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打開了中國酒店集團發展中的天花板。」
【環球旅訊】在今年環球旅訊峰會上,有一個數據被提及了不下5次,且每一次出現時都會引起質疑,那就是曾出現在華住世界大會上的數據:攜程平臺在疫情期間消失了15萬家酒店,98%為單體酒店。
11月27日,在「2020環球旅訊峰會&數字旅遊展」分論壇【中國住宿業峰會】(HMC)上,環球旅訊首席商務官王京向尚美生活集團CEO馬博、住友酒店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朱暉也拋出了這個數據。
果不其然,朱暉認為這與自己觀察情況不太一致。「從國家工商局看到的關閉酒店數量大概是1萬多家,考慮到有一些沒有統計進去,真實的數字估計在3-4萬家。」
馬博完全認可朱暉的推測。「攜程的住宿單元總量估計有70萬家,但相當多屬於小酒店、農家樂的類型,關閉的數量較多。定義為酒店的大約只有45.8萬家,這類型的閉店數量並不多,但幾萬家還是有可能的。」
與華住相比,尚美、住友更加深入下沉市場,其中尚美的酒店70%在下沉市場。中國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總共不過20個,其餘都是二三四線城市。馬博和朱暉或許更能看到中國更廣袤土地中的酒店現狀,也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酒店競爭格局。
酒店的承壓能力被低估
在疫情的影響下,今年大家普遍認為酒店業受創嚴重。但在早上另一個環節中,錦江酒店(中國區)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曉強表示,今年不會有大規模的酒店離場,政府的補貼、酒店自身的應變能力,是酒店能在疫情暴發期扛過來的重要能力。
這說明酒店業的承壓能力被低估了,而馬博也有同感。「過去10年,中國酒店的數量持續增長,今年是否真的關閉了10萬家酒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2020年中國酒店的保有量相比2019年仍在增長。」
尚美的數據也能印證這一點。馬博介紹,尚美年初共有3200家開業酒店,目前約3500家,期間新開業600多家,關閉240多家酒店,由於疫情影響關閉的大概佔50%,其餘則有其他因素的影響。過去10年,尚美的年度閉店率維持在3%左右。
根據尚美的運營數據,旗下所有酒店的入住率在2月份滑到底部,3月份開始恢復,9月份OCC同比增長5%,平均房價僅下降了5元。到了11月這個傳統淡季,入住率OCC同比還能增長3% 。「今年整體發展還不錯,除了2月份虧損,全年都是盈利狀態。」
住友的情況有些不同。朱暉介紹,住友共有800多家開業酒店,疫情期間直營店主動關閉了20%,直營+加盟店共關閉了70-80家,其中直營店主動關閉了20%,目前加盟酒店絕大多數還沒有開業。「因為布丁酒店定位大學生市場,今年學生開學遲且出校受阻,對住友的衝擊很大,但9月份之後情況好轉了許多。」
朱暉解釋,住友雖然受到衝擊,但因為酒店也在各自想辦法,比如做隔離酒店、轉型為長租公寓、專注於本地市場等等,很多酒店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酒店業的慘狀一定程度上只是旁人的想像,個別酒店運營數據不好不能代表全部。這跟站在遊泳池旁邊以為水很涼,但跳進去之後說發現也還能承受是一樣的道理。」馬博說。
下沉市場連鎖化率被高估
大家不僅高估了單體酒店的關店數量,高估了疫情對酒店業帶來的影響,還高估了酒店業目前的連鎖化率,尤其是下沉市場的連鎖化率。
王京在提問時引援數據稱,中國連鎖酒店覆蓋率從2014年的14%上升到2019年的25%,其中一線城市的連鎖化率為38%,三線城市為18%。近幾年來,業界普遍認為中國酒店連鎖化率在20%左右,如季琦等大咖也常在演講中拿出類似的數據。
