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金融監管改革藍圖值得借鑑
作者 張昀 美國金融監管改革包括歐巴馬金融監管新政將對美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也將對全球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產生廣泛影響。同樣,這對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也會有重要的啟示。
-
後金融危機時代美國影子銀行監管反思 ——以金融監管邊界理論為視角
[2]金融穩定委員會 ( FSB) 也對全球影子銀行進行逐年監控並提出了對影子銀行的監管框架。[3]本次金融危機暴露出金融監管體系中的諸多薄弱環節, 美國隨即開始了 1933 年大蕭條以來最大的金融監管變革, 推出 《多德—弗蘭克法案》 以及相關配套監管措施。對此前的監管框架以及正在進行的監管改革的討論與反思也逐漸出現。
-
金融監管數位化:監管技術是解決監管效率低下的有效方法
政策制定者利用監管來追求四個基本目標:- 支持經濟繁榮的穩定金融體系- 保護客戶利益- 金融包容性- 打擊洗錢和金融犯罪行為在實現這些目標方面,監管技術在維護系統穩定方面長期有效,但針對其餘三個目標努力的成功率較低。消費者保護監管並不能防止數百萬人受到金融服務的傷害。金融包容性的努力並沒有阻止數千萬美國人無法進入主流金融體系。
-
湖南省金融改革路線圖浮出水面 擬增4塊金融牌照
從今日起,本報推出「湖南金融新觀察」系列報導,向讀者呈現湖南金融改革發展的創新實踐。 ■記者 劉永濤 潘顯璇 蔡平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湖湘熱土上,金融綜合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 金融改革發展不僅關係到湖南經濟的未來,更關係到企業的彈藥是否充足、老百姓的錢袋子是否豐滿。
-
科學網—美國全面改革生物技術產品監管體系
(FDA)、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美國農業部(USDA)三家政府機構更新《生物技術產品監管協調框架》,並制定長期戰略,確保監管系統對新興生物技術產品發展作好應對。 該舉措核心目標有三:一是在推動科技發展同時,繼續保護健康和環境;二是確保公眾對監管體系的信心;三是通過提高生物技術產品監管的透明度、協調性、可預測性和效率,防止對未來創新和競爭力帶來不必要的障礙,推動生物經濟的發展。 新發布的備忘錄標誌著美國正式啟動生物技術產品監督管理體系的全面改革,將加速美國對生物技術產品的監管體系現代化。
-
最全網際網路金融6大板塊風控研究框架:監管政策、行業模式及合規要點
各地金融協會主要關注自身行業對應的協會即可。從時間上,監管中政策最早也是國家級部委發布,省級市級及金融協會按實際職能及工作規劃發布相關監管政策以響應國家部委。而市級則會細化監管政策。帶有「試行」「徵求意見稿」等字眼監管政策均為未定性,體現的是一種監管方向。
-
美國FDA非處方藥監管重大改革開始
今年3月27日經籤署生效的《CARES法案》,標誌著美國FDA非處方藥監管重大改革正式啟幕。多年來,美國FDA與利益攸關方,一直在尋求改革非處方藥品監管OTC藥品專論。今年3月19日,美國國會通過《新冠病毒援助、救濟與經濟保障法案》(Coronavirus Aid, Relief, and Economic Security Act,下文稱為《CARES法案》)。3月27日,該法案被正式籤署。作為《CARES法案》的一部分,非處方藥監管的重大改革正式啟幕。
-
未來中國金融監管面臨挑戰
來源:安邦諮詢央行近日公布了最新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對2019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從報告的內容來看,央行認為金融系統將面臨三大任務,即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
-
任澤平點評金融去槓桿持續加碼升級:監管大年,市場小年
1.1 「去槓桿」是金融監管改革的核心思路金融監管「去槓桿」一方面是對違法違規行為、市場亂象等進行治理和打擊,另一方面是彌補各項監管短板,監管缺位、監管交叉等問題。從溫和去槓桿的思路來看,監管層的態度是金融監管改革應附屬於實體經濟及金融去槓桿,要確保宏觀政策目標的實現又需防控系統性風險。
-
時評|金融科技監管水平關乎未來全球金融中心競爭力
因此,營商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監管水平,而衡量監管水平的重要指標,就是「平衡」水平,即在有效監管(減少腐敗、減少風險)的同時「又不扼殺創新和發展」。很顯然,就目前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看,在金融領域,金融科技監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金融監管的水平。
-
查爾斯·雅各布斯:上海已經成為監管與市場改革催化劑
年利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兼理事會主席查爾斯·雅各布斯出席「全體大會七:金融司法環境與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圓桌討論並發表演講。查爾斯·雅各布斯表示,上海已經成為監管以及市場改革的催化劑。中國銀保監會開始與新加坡的司法機構以及監管當局進行磋商,採用進額結算方法計算衍生品交易,估計可以減少90%的風險,交易時大大降低了風險,大大增強市場參與者的信心。
-
陶玲:金融監管要回歸初心和使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部門之間、金融監管部門相互之間、金融管理部門與經濟管理及財政部門之間,如果缺少整體的協調安排,不利於維護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危機後,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強化監管協調,成為二十國集團(G20)、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等國際組織,大力倡導的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美、英、歐盟、日、韓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也都推進了監管體制和機制改革。
