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unk:2021鑑往知來,洞察數據時代的生存策略

2021-01-10 中華網

2020年是獨一無二的一年,我們共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數據和數據驅動下的未來變得更具挑戰性。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數據不僅僅是離散地應用於單個過程,而是逐漸成為商業、生活乃至社會的一部分,數據時代已悄然而至。

在這個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的時代,無處不在的數據和數據技術帶來了更廣闊的互聯互通性,並支持和豐富每一個艱難的決策。在這個變化巨大的格局中,2020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支持和圍繞它的技術和數據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服務,全球IT和技術專業人員正孜孜不倦地維護、調整和擴展關鍵的在線基礎設施。

數據技術,讓我們的技術英雄能夠完成不可能的事情。在波詭雲譎的數據時代,我們必須朝著一個目標前進,並不斷評估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過程。儘管種種特徵早已顛覆了我們的期待,但基於數據和數據技術的預測將指引我們在星辰大海的徵途中洞察最優生存策略。

後疫情時代的組織變革將尋求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猶如催化劑般,大大加速了企業的數位化進程。對於IT 領導者而言,戰略遠景已被大幅壓縮,預計在5年或10年內實現的計劃,已被壓縮到數月或數周的水平。

動蕩期充滿機遇,防禦姿態必不可少。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公司和公共部門組織自然會尋求削減支出,但從長遠來看,眼前的地堡心態不會有回報。過去的多項研究發現,在加強核心市場地位的計劃中增加投資的公司,比在牛市中採取這種措施的公司獲得更顯著和持久的收益。

現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圍繞客戶需求來規劃未來。無論是B2C還是 B2B,為客戶提供更好體驗的技術,幫助他們向最終用戶成功交付IT服務,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組織變革的利器。隨著數位化項目的快速實施,為遠程辦公人員部署SaaS服務已成為剛需,現在可能是向雲進行重大轉變的時候了,雖然在短期內會增加支出,但可以換取未來降低成本的好處。

儘管在疫情時期,遠程工作對大多數組織而言只是一種變通方式,但領導者依然希望能夠全盤把握組織的脈搏,詢問關鍵指標,將信息綜合在一起,為團隊提供一致的信號和方向。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為了保持組織向前發展,領導者必須特別關注團隊的情感健康。通過對於健康、疫情帶來的壓力以及工作量的調查,這些數據將有助於領導者確定需求,並通過創建解決方案來提升戰略變革中的組織生產力。

虛擬優先,人才戰略將是數據時代的制勝法則

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在2021年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我們將看到一種更具同理心的管理風格的出現,這種管理風格尋求擁抱新常態,並賦予員工更清晰的工作與生活平衡,這一轉變也將推動該地區生產率的提高。

展望未來,新的組織口號將是「虛擬優先」。虛擬優先意味著需要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工作流、角色和管理策略,除了確定合適的視頻會議和即時消息平臺之外,還需要做很多事情。比如,當我們中的許多人可以再次出現在辦公室時,這意味著不要為面對面的工作設計一切,而是使用視頻會議來整合遠程團隊。

早期的外包浪潮側重於降低成本,但經歷了疫情的考驗,提高人才門檻才更有價值。越來越多的公司將抓住這個機會提供更好的工具來支持虛擬和異步勞動力,工具、流程和實踐將更加重要,尤其是在一個混合的世界裡,有才華的遠程員工才不會因為他們在工作場所缺乏緊密的聯繫而被邊緣化。如果我們能夠為虛擬優先設計一切,我們就可以更具包容性,從而確保每個人都能被傾聽,能夠接觸到領導和資源,消除距離的障礙,讓每個人都能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高度活躍的數位化轉型不會放緩

隨著我們向深度網絡化、高度互聯的數據時代發展,數位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業務、家庭和個人生活。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數位化轉型只會加速,不會減緩。我們發現,擁有強大的數字戰略是在疫情肆虐的環境中生存的關鍵,那些擁有敏捷的、以增長為導向的企業文化的人,他們可以在受到打擊的那一刻進行調整。

強大的數位化轉型戰略必須由數據驅動,轉型計劃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組織中有很高比例的數據是黑暗的——未知、孤立、未使用、可能不安全或不合規。在今年9月Splunk的一項研究中表明,全球平均66%的組織數據是暗數據,比上一年增長了10%。新的數字計劃將不得不考慮已經靠邊站的數據,並確保不會建立更多的孤島。

成功的數位化轉型還將取決於能夠適應現實挑戰的企業架構,領導者必須了解IT系統是如何實施的,並能夠以企業理解的語言與企業溝通,以影響和推動變革。顯然,這不是傳統的IT 技能。

