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文被指杜撰:愛迪生7歲時根本沒闌尾炎手術

2020-12-03 閩南網

  核心提示: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個別課文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人教社已經向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

假課文

  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的校長張敏被一個偶然發現"驚呆了"--看到二年級(下)語文課本裡有篇名為《愛迪生救媽媽》的文章。他說這是八年前,杭州多位語文老師曾經挑過刺的一篇文章,幾位老師當時在多方考證後,甚至得出結論:"這可能是篇假課文。"

  近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個別課文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

  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辦公室的楊姓工作人員3月14日表示,人教社已經向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接受採訪時說:"編寫者在編每一篇選文的時候,應該有若干個標準,其中史實和科學的準確應該是重要標準之一。"

  而從事師範生教育教學的一位高校教師則認為,可以藉此鼓勵小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培養他們跳開教材探尋真理的興趣和本領。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錯誤讓校長"驚呆了"

  據《都市快報》3月7日報導,出現在人教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137-139頁的課文《愛迪生救媽媽》讓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的校長張敏"驚呆了"。

  該篇課文主要說的是,愛迪生7歲那年,媽媽得了闌尾炎,由於來不及上醫院,家裡燈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鏡子聚光的辦法,使媽媽手術成功。

  上述報導稱,很多小學教師認為該篇課文並不嚴謹。原因是1847年出生的愛迪生7歲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1886年,也就是說,愛迪生小時候,根本還沒有闌尾炎手術。

