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雲識天氣,您必看的生活小常識

2020-12-05 百變科學

#天氣早知道#

日常生活中,天空中的雲是變化莫測,似乎毫無規律,更別說看雲識天氣。其實不然,天空中的雲不僅可以通過觀察判別天氣,並且他還是有名稱有分類的。大致可以分為高層雲、中層雲、底層雲,其高層雲是不帶來任何降水的。中層雲是偶爾帶來降水,底層雲往往是降水的主力軍。

雲的類型分布圖

高層云:高層雲是分布在20000英尺(6500米)以上的雲,不會遮擋太陽光形成陰影,主要類別是捲雲、捲積雲、卷層雲。

捲雲(Ci):捲雲是纖維狀、條狀或者是波浪狀的雲,由在高溼度,零下35度環境下的冰晶組成,不提供降水。

纖維狀捲雲

捲積雲(Cc):同樣是由冰晶組成,形狀由很小的白色塊狀,條紋狀組成,有些呈規則排列,有些則呈不規則排列,不提供降雨。

層積雲

卷層雲(Cs):卷層雲像面紗狀的罩子一樣,大面積的籠罩在天空,很容易看出來,同樣由冰晶組成,不提供降水。

卷層雲

在有太陽的的時候,太陽透過卷層雲還會形成halo,一層帶暈的光環,俗稱就是太陽長毛了。

halo帶暈光環的太陽

中層云:中層雲是位於6500英尺到20000英尺之間(2000米到6500米),主要分類是高積雲和高層雲,由水滴和冰晶共同組成,溫度0℃到零下25℃之間。

高積雲(Ac):通常是白色和有時灰色塊狀雲做成,也有的是平坦的球狀,擴展成一層布滿整個天空。往往會伴隨著小雨和降雪的發生。

高積雲

高層雲(As):是像一塊灰色或者藍灰色的床單一樣布滿整個天空,表面光滑,並且有足夠的雲遮擋太陽形成陰影,一般很少有降雨,會形成多雲天氣。

高層雲 藍灰色和灰色的天空

底層云:底層的雲主要提供降水,主要分類有雨層雲、層積雲、層雲、積雲這四種,高度是在6500英尺(2000米)以下。

雨層雲(Ns):顧名思義就是主要提供降水,雲層較低,可以隨時補充雲量。主要有水滴和雪花做成,能提供穩定的降水,包括雨、雪、雨夾雪等,一般雲最低層能夠達到地面。

雨層雲

層積雲(Sc):外觀呈白色的球狀,或者有清晰邊緣的黑色部分組成,組成成分是水滴,厚的層積雲能夠提供輕微降雨(小雨)。

層積雲

層雲(St):有灰色的外觀,並且有非常均勻的的分界線,主要有水滴組成,層雲的的存在往往伴隨很大的霧,所以大霧天氣就是層雲的標誌,往往會提供大量降雨和降雪。

層雲

積雲(Cu):常常由於強對流天氣而形成,像花椰菜形狀底部灰色且平,常常提供猛烈的降水。

積雲

還有一種特別的超強對流天氣形成的雲類,積雨雲(Cb)。最底部是500到7000英尺頂部可以高達30000英尺,往往會到達平流層,這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頻繁出現的雲類。往往提供大量的降雨和雷暴天氣,持續時間可能是幾十分鐘到一個小時,也是飛行中最大的安全隱患之一。