與此同時,數位化轉型對勞動力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數據時代,自動化和機器學習消除了很多工作,技能也許很快就會過時,對人才的考量將更傾向於以成長心態、參與度和文化契合度為標準。

創新IT服務成為數據時代IT運營的新使命

雖然開發運維並不是每一個IT組織的必然目標,但對於大多數組織來說,開發運維將與傳統的IT運營共存,這將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學習過程。這個時代,IT領導者必須最終兌現十年來的承諾,從維護基本設施發展成為提供創新IT服務的戰略合作夥伴。

對於IT而言,靈活、可擴展的雲服務所支持的敏捷開發運維方法,鼓勵實現漸進的勝利和進行大膽的實驗。對雲服務的採用日益增加,將會促成並激發出一種更具創新性的實驗性思維方式。儘管雲服務將會給許多組織帶來超出他們預期的成本,但在日益數位化的現實中,尤其是AI/MR 和雲的結合,並依託現成的ML工具,預計會有更多的公司將實現客戶體驗的現代化。同時,雲的複雜性也將推動人們奔向更好、更集成的監控工具,無論底層基礎設施如何,IT部門都需要能夠在複雜的混合多數據流環境中工作的集成工具。

在一個高度自動化的世界裡,創新也是一門人類學科。如果首席信息官沒有為快速轉型和改變組織結構做好規劃,也沒有努力推動以服務為導向的思維模式,那麼他將失去工作。

數據安全將聚焦終端安全和零信任模式

受疫情影響,我們不得不關閉工作場所,我們對這一舉措的快速反應包括倉促地奔向數字環境。在保護數據的同時,也必須為員工和商業夥伴提供同等級別的安全保護。

技術的變化伴隨著攻擊面的變化迎面襲來:供應鏈攻擊意味著壞人不會只攻擊你的組織,他們還會攻擊你的東西;攻擊者將利用新冠肺炎和居家辦公來定製更有效的網絡釣魚電子郵件和其他騙局;利用疫情,攻擊者將在新採用的技術和不完善的M&A中找到更多的機會……

2020年,每個人都在遠程訪問一切。「遠程」是我們的現狀,這推動了多重身份驗證的增長,包括電話應用程式、硬體令牌和生物識別技術。IT安全的底線是網絡安全,但堅固、可防禦的堡壘的想法已經被瓦解。

只有不依賴網絡保護來保證數據安全的零信任策略,才是破局之道。零信任策略採用正確的端點策略使安全性獨立於網絡之外,並降低數據被洩漏到未經授權、安全性不足的設備上的風險。

新興技術將重新定義數據時代的曙光

當疫情發生時,AI/ML 技術已經開始被採用,組織已經顯著加快提升機器學習算法的整合能力。傳統 ML 模式的問題在於,人們花費大量時間來構建和部署模型,但這種模式卻無法擴展。或許,AI/ML 將被它自己的局限性所阻礙——直到它可以自己學習。但近期的一項重大突破顯示,AI/ML可以通過自動化自學習算法處理非結構化數據。這意味著,阻礙即將被化解。展望未來,對 AI/ML功能的真正理解將有助於提升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5G在2020年大放異彩,但在 2021 年也許不會廣受歡迎。預計至少到 2022年,硬體挑戰將阻礙其推廣。當你等待的時候,不妨看看 WiFi 6。從 5G 中獲得的許多好處將首先通過WiFi 6來實現,這是一種可用但尚未普及的技術。

AR/VR改善了協作和獲取知識的途徑,其突破性應用將是沉浸式協作通信,比如視頻會議的下一個迭代將結合 AR 和 VR 技術。隨著越來越多的零售活動和商業交流轉移到網上,將會產生更多的沉浸式體驗需求。

2010年至2020年間,話題從「區塊鏈是什麼?」轉變成「我如何有效地利用它?」雖然區塊鏈聯盟是一個領先的模式,但他們將受到協調和可見性挑戰的阻礙。基於區塊鏈,現在正在開發或試點的應用領域包括安全投票、跟蹤政治捐款、跟蹤疾病爆發和保護醫療供應鏈。也許三年後,將大為不同。

生物識別技術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開始,並在世界範圍內得到發展,比如雙重身份驗證,將在數據時代急劇增加。生物識別驗證的一個關鍵發展是不再將數據存儲在設備上,而是進入雲端。

