,中國經濟結構已經產生了質的變化,也就是說不是小經濟體,是個大經濟體,中國從此前的小經濟體的高速發展的階段,變成了一個大經濟體雙循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第二個,中國資本市場定位是越來越高從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這樣的一個樞紐,其實都使得這種股權時代來臨

在2001年之後到2010年,是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發展的高速發展期,債務擴張、間接融資的擴張,還有一個科技創新,在一個內需驅動的這種新階段,資本市場恰恰成為優化資源配置的核心。

我們能夠預期到可能像美國資本市場一樣。美國經濟在理論新政之後,也有經濟結構的調整,而資本市場一度最高的時候將近1萬隻上市公司,所以我們說中國資本市場的擴容是必然的。

從維度來說,優質的公司在整個上市公司領域裡面佔比還是小的。未來常態是最優秀的好公司核心資產帶著指數走,跟美國這種成熟市場是一模一樣的。

今年中國資本市場是30而立,30而立的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那批優秀的公司成立下來了,整個企業的質量提升了,所以長錢也願意來擁抱這些那種好資產。

第三個,我想講的怎麼來應對分化,應對這種分化有一個根本的理念的一個轉變。

以前中國投資者很喜歡炒妖、炒黑、炒超小,只要上市公司願意搞就一起亂炒,這個階段已經過去了。

因為現在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像那種專業的投資者隊伍,無論是買方、賣方的分析師會輸送更多的專業化的深度研究。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中國資本市市場處於結構性長牛、核心資產這種長牛的好時代。所以我們把自己的財富交給最優秀的經營管理人員來管理。

價值投資就一句話:便宜買好公司

Q:能不能請孫總給我們介紹一下整個價值投資的核心邏輯是什麼,以及我們為什麼要引導投資者去做長期呢?

孫偉:這些年價值投資這個詞是屢屢被提起,從16年開始一直到現在是最熱的一個階段。它是可解釋、可回溯、是可以複製的一種投資方法。大多數人只要是你掌握這種方法來說,你實際上是能取得一個回報的。

為什麼選擇這種方法?價值投資很簡單,總結起來其實一句話:便宜買好公司,現在可能便宜買好公司相對來難一點,那就是定價合理買好公司。

本身是一種強者定價邏輯,在組合的配置中的這些重倉的公司,有足夠的定價力,要求你的專業度和專注度一定要是領先於市場平均水平的。

為什麼是建議投資者要長期持有?首先資本市場的大浪潮,這是大邏輯。

另外一個上交所曾經發布過一組數據,那組數據怎麼講的呢?16年2月份到19年的年終,下面所有帳戶的投資回報列了個表,發現市場的參與者絕大多數人希望能夠擇時的時候,平均水平是負的。當然中間可能有一些人水平特別高,能達到高於平均水平,但這樣相對來說是少數。

人們往往覺得自己能夠掌握一切,看到一個利空,我覺得我先賣出來或者看利好我要買進去,來享受到利好帶來的股票或者基金的漲幅,然後出來立刻我再賣掉,往往都是錯的,或者平均水平是錯的,所以我們堅持長期持有。

張憶東:從策略的角度來去理解,價值投資和價值陷阱要有區分。

比如,有色金屬裡面有兩三家有色金屬跟其他的差異非常很大,為什麼?因為這一類裡,它的商業模式、執行力能夠脫穎而出,所以我們說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價值股是低市盈率,低市淨率或者說低市銷率。

有些公司它的靜態市盈率很貴,但是為什麼價值投資者還應該投它?最典型的,比如說巴菲特他也曾經投過我們某一個新能源車,現在他還沒賣。

第三點,有的時候有些好公司因為受到政策的影響導致的下跌,跟它本身的經營一毛錢關係沒有,它是外部的影響,這個時候恰恰價值投資者應該是反而勇於立足於中長期,逢低買入

A股消費龍頭依然有巨大性價比

Q:能談談您對消費行業的一個看法嗎?

