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李嘉誠囤地商業」?華裔囤地13年,為何70億都不賣

2020-12-04 騰訊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李嘉誠囤地商業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房地產行業一個經典名詞:囤地暴利。舉例來說,在李嘉誠的經商道路上,有這樣一個屢試不爽的賺錢「套路」,就是先用低價圈地,然後坐等升值,最後套現離場。大家對這件事已經有了很大的看法。然而,外界對長和系(簡稱長和系)「捂盤、囤地」的說法,也並非毫無理由。

事實上,這並非李嘉誠在房地產業的獨創,囤地待漲是房地產業的慣例。為此許多人義憤填膺:囤地炒地,浪費土地資源,地產商坐享其成,卻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毫無貢獻。所以大家一致認同:要打擊囤地行為,讓囤地者付出代價。

那麼,「囤地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實際上!土地儲備是房企後續開發的資本,代表房企未來銷售面積的貨值,在手中。為了保證企業的長期發展,每年房企都會新購土地。但是隨著土地購置量的不斷增加,房價的價格不斷上漲,許多開發商都慢慢囤積土地,變成了純投機行為。

李嘉誠的經商之道

此外,還有土拍大戰,房企往往豪擲千金,地王頻出。那些房企之所以敢放手,也是因為有了囤地這個招來兜底。假如一不慎拿到高價地王,成本太高賣不出去,那就索性囤積起來,等到三四年後房價上漲,再開發銷售。

或許有人會問,開發商囤地是否有相關的監管呢?是的,對於開發商囤地,是有明確處罰規定的。前些年出臺的《閒置土地處置辦法》規定:「未動工開發滿一年的,按土地出讓或劃撥價款的20%徵收閒置土地使用費。如果不能在兩年內動工開發,將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按說這可以堵住囤地的漏洞。

但是我們的「制度」非常仁慈,把門關上後卻留下了一扇窗。另外還增加了這樣一條:「除非是由於不可抗力,或者是相關部門的行為或動工開發必須進行的前期工作而導致動工開發延遲」,否則,前面的懲罰措施就成了一紙空文。

儲地部分數據

所以,以此為窗口,開發者們將團隊智慧發揮到了極致。房產調控出臺,好,造成開工延誤;方案公示期間,找一幫周圍群眾抗議,好,造成開工延誤;製造債務糾紛,把被告送上法庭,土地被法院保全,好,造成開工延誤;債主在開庭前撤訴,下一位債主再次起訴,繼續拖延。真不知道,反正你們規定的就是要動工開發,我象徵性地搞了一個奠基儀式,挖了一個地溝,也算是要動工了。只要想囤地,開發商就有辦法。土地管理面臨著這些變通手段的誘惑,一次又一次受到打擊。

因此說,這樣的例子很多,但據粗略統計,截至去年年底,長和系在內地21個城市共擁有56個房地產項目,並幾乎都被曝光「囤積土地」,一般期限在5-10年不等,許多項目至今仍未完工!造成了重大危害。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迅速,如果只是通過土地增值獲利,長和系就可以靠著「囤地套現」賺上幾十倍!這個,相信每個人都看得很透徹。而且李家在布局內地地產項目時,也有不少已經賣光了。

實際上, soho董事長潘石屹曾在接受採訪時曾坦言,中國有這樣一批房地產開發商,他們從來沒有蓋過房子,都是「倒地」…說起來,這種囤地現象,真的是地產商用來賺錢的方法!

實際上!房地產開發商長期囤地低買高賣,對一個城市或一個板塊的發展,幾乎是致命的。即使有其他開發商,後期接手重新開發建設,此時的土地價格帶來的高企的開發成本,讓開發企業很難再有大膽創新的開發舉措。很有可能,開發商拿地後,安全起見都會把土地分成小面積的開敞空間,很難有一個成規模的整體規劃。

換言之,這個模式只有開發商才能獲利,但是對一個板塊而言,可能意味著永遠錯過了黃金髮展時期。而且開發商囤積土地帶來的收益,也成了房價的一部分,影響到社會各個方面的關係,包括無數人每月辛苦還錢。

一項工程要囤幾年不管,等到土地增值,再想法子轉出去,乘機賺一筆,豈不是太開心!就是這樣一位如此靠囤積土地賺錢的商人。上海的陸家嘴商業區核心地帶,幾十年來一直是如此,曾經被稱為價值150億元人民幣的「爛尾樓」—黃金置地大廈。

