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每到期末考試的時候老爸都會問我這次可以考多少分?我會很自信地說:「100分」。可是,考試成績顯示只有80分。我感覺是老師把分數打錯了。其實當我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後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元認知在作怪。
元認知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直接影響著每個人對自己和身邊事物的認識。曾經賈伯斯說過:「他喜歡和聰明人在一起工作,因為不用考慮他們的尊嚴。」當一個人的元認知足夠高的時候是不會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爭辯的。
元認知不足最直觀的經驗就是每個人會過高的評價自己,而這樣不真實的評價往往會把你帶到萬劫不復的境地當中去。如果你現在正打算創業,絕大多數人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你所做的決策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是錯的。很多人會反駁,我做的決策也被市場驗證過是行得通的啊。其實在你反駁的時候已經表明你的元認知不足了。各位關注含貞的小夥伴一定要記住,你一定要能夠允許同時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聲音同時出現。只有你聽到足夠多不一致的觀點的時候你的認知才會提升。
在行為心理學中把高估自己的行為更多地成為——認知偏差。就因為認知偏差很多人在生活中成為了別人的韭菜。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比所有人都聰明,比任何人懂的東西都多。但是你有想過古人為什麼說隔行如隔山嗎?同樣的商業模式放在不同的人身上它是有不同的結果的。有的人能成功,而有的人卻是失敗。很多小夥伴話數千元,甚至數萬元、數十萬元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看著別人這樣的商業模式去賺錢很爽,幻想著自己也能通過複製成功的商業模式去賺錢。殊不知,你和成功之間隔著不知道有多少個十萬八千裡。所以,不想當韭菜建議關注含貞的小夥伴看看下面的內容,提升下自己的元認知。
一、學會用事實來代替主觀思想
首先你要能分得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比如說地球是圓的,這就是事實。為什麼是事實?因為它是經過很多科學家驗證得到的結果,是不具備爭議的,這就是事實。什麼是觀點?我認為明天可能會下雨,這是你通過自己的經驗得到的主觀判斷,這就是觀點。
從上面你就能感覺到自己的主觀思想很大程度上會出現錯誤。如果你能夠通過一系列的事實作為觀點的佐證,那很大程度上你的觀點就是具有說服力的。一定要培養自己拋棄主觀思想,學會依靠事實做決策的思考方式來做決策。特別是在你人生中稍有的重大決策之前停下來,找到所有的事實,在這些事實中找到最切合實際,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觀點去做決策。
這裡再說一個關於投資的故事。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買股票的人,但是很多買股票的人決定買哪只股票的唯一理由就是哪支便宜買哪支,別人推薦哪支買哪支。這就是典型元認知不足的表現,因為分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所以盲目聽取別人的觀點。最終的結果不用含貞多說你們都知道是什麼。
二、學會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觀點
古人說:「忠言逆耳」,對自己有幫助的話都是讓自己感覺不爽的話。就因為自己感覺不爽,所以選擇性失聰,只聽自己愛聽的話。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聽不到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話,最終走向失敗。
上面含貞就和各位小夥伴說過,一定一定一定要能夠允許同時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聲音同時存在。但是這裡你要思考一個關鍵問題,這些人所提出的觀點基於什麼樣的事實得到的。
三、儘可能多的讀書
據統計目前我們國家讀書人數比例是總人口的5%,這樣一個統計數據很真實,也很殘酷。並且這5%的人當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學的只是作者的知識,完全沒有理解作者的思維和思考的方式。建議各位含貞的小夥伴在讀書的時候一定要站在合作者同等的位置來理解作者。
通過這樣的鍛鍊你的元認知會慢慢的提升起來,當元認知起來了你就不會高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