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哥拉出臺黃金等戰略資源開採新政策
新華網羅安達5月31日電(記者戴阿弟)安哥拉國家通訊社31日報導說,安哥拉政府最近頒發了有關勘探開發黃金等戰略礦產資源的新條例。 根據新條例,私營企業和外國公司必須依據《安哥拉地質勘探開採法》和有關投資條例取得特別許可證後,才可投資勘探開發黃金等戰略礦產資源。
-
中石化93億攬安哥拉油氣資源
6月24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下稱「中石化」)在官網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國勘公司」)安哥拉的合資企業——中安石油公司與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籤署協議,收購馬拉松石油公司所持安哥拉31區塊10%的油氣勘探開發權益,收購價格15.2億美元(約93.42億元)。據有關規定,該交易尚需得到中國和安哥拉政府相關部門的批准。
-
安哥拉礦業投資指南
二、地質和礦產資源 安哥拉位於非洲地盾中部,西部沿岸為大西洋沿岸盆地,東部是內陸的歐科範果盆地,中部是大面積的前寒武系基巖出露區。圖 安哥拉礦山和礦產分布示意圖三、礦業開發現狀 1 礦業概況 安哥拉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礦產資源和生產電能的能力,但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20世紀90年代以來,安哥拉政府開始進行市場經濟改革,並著手進行私有化改造。
-
安哥拉國家概況
從20世紀50年代起,安哥拉先後成立了三個民族解放組織: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簡稱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並於60年代相繼開展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鬥爭。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個組織同葡萄牙政府達成關於安哥拉獨立的《阿沃爾協議》,並於1月31日同葡當局共同組成過渡政府。不久,安人運、安盟、安解陣之間發生武裝衝突,過渡政府解體。
-
安哥拉將投巨資開發石油資源
新華網羅安達10月3日電 (記者戴阿弟)據安哥拉通訊社3日報導,安哥拉政府到2010年將投資660億美元開展石油研究、勘探和開發等,以實現成為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之一的目標。 報導援引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總裁曼紐爾·維森特的話說,絕大多數投資將投放到深海石油的勘探開發,約佔總投資的78%,即516億美元。
-
馬爾堡病毒肆虐安哥拉
世界衛生組織在接到安哥拉馬爾堡病毒疫情後,馬上協同無疆界醫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機構派出緊急援助專家小組和流動監控組,協助安哥拉政府控制疫情。此外,世衛組織分布在美國、德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的10餘個實驗室也通力合作,檢驗病毒。
-
新疆:恢復天然森林資源,改善綠洲生態與環境
在國家林業局、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以及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自治區林業、財政部門和各族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目前新疆83個縣市、5個保護區的啟動、補償區域資金全部落實到位並投入建設。 新疆生態公益林建設制定了「生態為主、突出重點、全區啟動」的先期補償原則,對塔裡木河流域、伊犁河流域、和田地區、準噶爾盆地周邊及艾比湖周邊生態區位非常重要的區域實行嚴格保護;對森林資源集中連片、面積大、實施保護後恢復成績顯著的塔裡木河兩岸縣市、伊犁河谷的縣市及艾比湖周邊縣市區域內公益林進行重點保護。通過幾年的建設,已取得了顯著成效。
-
國家森林:保護森林資源的有效模式
建立專門的國家森林,由專門的國家林業機構直接行使所有權,有利於利用國家意志和力量來確保重要的森林資源受到保護管理,體現全民所有森林資源的公益性;同時,對於保護和永續利用重要森林資源、確保生態安全、儲備戰略性木材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
首屆非洲礦產資源部長委員會會議將在安哥拉舉行
安通社消息,首屆非洲礦產資源部長委員會會議將於8月13日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舉行。會議由非洲聯盟主辦,重點對2013年在莫三比克馬普託發起的非洲礦產開發制度化和可持續進程進行評估。非洲礦產資源部長委員會由莫三比克(代表南部非洲)、衣索比亞(代表東部非洲)、查德(代表中部非洲)、阿爾及利亞(代表北部非洲)、加納(代表西部非洲)組成。大會主席國為莫三比克,副主席國為加納,秘書由衣索比亞擔任。(駐安哥拉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
安哥拉三個主要城市簡介
據安哥拉政府估計,修復和重建約需100億美元。羅安達瀕臨非洲西海岸,港口海灣長4公裡,寬2公裡,水深30米。港內設有5個遠洋輪碼頭和一個海岸沿海貨運碼頭,可同時停靠8艘大型貨輪,每年接待來自各地的船隻2000多艘,年吞吐量200多萬噸。全國80%的咖啡、1/3的糖和大部分棉花,以及部分石油、劍麻、棕櫚產品和糧食都從這裡運往世界各地。除1886年建成的一條與內地相通的鐵路外,羅安達有公路與全國相連。
-
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陝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明日...