而馬博搬出攜程的數據表示,中國酒店的連鎖化率遠沒有這麼高。「上海是連鎖品牌發展最好的城市,截止至今年11月18日,連鎖化率也只達到22%左右,到了低線城市,連鎖化率不過5%。」
反過來說,這也意味著下沉市場擁有巨大的機會。尤其近10年來,一、二線城市的房租成本增長速度遠快於下沉市場。朱暉表示,今天杭州的房租大概是十年前的兩倍,但即便在浙江一個富裕的小縣城,現在的房租可能只比10年前多了0.5毛/平方/天。
在物業供給方面,與一線城市做存量市場相比,下沉市場也還有增量的機會。馬博分析,以尚美為例,每年大概新籤約的1200-1500家酒店中,75%從毛胚房或非酒店業態轉型而來,只有25%左右是單體酒店翻新成連鎖品牌。
從消費者端,小鎮青年還沒被滿足的需求太多,而且他們對於經濟性、中端和高端酒店的理解跟一、二線城市不太一樣。
「尚客優早期在很多縣城中被看作當地的中端酒店,甚至是最好的酒店。」馬博認為,小鎮青年最重要的是預算管理,在他們的接受範圍中,經濟型就是在130元左右,中端180元,四星級200-300元。在此基礎上,下沉市場中所有酒店品牌和產品和一、二線城市不一樣,對有調性的大堂,更大的房間的看重程度也不同。
OYO讓大家明白中國酒店集團發展沒有天花板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公布的《2020中國酒店集團規模TOP50排行榜》,目前國內TOP10的酒店集團分別為錦江、華住、首旅如家、格林、尚美、東呈、都市酒店、亞朵、開元和住友。
不難感受,酒店集團私底下正在暗暗較勁。華住提出了千城萬店的計劃,錦江提出了三年新籤約1萬家酒店、新開業7000家酒店的目標,巨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今年初,尚美生活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馬英堯宣布,尚美會繼續專注於酒店業,產品覆蓋從經濟型酒店到三四星,未來也會有五星級酒店、度假村,打造一個綜合性的、世界領先的酒店集團。到2024年,開業酒店達到1萬家,進入10個國家,中高端酒店佔比超過20%。
馬博在峰會上也沒有隱瞞尚美的「企圖心」:「榜單中的名次可能會發生變化,我們希望再往前躍升一、兩位。」
為了迎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住友也提出了新的戰略:當做好緊湊型有限服務運營商,提高空間利用率和設備設施的完整性,更重視在線會員、在線客服,用私域流量做客戶運營和管理。
「中國連鎖酒店行業發展到現在不到20年,相比世界酒店發展史,時間還非常短。但取得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現在世界325強中前10名中有3家酒店集團。至於住友在哪個位置上?我認為還是腰部。但中國市場足夠大,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做得好的標準一定不是上升了多少個排位,更重要的是中國整個酒店行業的提升。」朱暉說。
雖然馬博認為中國靠內生式發展,很難再長出一個非常大的酒店集團,但另一方面,兩年前才進入中國的OYO確實在中國市場掀起過一場風波,許多酒店集團將其視之為來勢洶洶的黑馬。不過,經過疫情的衝刷,OYO又從巔峰時期的近兩萬家門店掉到一千多家。
在王京看來,OYO剛進入中國時理論上來說對尚美的影響非常大,但馬博卻認為OYO對於中國酒店業而言是件好事。「我在很多場合都分享過,OYO給整個中國酒店帶來『鯰魚效應』,打開了所有中國酒店集團發展的天花板。」
馬博認為,過去一個酒店集團達到3000、5000家門店的規模就已經很多了,但現在看來每個酒店集團都能做到3萬、5萬家的規模,因為後OYO時期,大家都知道發展路徑可以變化。回歸初心,重體驗、產品質量的發展,用適當的方法也能快速增長。
「尚美的發展還沒有天花板,或者說下沉市場的酒店業沒有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