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捂盤事件」看李嘉誠地產暴利走位:以時間換空間!

2020-12-07 樓語傾聽

9月23日,成都高新區財政金融局發布《關於禁止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融資、貸款和重大資產重組的函》顯示,為貫徹執行中央、省、市房地產調控政策, 監管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囤地、捂盤行為 ,切實維護高新區房地產市場健康秩序,因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存在囤地、捂盤不良行為,嚴重影響區域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經研究,禁止高新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及其項目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禁止高新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財政金融局

相關媒體報導,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原為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長江實業所持有,於2020年7月出售給了禹洲集團、成都瑞卓置業有限公司,各佔股50%。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現非旗下附屬公司

01成都地王項目開發16年未盡,房價翻倍!

據悉,和記黃埔成都公司旗下南城都匯項目,於2004年10月以21.35億元總價拿地,樓面價1030元/㎡,一舉成為成都 「地王」,一時引起了廣大社會轟動和熱議。該項目佔地約1980畝,總建築面積 250萬㎡,城中之城、超級大盤、主城區最繁華的城市豪宅區,首次開盤以來連年榮膺銷冠,為成都樓市最火熱、最知名項目之一。

相關房產網絡媒體顯示,該項目上一次開盤2016年,房價約為1.5萬/㎡,時至今日所在區域房價已達2.4萬/㎡。從拿地至今16年過去了,該樓盤仍未開發銷售完畢,可房價上漲將近一倍,利潤空間巨大!

02以時間換空間,是高利潤率的秘訣!

據克爾瑞《2019年房企盈利能力報告》顯示,50家典型上市房企加權平均毛利率為29.9%,而長實集團2015-2019年的毛利潤率均在43%以上。

數據來源:長實集團2015-2019年年報

香港是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也是中國加入WTO前對外貿易的窗口和橋梁。香港商人在世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認知以及商業視野上,有著內地商人不可比擬的優勢條件。世界發達地區的城市化發展,讓李嘉誠等商人預知到中國內地城市化發展的商機,於是在內地大量囤地。

長實集團利潤如此之高,與其土地儲備策略有很大關係。趕在內地房地產市場未走向規範化之前,提前在內地進行市場布局。超低的地價為其後期的項目溢價儲備了巨大空間,項目地塊面積大,開發周期長,以時間換利潤空間。以時間利差博未來利潤空間的套路,也一度讓內地各大房企瘋狂效仿。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多年前拿的高價地、地王,到今天就是低價。

數據來源:長實集團2015-2019年年報

長實集團2015-2019年土地儲備分別約1360萬㎡、1260萬㎡、1087萬㎡、966萬㎡和855萬㎡,可開發土地儲備逐漸減少,近千萬平的土地開發量也是個不小數字,也與近年來內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收緊,以及城市化發展進程不無關係,李嘉誠的房地產開發視野轉向市場更為寬鬆的海外市場。2017年9月20日,「長實地產」在聯交所改名為「長實集團」,側面表達了其走向全球投資的發展趨勢!

