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草是冬蟲夏草的簡稱,屬於蟲草的一種,是麥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屍體的複合體。主要分布在中國西藏、青海省為主,四川和雲南部分地區有此菌類。
為真菌類子囊菌綱麥角菌科冬蟲夏草菌,寄生蟲在鱗翅目蝙蝠科昆蟲綠蝙蝠蛾的幼蟲體內萌發於頭部的子座及其寄主的乾燥複合體。均為野生。生長於海拔2000米~30000米以上的高山無樹林的向陽草坡,喜生於疏鬆乾燥、腐植質多的土壤中。
「冬天是蟲,夏天是草,冬蟲夏草是個寶。」冬蟲夏草簡稱蟲草,是冬季真菌寄生於蟲草蛾幼蟲體內,到了夏季發育而成。冬蟲夏草因此得名。
從外形上看,冬蟲夏草蟲體呈金黃色、淡黃色或黃棕色,又因價格昂貴而有「黃金草」之稱。因其藥用價值高,功效好,在國內外被視為珍品,市場需求量大,但因其天然資源量稀少,故價格十分昂貴。
冬蟲夏草究竟是蟲還是草?青海大學牧科院副研究員、多年從事冬蟲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王宏生介紹說,從它的形成過程來看。通俗地講,就是蝙蝠科許多種別的蝙蝠蛾為繁衍後代,產卵於土壤中,卵之後轉變為幼蟲,在此前後,冬蟲夏草菌侵入幼蟲體內,吸收幼蟲體內的物質作為生存的營養條件,並在幼蟲體內不斷繁殖,致使幼蟲體內充滿菌絲,在來年的5-7月天氣轉暖時,自幼蟲頭部長出黃或淺褐色的菌座,生長後冒出地面呈草梗狀,就形成我們平時見到的冬蟲夏草。因此,雖然兼有蟲和草的外形,卻非蟲非草,屬於菌藻類生物。
神奇的冬蟲夏草
關於冬蟲夏草的來歷是這樣的:有一種小蛾子,叫「綠蝙蝠蛾」,這種蛾子每到秋天就生下自己的幼蟲,並在土地裡過冬,但是如果有一顆特殊的種子——蟲草菌,落在了綠蝙蝠蛾的旁邊、身上,或是那隻綠蝙蝠蛾吃了這顆種子的話,種子就會在綠蝙蝠蛾的身上生根、發芽,看上去是普通的植物,但是它是吸收綠蝙蝠蛾的養料生存的,這種奇特的植物,便是冬蟲夏草。冬蟲夏草只有很巧合才可以生長發芽,不過它一旦發芽了,它的意志力就會很強,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什麼嚴寒酷暑,冬蟲夏草都不會放棄自己的成長,因為它知道生命是來之不易的,不管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還是又潮又冷的地方它都不會放棄成長。春季來臨,冬蟲夏草從土地中鑽了出來,面對溫暖的陽光,它感到一絲欣慰,也許,它還會覺得開心,因為它終於成功了。
《本草綱目拾遺》中描述有冬蟲夏草是在陰陽二氣的作用下生成。夏至生陰,陰靜而成夏草;冬至生陽,陽動而生冬蟲。因此以之治虛損疾病,可使體內陰陽之氣得到補全。當其呈動物(蟲)形態時,性屬陽,可補陽虛;當其呈植物(草)形態時,性屬陰,可補陰虧,故而冬蟲夏草可集扶正固本於一身,滋陰壯陽功能為一體。在中華醫藥百味中,冬蟲夏草正是以「治諸虛百損」,理陰陽平衡,「保肺養腎,補精益氣,專補命門」等神奇功效被認為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中藥之寶而蜚聲華夏,飲譽海外
祖國醫學認為,冬蟲夏草味甘性溫,具有補虛損、強精氣,益腎保肺、止血化痰的功效。適用於肺結核咳嗽、咯血、虛喘、盜汗等患者。冬蟲夏草不僅為三大補品之一,還有其獨到特色:一年四季,皆可服用,安全可靠,溫和持久,適合各種人群,對中老年人、體弱多病者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