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洲57個國家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2020-12-0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五大洲57個國家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作為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區域新多邊開發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5日迎來關鍵節點:來自五大洲的57個國家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首發陣容」的確立標誌著亞投行籌建步入衝刺的關鍵期。

從意向創始成員國確立到正式開張,亞投行還有幾道坎要邁,亞投行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如何開展合作,亞投行融資的大門是否會向私營資本打開,亞投行的錢會投向哪裡?一系列問題廣受外界關注

4月15日是確定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數量的最終日期。據中國財政部的消息,共有來自五大洲的57個國家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就外界普遍關心的亞投行籌建問題,15日,籌建亞投行首席談判代表會議主席、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

記者:截至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一共有多少?

史耀斌:2015年3月31日為亞投行接收新意向創始成員國申請的截止日期。截至4月15日,3月31日前(包括當日)提交加入申請的國家均已經過多邊徵求意見的程序,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共有57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涵蓋亞洲、大洋洲、歐洲、拉美、非洲等五大洲。

記者:今後亞投行還會繼續接收新成員嗎?

史耀斌:亞投行是開放、包容的多邊開發銀行,雖然接收意向創始成員國已經截止,但今後仍會繼續吸收新成員加入。各方在今後的章程談判和磋商中,將就吸收新成員的程序和規則等作出安排。

記者:請介紹一下亞投行章程談判的時間進度安排。

史耀斌:繼去年10月24日籌建亞投行備忘錄籤署後,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先後於去年11月底、今年1月中旬和3月底舉行了三次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圍繞亞投行章程草案展開談判,取得了積極進展。根據亞投行籌建工作計劃,各方將於今年4月底和5月底分別在北京和新加坡舉行籌建亞投行第四次和第五次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商定亞投行章程草案,並於6月底前籤署章程。

記者:亞投行在制定保障政策等業務政策方面有什麼考慮?

史耀斌:作為亞投行發起方,中方在會同各方就章程草案展開磋商的同時,要求亞投行籌建多邊臨時秘書處,著手起草保障政策等主要業務政策文件,並已於今年3月初在北京舉辦了亞投行業務政策研討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相關工作得到了世行、亞行等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支持。亞投行在業務政策方面將充分借鑑現有多邊開發銀行通行的經驗和好做法,同時也要避免其走過的彎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更好地為成員國服務。

記者:世行、亞行等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為亞投行籌建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支持?

史耀斌:籌建亞投行倡議提出以來,世行金墉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拉加德總裁和亞行中尾武彥行長分別在多個場合表態積極支持籌建亞投行,表示將與亞投行開展合作。世行、亞行等多邊開發銀行已與亞投行籌建多邊臨時秘書處建立了工作聯繫,在許多方面給予了支持。作為亞投行發起方和世行、亞行重要股東國,在亞投行籌建以及未來運作過程中,中方都將積極推動亞投行與世行、亞行等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在知識共享、能力建設、人員交流、項目融資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提高本地區基礎設施融資水平,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記者:有媒體報導稱,中方已確定亞投行首任行長人選。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史耀斌:根據去年10月24日籤署的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將設立理事會、董事會和管理層三層管理架構,並將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決策的高效、公開和透明。亞投行將根據公開、透明、擇優的原則選聘行長和高層管理人員。根據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通行做法,亞投行將在正式成立後召開部長級理事會任命首任行長。(記者 崔文苑)

