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縫線的主要風險、研發實驗要求與相關標準

2021-02-12 醫療器械質量與檢測


醫械研發實驗、技術培訓、儀器計量諮詢電話:4008180021

實驗室經理人(labmanager)

嘉峪檢測網(anytesting2014)

藥研檢測(drugtest)

醫療器械質量與檢測(medtesting)

推薦閱讀:

以下為正文:

可吸收縫線是由健康哺乳動物的膠原或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加工而成,可被活體哺乳動物組織吸收。涵蓋的材料包括聚乙醇酸(PG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GLA)、聚對二氧環己酮(PDS)等可吸收合成材料和動物源性材料。可吸收縫線可用合適的塗層、軟化劑浸漬或處理,可以是單股或多股形式。

 

可吸收縫線的主要風險:

 

已識別的風險應至少包括但不局限於以下方面:

(1)原材料的生物學和化學危害:

材料或材料來源變化;

原材料純度;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

(2)生產加工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

汙染;

添加劑、助劑、輔劑的殘留;

病毒滅活;

免疫原性控制;

工藝用水;

生產環境潔淨度;

熱原;

內毒素。

(3)產品使用風險因素:

選擇與使用不當;

縫線斷裂;

感染;

傷口裂開;

異物反應引起的炎症;

吸收緩慢或不吸收;

傷口癒合不良。

(4)滅菌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

(5)不正確使用產生的危害:

(6)產品包裝可能產生的危害:

 

可吸收縫線的研發實驗要求:

 

外觀

規格與直徑

抗張強度

長度

可溶性鉻化合物試驗

重金屬

含水量要求

褪色試驗

環氧乙烷殘留量

降解性能

免疫原性或相關性能的控制指標(動物源性材料適用)

如縫線帶針,還應增加針線連接強度及縫合針的要求。

縫線的生物性能應包括無菌和熱原

其他宣稱的技術參數和功能

 

可吸收縫線的相關標準:

 

YY 1116《可吸收性外科縫線》

YY 0043《醫用縫合針》

YY/T 0661《外科植入物用聚(L-乳酸)樹脂的標準規範》

YY/T 0510《外科植入物用無定形聚丙交酯樹脂和丙交酯-乙交酯共聚樹脂》

YY/T 0640《無源外科植入物 通用要求》

GB/T 16886《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系列標準

GB/T 14233.1《醫用輸液、輸血、注射器具檢驗方法 第1部分:化學分析方法》

GB/T 14233.2《醫用輸液、輸血、注射器具檢驗方法 第2部分:生物學試驗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醫械研發實驗委託諮詢電話:4008180021

推薦閱讀:

來源:嘉峪檢測網編輯整理

【點這裡】下載醫療器械技術資料

相關焦點

  • 縫線的類型和應用
    合成可吸收縫線的降解並非由於酶的作用,而是通過水解(Hydrolysis)過程完成。正是因為這一點,與腸線不同,合成縫線不會引起強烈的炎症反應,僅會引起輕微的組織反應。The examples of absorbable sutures include:縫線分為可吸收(Absorbable)和不可吸收(Non-absorbable)縫線。顧名思義,可吸收縫線在體內可以降解或被組織完全吸收。被完全吸收所需要的時間則因材質、尺寸、局部環境、傷口位置以及患者整體健康狀況不同而不同。薇喬線的吸收時間為56至70天,而單喬線的吸收時間為91至119天。
  • 我科學家研發自帶抗炎藥物的仿生手術縫線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基於「藕斷絲連」這一自然現象,深入探究了蓮絲纖維的微觀結構與力學性能,並受此啟發研製出了一種可用於手術縫線的仿蓮絲細菌纖維素水凝膠纖維。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納米通信》上。
  • 威高產品研發:完美修復,心歸自然!威高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
    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採用完全可降解聚合物材料聚乳酸(PLLA)作為支架基體材料,植入人體後,在三年左右時間,整個支架就可以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該產品避免了金屬支架永久殘留體內帶來的風險,解除了金屬牢籠對血管舒張收縮功能的限制。
  • 高潤霖院士:中國可吸收支架研發進展和展望
    雅培absorb BVS撤市,波科宣布停止可吸收支架研究,但這並不表明生物可吸收支架就此結束,站在新的起點上更高層次的研究仍在進行中。第二代生物可吸收支架進一步發展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改進聚合物性能,減少支架厚度,增加支撐力,進一步改善生物相容性。這需要材料學、工程學、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協同努力。在第二代BRS研發方面,我國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製新型仿生手術縫線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基於「藕斷絲連」這一自然現象,深入探究了蓮絲纖維的微觀結構與力學性能,並受此啟發研製出了一種可用於手術縫線的仿蓮絲細菌纖維素水凝膠纖維(圖1)。  研究人員將細菌纖維素(BC)水凝膠加工成具有仿蓮絲微米螺旋結構的水凝膠纖維(BHF),該水凝膠纖維兼具較高的強度和韌性,同時具有優異的親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此外,仿生螺旋結構還賦予了該材料與人體皮膚相近的彈性模量,在傷口處受力變形時,BHF可有效緩衝並吸收能量,並與人體組織實現同步形變,從而避免割傷傷口造成二次傷害。
  • 雅培推出世界首個生物可吸收藥物洗脫支架Absorb
    核心提示:雅培宣布,在歐洲、亞太部分地區及拉丁美洲推出世界首款藥物洗脫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Absorb,該支架的推出,有望對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產生革命性的改變。   雅培(Abbott)宣布,在歐洲、亞太部分地區及拉丁美洲推出世界首款藥物洗脫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drugelutingbioresorbablevascularscaffold,BVS)——Absorb,該支架的推出,有望對冠狀動脈疾病(CAD)的治療產生革命性的改變。
  • 院士主導研發,十年磨一劍,這款生物可吸收支架終於上市了!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教授領銜的團隊,歷經十餘年研發、科研攻關及臨床研究隨訪,研製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可吸收冠脈雷帕黴素洗脫支架——XINSORB支架,於3月5日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上市。這也是我國最早開始自主研發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 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出新型仿生手術縫線
    近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基於「藕斷絲連」這一自然現象,深入探究了蓮絲纖維的微觀結構與力學性能,並受此啟發研製出了一種可用於手術縫線的仿蓮絲細菌纖維素水凝膠纖維(圖1)。研究人員將細菌纖維素(BC)水凝膠加工成具有仿蓮絲微米螺旋結構的水凝膠纖維(BHF),該水凝膠纖維兼具較高的強度和韌性,同時具有優異的親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此外,仿生螺旋結構還賦予了該材料與人體皮膚相近的彈性模量,在傷口處受力變形時,BHF可有效緩衝並吸收能量,並與人體組織實現同步形變,從而避免割傷傷口造成二次傷害。
  • 角膜移植,風險有多大?
    主要功能包括1)保護作用,阻止異物,如灰塵、水和微生物侵入眼內;2)營養功能,提供一個光滑的表面,並從外界和眼淚中吸收氧和營養物質,供給內部逐層所需;3)感覺功能,上皮層充滿了數千個微小的神經末梢,使角膜對於各種刺激極度敏感;4)愈傷功能,角膜受到傷害後,上皮層細胞通過快速移行來覆蓋傷口。鮑曼層:也稱前彈力膜,是上皮層所附著的基底膜組織,有高強度膠原纖維構成。