相關焦點

  • 你怎麼看「李嘉誠囤地商業」?華裔囤地13年,為何70億都不賣
    李嘉誠囤地商業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房地產行業一個經典名詞:囤地暴利。舉例來說,在李嘉誠的經商道路上,有這樣一個屢試不爽的賺錢「套路」,就是先用低價圈地,然後坐等升值,最後套現離場。大家對這件事已經有了很大的看法。然而,外界對長和系(簡稱長和系)「捂盤、囤地」的說法,也並非毫無理由。事實上,這並非李嘉誠在房地產業的獨創,囤地待漲是房地產業的慣例。
  • 李嘉誠旗下基金收購上海商業項目,已入股成都晶融匯
    李嘉誠「跑了」,李嘉誠「又跑了」,李嘉誠「還在跑」,李嘉誠突然回來了。,甚至出現了巨額虧損,眼下他似乎又開始重新布局內地的商業地產。 已提前介入成都晶融匯 和李嘉誠的操作基本一致,ARA近年在內地均以賣出為主,包括南京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盛邦國際大廈以及上海普陀區「高尚領域」綜合體項目等均被賣出。
  • 李嘉誠之後,香港最後一個地產大佬也謝幕了
    李兆基,其實是僅次於李嘉誠的香港第二大富豪。更重要的是,李兆基的恒基地產,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鄭裕彤的新世界、郭得勝的新鴻基地產,並稱為香港「四大開發商」。郭得勝早在1990年去世,鄭裕彤在2016年9月去世,「李超人」也在去年退休。
  • 長地集團亮1.7億平方呎 揭秘李嘉誠地產規模
    長地集團亮1.7億平方呎 揭秘李嘉誠地產規模
  • 深度調查:和黃成都囤地遭官方揭皮 一場精妙詭辯和白狼操作
    (本文由多面君原創,禁止洗稿和抄襲)9月23日上午,一份《關於禁止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融資、貸款和重大重組的函》盛傳。發函方「成都市高新區財政金融局」回應稱:「近期我局配合區內相關部門正對多個涉及捂盤惜售項目進行查處,包括南城都匯項目。」坐實了傳言。而後長江實業回應稱,上述公司現在並非長江實業附屬公司,亦不是由本集團控制。
  • 李嘉誠疑似又重回大陸布局樓市,你怎麼看?
    兩大家族集團,雖然核心產業不同,都在布局上海地產項目。面對李嘉誠旗下企業又開始布局大樓市,業內人士表示,僅一次投資內地商業地產,並不算什麼,是否布局大陸樓市,後續還有待觀察。實際上,近幾年來,李嘉誠拋售內地資產,大家早有耳聞。
  • 贏商盤點:2019年4月成都商業地產十大事件
    回望4月成都商業地產界發生的大事件,既有首店經濟發展交流大會的隆重舉行,又有成都標杆商業帶來時尚大秀;同時成都二圈層新商圈逐漸崛起,多個項目迎來開業,而老商圈部分傳統百貨卻面臨閉店困境,贏商網挑選了十大熱點事件進行盤點。    1、成都遠東百貨騾馬市店4月1日閉店
  • 從李嘉誠買酒看三元九運風水大術
    更重要的是,長實集團作為一家地產公司,收購併非要進軍啤酒業,很可能是看重格林王的土地!格林王擁有約7000萬平方呎的土地,按照目前價格估算,僅僅這些土地的市價就高達45億英鎊。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而天時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某一段時間內事物發展的大氣候和大趨勢。
  • 李嘉誠早有預判,馬雲神預測成真!
    這兩位大佬分別是李嘉誠和馬雲。李嘉誠的選擇早在90年代,房地產在內地剛剛興起的時候, 李嘉誠就曾經說過,房地產業的錢好賺,但是不可能永遠好賺。這份難得的理性是在商海多年打拼積累下來的經驗,更是李嘉誠一生信奉的投資理念的體現——投資要謹慎,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 李嘉誠在向什麼告別?反思地產推動模式,香港經濟駛入新河流
    李嘉誠在向什麼告別?反思地產推動模式,香港經濟駛入新河流 王迎暉/經濟參考報 2018-03-19 09:07
  • 2012年成都商業地產大事件盤點
    2012年已經過去,成都商業地產已經翻開新的一頁。得意也好,失意也罷,成都地產商都得鼓足勇氣繼續前行。商業地產是真的過熱了,還是杞人憂天?值得市場期待。  如果說2011年是成都商業綜合體爆發式增長元年,2012年則見證了地產大鱷們在成都攻城的盛景:以華潤萬象城、來福士廣場、九方購物中心、金牛萬達廣場等大型購物中心為代表的商業綜合體開業;時代1號、東方希望、環球時代中心銷售火爆;香江家居CBD、愛燈堡西部燈具燈飾採購中心、萬貫國際五金機電配送大市場等開業迎客。
  • 深圳千萬豪宅捂盤挨罰,200套房源遭鎖定,有中介因喝茶費被...