孫偉:消費行業從全球範圍來看,是一個很好的賽道。我們也做過一些回歸,拿成熟市場,日本、美國,選取一定的時間維度,基本上一半以上是消費行業的公司。

第二個,我覺得在中國做消費品投資,或者說是做消品實業,是一個天生的優勢,特別在現在這個時間點。

因為現在我們可以看得到,其實中國實際上應該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了。我們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是日本的10倍,是歐洲的2倍,而且關鍵是我們是有一個統一的文化和語言,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消費升級。

實際上是側面反映了中國這種消費升級對企業來說也是巨大的好處。我們看到我們身邊的一些日常的消費品,比如說牛奶醬油這些東西,幾年會漲一漲價、啤酒白酒漲一漲價。

在海外,這些漲價現象大家發現非常不普遍,這背後是他們的消費升級到了一個瓶頸的時點了,在中國還能有這種消費升級的存在,對於企業和投資者來說,我覺得屬於一個巨大的紅利期。

第三個就是回到現實一點問題,消費股漲了這麼多,到現在這個位置了,大家說怎麼想?

A股消費龍頭在全球在消費品的對比中,依然有巨大的性價比優勢。

對比了海外最很多最好的消費品公司,比如在耳熟能詳的比如說耐克、星巴克、愛馬仕等等全球最好的,包括日本的優衣庫這些公司,那時候我們比人家便宜很多,現在我們估值跟他們相近了,但是我們的增速還是他們的兩倍以上。

而且像優衣庫、耐克這樣的公司過去10年的增長大部分來自於我們中國市場的貢獻,所以整體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

張憶東:我從三個方面來說。一個從宏觀的角度來說,還是一個後勁爆發。中國進入到後工業化的階段,其實已經跨入到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的。整個的中國的內需市場的空間是非常大,新興消費業態迎來了一個黃金髮展期。

剛才說的算是全球特徵,第二個就是中國特色。像古人所說的叫做「倉廩實而知禮節」,當我們的溫飽已經解決了,就會體驗文化。以前只是做這種代工貼人家的牌,慢慢的我們的品牌已經從一個弱文化,然後甚至一帶一路,比如電競、潮玩,已經在海外的年輕人中間在普及。

最後我們從估值的一個維度來說,最重要的看你的時間節點,你用5年的眼光看一個公司,你覺得說他現在好便宜,但是你又過5個禮拜,有可能其他的這種風格的股票漲更好一點,你心裡就慌了。

所以為什麼說有的時候我們做一些那種長期增長比較確定的公司,因為從投資的框架來說,做消費品,長期的確定性強,往往是時間的朋友。從估值維度來講, 3年還是少的,其實應該是10年。

所以最重要的找了好的公司,一是看他的商業模式,二管理團隊非常重要,因為消費和周期不一樣,周期它是可以靠天吃飯。所以我們講在看消費品的時候,我們是要做時間的朋友,同時我們要跟管理層做朋友,這是我的一些看法。

2021年是港股牛市

Q:您是怎麼看港股市場的?

張憶東:2021年是港股牛市,從全球的資產配置這個角度來說,中國資產——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那些最牛的公司性價比也很好。

全球明年是由於共振復甦,隨著普遍接種,海外的消費需求會在今年財政刺激、貨幣刺激這種史無前例的大刺激之下,迎來一個主動補庫存。

香港市場裡面金融地產、電子零部件、汽車,我們認為其實都具備了一個業績改善、基本面推動的行情,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海外的流動性明年還是維持一個相對比較寬鬆的狀態,因為要解決問題。

那麼我們在這種情況下,美股會不會繼續大牛市呢?我們認為明年美股的可能就是一個高位震蕩,流動性也比較好,基本上經濟復甦,是個大熊市也很難,但是你也不要期待在很高估值。所以從資金角度,現在更好的資產是港股,看到它的價值股。

最近的最新的會議已經很明確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所以像2018年系統性風險概率不大,但是它會使得什麼垃圾股垃圾債都不行。真正好的資產,比如說像債這一塊就是高等級信用債,可能就比低等級信用債好。

隨著海外加大刺激,可能會有一個好幾年的美元貶值的階段,而美元貶值對應的其實就是人民幣升值。

第三,從風險偏好的角度來說,股價裡面也隱含了最低位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今年說大國博弈進入到了一個被動的難得的緩和窗口期,整個的貿易摩擦的影響會弱化。反過來說海外明年的復甦,中國優質資產是有大機會的。