黃金置地大廈項目

上海黃金置地大廈荒廢13年曾估值150億 如今70億賣不掉

該建築位於陸家嘴金融貿易區B2-5地塊,是上海浦東新區首批核心商業開發用地之一。此處位置可謂「非常絕」,緊鄰中國銀行大廈,平安銀行大廈,不遠處就是陸家嘴的中心綠地。就這樣一處寸土寸金的地方,41層高的黃金置地大廈,投資規模超過8億元,但從2007年開始卻「爛尾」。說真的,能在這樣一個地方擁有這麼大的一塊地實在是不易,那麼既然花了大價錢買下這塊地,為什麼還要讓它爛尾?

在此,和大家談談背後的老闆,印尼籍華人王恆心。其旗下上海王氏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氏置業")在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B2-5地塊首次取得該地塊時,當時的上海最高建築——上海金茂大廈剛剛落成不久。

隨著浦東開放開發的大潮,王氏置業迅速更名為上海黃金置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金置地),黃金置地大廈也隨之發展成為「浦東速度」。但是隨後又有一個漫長的建設過程,還有因銀行高息貸款和拖欠工程款等風波被告,這座41層的大樓也從2007年開始變成了「爛尾樓」。

黃金置地大廈項目

在此期間,曾有傳言稱黃金置地大廈的銷售因價格問題而擱淺,印尼富商有意囤地。網絡上流傳的信息都是假的,沒有人知道真相,除非你親自去問老闆。根據企業註冊電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到了黃金置地大廈,但工作人員說,該公司內部沒有人知道此事。從目前來看,停建就是停建,更重要的是,由於位於黃金地段,這棟樓的土地價格早已上漲,專業人士預計,如果這棟樓正常對外招租的話,每年可獲利5-6億元。

在外人眼裡,這樣一棟破舊的上海黃金地段的建築,真是太可惜了!該建築爛尾期間,由於金融借款、建設工程等一系列合同糾紛不斷發生,在歷次訴訟中,金地集團更是多次被列為「被執行人」。

許多人認為,這棟建築可能是如此的荒廢。但在停工後,事實上金地公司還連續多次增資!俗話說得好,如果真的是一棟爛尾樓支撐不住,按理說,老闆都會急著出手。然而,在這座建築停用的十多年間,王恆心卻絲毫沒有轉手的打算,一直把這座建築握在手中,但也沒有想要盤活的跡象。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作為商辦核心區之一的陸家嘴,區域內租金穩定,甲級寫字樓租金基本在10元以上,而且現階段沒有賣地的機會,未來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市場稀缺,不管是資產還是地價的上漲都很大。」黃金置地的銷售遇阻,到底是因為無法和買家談好價格?或者擁有更多的土地儲備?這個問題除了王恆心本人恐怕沒有人能回答。但是庫存商品的利潤顯然更高。每年翻一番,賺大錢!

因此,各種現象之下,有業內人士預測,王恆心這是打算囤地升值!說到底,如今陸家嘴的土地價格,與十多年前相比,早已是天壤之別,而盤活後的數億元租金,與等待囤地升值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王恆心看中了這塊地的升值空間,打算以時間換價格。因此,他現在才寧可將大樓「爛在手中」,即使不斷打官司也不怕。

幾年前,就有買主打算以70億的價格買下整棟建築,但最終也沒有結果。儘管如此,王恆心的「抱負」也看得出來,比起現在賣房,盤活這座「爛尾樓」,明顯要多囤地多賺!多賺錢!從這個事件可以再次看出,地產商的「套路」實在是太多了。

總的說來,在商業上,房企熱衷囤地,無不為利。為了控制囤地的勢頭,需要增加囤地的成本,例如,企業必須使用自有資金。假如房企必須使用自有資金,而不是銀行提供的低利率資金囤地,那麼房企大量自有資金就會沉澱在土地上,資金鍊受到限制,無法繼續炒地囤地。

大家對此有何不同見解呢?歡迎評論區共同探討!

