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空戰AI完勝美軍飛行員,未來或與有人駕駛戰鬥機協同作戰

2020-12-04 環球時報

美國「軍事」網站24日披露,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共同舉辦的「阿爾法狗鬥挑戰賽」近日落下帷幕。其中由人工智慧(AI)「駕駛」的F-16戰鬥機在與頂級人類飛行員的5輪模擬空戰中取得完勝,打破了之前認為AI尚無法參與空戰的傳統觀念。AI將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空戰?

報導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策劃的這場挑戰賽,主要目的在於探索AI和機器學習技術在空對空作戰的應用。AI和人類飛行員分別使用F-16戰鬥機進行傳統的近距離格鬥。美國空軍國民警衛隊資深戰鬥機教官班戈與Heron系統公司開發的AI「法爾科」展開對決。後者以超強的進攻性和極高的射擊精準度,最終擊敗人類對手。班戈回憶說,「我甚至沒有機會進行反擊,只能將全部精力用於躲避AI的攻擊,但最終仍未能成功」。報導稱,美軍希望未來有人駕駛戰鬥機與AI驅動的無人戰鬥機能協同作戰。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25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現代空戰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察、判斷、決策、行動」的速度和準確性。傳統觀念認為,無人機觀察能力差、響應速度慢,不適合空戰,只能承擔偵察和轟炸等任務。但這次模擬空戰說明,AI不僅速度快,關鍵還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體現出AI在空戰領域的廣闊運用場景。它的下一步發展,例如美國空軍的「天空博格人」計劃是否順利,將決定未來戰鬥機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人類飛行員。

張學峰表示,也要看到這次人機大戰的局限性。這次模擬空戰本質上仍是一種「戰爭遊戲」。因為AI通過模擬系統獲知對方信息,人類飛行員主要是靠眼睛讀取畫面,這就使AI在「觀察」上佔據一定優勢。但在實戰中,無人機還沒有很好解決視距範圍內類似人眼的搜索、識別能力。AI可能更適合視距外空戰,後者主要依賴各種傳感器信息進行判斷和決策。

此外,這次模擬空戰中,雙方限制只使用航炮,通過戰術機動實施佔位攻擊。這種原始武器的規則設計先天不利於人類飛行員——因為機載武器越先進,自動化程度越高,AI的優勢反而會下降。另外,AI要參加真實空戰,還有一些技術問題需要釐清。如果AI安裝在戰鬥機上,將對配套硬體在激烈空戰環境下的穩定性提出特殊要求。如果它是通過數據鏈與地面系統連結,還要進一步解決時延和抗幹擾問題。