新興技術的真正力量不是其中的任何一項,而是它們的組合,並將出現在日益強大的邊緣計算部署中。在邊緣計算中,分析和自動化會進行所有的「思考」, 並在網絡外圍採取行動,它仿佛為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每一種新興技術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舞臺。

我們誠心所向,祝禱在2021年能夠看到,正常和穩定的表象在全球展現。舊的模式會回歸,但一定會有所改變。儘管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得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有正確的答案只是需要完成的工作的開始。擁抱未來,在嶄新的數據時代,人人都將獲得最優生存策略。(作者:Splunk亞太區副總裁  Simon Davies)

如需了解Splunk 2021 年數據技術預測報告的更多內容,歡迎訪問:Splunk官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聯想盛蓓蒂:數位化時代核心驅動力是數據洞察 可以提高企業效率
    聯想企業科技集團首席市場官盛蓓蒂出席主題為「『上雲』——數位化時代的基礎設施和普惠服務」的圓桌論壇。盛蓓蒂表示,上雲是適應企業快速發展非常必然的趨勢,中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很多企業迫切需要非常富有彈性支撐的定製化產品和解決方案。進入到數據智能影響產業變革智能化的時代,數位化的時代更多的核心驅動力就是數據的洞察,數據的洞察決定了企業的未來。
  • Splunk創見2020:構建數據洪流時代的技術基石
    在快速變遷的數據時代,每一個歲末年初,都仿佛站在了變革潮流的風口浪尖上。在未雨綢繆之時,預測特定未來是一個有價值的實踐行為。在 5G 爆發後,IoT 將真正進入自主時代。5G 將徹底改變醫療保健領域。超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將推動遠程醫療、遠程康復、增強現實物理療法和遠程手術的發展。全球首個 5G 遠程手術是一位中國的外科醫生採用 5G 技術在30英裡之外對實驗室測試動物進行手術,5G遠程人體手術也在穩步推進中。2020年,5G將在工業領域駐足。
  • 預見營銷未來,巨量算數「思考+工具」打造內容消費趨勢洞察第一站
    預見營銷未來,巨量算數「思考+工具」打造內容消費趨勢洞察第一站 2021年01月07日 15:0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 國雙石承泰:知識圖譜賦能社交洞察,助力品牌新增長
    在石承泰看來,圍繞硬廣的數據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洞察、數據應用已經非常成熟,為品牌優化營銷策略,實現轉化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在軟廣數據的沉澱和應用上,品牌和業界都還很欠缺。為此,國雙正在發揮自身數據技術能力,做一件十分創新的事情,即利用知識圖譜技術將硬廣和軟廣數據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為品牌提供深度數據洞察,賦能企業決策。
  • 洞察數據變化,驅動業績增長!商品數據運營培訓會正式開講!
    數據智能零售時代,單純的數據分析並不適應未來的零售競爭,企業必須學習數據化管理思維,養成數據嗅覺,洞察數據變化的真正原因,發現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實現數據驅動業績增長。11月18日,紫日軟體舉辦的《商品數據運營培訓會》在武漢正式開講。
  • 從2020年終萬字復盤看2021新商機:8個趨勢、3個洞察、1種信仰
    站在2021年的開頭,本文作者對2020年進行了總結,盤點了2020年的8個趨勢熱點、預測了2021年的3個洞察以及為什麼新經濟公司要做長期主義者,希望讀後對你有所啟發。 再將上述8個碎片關聯起來,清晰呈現了3個行業洞察: 「去中心化」是大勢所趨; 品效合一是必然選擇; 「紅人」職業化,「職業」紅人化 收集碎片,遵循規律,知行合一,我們漸漸踩準了時代趨勢。
  • 浪潮NF5476M5:應對「冷」數據的「熱」時代
    進入智慧時代,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腳步加快,每天都有大量的數據產生,尤其是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促使數據爆炸性增長。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年新增數據量將達175ZB,溫冷數據的存儲需求和成本不斷攀升。
  • 洞察數據變化,驅動業績增長!武漢商品數據運營培訓會正式開講
    數據智能零售時代,單純的數據分析並不適應未來的零售競爭,企業必須學習數據化管理思維,養成數據嗅覺,洞察數據變化的真正原因,發現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實現數據驅動業績增長。11月18日,紫日軟體舉辦的《商品數據運營培訓會》在武漢正式開講。湖北各界的行業領袖、產業精英齊聚會場,共探企業數據運營之路。
  • 「預見2021」重磅認知,吳聲新作《場景紀元》定義「場景的親密時代」
