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指海洋中所蘊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溫差能和海水鹽差能。廣義的海洋能源還包括海洋上空的風能、海洋表面的太陽能以及海洋生物質能等。世界海洋能的蘊藏量約為750多億千瓦,如此巨大的能源資源是當前世界能源總消耗量的數千倍,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因此利用海洋能發電已經成為國際新能源市場的一大熱點。
在能源消費量持續攀升和傳統能源日趨緊缺的外部環境影響下,新能源開發利用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我國在海洋能開發及相關研究領域已經取得豐碩成果,開發成本不斷降低,海洋能產業進入戰略機遇期。我國海洋能資源蘊藏量豐富,再生能力強,海洋能發電產業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扶持,投資前景良好。然而,波浪發電是海洋能源利用的形式之一。
波浪發電是繼潮汐發電之後,發展最快的一種海洋能源利用形式。為此南鯤團隊發明設計出了南鯤新型橫臥式浪能發電裝置。它是一款具有低成本、高智能、高效率的波浪能發電裝置。浪能發電同時不會產生廢氣以及汙染物,對環境友好,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如今,他們帶著這個新型橫臥式浪能發電裝置項目,報名參加了海南省第二屆「科創杯」創新創業大賽,並且一路過關斬將衝進了決賽(團隊組)。希望他們在決賽能取得好成績!
團隊資料
本團隊現共有10名核心隊員。總經理1名,洪江鵬,為本項目及產品的開發者和專利權人,現為項目主要負責人;機械技術研發人員3名,李健、何遠洋、周衡,分別為產品構造設計、電路設計及產品試驗總負責人,他們是機械電器類專業學生,對於產品的製作加工以及試驗投入了大量時間,做到每一處的嚴謹;信息技術研發人員1名,徐聞成,主要負責產品的信息化處理,開發能夠並與本裝置結合的信息化系統;市場人員2名,李宏、柏雪,主要負責產品市場調研、對外宣傳等工作;法務及公關人員1名,李辰薇,主要負責對外對接,政府部門的協商洽談等;圖畫設計人員1名,桑夏霖,公司所有圖案電子設計的總負責人;財務人員1名,陳月玲,負責公司財務。團隊人員均為其負責板塊的專業學生,整個團隊在林冬冬老師的指導下,團隊逐漸發展,項目及產品逐漸成熟。
項目資料
2015年年底,世界人口已達到74.67億,世界人均耗電量從2000年的2378.78千瓦時到2015年的已超過3000千瓦時。人口的不斷增多、人均耗電量的不斷增加、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多重矛盾,使可再生能源成為了能源產電的新興寵兒。
全球海洋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71%,而人類開發利用的海洋能源還不到其萬分之一。波浪能作為海洋新興能源之一,具有能量密度高,範圍廣,可持續的特點——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50倍,因此水的電力產量比空氣顯著高很多;波浪能所含動能約是風能的1000倍,它允許更小的設備來利用其生產電力;風速在清晨和夜晚通常很小,太陽能則取決於天氣,而波浪能卻是全天候發電。
如今,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波浪能的研究與開發,但目前波浪能發電裝置普遍存在效率低、不穩定、成本高、易受地理條件限制等問題,尚未有正式投產商用的波浪能發電裝置。
為此,我公司發明設計出南鯤新型橫臥式浪能發電裝置。南鯤新型橫臥式浪能發電裝置是一款具有低成本、高智能、高效率的波浪能發電裝置。本發電裝置100KW的輪船發電機組,成本198500元;本裝置實現對波浪能的二級轉換,大大提高轉換效率至40.2%;同時,我們通過在裝置中安裝網絡智能監控模塊,對裝置的實時數據信息進行感知、存儲、傳送和分析,優化售後服務,驅動產品優化升級。
100Kw本發電裝置僅需400.00㎡的海域鋪設,一年理論發電量為730000度,帶來經濟價值513190元,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78噸,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浪能發電,不產生廢氣以及汙染物,對環境友好,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只要有海浪就能發電,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我公司目前已成功申請專利保護(專利號:201520544413.6),並為進一步打造出規格更多、適用範圍更廣的系列產品努力,從而適應不同使用環境的波浪能發電要求。公司實行「四步走」的發展戰略,由發電併網,憑藉政府的認可,到向遠洋船舶和離岸孤島供給發電設備,繼而實現讓大眾認識波浪能到用戶信任波浪能,再到用戶依賴波浪能的轉變。
我公司致力於為航海事業、島嶼居民生活用電帶來新供給能源,為國家戰略性開發新島嶼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海洋之能量,用之不竭。從古至今,人類一直行走在對其探索的道路上。充分利用海洋的巨大能源寶藏是我團隊一直不懈追求的最高理想。
感受和收穫
我們團隊參加了本次的第二屆海南省「科創杯」創新創業大賽,在初賽和複賽兩場比賽下來後,整個比賽過程的高效運作、賽前的重點培訓、賽場的合理安排、選手的激情路演、評委的專業點評、賽後的精準打分、結果的公開透明等等都給我們團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為本次大賽的組織者、參與者點讚。
我們在此次賽事中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穫:首先,評委的意見反饋。評委老師的經驗分析和專業點評,切中項目的要害,為我們的項目進行把脈會診,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對自己的項目進行了思考,並進行改進,不斷打磨升級,以獲得更長遠的發展。這是我們參加本次大賽最大的收穫。
其次,與其他參賽者的思想碰撞。通過本次大賽結識到許多其他積極熱情的創業團隊,和他們的的交流探討,讓我們迸發出更多更棒的完善產品的點子。
最後,展現自己,獲得自信。參加本次大賽也是對我們的鍛鍊,比賽能夠展示我們的項目、進行宣傳推廣,同時也讓我們更加完善,獲得足夠的信心和動力——前進!
來源:海南科創杯大賽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