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愛因斯坦摯友,用科學拯救無數生命,卻有一段被誤解的感情

2020-09-12 D大師兄說歷史


科學巨人--愛因斯坦

提起愛因斯坦,沒有不知道他在科學界的名聲,他的偉大發現改變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拓展了我們的視野,他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他的朋友圈中,有這麼一對夫婦,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中,特別是這位夫人,她發現的一种放射性元素,為人類在醫療上的治療提供了更科學的手段。她也很平凡,她經歷了所有經歷苦難的人,所經歷的苦難、孤獨和徘徊。她更偉大,為了她的事業,她投入的不僅僅是金錢、才智,還還包括生命。很多人都知道,她叫居裡夫人,都忘了她的本名,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呢?她在感情上遭遇,她是感情裡的弱者,被理解和遺棄,她的不幸是偏見和不了解所導致的。

是的,她不是別人,她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


幼年不幸,為事業艱辛探索

她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卻有最豐富的經歷,最積極的心態,和來自親人最無私的愛。

在她還是幼年時,就經歷了兩場生離死別,她永遠的失去了母親和大姐。她時常嘆息生活的不易,感嘆命運的無常。為了生活,居裡夫人做過幾年的私人教師,一直在為生存奔波的她,在經歷磨難和苦澀面前,一直沒有放棄對於夢想的追求。支撐她走下去的,是來自父母的愛和父親的鼓勵,從小居裡夫人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用行動教會了她,要愛、包容和忍耐。居裡夫人的倡導遵從孩子意願的教育理念,任兒女們在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的指引下,去探索自己的人生,走自己想走的路。

居裡夫人和女兒們

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一點在居裡夫人身上得到了印證。為了追求給好的學習環境和工作,他來到了波蘭首都華沙。在這裡,她可以在堂哥的實驗室裡做著簡單的實驗,來印證自己學到的知識;也是在這裡,追求進步的青年居裡夫人加入了當時的一個組織,這個組織一來是為了提高同學之間的學習動力,二來為了提高工人和農民的素質,這群年輕人會利用晚間空隙教授自己擅長領域的知識。學習知識、奉獻社會,成為了身為其中一員的居裡夫人一生都在踐行的諾言和最高準則。

經過近四年的準備,在二十四歲時,居裡夫人終於踏上了去巴黎的行程,為了求學她投靠了姐姐一家。在四年的求學生涯中,為了節省開支,居裡夫人租了一個沒有什麼家具的房子,就這樣,她一邊求學一邊兼職。雖然她在物質上是貧瘠的,經常缺衣少穿,但她的精神是富足了,她對知識的渴望、對未知的探索,給了無限想像的空間和自由。在享受著精神自由的世界裡,他在數學和物理上的學識也跟得上巴黎這個大都會的學生。距離自己的夢想又進了一步,也是在這裡,她遇到了事業上的夥伴,生活上的伴侶、精神上的依靠---皮埃爾·居裡

居裡夫人和丈夫

遇到丈夫,事業出現上升期

他們成了親密無間的搭檔,為了科學研究,居裡夫人忍痛放棄了回華沙造福祖國的承諾,選擇留在了巴黎,因為這裡才有更好的實驗環境,對於在放射性方面造詣,居裡夫人超越了她的丈夫,這個領她踏入放射性研究的領路人。在放射性概念和理論上,瑪麗·居裡才是真正的開創者,丈夫皮埃爾是她的助手,是她取得偉大成就的堅強後盾。

以至於1903年,在諾貝爾獲獎名單上,居裡夫人的丈夫堅持要瑪麗·居裡出現在聯合獲獎名單中。但據說,同時獲獎的貝克勒爾曾說過一句,但有明顯偏見和無理的話。

&34;

1906年4月19日,這一天是居裡夫人命運的轉折點,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原本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的一對,從此天人兩隔。居裡夫人的先生在路上被馬車撞到,當場身亡。夫婦倆一路走來一直相互扶持,現在只剩下了39歲的瑪麗·居裡孤身一人,居裡夫人內心的苦楚,常人難以想像,更無法體會。

居裡夫人的丈夫

遭遇人生巨變,陷入輿論漩渦

把手上的事情做好,把和亡夫一起的事業延續下去,成了居裡夫人活著的信念和動力。就在他孤獨而頑強的堅持著自己的事業時,一個叫朗之萬的年輕科學家闖入了她的生活,也是從這裡開始了,她那段不堪回首的感情經歷。