    充滿不確定性的「隨機時代」,個體思想與經驗的局限性,帶來每個人對認知與見識的進化渴求,「知識跨年」也成為更加全民化的生活方式。自2015年開啟以來,「吳曉波年終秀」已舉辦至第六屆,2020年12月30日,主題為「勇敢者的心」的「預見2021·吳曉波年終秀」,在廈門海峽大劇院舉行。
  • 進入大數據時代,你需要更有效的數據解決方案
    一、時代背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的應用已經遍及各行各業了。比如,隨著行動支付工具的興起,連普通的街邊小販都能運用支付軟體提供的各項支付數據,進行簡單的顧客分析、客單分析等,數據分析已經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了。
  • 貓眼發布2020國慶檔數據洞察:熬過寒冬 年度票房已超百億
    10月10日,貓眼研究院發布《2020國慶檔數據洞察》(以下簡稱《洞察》),通過大數據對本次國慶檔進行全方位掃描。《洞察》顯示,今年國慶票房表現令人振奮,票房成績達到39.5億,成為檔期歷史上第二高票房。  與此同時,今年國慶檔創下年度單日票房新高,8天票房超過復工初期43天總和。
  • 洞察先機,後疫情時代中國製造業如何重塑競爭力!
    來源:羅克韋爾自動化 近日,MM《洞察》主編李崢與羅克韋爾自動化智能製造創新研究院院長戴鵬飛先生就疫情後時代企業問題進行深度探討。在過去的40年裡製造業已經走到了一個相對的轉折點,學者稱之為後工業時代。其中我們遇到了一些挑戰包括資源的浪費、效率的低下、創新的不足等等。這次疫情無疑加速了我們對整個後工業時代轉型的認知,中國這次疫情在供應端和供應鏈的斷裂導致整個生產環節造成了很大的浪費以及重啟帶來的資源消耗。
  • 2021年度策略之新能源發電篇:平價時代,方興未艾
    要聞 2021年度策略之新能源發電篇:平價時代,方興未艾 2021年1月7日 20:17:41 安信證券 本文源自 微信公眾號「
  • 中信證券2021年股市、經濟、全產業策略來了!
    (文章來源:中信證券(600030,股吧))   17日,中信證券2021資本市場年會正式召開。  大咖雲集,2021年宏觀展望、A股及海外市場策略、產業投資策略等重磅觀點獨家發布!  超長乾貨,供投資品鑑。
  • 中金2021年策略: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股被重點關注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11月22日,中金財富召開了線上的年終策略會,主題是「機遇與挑戰 2021市場展望」。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首席策略師王漢鋒等做了主題發言。但在平價時代,由於過去10年,光伏成本下降了90%,利潤會留存在製造業環節、並分流向下遊運營產業。其中,我們認可技術門檻高、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的光伏玻璃、矽料兩個板塊。光伏玻璃方面,我們從2019年就開始推薦。展望2021年,有三大驅動支撐繼續看好:一,這個產業的產能釋放周期比較長,我們預計產能不足會延續到2021年。
  • 宜家吳曉露:洞察先機構造營銷閉環
    在2020第二屆數據智能營銷論壇暨第三屆CMO增長峰會上, IKEA宜家家居Head of Insights吳曉露接受鳳凰網採訪,解讀國際家居零售巨頭的疫情應對策略,探討品牌營銷新思路。她認為,消費者的行為是營銷的重要起點,線上線下渠道的打通始終要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不同形式觸達實現價值轉化。她表示,後疫情時代零售品牌營銷的核心是對消費者的洞察能力、觸達能力 和運營能力。
  • 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有色金屬 券商2021年三大行業投資策略大梳理
    今天,帶領大家梳理一下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與有色金屬三大行業策略。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在後補貼時代,我們更看重是行業性總需求的增長以及企業在行業中的市佔率
  • |十問2021中國企業服務
    數位化時代,軟體市場風雲莫測,一個革新性的產品和市場往往在一夜之間崛起 1、新的CRM CRM不是新事物,但CRM在新的時代裡卻遇到了新的挑戰:用戶行為和需求有了更加精細化的分析需求,只有精準掌握用戶需求才能行使有效的營銷策略;對社交形態下的用戶行為分析、需求洞察,加大了企業多渠道客戶接觸點管理的要求。
  •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
    摘要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重點關注】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招商研究團隊判斷未來大類資產走勢如下:看多非美貨幣匯率,包括人民幣和商品貨幣;看多大宗商品,尤其是與新經濟相關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看多黃金;看空債券,特別是非美國家的債券價格;看多新興經濟體權益資產,尤其是中國權益資產。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從全球視角看「中國資產」,「中國資產」崛起的時代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