相關焦點

  • 亞投行首發陣容確定 57國一起「立規矩」
    導語:    2015年3月,隨著6個歐洲國家陸續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不經意間,亞投行已火遍全球。3月31日為亞投行接收新意向創始成員國申請的截止日期。截至4月15日,3月31日前(包括當日)提交加入申請的國家均已經過多邊徵求意見的程序,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那麼,隨著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的確定,接下來大家會關注什麼——誰來當首任行長?創始成員國股權如何分配?亞投行如何運作?創始成員國和普通成員國有何差別?中國將以何種姿態出現?
  • 國務院參事:亞投行首任行長理論上應是中國人
    同期華春瑩:所以具體的意向創始成員國的數量要等到4月15日才能確定。解說:遍及五大洲數量超預期英、法、德、意等域外國家為什麼也紛紛加入?解說:鐵路 管理 電力公路 港口 通信《新聞1+1》今日關注:亞投行,如何行。
  • 銳評:菲律賓年末突然「開竅」籤署亞投行協定,背後有何玄機?
    而菲律賓作為創始成員國宣布參加的57個國家之一,除它之外的56個國家在12月9日前已經完成了協定籤署。如果不在年底前籤署,菲律賓將喪失在發言權等方面獲得優待的創始成員國地位。這次菲律賓不僅打算籤協定,還不忘對亞投行大加讚賞。據路透社30日報導,菲律賓財長普裡斯馬說,對於菲律賓而言,「在加速經濟增長方面,亞投行將擴充現有的多邊機構並形成互補。
  • 瑞士駐華大使:亞投行為區域發展提供許多實質性內容
    戴尚賢強調,瑞士是第一批對亞投行表示興趣並且有加入意願的國家之一。 戴尚賢表示,瑞士非常歡迎亞投行的建立,並對其高速運行表現出非常大的信心。他指出,瑞士不僅僅是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更是第一批對亞投行表示出興趣且有加入意願的國家之一。
  • 亞投行是什麼?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今日閉幕,而關於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的討論才剛剛開始。 博鰲論壇上,歐美國家扎堆擠進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從發起成立時的21個增加到現在的42個。昨天,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以下簡稱《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 亞投行是什麼?
  • 阿聯駐華大使:杜拜將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樞紐
    本月初,阿聯正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始成員國。作為中東地區的重要樞紐,又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阿聯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前景廣闊。中國網獨家專訪阿聯駐華大使歐邁爾·艾哈邁德·白伊塔爾先生(Omar Ahmad Adi Al Bitar),就阿聯加入亞投行、阿聯參與「一帶一路」的戰略前景以及即將於5月在北京舉辦的「杜拜周」活動進行深入交流。
  • ...國家之間也許歷史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會制度不同,但...
    亞投行的意向創始成員國覆蓋五大洲,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顯示了超地域性和廣泛代表性。中國給世界搭建起「互利共贏」平臺的同時,各國和地區也紛紛向中國投下「滿懷期許」的信心票。   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是為所有意向成員國服務的機構。對於中國在籌建亞投行中發揮的領導作用,各國均表示認可。秘書處在籌建過程中秉承開放包容的原則、廣納人才的做法,也得到了各國的認同。
  • ...國家成為多邊開發銀行大股東——訪亞投行投資運營局局長特拉瓦...
    新華社河內4月1日電  專訪:「讓發展中國家成為多邊開發銀行大股東」——訪亞投行投資運營局局長特拉瓦尼松  新華社記者王迪 陶軍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投資運營局局長蘇佩·特拉瓦尼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亞投行投資項目已走進大湄公河次區域多國,為這一區域互聯互通與減貧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 港媒:亞投行與多個國際機構合作 更懂發展中國家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6日報導,成立於一年前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總部位於上海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在尋找既有機構為綠色和基礎設施項目融資。  包括亞歐57個成員國家在內的亞投行尋求與同類機構在聯合融資方面緊密合作。在6月末於北京召開首屆年度會議上,亞投行發起首批融資項目。
  • 金立群:亞投行2025年氣候融資將佔「半壁江山」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劉紅霞、於佳欣)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13日說,亞投行將不斷增加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融資比重,到2025年氣候融資佔比達到50%。金立群當天在亞投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後疫情時期,基礎設施發展格局將發生重要變化。
  • 再借53.1億,印度已從亞投行借走近300億,中國為該行最大出資方
    1、印度再獲亞投行53.1億抗疫貸款,中國為該行最大出資方 據澎湃新聞報導,6月17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下稱亞投行)批准了印度申請的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1億元)貸款,以幫助該國抗擊疫情,而這也是印度在亞投行"新冠肺炎危機恢復基金"獲得的第二筆貸款。
  • 【地評線】桂聲網評:延伸合作半徑 立起亞投行國際合作「新典範」
    亞投行從倡議到啟動,從發展到壯大,一路走來的這一國際性多邊金融機構,在推動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深化區域合作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亞投行立足開放、合作、共贏的價值理念,讓越來越多的國家感受到合作帶來的實惠,以合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生福祉,成為國際社會廣泛共識和主要潮流。
  • 郭雲濤:亞投行檢驗中國「四力」
    郭雲濤由中國主導創建的亞投行,以50多個國家的申請加入,特別是英德法等西方大國的加入而閃耀國際舞臺。萬事開頭難,成功更不易。亞投行能否成功,將檢驗中國能否長期可持續地發出「四力」。一是吸引力。剛剛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以其巨大的市場、快速的發展、巨額的外匯、強大的建設和製造能力、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和各國夢寐以求的投資機會,贏得眾多國家的信任,它們紛紛加入亞投行。就連一開始持反對立場的美國也改變態度表示將積極合作。亞投行開局的態勢,足以說明中國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一吸引力還將越來越強。二是創新力。
  • 鄭永年: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實質是資本走出去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接受網易財經專訪時表示,對一帶一路戰略、亞投行的認識,並不是政府走出去,而是資本走出去。鄭永年表示,一路一帶、亞投行能做起來,主要是因為中國改革開放35年,非常成功的從早先一個資本短缺的國家,現在變成資本過剩的國家,而這樣就面臨資本走出去的問題,不管是中國的資本還是美國的、日本的、歐洲的,資本過剩都會「走出去」到轉型的地方。
  • 精選「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支點國家的意義與建議
    印尼作為東協創始成員國,在東協一體化建設和東亞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印尼還是G20成員國、萬隆會議十項原則的重要發起國之一,是亞非新型夥伴關係、七十七國集團、伊斯蘭會議組織等國際/地區組織的倡導者和重要成員,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獨特作用。目前,中國與印尼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兩國就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
  • 紅外測溫儀、人臉抓拍……亞投行總部「戰疫」用上高科技
    門框式紅外測溫儀,非接觸測溫同時可快速通過,人臉抓拍能讓安檢有據可查、可追溯;高壓脈衝式鋰電彌霧機,節能環保,又能大大提升室內的消毒效果;智能「保潔員」精準清洗,還自帶清汙水內循環處理功能……亞投行總部所在的亞洲金融大廈近期上崗一批高科技戰疫「助手」,既能節省人力,還能提高測溫、消毒、保潔效率
  • 寧夏境外投資遍布五大洲30個國家和地區
    中新網銀川11月12日電(李佩珊於晶)11月1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公布2018年寧夏對外直接投資情況分析,數據顯示,2018年,寧夏積極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對外直接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在境外投資遍布全球五大洲30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