積雨雲 蘑菇雲

總結:天空中的雲多姿多彩,有千變萬化的形狀,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相關焦點

  • 說明文——《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學案)
    主要是介紹雲和天氣的關係以及看雲識天氣的基本經驗。文章緊密聯繫生活,語言生動形象,表述層次明白清晰,學生不僅能從中學到相關科學知識,還能培養獨立閱讀能力,並且更能養成在學習中細緻觀察生活、樂於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 「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原標題:「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問:在缺乏天氣預報設備的古代,人們根據云的形狀、來向、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氣象規律,變成氣象諺語口口相傳。直到今天,不少天氣諺語還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預報未來天氣變化,比如「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東虹日頭西虹雨」等等。
  • 2014年教師招聘《看雲識天氣》第一課時
    對,是雲、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雲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的變化。(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講述雲和天氣的關係的課文——《看雲識天氣》。(一)明確目標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2.理清如何看雲識天氣。3.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 看雲識天氣:什麼雲會下雨or天晴?
    看雲識天氣:什麼雲會下雨or天晴?來源:臨沂天氣原標題:《看雲識天氣:什麼雲會下雨or天晴?》
  • 《看雲識天氣》課後練習題答案
    1.看雲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用課文中的原話):  2.設計一種表格,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  參考答案:  1.這道題檢查學生把握中......   一、默讀課文,完成下面兩題。
  • 你知道怎樣看雲識天氣嗎?
    你知道怎樣看雲識天氣嗎? 2018年04月04日 17:24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你知道怎樣看雲識天氣嗎?
  • 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語文說課稿:看雲識天氣
    《看雲識天氣》說課稿一、教材分析1.單元教學目標:(1)單元內容:第四單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單元。《看雲識天氣》教材分析(1)內容分析:《看雲識天氣》是一篇舊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係。從寫作上看:.層次清楚,有綱有目;.能抓住雲的特點來進行說明;.語言準確,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把雲寫得生動形象;運用了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 古代將軍,一定要學會「看雲識天氣」,有的現象連科學都無法解釋
    初中課本上有篇課文叫做《看雲識天氣》,估計很多讀者也都還記得,書中寫到;「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就是學完了這篇課文,我們才開始關注天上的雲彩,但是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人們就已經懂得「看雲識天氣」了!那麼古人是如何看的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閱讀《看雲識天氣》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題。     ①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
  • 看雲識天氣有依據
    看雲識天氣有依據&nbsp&nbsp&nbsp&nbsp知多點,學多點。對於專業的科普知識,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枯燥無味,專業且不可讀,讓閱讀者望而卻步。因此,本報推出科普專欄,不定期邀請行業專家解讀科普知識,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和事例來講述,讓大家輕鬆閱讀長知識。
  • 古代將軍的「看雲識天氣」,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可不像現在一樣可以收聽天氣預報來獲知未來的天氣狀況。但是在當時,人們不管是日常出行,還是下地耕作,都要受到不少天氣的影響。這時候,聰明的古人已經憑藉著他們自己長期以來對天氣的觀察,總結出了一套準確率頗高的預測天氣的方法,並且還把這套方法運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去了。這便是今日小編要聊的古代將軍的「看雲識天氣」,有些現象如今用科學都解釋不了。大家可別覺得這是小編信口胡謅的,小編這麼說當然是有真憑實據的。早在唐朝就有文獻記載,當時人們的「觀天法」。
  • 2014年教師招聘《看雲識天氣》教案(新課標)
    17、《看雲識天氣》教案設計學習目標:①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②理清文章的思路。③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④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教學重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 雲騰致雨,古人教你看雲識天氣
    通過看雲,常常可以識別陰晴風雨,預知天氣變化。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重視雲的觀測。《詩經·小雅》曰:「上天同雲,雨雪雰雰。」意思是說,下雪的雲,在天空中是均勻一色的。的確,冬季下雪之前,雲層常常是比較均勻的高層雲;而當下雪時,就變成雨層雲了,雲的分布同樣也比較均勻。夏季下大雨的雲一般是怎樣的呢?北宋蘇軾形容:滿座頑雲撥不開……浙東飛雨過江來。
  • 看雲識天氣第四輯——「遇見滾軸雲,暴風雨來臨」
    小夥伴們,今天小編又來帶大家看雲識天氣啦,今天介紹的雲的形狀可能大家見得很少,就隨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滾軸雲是水平的管形狀雲,曾經有一個美國德州卡車女司機邦妮(Bonnie Mask),放假在家休息,早上一起來往窗外看,赫然發現低空中躺著一條非常長的「滾軸雲」(Roll Cloud),白色滾筒狀宛如一條空中走廊,緩緩地向前飄動,就好像一個橫著的龍捲風,她拍下影片上傳到網路,引發熱烈討論。隨後世界各地對滾軸雲的研究也開始逐漸增多。
  • 世界氣象日|觀雲識天!讓我們讀懂天氣「表情包」
    nbsp&nbsp&nbsp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看雲識天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這類的諺語大家一定很熟悉。
  • 怎樣看雲識天氣 一起跟著氣象專家學學吧
    市民們參觀氣象臺據了解,今年「世界氣象日」公眾開放活動的主題是「觀雲識天」。在行政樓一樓的大廳裡,10種雲屬分別製作成10塊展板,每塊展板上都有這一雲屬的常見圖片,以及該雲屬所對應的天氣。市民們除了參觀湖州氣象展示廳、市氣象臺等場所,還了解了氣象工作、天氣預報的製作等方面的知識,更近距離觀摩了氣象應急指揮車、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系統等氣象現代化設備。市民們還通過參加「氣象就在我身邊——2017年科普知識競答」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活到老、學到老,這是我第一次走進氣象局,以前不知道人工降雨是怎麼回事,今天來這裡學到了不少新知識,感覺很好。」今年已經76歲的吳義連老人說。
  • 看雲識天氣,你會了嗎?
    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云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的變化,總結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編成諺語。我們在這裡將這些有關"看雲識天氣"的諺語彙總在一起,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觀察對照。
  • 「觀雲識天」的故事:雲和天氣的那些事兒
    天上出現碎積雲,表明中低空氣層比較穩定,天氣晴好。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提供  看雲識天氣,需因地制宜  以耕地為生的農民懂得雲,他們根據云的形狀、移速、厚薄、顏色等特點判斷天氣趨勢,總結出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並通過諺語代代流傳。「西北天開鎖,明朝大太陽。」
  • 「看雲識天氣」,看到這些雲你可以安心出門辦事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雲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地理事物。那麼什麼是雲呢?雲是大氣中水汽凝結(凝華)成的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者它們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也就是說雲的主要成分是水汽,還有少量的凝結核也就是塵埃。
  • 「看雲識天氣」,看到這些雲你應該考慮躲雨了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雲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地理事物。那麼什麼是雲呢?雲是大氣中水汽凝結(凝華)成的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者它們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也就是說雲的主要成分是水汽,還有少量的凝結核也就是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