相關焦點

  • 愛迪生7歲時有闌尾手術?人教社回應 「假課文」:不再進教材
    浙江在線杭州3月23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紀馭亞) 《愛迪生救媽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課文。最近,這篇課文內容的真實性受到質疑,經浙江在線記者率先在浙江新聞APP報導後,成為全國關注的熱點。
  • 小學課本的2篇「假課文」,其實根本不存在,卻輕鬆騙過不少家長
    其實,文學創作基於虛構無可厚非,但這兩篇課文卻講得煞有介事,圖文並茂,大有真實發生過的意思。不僅完美騙過所有小學生,甚至還輕鬆騙過不少家長。那麼,究竟是哪兩篇課文,有如此強大的魅力呢? 第一篇課文是《愛迪生救媽媽》,出自2002年人教版的二年級語文教材。大概內容如下,說是愛迪生7歲那年,他母親突發腹痛,疼得在床上打滾。在愛迪生那個年代,看病還得去外面請醫生。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為什麼把關於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刪除了?
    我國學校的語文教材裡面的課文內容總體上趨於穩定,但總有一些變動,比如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裡面本來有一篇文章——《愛迪生救媽媽》,《愛迪生救媽媽》這個故事於上個世紀 80 年代出現在我國的正式出版物中,2002 年選入人教版語文教材。
  • 「愛迪生救媽媽」是真的嗎?所謂「來源」其實是電影
    該篇課文主要說的是,愛迪生7歲那年,媽媽得了闌尾炎,由於來不及上醫院,家裡燈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鏡子聚光的辦法,使媽媽手術成功。年出生的愛迪生7歲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1886年,也就是說,愛迪生小時候,根本還沒有闌尾炎手術。」
  • 小學語文教材被指失實:愛迪生救母親純屬虛構
    李玉龍供圖  10月12日、13日,作家葉開在其個人博客上發表日誌,以其女兒的小學語文課本中《鳥的天堂》和《一顆小豌豆》為例,比對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寫後的小學語文課文之間的差別。而此前,今年9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一書也將矛頭對準了小學語文教材。
  • 小學課本的彌天大謊:愛迪生救了得闌尾炎的媽媽?美國:簡直荒唐
    這些現象不僅讓一些人產生疑問,是不是我們的語文教育出了問題呢?是不是在小孩子最需要文學精華時,我們卻餵給了他們糟粕?《收穫》編輯部主任(古典文學博士)葉開曾被老師告知:你的女兒有閱讀理解障礙!這讓他大為吃驚,因為他知道,女兒從小極愛讀書,老師的指責讓他也頗為意外。在《智燒敵艦》這一課的語文作業中,有一個問題是三國演義中誰最足智多謀?
  • 小學課本中的虛構故事,用了15年才刪除,輕鬆騙許多人
    人教版2002年收錄的《愛迪生救媽媽》就是這樣一篇假課文,在文章中,愛迪生的媽媽患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做手術,但由於當時家裡的光線太暗,沒辦法做手術,愛迪生便利用了鏡子將光匯聚到一起的原理,照亮了整個房間,使手術順利完成。
  • 小學語文課本裡的4個「假故事」,都是虛構騙人的,你學過幾篇?
    文/miss李說教育小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正適合培養孩子道德意識,所以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面,都是關於培養孩子道德品質的文章,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第一時間拿到語文課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裡面有意思的課文和故事讀完,而且還總是會被裡面的故事感動得熱烈盈眶。
  • 小學課本裡的2篇「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卻輕鬆騙過很多人!
    在我們的印象中,小學語文課約等於故事課,因為課本中所選取中文章大多是一些具有教育性的、弘揚真善美的人物故事。六七歲的年紀,小朋友可能連字都認不全,放太深奧的內容沒有任何意義,不如用一些啟發性的故事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
  • 小學課本中2個「正能量」故事,其實是虛構的,但很多人信以為真
    對大部分人而言,最早的文學啟蒙、價值觀塑造都受小學課本上那一篇篇經典的課文影響很深很多情節時隔多年依然記憶猶新,原因在於課文傳達的思想影響了你最初的價值觀。但是,小學課本上有很多「正能量」故事是虛構的,信以為真的不在少數。 第一個故事非常經典,展現了偉大的父愛,也展現了愛可以創造奇蹟,更體現了堅持和毅力的重要性,它就是被選入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上冊的《地震中的父與子》。
  • 小學課本中的兩個「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卻輕鬆騙過很多人
    第一個故事,便是2002年人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當中的《愛迪生救媽媽》。在文章的情節當中,大發明家愛迪生剛滿七歲,一天媽媽突然肚子痛,在床上打滾,爸爸趕忙騎馬到幾十裡意外去請醫生,然而等到太陽落山,醫生趕到,經過檢查才發現,愛迪生媽媽得的是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手術。
  • 愛迪生是科學史上第一大騙子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科學家,尤其是在中國,更是被奉為神一樣的存在。但其實,愛迪生是人類科學歷史上第一大騙子。我們有一篇小學課文,名叫《愛迪生救媽媽說是愛迪生的母親在深夜得了急性闌尾炎,正在做手術,可當時的手術室只有幾盞煤油燈,光線很差,醫生看不清楚,手術進展很不順利。就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剛滿7歲的愛迪生急中生智,找來好幾個鏡子擺在實驗室裡,將光線聚到手術臺上,手術得以進行,愛迪生成功的救了母親。而這完全是一個編造的故事,因為在愛迪生7歲時,世界上還沒有闌尾炎手術。有別有用心的人編造這個故事並不是關鍵,關鍵是竟然有那麼多人信。
  • 提到愛迪生就想到燈泡,其實留聲機才是他發明的,而燈泡不是
    很多人小時候,都在語文課本上學過有關愛迪生的故事,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對愛迪生的描寫都不太一樣。比如人教版的是愛迪生救媽媽,在《愛迪生》救媽媽這篇課文中,說愛迪生在7歲時,就利用鏡子反光的原理來照明,使醫生在家裡為媽媽緊急做了急性闌尾炎手術。但實際上,世界上對闌尾炎手術最早的論述是1886年。
  • 小學暑假神題「難倒」天文學家:看似浪漫有趣 問題出在哪?
    李剛/攝資料圖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中的一項作業,就狠狠地打了大人的臉。「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乍看之下,此題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可一位上海天文學家指出,根據天文規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
  • 屠呦呦事跡納入部編版語文新教材,語文老師:終於不是三無課文了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對於中小學語文課文的編選,一直以來都是廣大網友熱議的話題。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學過的魯迅、那些邏輯生澀的課文,如《愛迪生救媽媽》、甚至還有很多三無課文,無作者無出處無時間。這也讓我們語文老師頗為頭疼,因為很多時候,你對著教學大綱,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們講。
  •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趙州橋》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來談一談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趙州橋》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小學三年級語文學習#趙州橋與「趙州橋」有關的知識點正如課文中所說的那般,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又名「安濟橋」,是世界上現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單孔圓弧石拱橋。
  • 連闌尾手術都沒有,愛迪生怎麼就救了媽媽!牛頓真的被蘋果砸過?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愛迪生救媽媽的這個故事呢?這是一個來自小學課本上的故事,所以說算得上是我們的啟蒙故事了吧。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愛迪生急中生智救媽媽的事。在愛迪生七歲的那年,他媽媽突然患了急性闌尾炎,醫生來了之後,說需要馬上做手術才行。可是家裡的照明條件太差,無法進行手術。
  •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普羅米修斯》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三篇課文《普羅米修斯》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小學語文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盤古開天地》中的語文考點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麻雀》中的語文考點小學語文:《精衛填海》逐句解析,我們從這裡出發學習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