相關焦點

  • 廣州打擊李嘉誠式囤地,土地閒置一年徵稅20%,兩年就收回
    就以李嘉誠為例,其囤地的手段算不上高明,但賺起錢來卻也從來都不手軟。看著幾十億、數百億就這樣輕鬆被李嘉誠拿到國外,這一現狀終究要有變化了。近日,廣州公布了《廣州市閒置土地處理辦法》其中明確經認定土地閒置滿1年的,用地單位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按出讓土地價款的20%計收土地閒置費;用地單位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有劃撥土地價款的,按劃撥土地價款的20%計收土地閒置費;無劃撥土地價款的,按劃撥土地時土地使用權價格的20%計收土地閒置費。
  • 從「成都捂盤事件」看李嘉誠地產暴利走位:以時間換空間!
    9月23日,成都高新區財政金融局發布《關於禁止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融資、貸款和重大資產重組的函》顯示,為貫徹執行中央、省、市房地產調控政策, 監管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囤地、捂盤行為 ,切實維護高新區房地產市場健康秩序,因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存在囤地、捂盤不良行為
  • 李嘉誠商業神話:從東方廣場到世紀匯 創造商圈傳奇
    世紀匯廣場滬上亮相時間的齒輪咬合在2004年11月20日,緊鄰陸家嘴的世紀大道2-3、2-4地塊出現在了上海浦東新區招商大會上。地塊所有者陸家嘴聯合發展採取邀請招標方式轉讓土地——包括土地使用權轉讓和合資/合作開發兩種模式。當時,通過資格審查的5家企業都來頭不小,新鴻基、和記黃埔、華潤集團、太古和百聯坐上了PK臺。
  • 深度調查:和黃成都囤地遭官方揭皮 一場精妙詭辯和白狼操作
    若和記黃埔捂盤,其如何能捂16年?項目接盤方禹洲集團和愛普地產,是否受影響?為何官方親自「揭皮」?風財訊進行了採訪和調查。和黃「無囤地論」 一場精妙詭辯和記黃埔到底有沒有囤地、捂盤,這個問題可以描述為「目前沒有、以前有;可以說沒有,實際有。」
  • 商人李嘉誠歸來:英國4000億投資面臨挑戰,再次加注內地
    「買下半個英國」 內地與香港拋售3000億,注資英國4000億 就在半年前,李嘉誠家族的做法還是另一番景象。 2019年9月,李嘉誠家族曝出重磅消息,耗資近400億收購英國最大的釀酒廠和酒館運營商格林王全部股本,這樣的做法無疑讓「李嘉誠跑了」的說法甚囂塵上。當然,這早已不是李家首次釋放加注以英國為首海外市場的消息。
  • 李嘉誠疑似又重回大陸布局樓市,你怎麼看?
    來源: 不執著財經TB據報導,近日李嘉誠創辦的亞騰資產管理公司宣布將與Straits Real Estate以及工銀國際組成合資聯合體,共同收購位於上海浦東的三林印象城,交易預計在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
  • 李嘉誠的商業帝國連蓋茨都無法想像!
    怎麼想出來的?吹牛的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將每一個吹過的牛都實現了。馬雲正是這樣的人。所以,李嘉誠不在亞洲富豪榜的榜首,只有一種可能:大隱隱於市,大富隱於首富之外。梳理李氏父子的海外投資,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所謂的「李嘉誠跑了」根本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在全球最重要的商業領域,李嘉誠一直都在。
  • 商業傳奇李嘉誠,因何晚年口碑急轉直下?咎由自取還是被人誤解?
    一代傳奇李嘉誠,縱橫商海數十餘載,在波詭雲譎,風雲激蕩的生意場上,建造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從一位香港街頭鐘錶店的學徒,到蟬聯15年中國首富的商業巨擘,他的經歷堪比一部,勵志電影。然而近些年,李嘉誠的口碑直轉急下,甚至被人斥責為毫無家國情懷,唯利是圖的商人。
  • 昔日被李嘉誠趕走英資財閥,如今李超人赴英國,他卻來上海投千億
    當然也有人話恆大就更不樂觀,高槓桿高債務欠下萬億曝光更遭受外資做空可謂腹背受敵。華人首富錯失機遇,洋行大佬撤港轉戰內地再反觀港資代表的和記黃埔,雖曾經在內地房產賺得盆滿缽滿,不過由於此前數年多次囤地不開發待價而沽劣跡斑斑的行徑,要想標書通過拿地可能性幾乎為零。
  • 不服氣?李嘉誠投資的科學家都得諾貝爾獎