孫偉:首先香港確實是全球最便宜的市場之一,但有一些中概股不在香港上市都要回來,未來類似於字節跳動都有可能在香港上市。

這麼多年,國內的基金、包括投資者很少享受到這些一大批公司的這些網際網路龍頭公司的一個成長性的,未來可能這些公司中的龍頭公司會陸續出現在國內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裡,成為底倉的品種,有可能你不配這些公司,最後很難戰勝市場。

第二點,這幾年發的爆款基金髮生大的變化,17年之前好多公司的香港的研究團隊可能還是依賴於老的研究員,今天大的基金公司在港股市場的大的標的上覆蓋,其實已經有一定的功底了,這個也就會慢慢的體現到這些公司的基金的持倉裡。

所以從這兩方面角度來說,比 A股市場今年的表現還要好。

如何找到一家好公司?

Q:投資的時候,我們從關注、到投資一個公司到底會經歷什麼?

孫偉:我們大概做法是我覺得分兩步,第一是在行業選擇上,第二是在公司選擇上。

賽道的好壞是極其重要的,這是我們選擇的第一步。我覺得無論是一級市場投資,二級市場投資都是很在意。

在行業的空間上,大家希望選到有較大市場成長空間的子行業,比如說舉個例子新能源車等等,新能源的一些行業為什麼屢屢受到追捧?跟競爭格局和競爭格局的變化是息息相關的。

第二個在公司層面,消費品公司特別看人,一些資源類的或者周期性比較強的行業,人的依賴度相對來說低一點。大多數行業現在的一些輕資產行業,包括消費類,甚至科技醫藥,其實對人的依賴度都非常高。

所以我們最關注的第一點我們放到企業家上,首先來關注他是不是一個誠信的企業家,這一點是我們佔權重非常高的。

第二點我們要看一下這家公司的老闆的企業家精神。我們比較關注企業的文化,從我們的角度,我們覺得是不是有立足長期的激勵制度。

張憶東: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市場的一個發展,在註冊制的的新的階段,找到那些最優秀的公司,而特別是找到那些未來的卓越的公司,而不是現在卓越的公司。現在來說,商業模式順應著中國90後00後甚至10後年輕人他們的體驗的。

另外一方面是要相信中國好的公司,如果它的商業模式它對應的有一個巨大的需求,這個需求往往是立足於人口結構的需求。

(編輯:馬火敏)

