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聽據說,聽專家說
「醫生啊,我最近又焦慮到睡不了覺啊?」
「為什麼呢?」
「最近出了個大新聞,說有研究認為,睡太久容易變痴呆。以前聽說睡太少會變傻,這睡太多也不行,到底人要睡多久才行啊?現在搞到我都不知道怎麼睡了。」
好吧。看來有必要澄清下這個說法了。
首先說結論,睡太多和痴呆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不是因為你睡得太久而導致了痴呆。
如何解讀
睡太多和痴呆之間的關係?
合理的分析過程應該是這樣:
首先,你為什麼睡這麼久?這背後有什麼因素?
然後,這背後的因素會不會是痴呆的危險因素?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
比如小明,每天都要睡11個小時,仔細一問才發現,小明睡覺打鼾特別嚴重,有睡眠呼吸暫停和缺氧,時間一長,血壓就高了,而高血壓被認為是痴呆的危險因素。
難道我們要下結論說,由於小明睡得太多了,所以他痴呆了嗎?
只能說睡得多可能和痴呆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卻不能認為睡眠時間長會導致痴呆。
因為......
有的人睡得多,其實是因為背後有病。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但是,現實中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天生就需要比別人睡得久,比如他們只有睡夠 10 小時,才能保證清醒時有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這類人叫「長睡眠者」,是基因決定的。
對於長睡眠者,不能因為人家睡眠時間久,就說他以後就容易患痴呆啊。相反,如果他不睡這麼長時間,就等於是剝奪了他的睡眠,造成睡眠不足,而睡眠不足會實實在在地造成認知功能下降。
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睡覺時間長粗暴地認為是痴呆的原因。
愛睡懶覺,會不會有壞處?
很多人怕睡眠不足,往往會通過睡懶覺的方法延長睡眠時間。「睡懶覺」這個詞,名字裡面就帶有不友好的歧視,把早上晚起的人默認為懶和不求上進。
其實,這背後的真相真心沒那麼簡單。
這個世上,有一種天生的「夜貓子」。
他們內在的生物鐘把睡覺和覺醒的時間都安排得比較晚,比如晚上 2 點才困,早上 10 點才自然醒。夜貓子只有按照這種節律安排作息,在他們清醒的時間裡,精神狀態才完全不受影響。
如果夜貓子需要 8 點打卡上班,那就比較慘了。他絕對是個起床困難戶,每一個工作日的早上,都有「睡懶覺」的衝動。在每一個最愛的周末和節假日,果斷地「懶覺」到 10 點自然醒。
顯然,我們不能認為夜貓子晚起就說他們懶,相反,他們工作非常拼,拼到都犧牲睡眠時間了。
除了夜貓子這種生物鐘問題導致的貌似「懶覺」,還有一種懶覺就顯得更心酸了,因為這類人睡懶覺的原因是:看似睡得香,其實睡得慘。
比如,有一類人睡覺打鼾很嚴重,嚴重到呼吸暫停和缺氧,第二天早上醒來頭腦仍然昏昏沉沉,一點都沒有恢復感,這種情況迫使他們還想再睡會。其實,這種情況要小心一種病,叫做「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需要儘早去看醫生。
所以,下次不要問睡懶覺好不好。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為什麼睡懶覺?
如果是因為夜貓子的節律問題,那就沒關係;如果是怎麼睡都不解乏,那就要小心背後的原因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還有很多人周末愛睡懶覺,是怕自己平時睡得太少會變傻,這個擔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目前為止,很多研究都認為,睡眠不足會造成認知功能損害,甚至認為這是睡眠不足最突出的影響。
認知功能損害,會讓你反應變遲鈍,推理能力下降,計算能力下降,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難等等。而且,就算你做的是很簡單的重複工作,也會出現反應延遲。
到底要睡多久才合適?
坦白講,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就跟飯量一樣,不用跟別人比。
想要知道自己需要睡多久,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看你白天狀態好不好。
你可以問自己下面這 3 個問題:
早上起床困難嗎?
白天集中注意力有困難嗎?
白天打瞌睡嗎?
如果這三個問題你都回答「不,不,不」,那就說明昨晚你睡的還不錯,昨晚的睡眠時間也許就是你身體真正需要的。
如果這三個問題你的回答是「有,有,有」,說明你的睡眠時間不夠,或者睡眠質量不好。時間不夠的,就要調整作息,延長睡眠時間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那麼,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多少睡眠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利用周末的時間,困時自然睡,然後睡到自然醒,計算出來的睡眠時間很有可能就是你真正需要的時間。(建議多試幾次,這樣判斷會更準確)
那怎樣才能睡一個好覺呢?
記住,最重要的心法就是兩個字:佛系。
很多人睡不好,其實是在睡覺這件事上表現得太用力、太在乎。
總是擔心自己是不是睡的不夠;每到睡覺的時間,就擔心自己今晚會不會睡不好;半夜醒來看下時間,然後又想著「哎呀,還剩下 3 個小時了,趕緊睡趕緊睡」,然而越用力越睡不著。
其實呢,睡眠這個事和吃喝拉撒一樣,是生理需求,是不需要太用力的。
那麼,對於已經有失眠困擾的你來說,如何擁有好睡眠呢?