    李嘉誠大概就是這種人,而且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越能發現他那種與眾不同的厲害的洞察力。李嘉誠一輩子,除了在房地產和商業方面的投資之外,對科研和教育領域也一直保持著關注,參與了很多方面的投資,在中國大陸曾經投資興建了著名的汕頭大學。今年獲得諾貝爾醫學及化學獎的兩個科學家,就都是李嘉誠基金會贊助的,她們也都是「李嘉誠講座教授」。
  • 張子強勒索李嘉誠10.38億,3800萬零頭有何深意?李嘉誠咋不報警
    他是我國唯一一個對首富下手的綁匪,1996年5月23日,華人首富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被他在香港深水灣強行擄走。 早在1991年,他就曾在香港啟德機場劫持過一輛運鈔車,並搶走1.6億港元。1995年,還曾在深圳槍殺香港居民蔡志雄。雖然犯下如此嚴重罪行,但張子強每次都能成功利用香港庭審中陪審團這一制度巧妙脫罪,也難怪其被稱之為「世紀賊王」。 而李澤鉅並不是他唯一一個下手的富豪,成功得手後第二年,張子強又綁架了香港第二富豪郭炳湘,同時勒索了6億港幣。
  • 「這個品牌」如今只賣商標不賣產品,「欺騙」消費者,年賺13億!
    但是當年在網絡上都搜索「南極人」的時候就會發現琳琅滿目的店鋪五花八門,讓你無從選擇。 你在線上購物平臺上搜索「南極人」的時候,就會發現各種相關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等各種各樣的商品。除了旗艦店之外,還有南極人的官方店、企業店、專賣店、直銷店、自營店、工廠店也是層出不窮。
  • 李嘉誠又回來了?砸4000億海外資產打了水漂,如今重啟內地房產
    去年底,有消息稱李嘉誠斥資24億元收購上海浦東三林城,近日,李嘉誠旗下公司長江基建集團發布公告稱,將會和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旗下公司探討高達25億元的電力能源合作項目,而長江基建將會出資近40%。這意味著,兩個項目李嘉誠將出資近34億元。上述事件引發市場對其是否重返內地的諸多猜想。在此之前,李嘉誠曾悉數賣掉內地資產,獲利上千億元後轉戰前往英國。
  • 商業|福布斯公布中國香港富豪榜,李兆基超李嘉誠居首
    福布斯中文版是福布斯媒體集團在中國所運營的財經商業媒體。中國香港50位(組)富豪的財富有升有降:24位財富增加,22位財富降低。自2019年2月推出上一份榜單以來,恒生指數幾乎保持平坦,但是榜上50位富豪的總財富增長了7%,增至3,080億美元。本榜單12年前首次推出以來,李嘉誠(Li Ka-shing)曾長期位列榜首。
  • 王思聰和李嘉誠的兒子都是超級富二代,但兩人誰更厲害?
    他們沒有可比性,第一 現在王建林已經從首富的寶座上掉下來了,許家已經超越他們王家了,萬達的地位已經在下降,所以首富公子的大名已經不在屬於王思聰了, 第二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王思聰的事跡,他就是一個混劑於娛樂圈 遊手好閒整日忙著吃喝玩樂的浪蕩公子 ,在看李嘉誠有著強大的商業帝國是幾十年內無人能夠超越的,李嘉誠的隱形財產更是天文數字,他的兒子李澤鉅已經開始接班了,他是李嘉誠一手調教的
  • 未來10年怎麼辦……
    如圖13,CMBS是最簡單的融資方式,同時轉移了部分風險,由於抵押率低,實現周轉的效率有限,但成本較低;而最近很火的類REITs產品抵押率高(出表或不出表),開發商目前願意補貼收益率來提高周轉,尤其是針對商業類的擴張;而REITs則實現了完全出表和永續交易,已經接近全部出售的狀態(為了保持控制權通常開發商保留30%左右的股份)。
  • 恩格爾係數怎麼算?
    已經買房的人,都希望房價天天漲,沒買房的人,都希望房價天天降,但是房價的變化,不是大家能左右得了的,大家只能被動地接受。要知道,去年房地產市場就低迷,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購房者都推遲了自己的購房計劃,有的因為各種因素,甚至直接取消購房計劃。那麼2021年的房價,是「升」還是「降」?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只是吊牌的搬運工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賣商標」年收入13億 南極人一共授權了多少家店鋪呢南極電商近期發布去年年度報告顯示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因而被業內稱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9年年度報告。這5800家店鋪為什麼願意花錢給南極人一位企業諮詢行業人士稱,對於一個小企業來說,擁有了南極人的光環,意味著更多的流量和更高的溢價。