  • 我國研發可調諧二極體雷射吸收光譜技術的大氣甲醛測量儀
    甲醛濃度的外場觀測可作為區分人為源和生物源VOCs的重要指示,可進行模型準確性驗證等。近日,中科院安光所設計新型球面鏡光學多通池,結合3.5μm帶間級聯雷射器,研發了基於可調諧二極體雷射吸收光譜技術的大氣甲醛測量儀,滿足大氣甲醛外場觀測的需求。實現51pptv (10s, 1σ)的探測極限。
  • 電快速速變脈衝群試驗標準及相關要求
    1.實驗的目的電快速瞬變脈衝群EFT試驗的目的是驗證電子設備機械開關對電感性負載切換、繼電器觸點彈跳、高壓開關切換等引起的瞬時擾動的抗幹擾能力。這種試驗方法是一種耦合到電源線路、控制線路、信號線路上的由許多快速瞬變脈衝組成的脈衝群試驗。
  • 科學家研發黑科技材料:可吸收99.8%光線
    科學家研發黑科技材料:可吸收99.8%光線(圖片來自surreynanosystems)    Vantablack「Vantablack的納米結構能夠吸收幾乎所有入射光,從而讓精密的光學儀器得以發揮最佳性能。」研發該材料的英國Surrey NanoSystems公司表示。據這家公司稱,這種材料能夠吸收99.956%的入射光。
  • 科學家研發世界最黑材料:可吸收99.8%的光線
    據這家公司稱,這種材料能夠吸收99.956%的入射光。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17日消息,研究人員近日研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黑的材料,可以用噴槍進行噴塗,這種名叫Vantablack S-VIS的材料能夠吸收99.8%的光線,反射能力比哈勃望遠鏡上使用的超黑噴漆還要弱17倍。這種新材料能夠輕易覆蓋體積較大、機構複雜的物體表面,如大型照相機和飛行器等。
  • 生命科學相關化學試劑及實驗耗材市場研究
    歐美發達國家在現代生命科學領域長期投入,目前仍是生物實驗室產品行業消耗最大的市場,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其高端實驗設備、試劑、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均處世界領先水平。本文重點討論我國實驗用產品的情況。工業級化學品對純度和各種雜質的規格精度要求往往較低,多用於傳統、大宗產品的生產,化學試劑是在工業級化學品基礎上提純製得的精細化工產品。按不同分類標準, 化學試劑按分類情況見表1。
  • 聖湘生物科技首次發布在科創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一)技術風險(1)產品研發風險經過多年研發積累,公司掌握了一系列分子診斷相關的核心技術,在此基礎上,公司自主開發了病毒性肝炎、生殖感染與遺傳、兒科感染、呼吸道感染、核酸血液篩查、自動化儀器等300餘種性能優良的產品,但公司仍存在相關產品研發風險:一是目前公司產品有較大比例用於傳染病檢測,由於部分傳染病具有新發、突發的特點,且病原體不斷發生變異,而客戶對疫情發生時反應的及時性要求高,雖然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研發讓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得到體現,但若公司不能持續及時研發出滿足不同形勢下疾病防控需求的產品,可能會導致公司錯過市場機會
  • 工藝氣體系統,分類、法規、用途、質量要求及風險評估
    按照其用途可分為兩類:工藝用氣和儀表用氣。工藝用氣一般與工藝流接觸,有可能影響到產品質量,為直接影響系統,需要重點關注;儀表用氣則主要是給設備運行提供動力, 屬於間接影響系統。 工藝用氣相關法規 GMP中沒有對工藝氣體的質量標準進行定義,只規定進入無菌生產區的生產用氣體(不包括可燃性氣體)均應經過除菌過濾。
  • 聚焦可降解支架研發的最前沿 這些企業的進展如何?
    文|趙成龍可降解支架是目前全球支架研發的主要方向,它可以在體內被逐漸吸收,顯著減少支架血栓以及再狹窄的形成,同時對MRI和CT掃描不會產生影響,也方便了再介入過程。FUTURE II試驗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旨在評估標準風險人群患者在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中植入Firesorb支架的安全性和療效,該試驗已經於2017年8月啟動。FUTURE III臨床試驗預計在2018年第二季度開展。
  • 移動電源產業發展現狀及主要質量安全風險
    移動電源產業發展現狀及主要質量安全風險文 牛建軍隨著手機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攜式移動電源幾乎成了手機的標配。移動電源產品又名充電寶,當前的市場集中度不高,品牌非常多,質量方面更是參差不齊。對此我國於2015年8月1日實施了首部鋰離子電池安全強制性國標《可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GB 31241-2014)。該標準主要針對鋰離子電池芯、電池組規定了在正常使用、合理可預見的誤用和濫用條件下的電安全、環境安全、機械安全的要求和測試方法。這些標準的出臺對於鋰離子電池產品自身,以及以鋰離子電池為關鍵部件的移動電源等相關產品的安全性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中級審計師考試《審計專業相關知識》複習:投資風險報酬
    (二)投資風險報酬的概念   投資風險報酬是指投資者因承受風險而獲得的額外投資報酬,也稱投資風險補償。   (三)投資風險與報酬的基本關係   投資風險越高,投資者要求的投資風險報酬率就越高,從而投資報酬率也就越高。
  • 燈具一般安全要求與實驗
    4.可靠性實驗:(1)升溫實驗(2)開關電氣實驗(3)振動試驗(4)發光維持特性和老化試驗。 (5)檢查燈功能。四,測試說明:1.電氣參數:(1)外接電源控制的直流電源燈:電壓和電流表測量的電壓和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