今天(11月30日)上午,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田文平在會上介紹說,該《條例》是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加強陝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重大舉措,是完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生態保護制度的重要部分,對於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陝西具有重要意義。
-
達縣林業局強化「四嚴」加強木材採伐管理
2012年,達縣林業局切實強化措施,加強林木採伐管理,確保森林資源總量穩步增長。 一是嚴把審批環節。嚴格執行林木採伐審批管理辦法的規定,實行限額採伐和憑證採伐,嚴格禁止在公益林進行商品材採伐,2012年全縣實際審批9245立方米,公佔限額的10.5%;二是嚴格採伐監督。
-
大黑羚羊,安哥拉最美代言人
珍稀貴重是國家名片 歷史劫難成民族象徵在安哥拉大街小巷的牆上、旅遊紀念品中,經常能看到羚羊的各種形象,這種大黑羚羊是安哥拉特有的一種羚羊,也叫安哥拉羚羊,是安哥拉的國寶,還被當作該國的民族象徵據說,葡萄牙殖民時期的當地政府每周至少宰殺200頭大黑羚羊。有資料顯示,到1975年,安哥拉境內僅存不到2500頭大黑羚羊。1975年安哥拉宣布獨立,並在隨後近30年裡爆發了多次內戰,直至2002年戰爭才完全結束。戰火蔓延到了幾乎整個安哥拉國土,人民流離失所,大黑羚羊也遭受了滅頂之災,甚至一度被認為絕跡。內戰結束後兩年,科學家們才又發現了它們的蹤跡,並將其列為極瀕危物種。
-
安哥拉:差點把民主剛果堵成內陸國,卡賓達飛地是如何形成的?
它的面積狹小,資源匱乏,因此具有強烈的對外擴張的野心。當時,在近東崛起的奧斯曼帝國日漸強大,控制了傳統的地中海商路,葡萄牙只能另闢蹊徑,向西邊的大西洋揚帆遠航,尋找一條通往黃金和香料的財富之路。▲ 比利時、法國、葡萄牙對剛果王國的瓜分,黃色區域為葡屬剛果(卡賓達),綠色區域為比屬剛果,可見卡賓達與安哥拉沒有陸地邊界安哥拉與卡賓達在陸地上並不相鄰,葡萄牙佔據初期,兩地是平行關係,互不隸屬,擁有兩套管理體系。但在1956年,為了精簡殖民機構,節約治理成本,葡萄牙將兩地置於同一總督治下,為之後卡賓達併入安哥拉埋下了伏筆。
-
兩個剛果之間為何有一塊安哥拉的飛地?始作俑者葡萄牙
葡萄牙控制了剛果(金)南邊的安哥拉,以及現在的卡賓達。而卡賓達與安哥拉北部,正好把剛果河口包圍起來。比利時本土面積只有3萬多平方公裡,發展所需的資源主要靠面積巨大的剛果(金)。剛果(金)沒有出海口,資源就無法運到比利時。比利時有辦法,他找到「老大哥」法國,還拉上了德國,來找葡萄牙論理。1884年11月,德國柏林召開了一次會議,商討歐洲各強在非洲的殖民地劃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釋義-第二章 森林經營管理
第十三條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更新,實行管理和監督。 【釋義】本條是對森林資源保護利用活動實行管理和監督的規定。 一、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更新實行管理和監督,是國家對各種資源管理法律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依法管理森林資源,是維護人類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
依靠優越的太陽輻射資源 安哥拉大力發展太陽能業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有調查顯示,安哥拉85%的地區有較強的太陽輻射,每平米每小時太陽能輻射量可達2400千伏,夏天的時候會更高。幾乎全國各地均可利用太陽能。安哥拉本土企業SERVDES公司是安再生能源領域的龍頭企業。該企業從2007年開始大規模將太陽能應用到威熱省、維拉省、南北寬扎省的公共照明、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
衡東縣森林公安管理體制調整交接儀式在縣林業局舉行
森林公安機關管理體制調整交接標誌著我縣森林公安正式轉隸入列、邁上新徵程。要以「重任在肩」的站位堅決落實改革決策部署。全縣公安機關和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森林公安管理體制調整交接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決擁護和服從改革大局,堅決落實改革決策部署。要以「奮發有為」的姿態紮實完成改革各項任務。
-
不僅僅巴西亞馬孫雨林有火災,非洲安哥拉熱帶草原地區也在燃燒
火如果不受控制,就會形成「火災」,現在全球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場火災就是遠在西半球的巴西亞馬孫(也有翻譯成亞馬遜)雨林的森林大火。有兩方面原因是它成為了大家的關注焦點,一方面是亞馬孫雨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的肺」,另一方面是亞馬孫雨林的火勢蔓延速度極快,難以控制。
-
中日韓等國倡議加強「森林固碳」應對氣候變化
第二屆東北亞生態(伊春)論壇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局、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共同主辦,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德國、印度等國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以及聯合國機構和國際組織代表出席了論壇。論壇全體代表共同倡議,充分認識林業碳匯的價值與作用,進一步強化森林資源培育和管理,鼓勵建立科學的、量化的、可操作的區域生態評估與考核制度,積極建立森林生態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