-
農村金融改革需走新型合作金融道路
「普惠金融:探索農村金融改革的新模式」主題分論壇主持人、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開篇就闡明了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性:我國已經連續多年一號文件是關注三農問題,因此關注與三農有關的農村金融問題以及更加廣泛的普惠金融問題,如今已經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非常重大的、雖然已經取得很多進展,但還存在許多問題的領域。
-
陳偉鋼:需重新定義金融科技中監管與被監管的關係
12月26日,2018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原中國銀監會黨校副校長陳偉鋼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監管與被監管的關係就像交警和司機的關係,監管部門就像交警一樣讓司機開車開的平穩,可以快速,但是前提是安全。監管和被監管的關係要重新定位,不能動不動就說是貓和老鼠的關係。監管的主體要把所有的參與者都包括進來,監管的效率邊界需要提升,監管的科技也要提速。
-
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來湖調研地方金融綠色監管服務平臺
12月30日,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鄧富國一行來湖調研地方金融綠色監管服務平臺。市金融辦主任劉一聞、副主任潘春暉,地方金融處及南京萬匯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參加調研會議。會上,市金融辦詳細匯報了湖州地方金融綠色監管服務平臺的建設背景、建設目標及內容、平臺特色及亮點、後續建設內容等工作。建設方南京萬匯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面介紹了該平臺的整體架構和技術應用,並演示了小貸、典當、融資擔保、民融企業4類機構業務系統的操作流程,及監管系統的機構管理、日常監管、風險預警等功能。
-
華東政法教授談「金融空轉」的監管抑制:警惕認知誤區的反作用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金融空轉」的監管抑制:警惕認知誤區的反作用作者:鄭彧(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法學博士)一、「金融空轉」的評價:一個帶有天然批評含義的貶義詞改革開放40年來,金融市場發展的過程,一方面帶動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資金的融通效率,起到促進經濟增長的「催化劑」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在普遍肯定以
-
中國監管沙盒的區域性適用研究|金融法苑
臺灣地區的監管主體是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其是臺灣地區保險、 證券、 金融等一元化監督機構, 維持金融穩定、 落實金融改革、 協助產業發展、 加強消費者與投資人保護和金融教育。中國改革開放時, 開放了四個特區進行試點, 試點取得了成效後, 向其他地區進行了推廣。中國有力推動了上海自貿區的試點, 現在自貿區的數量已經擴大到 11 個, 很多先行先試的經驗推向全國。2015 年, 上海銀監局在上海自貿區內探索的自貿區銀行業務監管創新, 是最早的監管沙盒試點模式。
-
楊東:金融科技的監管挑戰與維度建構 - 金融界
監管建立在篩選出的與特定金融科技相關的數據基礎之上的,這些被篩選出的數據對於監管者決定監管對象、監管時機和監管方式密切相關。監管對象的確定在於識別破壞性創新必須受到監管或者亟需監管改革;監管時機的選擇必須恰當,過早的監管會扼殺或者扭曲技術發展,太晚又會引發監管空白帶來的無序及風險。
-
郭樹清解讀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進一步強化金融委的決策議事...
「『十四五』時期我國金融監管改革任務更加艱巨,必須強化底線思維,提高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在此基礎上,健全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持續完善權責一致、全面覆蓋、統籌協調、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
螞蟻井賢棟:遵從監管是金融科技行穩走遠的保障
來源:新浪科技原標題:螞蟻井賢棟:遵從監管是金融科技行穩走遠的保障12月15日午間消息,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發言表示,遵從監管是金融科技行得穩、走得遠的保障。「我們深刻認識到,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是金融領域一切創新和發展的前提,螞蟻服務著眾多的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在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上,更應該提高安全水位,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規範要求自己。」這是螞蟻集團上市暫緩後,管理層首度對外發聲。井賢棟表示,中國金融科技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大時代下成長起來,螞蟻集團是受益者;發展離不開監管,監管是為了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