(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美軍想得太簡單:殲20戰力之強,豈是一個AR頭盔就能模擬的?
    為了解決真實性和成本兩方面的問題,美國空軍近日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AR空戰。據美國戰區網站近日報導,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卡馬裡奧機場,美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飛機和人工智慧驅動的虛擬戰鬥機之間的空戰。
  • 如果是實戰,這位美軍飛行員已被人工智慧殺死了五次
    然而,上周,在美國國防部資助的一項競賽中,AI駕駛的F-16戰鬥機,以5:0狂虐人類王牌飛行員,顯示了AI有足夠潛力像人類王牌飛行員那樣戰鬥,更可怕的是,AI還可以通過機器學習將自己的戰鬥技能提升至極致。軍火商一直在覬覦AI技術 近年來,捕食者無人機成為好萊塢大片的新寵,自2004年以來,美軍僅在巴基斯坦就發起了400餘次無人機襲擊,造成2000多人死亡。
  • AI與人類首次空戰,5:0大勝!美國40億次模擬造出個怪物?
    8月20日,美國蒼鷺系統公司的人工智慧空戰系統,與一名坐在模擬器中、戴著虛擬實境頭盔的人類戰鬥機飛行員進行空戰格鬥對抗,最後以這場世界首次人工智慧和人類的空戰大賽,表明在空戰近距格鬥領域,人工智慧可以超越人類。那麼,人工智慧是否會在空軍作戰中獲得巨大發展呢?
  • 「阿爾法狗鬥」決賽今日拉開大幕,AI與美軍F16飛行員將正面廝殺
    Dogfight(近距離空戰)指的是兩架戰鬥機相互纏鬥,在這種情況下,飛機為模擬機,戰鬥發生在一個虛擬的世界。 和曾經在全世界掀起大波瀾的AlphaGo(阿爾法狗)人機象棋比賽一樣,AlphaDogfight也是人與AI之間的比拼。只是這個比賽比的不再是下象棋,而是AI操作難度極高的飛機,還是用於戰鬥的軍用飛機,來與戰鬥機飛行員一決高下。
  • 未來人工智慧飛行員:美空軍「空中博格人」項目發展淺析
    未來,這些人工智慧無人僚機將可與F-35、F-15EX等有人戰鬥機以及轟炸機、加油機等編隊協同使用。項目及其名稱的由來「空中博格人」(Skyborg)的用語和概念由美空軍負責採辦、技術和後勤的副部長威爾·羅珀在領導美國防部長辦公室戰略能力辦公室時提出,之後被移交給了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並更名為Avatar。
  • F-14和F-15哪個更厲害,美軍模擬空戰試驗,結局讓你出乎意料
    F-14雄貓和F-15鷹是美國上世紀開始裝備的兩種第三代戰鬥機,其中F-14隸屬於海軍,F-15隸屬於空軍。這兩種都屬於是專注於空戰的重型空優戰鬥機,各方面指標都處於同一水平線,但由於F-15產量更高,出口數量也多,所以更廣為人知。
  • 歐洲戰鬥機飛行員告訴你颱風戰鬥機的方方面面
    在本文中,我們與拉斐爾「Klax」克拉施卡(前德國空軍「鬼怪」和「颱風」飛行員,現歐洲戰鬥機公司營銷主管)進行了交談,以了解關於該機的更多信息。 問:你飛過哪些飛機,在哪裡飛的? 我在軍事飛行員訓練中飛了幾種教練機後,在F-4F「鬼怪」上獲得了戰備資格,我還駕駛過F/A-18「大黃蜂」,當然還有「颱風」戰鬥機。
  • 人工智慧邁入空戰領域,人類在象棋上輸了,這次能扳回劣勢嗎?
    8月20日舉行一場由資深人類F16戰鬥機飛行員和AI之間的線上模擬空戰對抗,據悉,這次對抗是DARPA阿爾法格鬥試驗的第三場,也是最後一場比賽,這個系列的試驗的主要目的測試人工智慧算法進行空戰的能力。沒有9G的過載限制,新的無人戰鬥機將更加靈活,戰術選擇更加多樣,無論是空戰還是對地攻擊,其性價比和作戰效果都將超過有人駕駛的戰鬥機。其次則是AI的計算速度更快,在探測方案和攻擊方案的分配上效率更高。
  • 二戰後最大規模空戰中,蘇制米格-23戰鬥機真的不堪一擊嗎?
    >美軍F-4鬼怪戰鬥機在之後的飛行訓練中,敘利亞飛行員對這種全新的飛機可謂愛恨交加。在三代機面前劣勢明顯▼當初蘇聯空軍對米高揚設計局提出重型戰鬥機的設計要求時,著眼點是能夠力壓美國的F-4和F-104。不過美軍的空戰思想很快發生了重大轉變。他們從越南戰爭中得到啟示,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遠比高空高速重要。正是這一思路下,F-15和F-16這樣具備超強機動力的三代機沒過幾年便應運而生了。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轟炸機群抵達目標前,遭到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13架一式「隼」戰鬥機的攔截。美軍機組成員操起機槍奮力抵抗,但是兇狠好鬥的日軍飛行員駕駛輕巧靈活的「隼」輪番攻擊,編隊長機首當其中,連連中彈,尼克拉森上校身負重傷。詹森中尉的B-24也遭遇數架日軍戰鬥機的圍攻,機槍子彈穿透了機身蒙皮,打碎了駕駛艙內的氧氣瓶,並引發火災。