兩個人在一起工作的時間長了,慢慢的原本只是工作上的搭檔,卻發現友情變成了愛情的味道,可這個朗之萬是有婦之夫,他對居裡夫人不知道是欣賞還是因為愛情。

1910年,朗之萬用自己的名義,為居裡夫人在巴黎索邦大學旁邊租了一個小房子,後來成了他和瑪麗·居裡在一起的地方,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地方。瑪麗(居裡夫人)稱那裡是&34;,足見她對這段感情的珍視和期待,這裡讓她原本冰冷的心又有了希望,似乎她的生活又開始變好。可世事難料,朗之萬本想離婚,徹底結束自己不滿意的婚姻,糟糕的是他失敗了,更要命的是,朗之萬的妻子拿到了瑪麗·居裡寫給他的熱情洋溢的情書,這成了居裡夫人破壞別人婚姻的&34;,為了報復他們,這些信被捅給了法國的媒體,這對居裡夫人帶了無盡的困擾,她的名聲掃地,她甚至被輿論惡毒的稱為&34;。

當居裡夫人被輿論攻擊時,那個叫朗之萬的卻始終沒有站出來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讓居裡夫人獨自站在輿論的漩渦中,被踐踏和謾罵。更無恥的是,朗之萬和他的妻子達成了&34;,朗之萬可以在外面養情人!這種毀三觀的事情,深深地刺痛了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的大女兒

和女兒合作,再奪諾貝爾化學獎

1935年,居裡夫人和她的女兒一起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居裡夫人成為唯一一位獲得過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的科學獎。她本來可以很輕鬆的,憑著手上關於放射性的研究成功,成為億萬富翁的。但他們放棄了鐳的相關專利申請,瑪麗·居裡甚至認為這是整個科學界的共同財富,她不能獨享,並佔為己有。

由於長期沒採取任何保護措施,就那麼在放射環境下工作,這導致她的衣物、實驗設備、保存完好的筆記本都沾滿了放射性元素,如果不穿上特殊的防護服,根本就不能去接觸它們。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終於沒有人再去在意她的其他私生活,而是對她獻身科學的偉大精神而肅然起敬。以至於愛因斯坦為居裡夫人說了這麼一句話,用來評價她偉大的貢獻

&34;

在這個男權當道的世界裡,她只能遠離祖國,去巴黎讀大學,華沙的大學根本不收女學生。哪怕她以優異成績從大學畢業,也只能做一個中學女教師,注意是女教師,因為她是女性;她沒資格在法國科學院朗讀自己的論文,同樣因為她是女性;後來她以一票之差落選法國科學院院士,理由居然是荒誕不經的一句話:&34;。就連她和丈夫一起用過的實驗室,她都無權使用,後來經過多方申請才重新獲得研究資格。

老年居裡夫人

看透了這一切的居裡夫人,曾灰心的對女兒說:&34;女人只有回歸家庭測試成功,這是多麼荒誕的邏輯啊!