    4月28日,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在參加本地「民心橋」節目直播時,回應深圳樓市熱點問題,首次公布了對「捂盤惜售」現象的最新處罰結果,表示已暫停該項目開發商在深圳所有項目的網籤。千萬豪宅,現在被「鎖定」日前,深圳市住建局在五部門聯合發聲回應近期深圳樓市熱點問題時表示,對市民反映部分樓盤存在「喝茶費」、「捂盤惜售」等問題已聯合有關部門深入調查,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李嘉誠的商業帝國連蓋茨都無法想像!
    但是很多人忽視了一個基本事實:光是一個長江實業,其業務已遍布地產、碼頭、電信、零售等領域,堪稱是「上天、入地、下海」的超級商業王國。「香港,是李家的城」,放之現在,這句話也沒有過時。事後看來,李嘉誠事業上的成功99%是靠雙手勤勞換來的,另外1%是靠運氣。李嘉誠於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12歲時為闢戰亂,和家人逃難至香港。
  • 捂盤惜售?萬科香港新盤連續3次「日光」,加價5000多元/平米!
    根據上述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發布的報導顯示:以內地「地產三強」之一的「萬科」、以及香港「四大房地產商」之一的「新鴻基」等為代表的多家龍頭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這段時間裡扎堆推售香港新盤
  • 老闆酒酣吐真相:在公海造假拉菲 比地產暴利多了
    「在公海造假拉菲,比地產暴利多了」  「一次飯局上,北京最大代理拉菲紅酒公司的老闆在酒酣時吐露:他有兩艘遠洋貨輪,輪船被改造為造假酒的工廠,從法國批量買入低質紅酒漿,船到公海後開始生產各年份的拉菲酒,到海關通過成品酒檢驗,並完稅後,即可憑關單及食品檢疫證明順利進入北京各大商場,每瓶賣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比地產暴利多了!」
  • 香港隱形富豪,每年僅靠收租就賺160億,地產收益比李嘉誠還高
    大學畢業後,吳宗權曾在金融、房地產等行業工作過一段時間,2005年正式加入家族產業會德豐集團。該集團更為公眾所知的是由吳宗權的父親吳光正掌舵,吳光正在6年前正式卸任,由兒子吳宗權接任,高調是一種自信,低調是一種謙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風格,但總體而言,這個社會還是偏愛低調。
  • 李嘉誠商業神話:從東方廣場到世紀匯 創造商圈傳奇
    不過,在被時間追著走的歲月裡,世紀匯儼然完成了一個華麗轉身。「現在陸家嘴寫字樓的供給率很低,未來兩三年已經沒有多少供應了,只能外溢到世紀大道周邊。而目前,世紀匯所在的竹園板塊寫字樓出租率超過了90%。」高力國際華東區辦公樓服務業主代表高級董事賴錦雄向記者如是描述道。對比此前的連連撤資,在經歷長實、和黃地產業務重組梳理後,李嘉誠似乎有意要描摹另一幅內陸商業地產圖景。
  • 他是玩具大王也是香港地產大亨,身價67億美元,愛好名車和名表
    福布斯發布了《2019年中國香港富豪榜》,榜首還是我們大家熟悉的李嘉誠,李嘉誠在從中國清倉之後,就加大了在英國的布局,可謂是將自己的事業中心都押在英國,這兩年,英國的政治環境不穩定,經濟還沒有恢復,所以李嘉誠在英國布局的賺錢效益還沒顯現出來。
  • 中糧地產成都總經理孫伊萍任蒙牛總裁
    2007年7月起任中糧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糧地產成都公司總經理楊文俊:自2006年2月開始擔任蒙牛集團總裁,1999年1月-2006年2月,任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液態奶事業本部總經理。現任蒙牛乳業總裁楊文俊昨日正式卸任,總裁職務由中糧地產原成都公司總經理孫伊萍接任。蒙牛乳業在港交所發布的公告證實了上述人事任命。
  • 李嘉誠砸百億挺華為:其商業帝國紮根英國背後,扼住了誰的脖子?
    點擊右上角「關注」,與依伊一起看更多犀利、溫暖的好文章!在商言商,無可非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1)龐大帝國,加倉歐洲有人說,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大到連比爾蓋茨都無法想像。所謂富可敵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