接下來我就要介紹被無數次證明非常有效非常神奇的行為治療方法:刺激控制療法。
名字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執行起來很簡單:
1. 不困不要上床。
2. 不要在床上做與睡覺無關的事情,床只能用來睡覺和「啪啪啪」。
3. 躺床後如果 20 分鐘以上還是不能入睡(注意,不要看時間,自己估計),不要硬躺,請果斷起床,最好離開臥室,去看點紙質的書籍,聽點輕音樂等等,等到困了,再重新上床。
4. 如果還睡不著,重複上次步驟。
5. 不管晚上起來多少次,也不管晚上睡了多久,早上必須固定時間起床。
6. 整個夜間,不要看時間,更不要看手機等發光屏幕。
7. 白天不要午睡。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不要小看這7條建議,它們是美國睡眠醫學會推薦用來治療成人慢性失眠的一線方法。
這個方法不會讓你立刻睡好覺,相反,前期你會感覺比較痛苦;但是,堅持幾周,你會慢慢發現奇蹟。
其他改善睡眠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打造一個好的睡眠環境也很重要:
營造安靜的氛圍
保持臥室氣溫涼爽
臥室陳設要精簡
臥室環境要暗
Q&A
問:每天睡 8 小時,必須一次性睡夠,還是可以拆開睡?比如晚上睡 6~7 小時,中午睡 1~2 小時?
答:首先,8 小時是推薦量。回到個體,不是所有人都必須要睡 8 小時,只要你白天精神狀態好,就說明你睡得夠、睡得好。強行要求自己按照 8 小時來睡,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焦慮。
另外,建議最好保持晚上的連續睡眠,不建議人為地拆開睡。因為,如果一個人夜間睡眠足夠好的話,白天其實不需要睡太多甚至不需要睡。
如果要靠中午補睡 1~2 小時才能保持精力的話,說明夜間睡眠不足。不過部分人因為特殊原因,比如早醒,可能需要在第二天中午的時候補充睡眠。
問:11 點睡 7 點起會比兩三點睡中午起的人,狀態更好嗎?在科學上兩者存在差別嗎?
答:11 點睡 7 點起,2 點睡中午起,其實這分別屬於兩個「睡眠覺醒時相」。前者是「百靈鳥型」,後者是「貓頭鷹型」。不管哪一種,只要醒來後精神狀態好,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百靈鳥非要陪著貓頭鷹熬,貓頭鷹非常陪著百靈鳥早起,那就會出現睡眠的剝奪,造成睡眠不足。
問:晚睡晚起也算是規律作息嗎?會對身體不好嗎?
答:如果你是天生的「貓頭鷹型」,本能的傾向於晚睡晚起,只要睡眠時間足夠,白天精神狀態好,目前研究沒有發現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不過呢,如果你明明是個百靈鳥,卻非要學人家貓頭鷹來熬,很多時候會造成睡眠質量的下降,從而造成白天的日間功能下降。
因為這相當於你在自己給自己製造「時差」啊。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還是建議你不要強行晚睡。
問:網上流傳的那些成功人士基本晚上只睡 5~6 小時,晚睡還早起真的科學嗎?
答:這個世上的確有些人不需要那麼多睡眠,白天精神狀態也很好,這類人叫「短睡眠者」,屬於天生的骨骼驚奇,是基因決定的,普通人只能仰望和羨慕,學是學不來的。
所以,對於你我這樣的凡人,還是乖乖聽從自己身體的聲音,好好睡夠覺吧。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最後,總結一下要點:
不用擔心睡太久會變痴呆,它們之間不是因果關係。睡太久背後的原因才是關鍵。
不要強行規定自己一定要睡多久,也不要和別人比睡覺時長,聽從自己身體的聲音,如果你白天精神狀態好,就說明你睡得還可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律,拋開工作和社會要求,按照你自己的節律安排作息,如果能保證清醒時候的精神狀態,就不用焦慮。
睡覺這事,心態上佛系,別給自己壓力就對了。
餘醫生有話說
睡不好?
來關注公眾號「神經內科餘醫生」吧,免費獲取更多睡眠乾貨~
參考文獻
[1]Goel N, Basner M, Rao H, Dinges DF. Circadian rhythms, sleep depriva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 Prog Mol Biol Transl Sci 2013; 119:155.
[2]Goel N, Rao H, Durmer JS, Dinges DF. Neuro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sleep deprivation. Semin Neurol 2009; 29:320.
[3]Banks S, Dinges DF.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sleep restriction. J Clin Sleep Med 2007; 3:519.
[4]Killgore WD.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cognition. Prog Brain Res 2010; 185:105.)
本文經由 神經內科博士 王韜(外星菜鳥)審核
策劃張帆
責編Bru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