居裡夫人,將全部的智慧和生命都獻給了全人類,她發現的放射性元素鐳,在醫療上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可對於她那段不堪回首的感情經歷,有得到多少人的諒解?細想起來,不禁感慨萬千,思緒萬千!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愛是拯救世界的唯一答案
    ——愛因斯坦致妻子米列娃  前不久剛剛發現的引力波再次印證了愛因斯坦是一個擁有奇思妙想、為物理學帶來革命性發展的科學怪才。然而撇開這些世人皆知的事,這位科學怪才對於世俗最平凡的愛也同樣有著浪漫的理解。  不僅在科學研究上的碩果纍纍,愛因斯坦的感情世界也豐富得令人嘆為觀止。他有過多位紅顏知己,情話也不總是說給一個人聽,但他對於愛的本身的忠貞,毋庸置疑。
  •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據估計20世紀有3億多人口感染瘧疾,尤其是其中90%都是發生在非洲,但是現在一種叫做青蒿素的藥拯救了人們,而它的發現者就是一位來自中國的藥學家屠呦呦,她為整個世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抗瘧藥。BBC評論:在其研究過程中,屠呦呦受古籍啟發,並在此基礎上,發現並提煉了青蒿素,並自願以身試藥。在現如今全世界約一半人口處於罹患瘧疾的風險之中,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不能被低估。
  • 作為渣男的愛因斯坦
    當然,這並不能否認愛因斯坦的成就——科學上的,以及道義上的。在科學上,他成就超過了大多數科學家的成就,顛覆了牛頓奠基的時空觀,是人類歷史上裡程碑式的發現。直至今天,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很多科技都與他的發現有關;在道義上,他是和平主義者,反對自己的祖國——德國發動戰爭,為此,與多年的摯友分道揚鑣——他的摯友用自己的科學發現,製造毒氣,用於戰爭。
  • 愛因斯坦反對量子力學是誤解
    多年以來,愛因斯坦的話已經成了他反對量子力學及其隨機性的標誌,但人們其實誤解了他。愛因斯坦的批評並不神秘,相反,其關注的一些科學問題,時至今日仍未解決。宇宙究竟是像發條裝置還是擲骰子的桌子,這一問題觸及了物理學的核心,在我們看來,物理學就是在繽紛繁複的大自然中尋找隱藏的簡單原理。如果一件事情會無緣無故地發生,那麼就意味著我們的理性探尋在這裡達到了極限。「如果非決定性是一種基本原則,這將意味著科學的終結。」
  • 她是克格勃「最美女特工」,與愛因斯坦一起改變了世界
    她的任務是,為前蘇收集高科技情報,特別是武器方面的最新科技。當時的科學巨匠愛因斯坦,為了躲避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帶著他淵博的學識和大量資料前往美國避難。對比強烈的是,美國對這位身懷無數秘密的科學家給予了熱情的接納,並將他禮聘於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
  • 一生奉獻給科學愛因斯坦,談起戀愛來也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愛因斯坦一生有過至少10個情人,從老師的女兒、大學同學、自己的表姐、表姐的女兒,就連秘書都不放過。結了婚也不曾老實,你可曾想過,一生奉獻給科學的現代物理之父愛因斯坦,談起戀愛來也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世紀天才》,道出了愛因斯坦神話般的愛情人生。愛因斯坦才華橫溢,再複雜的數學公式也難不倒、不斷開創新理論,甚至還拉得一手好琴,還會甜言蜜語,愛因斯坦在女人眼中確實有他獨特的迷人之處。
  • 我們對科學有多少誤解?清華教授:中國四大發明不屬於科學
    你打交道的技術對你生活有促進,但是那個事情跟我們所說的科學發展不是一回事」,吳國盛教授如是說道。 2018年10月30日晚,吳國盛教授曾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名為《我們對科學有多少誤解?》的主題演講,從科學史的角度,幫助觀眾澄清許多誤解,通過追溯科學的起源,追問科學的本質,思考中國科學的發展方向。
  • 愛因斯坦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
    然而撇開這些世人皆知的事,這位科學怪才對於世俗最平凡的愛也同樣有著浪漫的理解。不僅在科學研究上的碩果纍纍,愛因斯坦的感情世界也豐富的令人嘆為觀止。他有過多位紅顏知己,情話也不總是說給一個人聽,但他對於愛的本身的忠貞,毋庸置疑。1895 年,16 歲的愛因斯坦只身前往瑞士蘇黎世附近一個小鎮求學,寄宿在學校老師家裡。
  • 愛因斯坦的一段話,令人回味無窮,關係到統一場論
    不是所有的名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只有那些在某個領域有著深入研究的人,才會對世界有更精準的理解,他們說的話也才值得深思。愛因斯坦在回復一位剛剛失去親人而深陷痛苦的求助者時,說了這樣一段話:「人是整體的一部分,我們稱之為宇宙的一部分,是有限空間和時間的一部分。人所體驗的自己,他的思想和感情,是與其他部分分隔開的,這其實是意識造成的錯覺,這種錯覺是我們的牢獄,把我們限制在個人的欲望及身邊親近的幾個人的感情上。
  • 愛因斯坦的血肉愛情