相關焦點

  • 張憶東對話東方紅資管孫偉:港股科技龍頭在國內基金重倉股中佔比將...
    張憶東表示,從全球的資產配置角度來看,無論A股還是港股,優質公司在全球的性價比更高,其中港股的機會更大。孫偉也表示,港股是目前全球最便宜的市場,當前中國的消費升級正在進行中,雖然如白酒的龍頭股等已經漲了很多,但對比全球的消費品依然有巨大的性價比優勢。
  • 中國A股:未來10年消費電子產業龍頭,全鏈條梳理(名單)
    一、消費電子行業格局1、下遊決定上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已趨近飽和,消費電子成長性大幅分化,未來電子行業的投資需要 聚焦空間宏大和增速持續加速的子行業和公司。此外汽車電子空間巨大, 仍處於滲透早期,將是未來部分電子公司核心拓展的領域。2、上遊半導體、被動元件、材料、設備國產替代空間巨大。未來科技行業將是 G2 的競爭格局,「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將是大勢所趨。
  • 指數新高成為必然,A股中具有潛力的光伏概念細分龍頭股(名單)
    讓大家低吸的各類龍頭個股也爆發拉升。穩穩吃肉了。周末我擔憂了一把,大概擔憂的是如果市場繼續上揚就會出現走勢背離。目前看日線級別的背離形成概率是很大了。如圖:我已經把天機畫上了。這種概率很大,這種走勢我們暫定。周末提倡的賣漲買跌的策略依然有效。一天上證沒有創3458新高都可以採取這種策略。
  • 頭部公募:港股新上市公司有大機會!看好生物醫療、新型消費
    這其中有很多新經濟的龍頭企業,處於行業裡面的一線地位。我們覺得港股未來幾年有很大的機會,將來會孕育出一批行業標杆型的公司,這裡面包含著生物醫療、新型消費、新科技等等行業的一些公司。我們覺得未來香港市場的波幅會越來越小。大家要關注市場的流動性,它是會導致波幅偏大,當然也為有準備的投資者提供更好的入場的機會。
  • A股業績最穩必選消費,細分行業龍頭大全
    要麼是當前業績好,要麼是預期未來業績好。 總之,所有的炒作概括為兩個字就是業績。 你可以預期周期股某階段業績要大幅增長,也可以預期未來高科技行業才是發展之本。 但相較於消費類行業,這些行業總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較大幅度的波動。
  • 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有什麼差別?定投選哪種好?
    創業板指數是從創業板裡500多隻股票中挑選最好的100隻股票所組成的指數。創業板跟主板(上交所和深交所)有何區別?因為主板對於公司上市的要求很高,比如規模呀、盈利情況呀。但是有一些小型公司很有發展潛力,但是規模指標、盈利指標又達不到主板要求,國家就創立創業板。相比主板而言,創業板上的公司規模小,投資風險會比主板大。
  • 貝恩:新冠疫情對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12月2日在滬發布《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整體銷售額與去年同期近乎持平。長期來看,「雙速增長」將會延續,高端化和追求性價比兩大趨勢將同時並存。
  • 當下中國股市的坐標:新常態將成為A股新邏輯
    它既是國家現狀的表徵,又是國家未來的先驗。來自不同時空的信息交錯,判斷與預期混雜,才形成每日K線的起起伏伏。  起伏本身充滿著邏輯思維和財富效應。  無論對中國股市未來的表現持何種觀點,自2014年7月以來,A股市場已經發生了不容忽視的巨大變化。滬指年中在2000點平臺經歷了漫長的徘徊,成交量接近冰點。
  • 恐慌指數飆升280%!全球重創多國股市熔斷,承壓之下A股怎麼走?
    近期,受疫情、油價等因素影響,美股等全球主要市場劇烈波動,海外主要股指紛紛上演「末日狂奔式」下跌,道瓊工業指數近15個交易日跌去20%。日經225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等同期跌幅均在20%左右,並且跌勢仍在繼續。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發生後,VIX恐慌指數不斷飆升,並迅速突破53以上。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30年融資超15萬億 分紅逾10萬億|a股|上市公司|...
    龍頭公司亮出「中國名片」2020年共有124家中國公司(含香港,不含臺灣)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公司數量首次超越美國問鼎全球2019年滬深300指數成份公司實現淨利潤3.17萬億元,佔全部上市公司的84%,佔比較2017年的低點高出近8個百分點,實現兩連升。盈利水平的提升也加速A股市值向龍頭集中的趨勢,當前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總市值40.2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52%。
  • 中金公司:預計下半年經濟延續復甦態勢 貨幣政策或逐步回歸常態
    【基金直播間】  7月16日15:30 國金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郭荊璞,建信基金金融工程及指數投資部副總經理朱金鈺,分享主題:全球低利率時代的黃金投資機會。  7月16日15:30 創金合信基金李遊:周期龍頭股的高成長性。  7月16日20:00華夏成長精選基金經理顧鑫峰:中小成長股投資分享。