  • 盤點二戰空戰王牌飛行員:重協作而非個人技巧
    但同時,空中作戰特殊性環境培養出戰鬥機飛行員積極進攻的精神,從而,王牌的神秘感作為空軍一項重要傳統而得以保存。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內戰和中日戰爭推動空戰的復興和新型空戰戰術的發展。特別是一戰期間的飛機大編隊作戰和個人空中格鬥戰術被互相支持的成對戰鬥機協調使用戰術取代,這種戰術由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的禿鷹軍團第一王牌沃納-默爾德爾斯發明。
  • 二戰最倒黴的英軍飛行員,日本投降當天與日軍空戰,倒在黎明之前
    然而日本海軍航空部隊認為有人假冒發布了投降命令,拒絕投降。因此爆發了在本州島上空的最後一場空戰:和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的對決。 2002年,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退役軍人格裡.默裡回憶了自己在不屈號航母上887中隊的生涯,他在那場最後的空戰中擊落了2架日本戰鬥機。服役期間,格裡還不能辨認出自己遭遇的日軍部隊。
  • 螺旋槳飛機單挑F86機群,擊落敵機創造空戰神話
    摘要:抗美援朝空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噴氣式戰鬥機之間的空戰,但當時螺旋槳飛機還沒完全退出空戰,以螺旋槳飛機的劣勢裝備戰勝噴氣式優勢裝備,志願軍飛行員王天保創造了空戰奇蹟。
  • 被謠言埋沒的戰鬥機,米格-23一樣有戰果
    和米格-23相比,當時美軍的F-14戰鬥機使用全套的自動化飛行計算機控制飛機的後掠角度變化,隨時讓飛機處於最優的氣動狀態,這一點是蘇聯無法比擬的。而且,由於米格-23戰鬥機的可變機翼距離飛機中軸太近,導致飛機機翼後掠角變化時,飛機的重心變化也較大。所以飛機需要進行配平,並且由於沒有自動飛控電腦,所以駕駛米格-23要非常小心,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現飛行事故。
  • AI人機大戰試驗預示著人機共生的未來
    中國航空報訊:近期舉辦了一場為期三天的AI飛行員比賽,這場比賽被稱為「阿爾法狗之戰」,旨在展示能夠在可視距離內執行模擬空戰機動任務的先進算法。蒼鷺系統公司的F-16人工智慧系統擊敗了其他7家公司的人工智慧系統,在之後和一位經驗豐富的空軍F-16飛行員進行的模擬空戰中,蒼鷺系統公司的人工智慧憑藉著人類飛行員無法匹敵的積極和精確的機動性能,最終以5:0獲勝,一戰成名。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戰略技術辦公室的項目經理Dan Javorsek上校說:「『阿爾法狗之戰』試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正是我們想取得的成果。
  • 貝卡谷空戰,米格-23戰鬥機為何F16吊打,毫無還手之力
    貝卡谷空戰,米格-23戰鬥機為何F16吊打,毫無還手之力貝卡谷空戰,以色列動用F16(美國戰鬥機)對付敘利亞的米格-23(蘇聯戰鬥機),從小到大看到的這次空戰都是90:0或者82:0,敘利亞的空戰無一勝績,被以色列全殲。
  • 殲20飛行員大多是新人?戰術戰法截然不同,老飛行員們無奈退場
    作為我國目前最為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戰機大多配備在最精銳的單位中。但是就目前公開的報導和資料上看,殲-20的飛行員大多是新人,也就是剛從航校畢業的飛行員。這與"最先進的戰機配備經驗老到的飛行員"的傳統觀念有所不同。年輕人們難道在駕駛殲-20上就能比經驗豐富的「老鳥」們更強了嗎?這種配置似乎超出常理。
  • 太平洋戰爭日軍最後的精銳三式飛燕戰鬥機
    ,兩挺大口徑12.7機槍,攜帶兩枚250公斤的炸彈,在後期空戰中的經典戰例是衝繩島空戰,當時日本的精銳飛行244大隊,用五架飛燕式戰鬥機,護航日本神風特攻隊在衝繩島空域與美軍20架地獄貓戰鬥機遭遇,激戰過程中,日本後期王牌精銳駕駛的三式飛燕戰鬥機,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
  • 重創美軍機場,太平洋上空的夜戰幽靈,日本海軍 「芙蓉部隊」
    在筆者看來,這其實也反應了當時日軍技術的落後,戰鬥機由於缺少對空雷達等設備,很難進行夜間戰鬥,而轟炸機部隊實際上只要認清地標和航向,對地轟炸的難度要低於空戰難度,這也算是當時日軍的一種無奈之舉吧。而且美濃部正本人也認為,日軍在夜間進行空戰無異於送死,只有通過轟炸將美軍飛機消滅在機場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