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卡谷空戰,米格-23戰鬥機為何F16吊打,毫無還手之力
貝卡谷空戰,以色列動用F16(美國戰鬥機)對付敘利亞的米格-23(蘇聯戰鬥機),從小到大看到的這次空戰都是90:0或者82:0,敘利亞的空戰無一勝績,被以色列全殲。證據是,空戰全部在敘利亞領空進行,也就是都在敘利亞境內,但敘利亞一直拿不出一件以色列飛機的殘骸。而且戰後,蘇聯在震驚之餘派出了龐大的調查團,敘利亞指責蘇聯貨是垃圾。貝卡谷之戰,只能說明前蘇聯航空工業整體上就是落後美國太多,美國第三代戰鬥機的標杆F14在1974年就開始入役,而蘇27直到80年代才服役,所以代差的現實就造成了空戰結果的一邊倒。
除掉火控差,只要米格23戰機實打實的鎖定了一個目標,飛彈飛出去不掉鏈子的話,十有八九還是能擊中F15/F16等戰機的,但現代化空戰中比的就是雷達火控這類眼睛大腦軟體。飛行員再勇猛,器不如人,也只能代價巨大換來慘勝而已,對於如此昂貴的大型裝備和戰術戰略格局是大大不利的。
在貝卡谷空戰之前,美俄在戰鬥機的劃代上,都是以勉強超音速的F100和米格19為一代,2倍音速,主打高空高速的F4和米格21為第二代,而走綜合火控,跨音速高機動的F14/15/16,米格23為第三代。沒錯,蘇聯一直宣稱23是三代機,能和F15這些打擂臺的,時間線上其實倒也差不多。不過貝卡谷這一仗實在是丟人,不管是誰家的數據,米格23都是被虐菜的對象。但三代機的牛已經吹出去了,只好給老美的戰鬥機重新劃代,把美軍沒有大量裝備過104,F5之流劃成二代,F4重新定義成三代。而14/15/16就升格成了四代,老美這邊則完全不為所動,還是維持原來得劃代方式。
米格23在西南非洲壓制了幻影3是事實,但是米格23在同代機裡比不上F4鬼怪更不用說F16了。貝卡谷地空戰地面是在敘利亞陸軍控制下,拿不出以色列有人戰機的殘骸只有無人機的,所謂戰果一說不言而喻。F14雖然後掠角可以自動調節,但F14和同時期空軍F15都是機械模擬增穩,不是電傳,美國海軍飛行員實戰中也就使用幾個固定角度,而米格23MLD型操控性能也獲得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