  • 國內半導體龍頭公司有哪些
    國內半導體龍頭公司有哪些?   2、長川科技(300604):受益市場回暖,公司作為IC測試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短期將受益於全球半導體市場回暖,中期將受益於晶圓廠的陸續投產以及封測廠配套產線的建設,長期將持續受益於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中國轉移。公司是「02」專項晶片測試設備領域相關課題的承擔者。同時長川科技於2019年完成新加坡STI的收購,合併報錶帶來的業績貢獻以及整合後的協同效應。
  • 2020年A股最全科技細分行業龍頭公司名單匯總!
    有些投資者在追龍頭股上屢屢失手,原因在於追買龍頭股,雖然是一種短線快速獲利的好方法,但是,它對操作者的心態、操盤技巧、看盤基本功和應變能力等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沒有在各方面進行細心完善的準備,就貿然追漲龍頭股,自然容易遭受挫折。
  • 市場進入「A股時間」下的三大特徵
    那一天,上證指數頂住外圍股市破位大跌的巨大壓力,上演了一出低開高走逆轉收紅的好戲。由此,A股開始擺脫外部因素影響的跡象初見端倪。8月26日,在周末外部摩擦升級的陰影籠罩之下,A股表現堪稱頑強,上證僅僅小跌1%。隔日,上證強勢跳空高開回補缺口並創下2733點反彈以來新高。這些都表明:外部幹擾因素對A股的影響正日趨弱化,A股的韌性和抗壓性在增強,甚至可以認為A股開始按照自己的節奏,嘗試走獨立行情。
  • 巨頭集體嗨了 A股喜迎2021!這些指數創多年新高 機構:堅定看多
    這些指數創多年新高 機構:堅定看多】山西證券稱,市場正處於資金寬鬆效應逐漸減弱的環境,行業龍頭公司比較優勢明顯,龍頭企業相比非龍頭企業估值比將上升,在市場中期震蕩向上格局不變的基礎上,在宏觀槓桿維持相對高位的背景下,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滬深300指數內的成長題材龍頭個股上漲機會。
  • 引領未來消費,首份長三角數字文化消費報告發布
    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受此影響,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轉型進一步加快。在工業化、城市化疊加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深度發展背景下,文化消費領域,基於文化新業態的新型文化消費,即數字文化消費數量增長和規模呈不斷擴大趨勢,對引領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促進消費升級,加快形成我國經濟「雙循環」新格局,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長三角地區是我國三大經濟區域之一。
  • 瑞銀策略:買龍頭,基金抱團行情短期不會瓦解
    一方面,個別網際網路公司在指數中的權重過高,另一方面,反壟斷帶來的政策壓力對企業盈利有一定壓力。展望2021年的投資趨勢,瑞銀認為有四大主題:一是周期性的復甦;二是中國居民家庭提高股票、基金的配置,有望助力股市上行;三是行業龍頭強者愈強;四是全面創新,更側重在黑科技層面的突破。劉鳴鏑判斷,今年指數有可能階段性突破多年來的歷史高點。
  • 國內的高科技龍頭出現了嗎?未來哪些公司有希望成為龍頭?
    答案:可能有一些,但是高科技領域發展很快、也可能存在很大的變動:第一,國內確實有一些高科技龍頭公司,但是有的可能並不是特別出名或者沒有上市。第二,高科技領域技術發展速度可能很快,不要說在國內,就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可能也很難說有真正長久的高科技龍頭公司,PC時代的高科技龍頭不一定是網際網路時代的高科技龍頭,傳統的晶片科技巨頭不一定就是移動晶片或者未來AI晶片時代的龍頭,至於未來的機器人、人工智慧、新材料、新能源領域、基因編輯、量子計算、生物醫藥等等高科技領域,好像還不能說哪些公司就一定能夠成為未來的高科技龍頭,因為許多高科技未來可能都需要
  • 2021年龍頭股將出現分化 國泰君安黃燕銘:A股很難站穩3500點
    另外,從DDM模型的分母端看,無風險利率和風險偏好在未來半年基本上保持平穩,除非特殊事件發生,基本上不會有大起大落。其中風險偏好處於中低區域,但是比2020年的秋季會有所抬高。行業選擇上,橫盤震蕩的市場格局考驗投資人對行業與個股的選擇能力。基於消費與出口的兩大動力,結合經濟復甦和貨幣收緊的拉鋸力量,重點推薦三朵金花。
  • A股「大震」,私募很淡定:上升周期應有15~29個月!這是「上車」的...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認為,過去兩年的低迷導致上方套牢籌碼比較多,需要一個時間相對較長的整固和換手,才有再度啟動的基礎。下半年指數牛市的機會仍然存在,但更應防範各大指數輪流衝頂後出現的劇烈震蕩,原因是多數都已處在歷史估值的峰值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