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丸白果,百度原創,禁止轉載
2012年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作家莫言為中國人捧回了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然而我們都知道,這位農民出身的鄉土作家事實上就連小學都沒有讀完。反之,還有另外一些極端的例子,一些用人單位頻頻抱怨說,現在很多大學生其實連一封最簡單的介紹信都寫不出來。這些現象不僅讓一些人產生疑問,是不是我們的語文教育出了問題呢?是不是在小孩子最需要文學精華時,我們卻餵給了他們糟粕?
《收穫》編輯部主任(古典文學博士)葉開曾被老師告知:你的女兒有閱讀理解障礙!這讓他大為吃驚,因為他知道,女兒從小極愛讀書,老師的指責讓他也頗為意外。在《智燒敵艦》這一課的語文作業中,有一個問題是三國演義中誰最足智多謀?女兒剛看過彩繪本,自信的天下了孔明和龐統,母親也同意這個答案,結果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因為標準答案是:諸葛亮。直到他去了女兒的課堂,才憤怒的明白,女兒所謂的閱讀理解障礙,只是不符合標準答案。而這種標準答案常常讓文章的原作者也感到莫名其妙。
周國平對於自己被選入高中教材的文章《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曾經親自答過一份試題,按照標準答案打分,成績是69分。周國平還講:這個東西非常荒唐,什麼段落大意?主題思想,某一句話什麼含義,某個詞什麼用意?作者寫的時候他有這些想法嗎?
然而,固化的答案並不是最可怕的,課本裡的謊言才真正讓人心驚,不知道我們還記不記得小學人教版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講愛迪生的母親突發闌尾炎,醫生苦於家中只有煤油燈,直到愛迪生突然想到利用鏡子反光原理,才使得手術獲得成功。可是,直到13年,一個叫郭初陽的語文學者提出了質疑,當他託美國的留學生何易驗證這個故事的真偽時,何易給他的答覆讓他覺得頗為驚心:本來何易與大多數中國孩子一樣對這個故事深信不疑,然而當他向身邊的美國同學求證此事時,所有人都紛紛瞪大了雙眼,發出了誇張的驚嘆。隨後,何易去查詢了關於闌尾炎的歷史,發現最早有闌尾炎病例記載的時間是一八八幾年,愛迪生卻是一八四幾年出生,假使愛迪生救母是十幾歲,那也是一八五幾年,而那時根本還未出現有關闌尾炎的手術。謊言不攻自破。
然而,這不免讓人感到心驚,小學課本上虛構名人的歷史故事,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毒害,使得他們辨不清真假,甚至帶著錯誤的知識堅信一生。此外,在小學教科書中,錄入的經典很少,即使有,也被刪改的面目全非,甚至邏輯不通。而對於中國的語文教育,讓不少老師父母發出了呼籲:救救孩子!
附一篇民國由文學頂端者編撰的國文,這才是寫給孩子的:
茶几上有針、有線、有尺子、有剪刀,我母親、坐幾前,取針穿線、為我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