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4月12日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根據最新的疫情報告,自2004年10月以來在安哥拉爆發的馬爾堡病毒疫情已經感染214人,其中194人死亡,死亡者中12人為醫護人員。此外,還有360多例疑似病例。在受感染者中,75%為5歲以下兒童,成人感染者和疑似病例大多是與受感染者接觸密切的患者親屬和醫護人員。
目前的疫情仍主要集中在安哥拉北部省份,其中80%的感染病例發生在威熱省。同時,在盧安達也發現了8例疑似病例,其中2例已經確診。世衛組織說,由於與感染者和死者接觸的親屬較多,潛在的感染者人數還可能增加,因此,馬爾堡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但世界衛生組織同時強調,此次馬爾堡疫情仍屬地區性疫情,遠沒有達到發出「國際旅遊勸阻警報」的程度,因此,國際社會不必過度驚慌。
馬爾堡病毒首次於1967年在德國馬爾堡市的一家實驗室中發生傳染而得名。同年,在法蘭克福以及南斯拉夫貝爾格勒的一些實驗室工作人員中也相繼發生馬爾堡病毒傳染。1967年的首次馬爾堡病毒疫情共造成31人感染,其中7人死亡。1975年2月,南非一所醫院發生3起馬爾堡病毒感染,1人死亡,2人痊癒。1980年,肯亞2人受馬爾堡病毒傳染,其中1人死亡。1987年在肯亞發生1例致命病例。1998年至200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生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馬爾堡病毒疫情,感染149人,其中123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在接到安哥拉馬爾堡病毒疫情後,馬上協同無疆界醫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機構派出緊急援助專家小組和流動監控組,協助安哥拉政府控制疫情。此外,世衛組織分布在美國、德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的10餘個實驗室也通力合作,檢驗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控制出血熱項目負責人弗爾曼狄介紹說,馬爾堡病毒與伊波拉病毒一樣,爆發迅速、死亡率高、通過簡單的身體接觸就能造成傳染。馬爾堡病毒感染是一種急性發熱性疾病,並伴有嚴重出血表現。病毒的潛伏期為3至9天。感染者初期出現嚴重腹瀉、腹痛、噁心、咳嗽、嘔吐以及嚴重胸腔、肺部和咽喉疼痛等症狀,在5至7天之間逐步顯示嚴重出血現象,還會出現皮疹。國際醫學和病毒界尚未發現馬爾堡病毒在自然界中究竟藏身何處。目前沒有任何疫苗可以預防馬爾堡病毒,也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感染者,惟一減少受傳染的措施是採取嚴格的防護措施,避免與患者接觸。
此次馬爾堡病毒疫情主要集中在安哥拉北方的威熱、羅安達、卡賓達、馬蘭熱和北寬扎等省份。世衛組織強調,目前控制馬爾堡疫情擴散的首要任務是及時發現受感染者,在受感染者住院期間實施嚴格的預防傳染措施,同時迅速追蹤和隔離接觸過感染者的所有相關人員。據世衛組織發言人沙伊布女士介紹,為防止疫情擴散,國際救援機構將工作重點放在尋查、探訪和隔離感染者和疑似病人上,但由於當地民眾對疫情缺乏了解,尤其是見到身穿防護服的「外國人」出現,產生了牴觸情緒,在有些地區甚至發生當地民眾「武力阻攔」醫護人員將受感染者帶走的事件。不過世衛組織強調,目前已經基本控制住疫情的蔓延,下一階段的工作是協助安哥拉政府和臨近國家加強基礎衛生設施建設,培訓當地醫學專業人員,在民眾中培養良好的生活和殯葬習慣,同時呼籲國際社會給予疫區財政和技術支持。
新世紀伊始,曾肆虐一時的「舊病毒」不斷爆發,為人類健康敲響警鐘。病毒傳染與全球化發展相輔相成。現代科技和交通設施的高速發展,將各國緊密聯繫在一起,而病毒的傳染速度也越來越快。從伊波拉到馬爾堡,從愛滋病到狂牛症,從變異流感病毒到非典型肺炎,病毒一次次叩擊人類健康的大門。國際社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衛生保健和疾病預防。
此次馬爾堡疫情爆發後,世界衛生組織在預防和控制疫情擴散中發揮了積極的協調和指揮功能,及時向疫區派出醫療和救護隊,協調各實驗室抓住疫情爆發的有利時機對病毒進行深入研究,將病毒及時控制在最小範圍。換個角度來看,病毒爆發對強化世界衛生組織的功能和作用,提醒和敦促各國加強疾病防患意識,促進各國和地區之間相互理解和溝通,齊心協力戰勝病毒這一人類共同的敵人無疑是件好事。
與此同時,各國在防控病毒鬥爭中也得出了一些經驗和教訓。首先,加強和完善基層衛生防疫機製成為各國衛生保健工作的首要問題,防患於未然至關重要;其次,經濟發展必須與社會安全保障機制應同步進行。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將嚴重製約經濟發展,甚至造成更大的損失。聯合國有關組織統計,全球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的費用遠遠高於全球投資額,如果各國政府能夠將一定的財政收入投入社會安全保障體系,積極預防和治療各類疾病,無疑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第三,充分發揮世界衛生組織作為全球整體協調、指揮功能,加強國際和區域衛生防疫和保健合作;第四,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對減少疾病流行至關重要。據醫學和病毒專家分析,自然界和野生動物體內可能保存著許多尚不為人類所知的病毒,盲目的開荒,對森林大規模砍伐,大肆屠宰和食用野生動物,都可能引發病毒流行。此外,加強衛生保健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防患於未然,減少病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只要能夠做到上述幾點,人類就能夠將病毒的侵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