    因為這正是他試圖通過人工調節達到的境界,他做完取捨以後,甩掉瑪麗的方式也是快如刀鋒——瑪麗:「親愛的,你一定要常常給我寫信呀。」愛因斯坦:「當然,我會把髒衣服寄給你洗的。」你遇見的可是郎心如鐵。但不能就此誤解愛因斯坦是個沒有溫情的人,恰恰相反,他是個典型的雙魚座,非常的敏感,纖細,他只是無法讓他的兩條魚往同一個方向遊。
  • 二戰時最偉大的三大發明,兩個拯救大量生命,一個毀滅了無數生命
    毫不客氣的說,全憑裝有特別設計的真空管──磁控管的雷達,盟軍得以打敗德國。可以說雷達拯救了很多盟軍士兵的命。第二種是青黴素。如果是雷達拯救了很多盟軍士兵的命,那青黴素真的拯救了所有人的命。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青黴素雖然被發現了,卻無法量產,很難生產出來。
  • 科學巨人被指「物理界的羅志祥」細數愛因斯坦的風流韻事
    然而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小老頭」,竟然也有過不少風流韻事,他的一生娶過兩任妻子,並至少有十多位情人。以色列的希伯來大學曾公開過愛因斯坦的1300多封信,信裡充分展示了這位內心孤獨而充滿激情的科學家鮮為人知的感性的一面。第一段婚姻1897年,18歲的愛因斯坦離開家鄉,只身前往瑞士的聯邦工學院求學。在這裡,愛因斯坦遇見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米列娃是個跛腳的女人,但她非常聰明,並且在數學和物理上有很高的造詣。
  • LOL背景故事:宿敵還是摯友?卡牌與男槍的恩怨情仇其實並不簡單
    在英雄聯盟中,很多英雄的背景故事都不是獨立的,相互之間有特別緊密的聯繫,比如卡牌與男槍這對英雄,他們之間的背景故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了,玩家都知道他們是宿敵一般的關係,但其實他們之間的故事遠沒有這麼簡單,相互信任而後慘遭背叛,最後奮不顧身拯救對方
  • 愛因斯坦生命中最偉大的問候
    一段惺惺相惜,互為知己的科壇佳話。「代我向勞厄問好!」1940年夏,美國普林斯頓的一處公寓門口,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攜夫人送別朋友埃瓦爾德時,最後囑咐道。埃瓦爾德是德國物理學家,曾任斯圖加特理工大學校長,訪美做學問研究時順道看望愛因斯坦。
  • 世界上最有愛心的動物。澳洲大火中挖地洞拯救了無數生靈
    無情的大火吞噬了數百萬公頃的森林,燒毀了無數的房屋建築,讓當地無數人無家可歸。燃燒排出的二氧化碳也使得當地的空氣受到嚴重的汙染。最讓人揪心的是有無數無辜的小動物被這場大火奪去了生命,甚至有的稀有動物很可能在這場大火中滅絕。但是讓人感動的是在這場大火中有一種動物靠讓其他動物去自己挖的地洞中躲避而拯救了無數的小動物。它就是澳洲袋熊。它們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
  • 四大發明為什麼不算科學,我們對科學有多少誤解?
    從亞里斯多德到柏拉圖,通過故事解析希臘城邦文明孕育出科學的奧秘,幫助大家理解科學,認識科學。(2018年10月30日晚,吳國盛教授曾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名為《我們對科學有多少誤解?》的主題演講,從科學史的角度,幫助觀眾澄清許多誤解,通過追溯科學的起源,追問科學的本質,思考中國科學的發展方向。)我們對科學有多少誤解?清華教授:中國四大發明不屬於科學01 關於吳國盛教授先來介紹一下吳國盛教授。
  • 天才放浪不羈的愛情史——愛因斯坦和他的女人們
    米列娃·瑪麗克是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她非常聰明,並且在數學和物理上有很高的造詣。她本身是一位相當出色的女子,有著獨特的氣質,愛因斯坦極為欣賞她,命中注定般兩人相戀了。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過著十分幸福的日子,享受著一起在科學領域探索,領略學術與心靈相結合的曼妙愛情。然而,十年枯燥的婚姻生活還是將感情磨滅了,太多思想觀念上的摩擦讓他們的婚姻四分五裂,他終於有了別的女人,並且提出了離婚。這一不幸的結局似乎對米列娃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傷痛,畢竟她用了整個青春來愛自己的丈夫,甚至還因為懷孕放棄了自己學術上的深造。
  • 本科畢業,他用兩年時間拿下諾獎,拯救了無數生命
    胰臟與糖尿病有直接的關係,無數人前僕後繼,幾十年過去了,卻始終不知道不知道二者有什麼關聯。當時美國糖尿病專家 Frederick Allen 提出用「飢餓療法」來降低血糖及尿糖。應用絕食和低卡飲食(300-800千卡)的「飢餓療法」確實減少了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次數,挽救了一些患者的生命,但這些患者只是在毫無生趣的悲慘無望的生活中延續生命,平均只有兩年的存活時間。
  • 賈伯斯傳記作者講述「最好的」愛因斯坦故事(5)
    >  卡夫卡的摯友馬克思·布羅德寫了一本書,裡面有個人物以愛因斯坦為原型——「在個人領域,他因其沉思超然的氣質而不致『感情失常』」,但是「他無法產生情感或愛。」曾幫助愛因斯坦做狹義相對論的數學演算。因家庭而使自己的科學事業受挫,她感嘆「一個人得到了珍珠,另一個人只得到了珍珠匣子」。但她並非一個人格獨立的女性。她依賴於家庭關係,有家族遺傳的陰鬱個性,不善於解生活裡的結。兩人鬧得很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