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是大自然獨具特色的地理景觀,即便數十年來人們一直在努力防沙控沙,但那只是針對人為因素造成的土地沙漠化而進行的防治工作,地球少不了沙漠的存在。可是沙漠農業的開展遲遲無法落地,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成本和收益嚴重失衡。不過近年來,國外的一家仙人掌沙漠農場,似乎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思路。
仙人掌喜光耐旱,是少數能夠適應沙漠環境的綠植之一,它的果實也能夠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仙人掌不僅能開花,還能結果,而且果實吃起來相當不錯。但並不是所有品類的仙人掌都能結果,比較容易培育出的品類有米邦塔、葉仙人掌等。所以培育仙人掌果實創收這個主意,可以說是很棒了。
可是結果就得先開花,想讓仙人掌開花可不容易。仙人掌在高於38度時會進入休眠期,30度左右剛剛好,同時儘量創造早晚有較大溫差,這些都完美符合沙漠環境,但最低溫度不要低於5度,萬一出現冷害,這花可就遙遙無期了。
除此之外,接受儘可能多的光照。把園土、腐葉土、河沙和牆屑按照2:2:3:1的比例製作培養土基。澆水以不過分乾燥為標準就夠了,休眠期幾乎可以停水,完全停肥。其餘的正常養護。按照這個節奏和標準,不出現大的失誤,兩三年時間仙人掌就可以開花了。家裡有仙人掌盆栽的也可以這樣試試。
仙人掌開了花之後,結果就比較容易實現了。野外的仙人掌繁殖,也都是靠依附動物沾染進行傳播,所以仙人掌花授粉是很簡單易操作的。只要一根毛筆,沾上雌花的花粉塗抹在雄花上,授粉也就完成了。當然仙人掌目前還沒有確保成功結果的方法,猜測可能是因為大環境因素造成的影響,居家盆栽當然還是比不了農場裡的專業化環境控制設備的。
至於仙人掌果嘛,切開之後看上去就像個紅心火龍果,本身含糖量很高,但甜絲絲的口感中偏偏還能吃出一點苦味來。不過吃的時候可得小心,仙人掌果實表皮布滿絨刺,不仔細看幾乎看不見,一把抓上去的話酸爽的讓你不敢相信,所以需要藉助工具,先從一端切下圓口,然後豎著劈成兩半,用鑷子去皮後才能吃肉。而且仙人掌這肉也是個不讓人省心的,裡面布滿了黑色硬塊,咬是咬不動的,有功夫的一個一個剔出來,沒工夫的話,據說這些硬塊是可以食用消化的,反正小編不太相信。
吃仙人掌果實可不光是圖新鮮,果肉中的植物營養素和維生素非常豐富,帶來的抗氧化能力也要高於維生素C,再加上口感奇特,不管是作為消遣時的零食還是膳食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可以說除了吃起來麻煩,仙人掌果實還真沒啥別的毛病。
這麼看來仙人掌果實農場還是很有競爭力的,同時還能側面帶動沙漠地區的開發和綠化工作。這種極具創意的沙漠農業模式,小夥伴們覺得,在我國沙漠地區能否推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