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蟲草哥,您身邊最懂冬蟲夏草的人!
關鍵詞:冬蟲夏草是什麼?植物還是動物?是蟲子還是草?冬蟲夏草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
冬蟲夏草,一物也。冬則為蟲,夏則為草,蟲形似蠶,色微黃,草形似韭,葉較細。那麼冬蟲夏草是植物還是動物?冬蟲夏草,第一次遇到這個名字或看到實物的人,大都是這麼認為的。蒲松齡對冬蟲夏草如此描畫:「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難窮」。今天蟲草哥就來詳細的說下冬蟲夏草是植物還是動物?
1/4
冬蟲夏草又稱為蟲草或冬蟲草,是真菌冬蟲夏草寄生於蝙蝠蛾幼蟲體上的子座與幼蟲屍體的複合物。屬於麥角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十分稀有,十分珍貴,物以稀為貴。當冬天,幼蟲躲在土壤中,冬蟲夏草菌就侵入幼蟲的體內進行生長,並分解吸收幼蟲體內的物質,生長成菌絲體。通過從冬天到夏天這段時期,菌絲逐漸把幼蟲內部的肌體全部「吃光」,最後只剩下了死蟲的一層皮,裡面全是生長較結實的菌絲體。奇妙是在夏天,菌絲體還從「蟲」子的嘴頭部長出一根「棒子」,象植物剛出土的葉芽,可這裡面隱藏著冬蟲夏草的繁殖後代的種子――子囊孢子。這樣,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一個生長周期。所以,人們說,冬蟲夏草冬天是蟲,夏天是草(菌類植物)。
2/4
蟲草一種極喜低溫、高海拔、寄生專一性很強的真菌,當溫度超過20℃就不能正常生長。成熟的冬蟲夏草真菌在寄生的幼蟲頭上形成子座,子座內大約有5000個可育的、肉眼可辨的子囊殼,內含長柱形的子囊,子囊內含子囊孢子,當子囊殼破裂,子囊孢子散射出並且斷裂成眾多的次生子囊孢子,隨風傳播散落。
3/4
成熟的子囊孢子散落地面,隨雨水滲透到土壤中,遇到合適的條件,子囊孢子萌發,一般在6月中下旬蝙蝠蛾高齡幼蟲被侵染,子囊孢子長出枝狀芽管伸入寄主蟲體,繁殖菌絲,被侵染幼蟲行動逐漸遲緩並爬向靠植物根部距地面2-cm的土層中,頭朝上尾朝下逐漸僵死。真菌吸收寄主體內營養生長,蟲體內布滿菌絲,隨後蟲體表面的菌絲膜與土壤顆粒黏結成「蟲殼」,完成冬蟲夏草的無性世代。
4/4
當年入秋後冬蟲夏草開始有性世代,在當年土壤凍結前從被侵染的寄主蟲體頭部長出短小的子座。在青海玉樹,9月下旬就已經可以挖到被寄生的蟲體,頭部的子座高約1cm且不露出土面,次年5月化凍後,土壤溫溼度適合子囊菌生長,子座以每天3-4mm的速度長出地面,形似小草,子座出土初為淡綠色,後變為紫紅色,一般在露出地面部分達20-50mm時不再繼續生長。到6月中旬,子座頭部漸漸肥大,7月下旬子囊孢子長成。8-9月逐漸成熟並從子囊殼散發出來,繼續對寄主幼蟲進行寄生。
現在你知道冬蟲夏草是何物了嗎?
我是蟲草哥,您身邊最懂冬蟲夏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