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財務真的給員工多轉了5塊錢,員工發現錯誤後又及時退回來了,應該怎麼做帳呢?
假設新入職員工小李,來報銷入職體檢的費用120元,結果張會計轉了125元給他。轉帳時,張會計做的分錄是:
借:管理費用-職工福利費-體檢費 125
貸:銀行存款 125
小李發現後,及時將這5塊錢轉回給了張會計。由於貸方的銀行存款不能變,因此,張會計修改分錄時,需要從借方入手。
這時候,要將管理費用按小李實際應該報銷的費用來記,而多出來的5塊錢,可以當做是借給小李的款項。因此,新的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職工福利費-體檢費 120
其它應收款-小李 5
貸:銀行存款 125
做好新的分錄後,原來出錯的分錄,一定要及時作廢。
當小李退還5塊錢時:
借:現金5
貸:其他應收款——小李 5
只需要改一下分錄,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段子中的加班一整夜是不存在的。
不過,以上這種簡單的解決方法是建立在小李及時發現了錯誤並及時退回的前提之下,倘若過了很久之後才發現的話,張會計可能就沒這麼輕鬆了......
在實際工作中,除了段子中出現的退款情況外,會計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退款情況,小編整理了一些常見的退款問題,一起來看看應該如何處理吧!
1. 由於疫情原因,2月公司收到了失業險退款、醫保減半退款、工傷保險退款、補充工傷保險退款、養老保險退款,都是單位繳納的部分,會計分錄怎麼做?
收到社保退款,會計上就是衝銷之前入帳的費用,也就是直接紅衝你原來的計提繳納分錄:
借:管理費用--社保費企業部分 (紅字)
借:銀行存款
2. 公司都買了一批辦公用品,共花費了1500元,因辦公用品質量原因,退回了一部分,收到的賣家退款500元,應該如何做帳?
辦公用品一般計入管理費用,購入時
借:管理費用-辦公用品 1500
貸:銀行存款1500
假設退回了500,那就衝回管理費用即可:
借:銀行存款500
貸:管理費用-辦公用品 500
即管理費用減少。
3. 做會計的人都知道,企業彙算清繳是會計人每年的「頭等任務」之一。在規定的時間內,盤點企業上一年度掙了多少錢,該繳多少稅。稅繳少了,自然是要補繳的。而多繳了的,稅務局也會退回給企業。
最近,A公司的財務小李問,在2020年做完企業彙算清繳後,發現2019年多預繳了企業所得稅6000元,向稅局申請後,稅局退回稅款6000元,這筆退款該如何做帳呢?
(1)當計算出2019年應繳企業所得稅稅款少於已預繳稅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6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6000
(2) 收到稅局退回的企業所得稅時
借:銀行存款6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6000
(3) 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6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6000
4.有會計小夥伴說,前幾天收到了一筆「待報解預算收入」,是什麼意思?要怎麼做帳?
在這裡簡單跟大家說一下,什麼是「待報解預算收入」。
「待報解預算收入」就是針對符合減免條件但卻及時享受免徵優惠政策的企業所執行的退款。大家也可以理解為,國家在「強行」要求你享受稅收紅利。
那麼,收到「待報解預算收入」後,應該怎麼做帳呢?
第一種情況:退回的是當年的附加費,衝減當期
借:銀行存款
貸:稅金及附加/營業外收入
註:若本年度已繳納稅金及附加較多,足夠衝減,則衝減稅金及附加;若已繳納稅金及附加較少,不能夠直接衝減,建議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
第二種情況:退回的是以前年度的附加費,金額不大的,可以計入當期
借:銀行存款
貸:稅金及附加/營業外收入
第三種情況:退回的是以前年度的附加費,金額比較大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借: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涉及到所得稅的調整,相應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為了幫助企業應對疫情,今年,不少地方的財政局都給企業發放了穩崗補貼,那麼,穩崗補貼應該如何做帳呢?
由以上規定可知,在收到穩崗補貼後,會計可以根據以下兩種情況做不同的分錄
(一)收到穩崗補貼時,相關的費用尚未支出
1.收到穩崗補貼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2.發生相關支出時: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借:遞延收益
貸:其他收益
(二)收到穩崗補貼時,相關費用還沒有支出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收益
以上就是幾種常見的退款帳務處理了,希望對大家的工作有幫助,大家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哦~
來源:本文為財務王經理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阿圓圓。如需轉載或引用,請留言授權,並務必在文首註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財務王經理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